歷史上的今天——十三陵開始建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1409年6月20日,十三陵開始建造
明十三陵坐落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總面積一百二十餘平方公里,距離天安門約五十公里。
十三陵地處東、西、北三面環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區周圍群山環抱,中部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
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
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兩位太監。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於南京,死後葬於南京鐘山之陽稱「明孝陵」。
第二帝朱允炆(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難」(為皇帝解除危難)為名發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終。
有人說出家當了和尚,總之是下落不明(這在明朝歷史上是一個懸案),所以沒有陵墓。
第七帝朱祁鈺,因其兄英宗皇帝朱祁鎮被瓦剌所俘,宮中無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
後英宗被放回,在心腹黨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場「奪門之變」,英宗復辟,又坐了皇帝。
朱祁鈺被害死,英宗不承認他是皇帝,將其在天壽山區域內修建的陵墓也給搗毀了。
而以「王」的身份將他葬於北京西郊玉泉山。
這樣,明朝十六帝有兩位葬在別處,一位下落不明,其餘十三位都葬在天壽山,所以稱「明十三陵」。
明長陵位於天壽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號永樂)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寢。
在十三陵中建築規模最大,營建時間最早,地面建築也保存得最為完好。
明成祖朱棣奪得皇位之後十分重視北方的防務,並有意遷都北京,最重要的是在北京為自己選擇陵址。
明長陵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營建北京紫禁城的同時,選擇的陵址。
明朝皇帝建陵選址最講「風水」,永樂五年(1407年),仁孝徐皇后去世之後,明成祖朱棣並未在南京選擇陵址而是去北京選擇陵址,江西術士廖均卿說昌平北有「吉壤」,叫黃土山,山前有龍虎二山,形成風水寶地。
寥均卿當年在選長陵的時候,給永樂皇帝上了一道奏摺,他就說長陵的水流「天門山拱震垣,地戶水流囚謝。
」因為在風水裡東南方向是地戶口,這個東北方向叫鬼門,西南方向叫人門,西北方向叫天門。
朱棣決定在此建造陵墓,並改黃土山為天壽山,於永樂七年(1409年)6月20日開始修建長陵。
明長陵陵園營建時,四周因山勢築圍牆,總長達12公里,圍牆險要處設十幾個關口,並建城關、敵樓,駐軍把守。
設口駐軍,除保衛陵園之外,還有捍衛京師的重要意義。
明長陵是明朝歷代皇帝陵寢中建築規模最大,原古建築保護最完整的一座。
歷經近600年,仍然金碧輝煌。
工程浩繁,用料嚴格,動用了全國的人力、財力。
僅地下宮殿就歷時四年、永樂十一年(1413年)建成。
地面上建築至宣德二年(1427年)3月基本完工。
陵園的先導是一座雕琢精細的大石牌坊,建於嘉靖十九年(1540年),五門六柱,額枋上有11座帶檐的小石樓。
院內,明朝時建有神廚(居左)、神庫(居右)各五間,神廚之前建有碑亭一座。
神廚、神庫均毀於清代中期,碑亭則保存至今。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年號萬曆)的陵墓。
這裡還葬有他的兩個皇后(孝端、孝靖)。
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於長陵西南方,建於1584~1590年(萬曆十二年至萬曆十八年)。
定陵的主要建築有祾恩門、祾恩殿、寶城、明樓和地下宮殿等,占地182000平方米,是明十三陵中一座被發掘了的陵墓。
一般來說,人死後以入土為安,不希望被人打擾,尤其是身份尊貴的皇家貴族。
但是,包括定陵在內的明朝十三陵,在後來都屢次遭到破壞,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攻入昌平,地上木構建築大部分被焚毀。
同年清兵入關,陵園再遭破壞。
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公元1785-1787年)修葺時,棱恩門、棱恩殿被縮小規制重建,但民國年間再次被焚。
陵園建築中只有寶城、明樓、重門和陵垣始終未遭嚴重破壞。
1956年4月在郭沫若、吳晗等人的建議下,考古人員開始了對明十三陵定陵萬曆皇帝朱翊鈞和兩位皇后的陵墓開始了發掘。
定陵出土了3000多件珍貴文物,雖然為史學界對研究明朝提供實在的器物,共發現各種珍貴金器數百件,其中以帝、後的金冠最為精美;各種袍料、匹料和服飾用品達600多件,尤以皇帝的緙絲十二章袞服龍袍和皇后的羅地灑線繡百子衣最為珍貴。
但是卻有大量的珍貴文物毀於一旦。
鄭振鐸等考古學家上書,國家終於痛定思痛作出了不主動發掘帝王陵的規定。
這份報告很快得到周恩來的批准,國務院迅速下發了「停止對一切帝王陵墓發掘」的文件。
此後,不主動挖掘帝王陵成為一項中央政策延續至今,此後這個規定逐漸成為中國考古界的鐵律。
十三陵中的定陵為何被第一個挖掘?萬曆皇帝:我給祖宗朱棣背了鍋
明十三陵中的定陵發掘活動,堪稱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場浩劫。上世紀50年代中期,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等人,聯合上書政務院請求發掘明十三陵。
考古為何不再挖帝王陵?因為這座陵墓的教訓太深刻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年號萬曆)的陵墓。這裡還葬有他的兩個皇后(孝端、孝靖)。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於長陵西南方,建於1584~1590年(萬曆十二年至萬曆十八年)。
為什麼現在國家禁止挖掘帝王陵?看看郭沫若挖掘的明定陵吧
觀今亦見古、無古不成今,歡迎來到歷史觀古易今。在中國考古界,有一種難以忘記的傷痛叫做「明定陵考古發掘」,1955年,郭沫若以為了更好的了解明朝歷史為由,提出了發掘明朝皇陵的計劃。
中國有一座帝陵,險些被考古挖掘,因找不到地宮入口而逃過一劫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在位二十二年,年號永樂,因此後人稱他為永樂皇帝、永樂帝等。他早年受封為燕王,曾多次率軍北征,戰功赫赫,在北方軍隊里有著很高的影響。他同時在歷史上享有盛譽,文武雙全...
明十三陵挖掘後靈異事件不斷,邪氣重重,至今無人能解釋
提及考古發掘,向來是個熱門話題。原因就在於,我國很多陵墓都遭受過盜墓賊的光顧,搶救性發掘也是一種保護。然而,我國在對被盜不多的明十三陵發掘過程中,卻遇到了很多離奇怪事,至今都難以解釋。
定陵挖掘為何會成為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劇?
今年是定陵發掘的六十周年。六十年前,作為我國唯一一座有計劃進行考古發掘的帝王陵寢,它曾經轟動世界,然而結果卻令世人無限唏噓。為何選中定陵作為第一個考古對象,又是什麼原因令他成為中國考古史上的悲劇...
為什麼試掘明定陵後,再也不能主動發掘帝王陵墓了?
中國考古界有一個大悲劇,那就是明十三陵定陵的挖掘。定陵也就是萬曆皇帝的陵墓。1956年,時任中國歷史研究所所長的郭沫若等人向國家建議挖掘定陵。剛開始遭到了很多考古學家的反對。但是郭沫若一意孤行,...
此帝陵發掘終獲批准,卻為何僅進行三天,就被緊急叫停!
在北京市昌平區,有個叫天壽山的地方,這裡龍盤虎踞,可以說是一片十足的風水寶地,因此,大明朝皇帝就看上了這裡,共計13位皇帝都埋葬在此,成為現如今眾人皆知的明十三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