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禁止出國的64件國寶級文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化和對外文化交流的擴大,文物出國(境)展覽呈現出日益繁榮的局面,但是也由此加大了文物遭受損害的可能性,對文物的安全構成了潛在威脅。

對此,國家文物局根據地方文物部門和有關方面專家的意見,於2002年1月印發了《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規定全國有64件國寶此後永久不准出國展覽。

1、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 新石器時代

1978年河南省臨汝縣閻村

中國國家博物館

新石器時代。

陶質彩繪,器高47cm、口徑32.7cm。

1978年河南省臨汝縣(今汝州市)閻村出土,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類型,陶缸繪有鸛鳥銜魚,旁邊豎立一柄石斧的畫面,作者用白色在夾砂紅陶的缸外壁繪出鸛、魚、石斧,以粗重結實的黑線勾出鸛的眼睛、魚身和石斧的結構,畫面效果粗獷有力,繪畫具有中華民族遠古時代的造型特徵,是一件罕見的繪畫珍品。

2、陶鷹鼎 新石器時代 中國國家博物館

1957年陝西省華縣太平

《陶鷹鼎》陶制,新石器時代雕塑,高36厘米,出土於陝西華縣太平莊,現收藏於北京的中國國家博物館。

現在已知的我國最早的雕刻作品出現於新石器時代中、晚期。

在近幾十年的考古發掘中,人們發現了大量新石器時代的雕塑,其中以陶製品為最多,也有用玉、骨、牙等材料雕刻的。

題材主要是人物和各種各樣的動物形象。

這些作品有的是獨立的雕像,有的則附屬於日常使用的器具。

這件《陶鷹鼎》就是這一時期著名的作品之一。

這件作品屬於中國原始社會仰韶文化,出土於一個成年婦女的陵墓。

3、司母戊銅鼎 商後期 中國國家博物館

1939年河南安陽市武官村

后母戊鼎(舊稱司母戊鼎)是商後期(約公元前十四世紀至公元前十一世紀)鑄品。

1939年初3月出土於河南安陽侯家莊武官村。

此鼎形制雄偉,832.84千克。

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口寬79厘米,是迄今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器。

4、利簋 西周早期 中國國家博物館

1976年出土於陝西臨潼臨

利簋,西周早期青銅器。

為周武王時官吏利所作,故名。

因其銘文中有「珷征商」字樣,又被稱為「武王征商簋」。

1976年出土於陝西臨潼縣零口鎮,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利簋通高28厘米,口徑22厘米,重7.95千克。

侈口,鼓腹,雙獸耳垂珥,方座圈足,器形與天亡簋相似,為典型的西周早期風格。

簋腹和方座飾有饕餮紋、夔紋,圈足飾有夔紋、雲雷紋。

腹內底部有銘文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價值

5、大盂鼎 西周康王時期 中國國家博物館

清道光間在陝西眉縣禮村村

大盂鼎,又稱廿三祀盂鼎。

通高1021mm;口徑784mm;腹深490mm;重153.5kg。

形制為:立耳;深垂腹,腹上部飾曲折角獸面紋;足上部飾外卷角獸面紋、出脊,足下部略呈蹄形。

鼎內鑄有銘文19行,共291字。

銘文分為兩個部分,分別記載了周康王對貴族盂的訓誥和賞賜。

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6、虢季子白盤 西周 中國國家博物館

清道光年間陝西寶雞虢鎮

傳世銅器虢季子白盤與散氏盤、毛公鼎並稱西周三大青銅器。

盤形制奇特,似一大浴缸,為圓角長方形,四曲尺形足,口大底小,略呈放射形,使器物避免了粗笨感。

四壁各有兩隻銜環獸首耳,口沿飾一圈竊曲紋,下為波帶紋。

盤內底部有銘文111字,講述虢國的子白奉命出戰,榮立戰功,周王為其設宴慶功,並賜弓馬之物,虢季子白因而作盤以為紀念。

銘文語言洗鍊,字體端莊,是金文中的書家法本。

7、鳳冠 明代 中國國家博物館

1957年北京市昌平縣定陵

六龍三鳳冠,明代,1957年北京市昌平縣定陵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通高35.5厘米,冠底直徑約20厘米。

龍全系金制,鳳系點翠工藝(以翠鳥羽毛貼飾的一種工藝)製成。

其中,冠頂飾有三龍:正中一龍口銜珠寶滴,面向前;兩側龍向外,作飛騰狀,其下有花絲工藝製作的如意雲頭,龍頭則口銜長長珠寶串飾。

三龍之前,中層為三隻翠鳳。

鳳形均作展翅飛翔之狀,口中所銜珠寶滴稍短。

其餘三龍則裝飾在冠後中層位置,也均作飛騰姿態。

冠的下層裝飾大小珠花,珠花的中間鑲嵌紅藍色寶石,周圍襯以翠雲、翠葉。

冠的背後有左右方向的博鬢,左右各為三扇。

每扇除各飾一金龍外,也分別飾有翠雲、翠葉和珠花,並在周圍綴左右相連的珠串。

整個鳳冠,共嵌寶石128塊(其中紅寶石71塊、藍寶石57塊),裝飾珍珠5449顆。

8、嵌綠松石象牙杯 商代 中國國家博物館

1976年安陽市殷墟婦好墓

嵌綠松石象牙杯商代後期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

杯身用中空的象牙根段製成,因料造型,頗具匠心。

侈口薄唇,中腰微束,切地處略小於口。

杯身一側有與杯身等高的夔龍形把手。

杯身有雕刻精細的花紋且具有相當的裝飾性,上下邊口為兩條素地寬邊,中間由綠松石的條帶間隔為四段,第一段為饕餮紋三組,兩側有身有尾,眼、眉、鼻鑲嵌綠松石。

第二段是杯身紋飾的上體部分,二組饕餮紋面部結構清晰,獸口下面為一個大三角紋,三角紋兩側有對稱的夔紋,頭朝下尾向上。

饕餮的口、眼、鼻及三角紋都鑲嵌綠松石。

第三段刻三個變形夔紋,眼部鑲嵌綠松石,第三、第四段是用三道綠松石帶相隔。

第四段的三組饕餮紋眼鼻同樣是鑲嵌綠松石。

一、二、四段都是飾以三組饕餮紋,但形態卻各異。

這件象牙杯,採用了浮雕、線刻、鑲嵌等多種手法,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9、晉侯蘇鍾(一套14件)西周厲王時期

1992年山西曲沃晉侯墓地八號墓被盜上海博物館

西周厲王時期。

編鐘為成組的青銅樂器。

該組編鐘大小不一,大的高52厘米,小的高22厘米,都是甬鍾。

鐘上都刻有規整的文字,共刻銘文355字,最後兩鍾為2行11字。

銘文都是用利器刻鑿,刀痕非常明顯,銘文可以連綴起來,完整地記載了周厲王三十三年(公元前846年)正月八日,晉侯蘇受命伐夙夷的全過程。

1992年12月,上海博物館從香港古玩肆中發現此套編鐘14件,並搶救回.1993年初,山西晉侯墓考古發掘出土了殘存的2件小編鐘,形制與14件晉侯蘇鐘相同,大小和文字完全可以連綴起來,證實上博從香港搶救回歸的14件鐘與此次發掘出土的2件鐘原出同墓,此套完整的編鐘數目應是16件。

10、大克鼎西周晚期 上海博物館

1890年陝西扶風法門鎮任村村

大克鼎西周晚期。

西周孝王時期器物,原器通高93.1厘米,口徑75.6厘米,重201.5公斤,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陝西扶風縣法門鎮任村出土。

大克鼎又名克鼎和膳夫克鼎,與此鼎同出的還有小鼎七件、盨二件、鍾六件、鎛一件,都是膳夫克所作之器。

因此稱此鼎為大克鼎,小鼎為小克鼎。

西周孝王時名叫克的大貴族為祭祀祖父而鑄造。

造型宏偉古樸,鼎口之上豎立雙耳,底部三足已開始向西周晚期的獸蹄形演化,顯得沉穩堅實。

紋飾是三組對稱的變體夔紋和寬闊的竊曲紋,線條雄渾流暢。

由於竊曲紋如同浪峰波谷環繞器身,因此又叫波曲紋。

鼎腹內壁上銘文共28行290字,為西周大篆的典範之作。

此鼎系周孝王時期鑄器,歷見著錄,流傳有緒,是研究西周奴隸制度的珍貴資料。

大克鼎與大盂鼎和毛公鼎並稱為「海內青銅器三寶」。

11、太保鼎西周初期 天津博物館

傳清道光間山東壽張縣梁山出土

通高50.7厘米,口徑 23×36厘米 銘文細部圖西周康王時期青銅禮器。

四足方鼎。

直耳,耳上有垂角雙獸,作攀附狀。

腹壁四隅起棱脊,腹飾獸面紋及垂葉紋。

柱足飾獸面紋,有棱脊,中部附圓盤。

造型優美獨特,鑄造工藝精湛。

內壁有銘文「大(太)保鑄」3字。

太保,官名,即輔助周王的要臣召公奭(shì,音事)。

據傳此鼎為清道光、咸豐年間山東省壽張縣梁山出土,同出的尚有敦、甗、彝等,即著名的「梁山七器」。

該鼎歷經李宗岱、丁麐年、徐世昌等名家收藏,是享譽海內外的青銅重器,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極高,堪稱國之瑰寶。

徐世昌著《水竹邨人集》中有專為此鼎所作的《得鼎歌》,倍加讚頌。

1958年徐世昌孫媳張秉慧捐獻。

12、新石器時代 浙江省博物館

1977年浙江河姆渡遺址出土朱漆碗

朱漆木碗,新石器時代,食器,1978年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口徑9.2-10.6厘米,底徑7.2-7.6厘米,高5.7厘米,木胎,浙江省博物館藏。

1977年河姆渡遺址T231出土。

它由一塊木頭鏇挖而成,因壁厚而顯得較為笨拙。

口部內收、腹線較深及圈足較高的造型,也透出了幾分古樸,口部的殘缺更標示出歲月的滄桑,幾條若隱若現的外壁腹線,使碗的整體造型呈瓜棱狀,又平添了幾許靈氣。

木質、斂口,呈橢圓瓜棱形,圈足略外撇。

外壁均有一層朱紅色塗料(剝落較甚),微有光澤。

經化學方法和光譜分析鑑定為生漆。

朱漆碗的發現,說明至少在六、七千年之前,我們的先民已將天然漆用於裝飾生活器具的表面。

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是分布於浙江寧(波)紹(興)平原東部的一種原始文化,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農業文化之一。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大量木質文物表明,寧紹平原的先祖們有著十分發達的木器製作手工業。

木器廣泛應用於建築、生產及日常生活領域。

獨特的氣候和地質條件使這些幾千年前的木質器具保存下來,因此我們才有緣得見這件貌不驚人卻身價不凡的木碗。

13、良渚出土玉琮王 新石器時代 1986年餘杭反山12號墓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新石器時代。

高8.8厘米 射徑17.1---17.6厘米 孔徑4.9厘米。

黃白色,有規則紫紅色瑕斑。

器形呈扁矮的方柱體,內圓外方,上下端為圓面的射,中有對鑽圓孔,俯視如玉璧形。

琮體四面中間由約5厘米寬的直槽一分為二,由橫槽分為四節。

這件玉琮重約6500克,形體寬闊碩大,紋飾獨特繁縟,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堪稱'琮王'。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註:「琮,瑞玉,大八寸形似車 車工 兩字合成一字 。

這是對琮的最早定名。

根據《周禮》記載,「以蒼璧禮天、黃琮禮地」。

琮是一種用來祭祀地神的禮器。

看良渚文化的玉琮, 它的形狀內圓外方,中間為圓孔。

專家們推測,它可能是原始先民「天圓地方」宇宙觀的體現,方象徵著地,圓象徵著天,琮具有方圓,正是象徵天地的貫穿。

在當時,每當豐收或祭日時,就舉行隆重的祭祀典禮,良渚先民就用它來與天地神靈溝通。

因此,玉琮是良渚人所用的宗教法器。

1986年浙江省餘杭縣反山12號墓出土,出土時,平正地放置在反山第十二號墓墓主關骨的左下方,是一件神聖崇高的玉制禮器。

這件玉琮的製作,技術高超,可稱神工鬼斧,是良渚文化玉器的瑰寶。

14、水晶杯戰國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990年杭州半山鎮石塘村戰國墓

戰國水晶杯此杯1990年出土於浙江省杭州市半山鎮石塘村戰國墓。

杯高15.4厘米,口徑7.8厘米、底徑5.4厘米。

敞口平唇,杯壁斜直呈喇叭狀,底圓,圈足外撇,酷似今天我們使用的玻璃杯。

杯身通體平素簡潔,透明無紋飾,整器略帶淡琥珀色,器表經拋光處理,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綿體狀自然結晶。

此杯是用整塊優質天然水晶製成的寶用器皿,國內罕見。

它不僅是迄今為止我國出土的早期水晶製品中器形最大的一件,就其製作技巧與工藝水平而論,實令人驚嘆,堪為無與倫比的珍品。

15、淅川出土銅禁春秋中期 河南博物院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

春秋中期。

通高28.8厘米器身長103厘米,寬46厘米。

禁為承置酒器的案,其器身以粗細不同的銅梗支撐多層鏤空雲紋,十二隻龍形異獸攀緣于禁的四周,另十二隻蹲于禁下為足。

這是我國迄今發現用失蠟法鑄造的時代最早的銅器,其工藝精湛複雜,令人嘆為觀止。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出土。

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1978年,河南省文物部門對楚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共發掘出了大小春秋楚墓24座,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

其中僅下寺2號楚墓就出土大型青銅禮器80餘件,車馬器、兵器、玉器、金箔、骨貝等6000多件。

在這些國寶中,就有這件被譽為河南博物院九大鎮院之寶之一的雲紋銅禁。

雲紋銅禁主要用作尊、卣、壺類酒器的器座。

銅禁在傳世器和考古中都很少發現,而此件雲紋銅禁可算得上是禁類青銅器中的精品。

16、新鄭出土蓮鶴銅方壺 春秋中期 1923年於河南省新鄭市李家樓春秋鄭國大墓出土 註:原物為一對,一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另一件藏於河南博物院

春秋中期。

青銅製盛酒或盛水器,原器通高126厘米,口長30.5厘米,寬24.9厘米。

此壺主體部分為西周后期以來流行的方壺造型,有蓋、雙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飾於器身上下的各種附加裝飾,不僅造成異常瑰麗的裝飾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時期青銅器藝術審美觀念的重要變化。

壺身的紋飾為淺浮雕並有陰線刻鏤的龍、鳳紋飾。

有的是以鳥獸合體的形式表現,虬屈蟠繞,布滿壺體。

圈足上每面飾相對的兩虎,器蓋口沿飾竊曲紋。

壺頸部四面均有龍(獸)形耳,兩正側面作回首反顧之龍形,有花冠形角,體積很大,冠與身軀均有鏤空的精美花紋。

壺腹下部四角又有附飾的有翼小龍,作回首向上攀附之狀。

獸角翻卷,角端如花朵形。

圈足下有雙獸,弓身卷尾,頭轉向外側,咋舌,有枝形角。

承托壺身的獸,和壺體上所有附飾的龍、獸向上攀援的動勢,相互應合,共同在觀者視覺上造成壺身輕盈、移動的感覺。

1923年於河南新鄭李家樓春秋鄭國大墓出土。

17、齊王墓青銅方鏡 西漢1980年山東淄博大武鄉窩托村南古墓五號陪葬坑淄博市博物館

西漢時期。

鏡長115.1厘米,寬57.5厘米,重56.5公斤。

背部有五個環形弦紋鈕,兩短邊又各鑄二鈕。

每一環鈕四周飾柿蒂形紋。

背又飾有夔龍糾結圖案,捲曲交錯自如。

這件大型銅鏡大概要用柱子和座子加以支撐,鏡背面和邊上的鈕可能就是與柱子和座子固定時用的。

1980年山東淄博大武公社窩托村南古墓五號陪葬坑出土。

現藏於:山東省淄博博物館。

18、鑄客大銅鼎戰國1933年壽縣朱家集(今屬長豐縣)李三孤堆楚王墓 安徽省博物館

鑄客大銅鼎又名楚大鼎或大鑄客鼎。

戰國。

楚國青銅炊器,通高113厘米,口徑87厘米,耳高36.5厘米,腹深52厘米,腹圍290厘米,足高67厘米,重約400公斤。

圓口,方唇,鼓腹,圓底,三蹄足。

頸側附雙耳,耳的上部外侈。

腹飾一周突起的圓箍。

箍上飾模印花紋,雙耳和頸部外壁飾模印菱形幾何紋,足根部飾浮雕旋渦紋。

鼎口平沿刻銘文12字,刻銘開頭即是「鑄客」二字,故依慣例以開始二字名之,前足和腹下均刻有「安邦」二字吉語,又因此鼎在數千件楚器中最為雄偉,堪稱楚王重器,特冠一「大」』字,是現存周代以來最大最重的鼎。

1933年壽縣朱家集(今屬長豐縣)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

19、朱然墓出土漆木屐三國(吳) 馬鞍山市博物館 1984年安徽馬鞍山朱然墓

漆木屐,木胎,一對,屐板基本呈橢圓形。

趾部有一穿孔,根部有二穿孔,為系絆帶所用,絆帶均朽不存。

屐板髹黑紅漆,剝落嚴重,殘存漆皮為素麵。

長20.5厘米、寬8厘米、厚0.3厘米、重50克。

漆木屐前面是有一個孔栓繩子,後面有兩個孔作成木屐的形態。

這個漆木屐和當代木屐樣子差不多,在日本、韓國展出時還引起了轟動。

由此也可看出,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代,中日之間就有了較為密切的經濟文化交流。

在朱然墓漆木屐沒有出土以前,一般認為漆木屐是日本人最早發明的,通過朱然墓漆木屐的發現,木屐在中國通過唐文化東傳到日本,最後被日本逐漸使用。

20、朱然墓貴族生活圖漆盤 三國(吳) 馬鞍山市博物館 1984年安徽馬鞍山朱然墓

1984年6月安徽馬鞍山市雨山鄉(現為雨山區)朱然墓出土「彩繪貴族生活圖漆盤」,盤徑24.8厘米,底徑22.5厘米,高3.5厘米,重200克。

平沿直口,淺腹平底,沿與腹下各有一鎏金銅扣。

盤內壁及底髹紅漆,外壁及底髹黑紅漆。

盤內繪十二人,分為三層。

上層為宴賓圖,畫面五人。

中間一豆形器,內有一勺,左邊一男一女當是主人,一侍女立於一旁,右邊是兩男賓。

賓主都跽坐在圓形坐墊上,似正暢談。

底座前有一矮足圓盤,上置食物。

中層也繪五人。

左邊是梳妝圖,畫中有一女子跽坐在鏡架前梳妝,旁置一奩,蓋已揭開。

中間畫對弈圖,兩男子分坐兩邊,中間置一棋盤,前有矮足圓盤,上置食物。

中間畫對弈圖,兩男子分坐兩邊,中間置一棋盤,前有矮足圓盤,上置食物。

右側畫馭鷹圖,兩人對坐,手臂前舉,各架一鷹,中間置矮足圓盤,上置食物。

以上四組活動都在室內,有門窗和屏風的設置。

下層似為出遊圖。

畫面二人,一人騎羊,一人跟於羊後,羊前有一山丘。

21、司馬金龍墓出土漆屏北魏 大同市博物館

1965年山西大同司馬金龍墓

北魏。

每塊長約 80厘米,寬約 20厘米,厚約2.5厘米。

,漆屏風用木板製成,出土時較完整的有五塊,遍讀朱漆然後作畫,有黃色墨書榜題和題記。

屏風兩面原皆有畫,入葬時朝下的一面腐蝕嚴重,原貌難以辨別,向上一面保存較完好。

圖中所示為尚能拼合的第一、第二塊向上的一面。

第一、二塊屏風畫用欄界分為四層。

第一層六個人物,為帝舜格守孝道的故事;第二層三個人物為周太王妃太姜、周武王母大姐、周文王母太任的立像;第三層兩個人物,為魯師春姜及春姜女像;第四層六個人物,為班捷仔辭成帝同乘輦故事。

以上故事多出自西漢劉向所著《列女傳》,帝舜事跡見《史記?五帝本紀》。

所畫內容與漢代以歷史人物故事喻世教民的傳統相承襲所畫人物用黑線作鐵線描,臉、手塗鉛白,服飾器具用黃白、青綠、橙紅、灰藍等色渲染,畫風與東晉名畫家顧愷之的作品十分相似,面相則已見南朝「秀骨清相」之端倪。

而以漆或油彩作畫比在紙、帛上作畫更為不易,可見漆工技藝高超。

這件屏風不但在當時屬於上品,在現存北朝文物中也是難得的精品。

與屏風同出的還有四個石雕屏趺,當初是插立屏風用的,每件邊長約 32厘米,高6.5厘米。

屏趺雕刻極精,但內容與屏風畫沒有聯繫,均與佛教有關,說明當時北魏佛教十分興盛。

22、婁睿墓鞍馬出行圖壁畫北齊 山西省博物館 1979年山西太原婁睿墓

中國北齊墓室壁畫。

婁睿墓位於今山西省太原市晉祠王郭村,1980~1982年發掘。

該墓是由封土、墓道、甬道和墓室4部分組成的磚構單室墓。

墓主鮮卑人,北齊世祖高歡妻婁太后兄壯之子,武平元年(570)入葬。

壁畫共71幅,無榜題,總面積200.55平方米。

內容分為:①墓道、天井、甬道及墓室四壁下層,繪墓主人生前奢華的生活場景。

②甬道、墓門及墓室中、上欄,表現其死後升仙的虛幻境界。

壁畫分若干小段,每段均前有導騎2人,後有群像1組,各段又相互呼應,以長卷式構圖組成一幅人間生活、古代神話傳說與儒道釋合流一體的宏偉壯麗的畫面,其手法寫實,洋溢著生活氣息(見彩圖[婁睿墓壁畫《出行圖》(北齊)山西太原])。

壁畫繼承顧愷之「以形寫神」的藝術傳統,沿襲漢魏壁畫單純、粗獷的風格,線條洗鍊遒勁,注重表現儀衛人物的神采和動態;暈染法運用得相當純熟,以淡紅暈染,突出凹凸明暗的立體效果,具有實體和空間感。

此外壁畫融合了外來藝術成分,豐富了民族傳統繪畫的表現技法,突出體現了單線勾勒、重彩填染的中國傳統繪畫特點。

同時延續了漢代墓室壁畫、漢代帛畫所流行的天上、人間、地下的表現程式,布局和內容又受當時盛行的寺觀壁畫的影響,包含著南北朝晚期佛教思想因素。

婁睿壁畫技藝的精湛和涉獵事物的浩繁,是衡量北齊繪畫發展水準,研究北齊音樂、服飾、內廷、喪葬等禮儀制度的重要例證;亦是北朝中原地區壁畫藝術的卓越代表。

據史籍記載,北齊繪畫成就頗高,名家輩出,曾影響隋及初唐。

而從婁睿家族的顯貴地位估計,壁畫當出自熟悉北方戎馬生活的宮廷畫師之手。

故有的研究者推測它可能是當時宮廷畫家楊子華的作品。

23、涅盤變相碑 唐代 山西省博物館

山西省臨猗縣大雲寺遺物

石雕碑高302厘米 寬87厘米厚25厘米 山西省博物館藏 涅盤變相碑,原為山西猗氏(今臨猗)縣大雲寺遺物。

寺宇早毀,碑於1957年移入山西省博物館陳列。

碑為螭首龜趺。

額部雕眾神將護持之須彌山。

碑正面雕涅磐故事六圖,上部四圖—左面為「納棺」、「臨終遺戒」,右面為「荼毗」、「送葬」。

24、常陽太尊石像 唐代 山西省博物館

山西省運城鹽湖區安邑鎮道觀遺物

收藏在山西博物館。

像高一點五米,以白石雕造,形象豐頤,神態和穆。

右手持扇,左手扶幾,盤坐於長方石座上。

座的四面刻有銘文及供養人姓名。

其形像優美,技法嫻熟。

25、大玉戈 商代前期 湖北省博物館

1974年黃陂盤龍城李家嘴三號墓

商代前期。

玉質儀仗器,長94厘米、寬14厘米、厚僅1厘米,堪稱「玉戈之王」。

1974年黃陂盤龍城李家嘴三號墓出土。

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大玉戈是禮玉中的精品,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這樣的玉器只有在高級別的貴族墓葬中才能見到。

大玉戈在北趙晉侯墓地的晉侯墓中多有出土,羊舌M1的墓中也不例外。

大玉戈和玉璧出土於墓主人棺內,分置墓主人身上和身下,有七、八件之多,精美異常。

26、曾侯乙編鐘 戰國早期 湖北省博物館

1978年湖北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

曾侯乙編鐘為戰國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成功發掘。

出土後的編鐘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

它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性能,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為「稀世珍寶」。

這套編鐘出自湖北隨州南郊擂鼓墩的曾侯乙墓。

墓主是戰國早期曾國的國君,同期出土的還有其它樂器近百件。

曾侯乙編鐘數量巨大,完整無缺。

按大小和音高為序編成8組懸掛在3層鍾架上。

最上層3組19件為鈕鍾,形體較小,有方形鈕,有篆體銘文,但文呈圓柱形,枚為柱狀字較少,只標註音名。

中下兩層5組共45件為甬鍾,有長柄,鐘體遍飾浮雕式蟠虺紋,細密精緻,外加楚惠王送的一枚鎛鍾共65枚。

鐘上有錯金銘文,除「曾侯乙作持」外,都是關於音樂方面的。

(在鼓中部和左面標出不同音高如宮、羽、宮曾等22個名稱,另一面鑄有律名、調式和高音名稱以及曾國與楚、周、齊、晉的律名和音階名稱的對應關係。

另有一件鎛鍾,位於下層甬鍾中間,形體碩大,鈕呈雙龍蛇形,龍體捲曲,回首後顧,蛇位於龍首之上,盤繞相對,動勢躍然浮現。

器表亦作蟠虺裝飾,枚扁平。

鎛鐘上有銘文,記述此鎛鍾乃楚惠王贈送的殉葬品)。

此外,更為神奇的是,一般的物體只能發出一個樂音,但是編鐘的每件鐘都能發出兩個樂音,並且互不干擾。

27、曾侯乙墓外棺 湖北省博物館

戰國早期1978年湖北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

外棺

內棺

戰國。

曾侯乙墓「外棺」 曾侯乙墓位於今湖北隨州,1977年發現,1978年由湖北省博物館主持進行了發掘,其外棺採用透雕、浮雕、圓雕等技法,彩繪色彩艷麗、對比強烈,用筆自然流暢,文飾有雲紋、三角形紋等,尤其以龍紋變化複雜,最具特色,系銅框架里嵌厚木板構成,重七噸半外棺的裝飾並不華麗,但設計者十分細心:外棺一側的下方,還開了一個門洞,有人猜測,這也許是為了讓主人的靈魂能夠自由出入。

此外館是我國迄今所見年代最早、結構最複雜、器形最大、體量最重,並與金工結合的一件特大型漆器。

28、曾侯乙青銅尊盤 湖北省博物館

戰國早期1978年湖北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

戰國的青銅尊盤,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酒器,尊盤口沿的鏤空附飾採用熔模鑄造工藝製成。

由尊與盤兩件器物組成,出土時尊置於盤中。

尊是盛灑器,盤則一般作水器用,也可置冰,名為「夷冰盤」,於大喪時使用。

二者合二為一器,渾然天成。

上古時人往往在尊內盛摻有香草汁的酒,祭祀酌以獻屍,禮賓時酌以飲客,是重要的禮器。

出土時盤內「曾侯乙」的銘文系改刻而成,表明該器曾為曾侯乙的先君所用。

失蠟法製作的尊盤,裝飾繁縟,工藝精巧,堪稱極品,尤其是鏤空裝飾多層相扣,表層紋飾互不連接,由內層銅梗支撐,內層同梗又分層聯結鏤空鑄銅技術,楚文明偉大得不得了! 失蠟法是熔模鑄造青銅器的一種方法。

所謂「失蠟」法,是製作一個略小製成品的粘士模型,在它上面塗上一層蠟,在蠟上雕刻花紋後,再加上一層粘士,然後進行整個加熱,蠟熔化後留下空隙,然後將青銅注入空隙。

在我國失臘法有使用僅見於楚國。

29、彩漆木雕小座屏戰國 湖北省博物館

1965年湖北省江陵望山1號墓

戰國。

通高15、長51、座寬12、屏厚3厘米。

此座屏為木質,周身髹黑漆,用朱紅、灰綠、金、銀等色漆彩繪。

外框長方形,其中透雕和浮雕了五十一隻動物,包括大蟒二十條,小蛇十七條,蛙二隻,鹿、鳳、雀各四隻。

透雕部分由兩約對稱的圖形組成,兩組圖形完全相同,構圖十分穩定。

每組圖形都以雙鳳。

雙鹿圍繞著一個中心——鷙鳥搏蛇。

底部浮雕以糾結的蛇、蟒和蛇吞蛙為主要內容。

除邊框為直線外,鹿。

鳳和蛇的輪廓均為曲線,形成有動感的韻律。

各種鳥。

獸、蛇、蛙都以寫實方法表現,但它們的動態和身上的羽毛、斑紋畢竟是理想化的,因此比自然更具有規律,也更美。

如左右兩隻鷙鳥各銜蛇兩條,我們可以想像在烏嘴下掙扎的蛇是如何醜陋,但這兩條蛇都盤成對稱的花結,委婉自由、玲瓏剔透,是座屏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

這件座屏在藝術上極為成功,歷來被藝術史家看成是楚國漆工藝品的代表作。

1965年湖北省江陵望山1號墓出土。

30、紅山文化女神像 新石器晚期

1983遼寧朝陽牛河梁遺址女神廟主室西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新石器時代晚期。

紅山文化的一個重要發現是牛河梁的女神廟。

廟址由南、北兩組建築組成,其中北組為主體建築,南北十八米余,東西寬近七米。

牆壁經過彩繪,室內發現有大量的人物塑像碎塊,有頭、肩、手以及乳房等部位的殘塊,均屬女性。

頭部真人大小,面塗紅彩,雙眼鑲嵌青色玉片。

這是中國最早的女神像。

31、鴨形玻璃注 北燕 遼寧省博物館

1965年北票西官營子北燕馮素弗墓

北燕。

長20.5厘米、腹徑5.2厘米,重70克。

1965 年9月北票縣西官營子北燕馮素弗墓出土。

淡綠色玻璃質,質光亮,半透明,微見銀綠色銹浸。

體橫長,鴨形,口如鴨嘴狀,長頸鼓腹,拖一細長尾,尾尖微殘。

背上以玻璃條粘出一對雛鴨式的三角形翅膀,腹下兩側各粘一段波狀的折線紋以擬雙足,腹底貼一平正的餅狀圓玻璃。

此器重心在前,只有腹部充水至半時,因後身加重,才得放穩。

此器造型生動別致,在早期玻璃器中十分罕見。

32、青銅神樹 商代 三星堆博物館

1986年四川廣漢三星堆二號祭祀坑

樹幹高384厘米,通高396厘米。

986年於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出土。

青銅神樹由樹座和樹幹兩部分組成。

樹座略呈圓錐狀,底座呈圓環形,上飾雲氣紋,底座之上為三山相連狀,山上亦有雲氣紋。

樹幹接鑄于山頂正中,干直,樹根外露。

樹幹上有三層樹枝,每層為三枝丫,枝丫端部長有果實,一果枝上揚,果上站立一鳥,兩果枝下垂。

在樹椏和果托下分別鑄有火輪。

在樹的一側,有一條龍援樹而下,龍身呈辮索狀馬面頭,劍狀羽翅。

從造型來看,該青銅神樹應是代表東方的神木「扶桑」。

商代。

由於最上端的部件已經缺失,估計全部高度應該在5米左右,含底座、樹身、龍三部分。

樹的下部有一個圓形底座,三道如同根狀的斜撐扶持著樹幹的底部。

樹幹筆直,套有三層樹枝,每一層三根枝條,全樹共有九根樹枝。

所有的樹枝都柔和下垂。

枝條的中部伸出短枝,短枝上有鏤空花紋的小圓圈和花蕾,花蕾上各有一隻昂首翹尾的小鳥;枝頭有包裹在一長一短兩個鏤空樹葉內的尖桃形果實。

在每層三根枝條中,都有一根分出兩條長枝。

在樹幹的一側有四個橫向的短梁,將一條身體倒垂的龍固定在樹幹上。

底座圈上三個拱形足如同樹根,主幹上三層樹枝,均彎曲下垂,樹枝尖端有花朵果實,其上均有立鳥,全樹共九隻鳥。

主幹側有一身似繩索的殘龍。

這株鑄造於3000年前的青銅神樹,極為壯觀,真可算是獨樹一幟,舉世無雙。

33、三星堆出土玉邊璋商代 三星堆博物館

1986年四川廣漢三星堆一號祭祀坑

玉邊璋紋飾

三星堆玉邊璋 商代。

通長54.5公分,遍體滿飾圖案,生動刻畫了原始宗教祭祀場面。

圖案上下兩幅對稱布局,內容相同,最上一幅平行站立三人,頭戴平頂冠,戴鈴形耳飾,雙手在胸前做抱拳狀,腳穿翹頭鞭,兩腳外撇站成一字形。

第二幅是兩座山,山頂內部有一圓圈(可能代表太陽),在圓的兩側分別刻有「雲氣紋」,兩山之間有一盤狀物,上有飄動的線條狀若火焰。

在山形圖案的低部又畫有一座小山,小山的下部是一方台(可能代表祭祀台),山的外側,一隻大手,仿佛從天而降,伸出拇指按在山腰上。

第三幅是兩組S形勾連的雲雷紋。

雲雷紋下的一幅也是三個人,穿著和手勢與第一幅相同,所不同的是這三個人戴著山形高帽,雙腳呈跪拜的姿勢。

第五幅又是兩座山,內部結構與第二幅相同,所不同的是山外兩側各立有一牙璋,右邊的山頭伸出一個狀若象勾狀物橫在兩山之間。

這些圖案反映出古蜀人在祭壇上舉著牙璋祭祀天地和大山,而且天神已有反應,伸出拇指按在山腰上,這是要賜福於下界的表示。

三星堆遺址出土。

34、搖錢樹 東漢 綿陽市博物館

1990年四川綿陽何家山二號漢墓

東漢。

通高198厘米。

整體由基座、樹幹、樹冠等共二十九種部件銜接扣掛而成。

基座為紅陶質,樹用青銅澆鑄。

樹冠可分七層,頂層飾鳳鳥為樹尖;其下二層的干與葉合為一體,飾西王母、力士和壁等圖案;下部四層插接二十四片枝葉,向四方伸出。

飾龍首、朱雀與犬、象與象奴、朱雀與鹿以及成串的錢幣等圖案。

樹杆直徑約1厘米,葉片最長約15厘米,最短為10厘米,每片樹葉厚約2毫米,樹高度應在1米左右,為三向八枝。

所謂三向,即為搖錢樹枝杆被分為三層共八片枝葉,呈對稱分布。

特別有意思的是樹杆上有造像,高約5厘米,寬約2.5厘米。

兩側各有一條飛龍,龍長約6厘米。

人像站立狀,身著袍衣,雙手下垂合於腰前,整體造型美觀而大方。

細看枝葉,每兩片為一對,有如芭蕉葉的,葉片上鑄有圓形方孔錢,每錢相互連接,鑄有一人作彎腰伸臂撿錢狀,葉片外側四周猶如太陽的光芒,延生出許多長短不一的萬縷細絲;有如橢圓形的,一頭為桌球大小的圓環,兩側鑄有飛龍,龍頭頂著錢幣,兩龍之間用錢幣連接,葉片外側如同刺猥般的短刺所包裹。

1990年四川省綿陽市何家山二號漢墓出土。

35、銅奔馬 東漢 甘肅省博物館

1969年在甘肅武威雷台的東漢墓面

馬踏飛燕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出土於甘肅省武威雷台墓。

東漢時期鎮守張掖的軍事長官張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現藏甘肅省博物館。

奔馬身高34.5厘米,身長45厘米,寬13厘米。

馬踏飛燕形象矯健俊美,別具風姿。

馬昂首嘶鳴,軀幹壯實而四肢修長,腿蹄輕捷,三足騰空、飛馳向前,一足踏飛燕。

一匹軀體龐大的馬踏在一隻正疾馳的龍雀背上,小龍雀吃驚地回過頭來觀望,表現了駿馬凌空飛騰、奔跑疾速的雄姿。

其大膽的構思,浪漫的手法,給人以驚心動魄之感,令人叫絕。

藝術家巧妙地用閃電般的剎那將一隻凌雲飛馳、驍勇矯健的天馬表現得淋漓盡致,體現出漢代奮發向上、豪邁進取的精神。

該作品不僅構思巧妙,而且工藝十分精湛;不僅重在傳神,而且造型寫實。

按古代相馬經中所述的良馬的標準尺度來衡量銅奔馬,幾乎無一處不合尺度,故有人認為它不僅是傑出的藝術品,而且是相馬的法式。

36、銅車馬 秦代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1980年陝西秦始皇陵封土西側側

銅製,高104.2厘米,全長328.4厘米,馬高92厘米,總重約1200公斤,創作於秦朝,出土於陝西臨潼秦始皇陵西側通往地宮的甬道中。

37、牆盤 西周中期 陝西扶風周原博物館

1976年陝西扶風莊白家村村

盤,用於承接水,一般和匜配套組成盥洗器,匜之水澆於手,以盤承接棄水. 該盤圓形,淺腹,方唇,雙附耳,圈足.腹牆盤飾鳳鳥紋,圈足飾紋似雲雷紋。

西周中期青銅器。

為微氏家族中名牆者為紀念其先祖而作的銅盤。

因作器者牆為史官而得名。

38、淳化大鼎 西周 陝西省歷史博物館

1979年陝西咸陽淳化縣史家塬村

西周文物。

通高122厘米,口徑83厘米,重226公斤,是目前已知的西周銅鼎中最大最重的圓鼎 現鼎身上的主體圖案,正是牛頭蜴身龍紋。

牛的頭型,牛的眼睛,牛的鼻孔,牛的雙角;這隻牛頭的兩側,卻分別長出大晰蜴龍的身軀,有一肢體,分出四趾,渾身長滿鱗片,尾巴捲曲向上。

也許是為了更明確地昭示這是一隻牛頭蜴龍,在這一龍頭下面,還鑄造了一個完全寫實、明確無誤的牛頭。

鼎的上口,還分別雕有四條鱷型原龍。

其造型高大魁偉,紋飾莊嚴神奇,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卓越的藝術造詣。

39、何尊 西周 陝西寶雞市博物館

1963年陝西寶雞東北郊賈村村

中國西周早期的青銅器。

一名何姓貴族所作的祭器。

1965年於陝西省寶雞縣賈村塬出土。

高38.8厘米,口徑28.8厘米,重14.6公斤。

圓口棱方體,長頸,腹微鼓,高圈足。

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獸面紋,角端突出於器表。

體側並有四道扉棱。

造型渾厚,工藝精美。

內底鑄有銘文12行、122字,記述成王繼承武王遺志,營建東都成周之事,與《尚書·召誥》、《逸周書·度邑》等古代文獻相合,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40、茂陵石雕 西漢 陝西茂陵博物館

陝西西安漢武帝茂陵霍去病墓石刻刻

西漢茂陵霍去病墓之大型石刻,是一批具有無窮藝術魅力的古代石雕藝術珍品,是兩千多年前漢文化遺產,舉世無雙的古代雕刻藝術傑作。

茂陵石雕之馬踏匈奴(圖) 西漢。

高168厘米,長190厘米,是霍去病墓上最具紀念意義的石刻作品,馬的氣勢軒昂,莊重有力,威風凜凜,一個戰敗的匈奴仰面倒在馬下,手持弓箭,呈恐懼狀,形象生動地反映了當時人們對霍去病戰功的讚揚,象徵著正義不可戰勝的偉大力量,雕刻手法樸實渾厚,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大膽的想像力。

41、河姆渡出土陶灶 新石器時代 1977年河姆渡遺址T243 浙江省博物館

新石器時代 河姆渡文化,縱:53厘米 橫:38.5厘米 河姆渡遺址。

修復夾砂紅陶。

口如箕形,腹內壁有對稱柱形提梁,圈足。

外壁上與內壁墊檔對應處,有托手。

42、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唐代 1625年陝西西安大秦寺遺物物 西安碑林博物館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國寶級文物),唐建中二年( 781年)僧景凈撰,呂秀岩書並題額。

高 279厘米,寬99厘米。

明天啟三年(1623年)出土。

唐代。

記述景教在唐代流傳情況。

此碑於唐建中二年(781年)由一個名叫景凈的波斯傳教士撰刻樹立,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呂秀岩書並題額,立於大秦寺的院中。

碑高279厘米,寬99厘米,正面寫著「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並頌」,上有楷書三十二行,行書六十二字,共1780個漢字和數十個敘利亞文。

43、舞馬銜杯仿皮囊式銀壺 唐代 1970年陝西西安南郊唐代窯藏藏 陝西省歷史博物館

舞馬銜杯仿皮囊式銀壺 唐朝。

此壺仿遊牧民族的皮囊式水壺造型,通高18.5厘米、口徑2.2厘米、足8.8*7.1厘米。

扁圓腹,蓮瓣紋壺蓋,弓形提梁,一條細鍍連結著壺蓋與提梁,上口斂而底部呈扁弧形,壺底與圈足相接處有「同心結」圖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條結,圈足內墨書「十三兩半」,是壺的重量,周身看不到焊縫。

最令人稱奇的是在壺身中央,壺腹兩側面用模具衝壓舞馬圖,突出於壺面的、金色的、奇異的馬。

這匹馬身軀健碩,長鬃披頸,前肢蹦直,後肢彎曲下蹲,口中叼著一隻酒杯,其上揚的馬尾和頸部飄動的綬帶顯示出十足的動感。

據考證,這是一匹正在舞蹈的馬。

1970年10月陝西省西安市南郊唐代窯藏出土。

44、獸首瑪瑙杯 唐代 陝西省歷史博物館

1970年陝西西安南郊何家村村

唐獸首瑪瑙杯,又稱鑲金獸首瑪瑙杯、獸首瑪瑙杯。

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長15.5,口徑5.9厘米。

選材精良,巧妙利用王料的俏色紋理雕琢而成。

杯體為角狀獸首形,獸雙角為杯柄。

嘴部鑲金帽,眼、耳、鼻皆刻劃細微精確。

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產物。

通高6.5厘米,長15.6厘米,口徑5.9厘米。

研究者堅信,此杯出自唐人之手。

獸首杯在製作之初,可能也想摸擬西方風尚採用羚羊之形,可由於對題材的生疏,所以最後成了這一面目。

據估計,它的製作年代當在8世紀前期。

45、景雲銅鐘 唐代 西安碑林博物館

陝西省西安景雲觀遺物物

唐代。

西安鐘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安的重要標誌之一。

始建於明代(公元1384年)。

鐘樓原先懸掛的巨鍾是唐代景雲年間鑄造的「景雲鍾」(現藏於碑林博物館)。

據說,遷到今址之後,雖然樓的式樣大小並沒有改變,景雲鍾卻怎麼也敲不響了。

無可奈何,只有另換。

46、銀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唐代

法門寺博物館 1987年陝西寶雞法門寺地宮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銀花雙輪十二環錫杖由唐懿宗供養,長1.96米,重2.39公斤,用金2兩,銀58兩。

比藏於日本正倉院號稱「錫杖之王」的白銅頭錫杖還要大。

杖身4輪套12個環,中飾柿蒂狀忍冬花結座,上托流雲仰蓮,5鈷杵及智慧珠。

錫杖尊體由復蓮八瓣組成,錫杖下端有三欄團花紋飾,欄之間以珠紋為界,極為精細,杖身中空,通體襯以纏枝蔓草,上面鏨刻圓覺十二僧,手持法鈴立於蓮花台之上,個個憨憨可掬,神情動人,錫杖下端綴飾蔓草、雲氣和團花。

杖首用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輪頂有仰蓮流雲束腰座,上托智慧珠一枚。

其中四個大環象徵四諦:苦、集、滅、道;十二小環則代表十二部經。

工藝製作精緻,可謂法器中的至寶。

47、八重寶函 唐代 法門寺博物館

1987年四月初八佛誕日法門寺地宮宮

是唐懿宗賜贈的,函內盛放著一枚供奉舍利,最外層是一個檀香木函,裡面套裝著三個銀寶函、兩個金寶函、一個玉石寶函和一座單檐四門純金塔,但因最外層為檀香木銀棱(錄皿)頂寶函出土時已殘朽,故只見七重。

層層相套的寶函其質地分別為金、銀、玉、木,每層寶函外均用銀鎖鎖上,並以絲帶或絹袱包裹,金塔基的銀柱就是套放供奉舍利的地方。

48、銅浮屠 唐代 法門寺博物館

1987年陝西寶雞法門寺地宮宮

浮屠即塔、精舍,模鑄成形,平面呈方形,分為塔基、塔身和塔剎三部分。

塔基為須彌座,其外有三層漸收的護欄,每面護欄正中弧形踏步。

塔身單層,四面各開一門,正面門外左、右各列一力士,門兩側為直欞窗,門額以上鋪作人字形斗拱。

頂單層,四角攢尖形,每面鑄出瓦攏,角壠起翹。

塔剎高聳,剎底為須彌座,其上6個相輪由下往上依次漸小。

塔內盛放鎏金伽陵頻迦鳥紋銀棺一枚。

第四枚佛指舍利就在鎏金伽陵頻迦鳥紋銀棺的棺蓋內。

1987年4月,封閉一千多年的神秘法門寺地宮之門被打開,此銅浮屠隨著被發現。

49、銅錯金銀四龍四鳳方案 戰國

1974年河北平山縣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通高36.2厘米,上框邊長47.5厘米,環座徑31.8厘米,重18.65公斤。

「錯」,是金銀鑲嵌的一種工藝。

「案」,是古人所用小桌,漆制案面已朽。

此案周身飾錯金銀花紋。

下部有兩牡兩牝四隻側臥的梅花鹿環列,四肢蜷曲,馱一圓環形底座。

中間部分於環座的弧面上,立有四條神龍,分向四方。

四龍獨首雙尾。

龍身蟠環糾結之間四面各有一鳳,引頸長鳴,展翅欲飛。

1974年冬,平山縣出土。

50、中山王鐵足銅鼎 戰國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1977年河北平山縣中山國王墓

中山王鐵足銅鼎 戰國時期。

通高51.5厘米,最大直徑65.8厘米。

中山王鼎為王墓中同時出土的九件列鼎中的首鼎,銅身鐵足,圓腹圜底,雙附耳,蹄形足,上有覆缽形蓋,蓋頂有三環鈕。

鼎身刻有銘文469字。

據鼎銘得知,此鼎為奉祀宗廟的禮器。

中山王鼎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鐵足銅鼎,也是銘文字數最多的一件戰國青銅器。

銘文字體瘦長,清秀挺拔,有所謂懸針篆風格,令人嘆服。

51、劉勝金縷玉衣 西漢 河北省博物館

1968年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墓

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的殮服,按等級分為金縷、銀縷、銅縷三等。

皇帝的玉衣用金縷。

中山靖王劉勝是諸侯王,也使用了金縷玉衣。

出土時,衣內僅見幾枚牙齒琺瑯外殼和一些粉末狀骨渣。

故玉衣和九竅塞並未能保存屍體不朽。

52、長信宮燈 西漢 河北省博物館

1968年河北滿城縣陵山

53、銅屏風構件5件 西漢 西漢南越王墓

廣州南越王博物館

雙面獸首屏風銅頂飾

西漢。

高16.7,寬56.3,厚4cm,兩面造型一致,為雙面獸形。

雙目圓突,高鼻,張口露齒,狀若微笑。

頭頂出雙角,兩眉和耳後鬢髮飄向兩邊,如三束飄帶相互絞纏,正中和兩側各伸出一根圓管形插座,插入雉羽為飾。

下鄂兩側伸出插榫,以固插在屏風頂橫枋上。

整器通體鎏金,獸面頂的雙角、眉毛、捲雲紋均用黑漆勾勒輪廓線,管壁上刻有順序數目。

人操蛇屏風銅托座

西漢。

通高31.5、橫長15.8cm。

結構分上下兩部分:上半部為兩個大小相同的扁長方套筒組成的活頁,可作90度展開,為屏風右翼障的下轉角構件。

下半部為力士托座,取自「越人操蛇」的傳說。

力士身著右衽褐衣,短褲,跣足。

兩眼圓瞪,眼珠外突,口咬一兩頭蛇。

雙手操蛇,雙足跪坐夾蛇,五條蛇相互絞纏,玲瓏通透。

是兩千多年前越人抓蛇吃蛇形象的再現。

原通體鎏金,並有黑漆繪線,現僅留斑點。

朱雀

頂上有管狀的插座,是用來插雉雞羽毛的。

朱雀昂首展翅,佇立在方座之上,全高26.4cm,雙翅距24.5cm。

其通體鎏金,自頸以下及雙翅遍刻鱗片狀羽飾,方座四面飾有火焰形紋。

朱雀為漢代四神之一,主南方,以朱雀作頂飾也反映了這一時期思想觀念。

蛇紋屏風銅托座

西漢。

高23.4、長46.45、寬29.4cm。

是屏風正間兩邊的托座。

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套筒,如「之」字形,用來套入屏風的柱、枋;二是支托,由三條相互絞纏的蛇組成,蛇體正中兩面各伸出一個,以保持屏風的平穩。

蛇是古代越人崇拜的圖騰,由此可見這是一件有地方特色的器物。

蟠龍屏風銅托座(一對)

西漢。

通高33.5、通長27.3cm。

是屏風兩邊屏障下的托座,原有鎏金。

半蹲在托座上的蟠龍,昂首曲體盤尾,四足踏在由兩條蛇構合成的一個支座上。

兩蛇各卷纏一隻青蛙。

蛙張口暴目,力圖掙脫狀。

龍口大張,口內有一隻兩前肢攫住龍的口緣,頭向前伸,好像逃脫了惡蛇的侵襲,得到龍的保護,狀態安詳。

此將龍、蛇、蛙三者結合一起,是一件極具造型藝術之美的文物精品。

蛇、蛙曾是古越人的圖騰,而龍是中原人崇拜的四神之一,蛇纏青蛙,龍踩住蛇保護青蛙,似乎在講述某個傳說中的圖騰神話故事。

54、角形玉杯 西漢 1983年西漢南越王墓

廣州南越王博物館

製造年代: 西漢 材料: 新疆和田玉材 規格: 通高18.4厘米,口徑5.8—6.7厘米 杯形如獸角,口橢圓,杯底有細軟彎轉的繩索式尾,纏繞在杯身下部。

杯口沿陰刻弦紋一周,杯身以淺浮雕和雙鉤法飾勾連雲紋。

器體輕薄,拋光琢制俱佳。

口沿上微殘,青玉質,半透明,局部有紅褐色浸斑。

仿犀牛角形,中空。

口呈橢圓形,往下漸收束,近底處成卷索形回纏於器身下部。

紋飾自口沿處起為一立姿夔龍向後展開,紋飾繞著器身迴環卷纏,逐漸高起,由淺浮雕至高浮雕,及底成為圓雕。

在浮雕的紋飾中,還用單線的勾連雷紋作填空補白。

一夔龍纏繞器身,集淺浮雕、高浮雕、圓雕藝術為一體,是明代以前唯一一件漢代遺作,在玉器史是占絕對重要的地位。

漢代之絕品1983年西漢南越王墓出土。

55、人物御龍帛畫 戰國中期晚段

湖南省博物館 1973年在湖南長沙子彈庫一號墓

長37.5厘米,寬28厘米。

畫幅出土時平放在槨蓋板興棺材之間,應是引魂升天的銘旌,因年代久遠已呈棕黃色。

描繪巫師乘龍升天的情景。

巫師寬袍高冠,腰佩長劍,手執僵繩,神情瀟洒地駕馭巨龍。

龍首軒昂,龍尾翹卷,龍身為舟,迎風奮進。

龍尾之上立有長頸仙鶴,龍體之下有游魚。

帛畫中的華蓋飄帶與巫師衣帶隨風飄動,表現巫師乘龍飛升的動勢。

畫面布局精當,比例準確。

畫上有的部分用了金白粉彩,是迄今發現用此畫法的最早作品。

1973年在湖南省長沙市子彈庫一號墓出土。

56、人物龍鳳帛畫 戰國中期晚段

1949年湖南長沙東南郊楚墓 湖南省博物館

又名《晚周帛畫》、《夔鳳美女圖》,1949年出土於湖南長沙陳家大山一座戰國楚墓中。

「帛畫」是指古代繪在絲織物上的圖畫。

畫中描寫一端莊高髻的婦女側身而立,雙手合掌,細腰,袖口寬鬆,長裙曳地,體態優美。

婦人腳踏一半月狀物,似為龍舟,亦可釋為彎月,婦人前上端繪有高頸昂首、尾翎卷翹、輕盈飄逸向上飛躍的鳳鳥,與鳳相對應處繪有伸腳卷尾,軀體彎屈,扶搖升騰的黃龍。

出土地點:湖南長沙楚墓 外形尺寸:長31厘米,寬22.5厘米 製作年代:戰國中期晚段。

57、直裾素紗禪衣 西漢

湖南省博物館 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墓

交領、右衽、直裾式、袖較寬,衣長128厘米,通袖長195厘米,袖口寬29厘米,腰寬48厘米,下擺寬49厘米,重49克,輕若煙霧,薄如蟬翼,織造技術之高超,真是天工巧奪。

58、馬王堆一號墓木棺槨 西漢 湖南省博物館

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墓

長2.56米,寬1.18米,通高1.14米。

黑地彩繪棺為馬王堆一號漢墓木槨中出土的四層木棺中的第二層,棺內塗朱漆,右側板內壁中上部的朱漆面上,有黑漆勾出的奔馬和人,筆畫草率,勉強成形。

棺的外表,以黑漆為地,彩繪了複雜多變的雲氣紋,以及穿插其間、形態生動的許多神怪和禽獸。

黑地彩繪棺上的花紋,除蓋板四側邊緣滿飾帶狀捲雲紋外,五面的四周都有寬15厘米以流雲紋為中心的帶狀圖案。

蓋板和左、右側面的雲氣紋均為六組,上下兩列,每列三組;頭擋和足擋上的雲氣紋則均為四組,上下兩列,每列二組。

在畫面上出現最多的,是一種面部似羊非羊,似虎非虎,頂豎長角,獸身有尾的怪物。

這種怪物,往往銜蛇操蛇,也有袍服人立的,但四肢似猿,手足不分。

過去在長沙、信陽等地的楚墓中,曾經發現有口吐長舌、頭有鹿角、兩手操蛇的木雕怪物,一般認其為辟邪的鎮墓獸,形象與此不無相似之處。

楚人既「信鬼好祀」,江湘又「多怪神」,當時的統治階級夢想死後升仙,在棺上圖畫許多「載蛇」的怪神是很自然的。

黑地彩繪棺上所繪的百個圖像中,有怪神、怪獸、仙人、鸞鳥、鶴、豹,以及牛、鹿、蛇等十餘種形象,其中怪神或怪獸最多,占總數的一半以上。

這些神怪和禽獸形態各不相同,描繪得栩栩如生,變化多端,在雲氣間安排得十分得體,富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表現了作者豐富的想像和熟練的技法,是研究當時繪畫藝術的重要材料。

長230厘米,寬92厘米,通高89厘米。

朱地彩繪棺為馬王堆一號漢墓木槨中出土的四層木棺中的第三層,通體內外髹朱漆。

棺外表的朱漆地上,又用青綠、粉褐、藕褐、赤褐、黃白等明亮的顏色,彩繪龍、虎、朱雀、鹿和仙人等「祥瑞」的圖案。

蓋板上繪有對稱的二龍二虎相對圖案,二龍首相向,居於畫面中的上方,龍身各自向兩側盤繞,尾伸至左右兩下角。

二虎相背於二龍之間,分別攀在龍首之下,口齧龍身。

龍為粉褐色,用赭色勾邊,身披鱗甲而有三角弧形斑紋,斑紋內填以綠色。

虎為赤褐色,形象寫實,尾部加飾流雲。

蓋板的周緣,飾赭黃色勾連雷紋。

頭擋主繪一座圖案化的高山,山作等腰三角形,頂立於畫面中央,山的兩側各有一鹿,昂首騰躍,周圍飾以繚繞的雲氣紋。

足擋畫面的主題為雙龍穿璧圖案。

白色的古璧居於畫面中央,有兩條帶醬斑的藕色綬帶將其自上而下地拴系,綬帶的末端分列在畫面的下側。

兩條蜷曲的龍穿璧而過,龍首相向於璧上方的綬帶兩側,龍身為粉褐色,披鱗甲而有鳳羽,巨目利牙,虎爪蛇尾,雙角較小。

龍的旁邊加飾以藕白色的雲氣紋。

左側面周邊飾菱形雲紋,正中繪一座赤色的山,兩側各有一粉褐色龍,龍首相向于山的上方,龍身均呈波浪起伏狀。

左側龍首之後,有一帶醬黑斑紋的赤褐色虎,虎身向左,張口回首,其旁加飾雲紋;龍尾之前,有一帶雲形花斑的藕褐色伏鹿,鹿首向左,兩角粗壯,四足翹舉。

右側龍首之後,有一朱雀,呈展翅欲飛狀;龍尾之前,有一粉褐色的仙人,頭髮斑白,兩手攀龍身。

右側面的邊紋也為菱形雲紋,畫面為繁複的勾連雲紋。

朱地彩繪棺上的龍、虎、朱雀和鹿,都是我國古代所謂的「瑞獸」,被列入「四神」或「四靈」。

頭擋和左側面上所繪高山,應該不是一般的山,而是所謂的仙山。

長202厘米,寬69厘米,通高63厘米。

錦飾內棺為馬王堆一號漢墓木槨中出土的四層木棺中的第四層,棺內修朱漆,棺外髹黑漆。

蓋棺之後,在黑漆層外面,橫纏了兩道寬12厘米的帛束,每道六七層。

然後在棺的蓋板和四壁板上,分別粘貼一層帶菱形勾連紋的貼毛錦。

壁板外所貼菱花貼毛錦的周邊,又加飾一條寬12厘米的鋪絨繡錦,中間又橫貼一道,即貼成「日」字形。

過去在長沙地取得戰國墓中,曾發現保存完整的帶束木棺,但棺外貼絲織品作裝飾的現象,還是首次發現,具有非常珍貴的價值。

馬王堆漢墓是中國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侯利倉及其家屬的墓。

位於湖南長沙東郊。

共3座。

1972年發掘馬王堆一號墓,一號墓墓主應是利倉妻子,下葬年代在文帝十二年以後數年至十幾年間棺槨:棺槨用巨大的木板製成,置於墓底正中。

59、馬王堆一號墓T型帛畫 西漢

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墓 湖南省博物館

出殯時張舉的一種銘旌,長205厘米,上端寬92厘米,製作精美、色彩鮮艷、線條流暢,充分反映了漢初繪畫藝術的風格和成就,而且以神話與現實、想像與寫實交織而成的詭異絢爛場景為構圖,極具文化內涵,為我國現存最早的描寫西漢當時現實生活的大型作品。

60、紅地雲珠日天錦 北朝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983年青海都蘭縣熱水鄉血渭吐番墓

北朝(公元439年--581年) 尺寸:長48、寬28厘米。

描述: 錦幡殘片,組織為1:1平紋經錦/圖案以日天(太陽神)及狩獵紋為主,並織有「去」、「昌」等文字。

價值:此織物帶有濃郁的異域風格,十分珍貴。

1983年青海都蘭縣熱水鄉血渭吐番墓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61、西夏文佛經《吉祥遍至口本續》紙本西夏

1991年寧夏賀蘭縣拜寺溝方塔 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土經書共九冊,完本者有封皮、扉頁,封皮左上側貼有刻印的長條書籤,書名外環以邊框;封皮紙略厚,呈土黃色,封皮里側另背一紙,有的紙為佛經廢頁,背時字面向內。

全頁版框縱30.7厘米,橫 38.0 厘米,四界有子母欄,欄距上下 23.5 厘米,無界格,半面左右 15.2 厘米。

版心寬 1.2 厘米,無象鼻、魚尾。

上半為書名簡稱,下半為頁碼,頁碼有漢文、西夏文、漢夏合文三種形式。

62、青花釉里紅瓷倉 元代 江西省博物館

1979年江西宜春豐城縣收集

樓閣式瓷倉是一件在景德鎮出土的青花釉里紅瓷器。

這是1979年9月,豐城縣文化館在省文物商店的協助下徵集到的。

青花釉里紅瓷倉 ,在倉後兩柱間有正楷直書墓誌。

63、竹林七賢磚印模畫 南朝 南京博物院

1960年江蘇南京西善橋南朝墓葬

長244厘米,寬88厘米,由300多塊古墓磚組成,出土時分東西兩塊,一塊為嵇康、阮籍、山濤、王戎四人,另一塊為向秀、劉伶、阮咸、榮啟期四人。

這幅磚畫純熟地發揮了線條的表現能力,人物造型簡練而傳神,八人席地而坐,或撫琴嘯歌,或頷首傾聽,性格特徵鮮明,人物之間以樹木相隔,完美地體現了對稱美學。

64、「五星出東方」護膊 漢晉

新疆考古研究所

1995年新疆民豐縣尼雅遺址

1995年10月,在新疆和田地區民豐縣尼雅遺址一座時代為東漢末至魏晉時期的墓葬中,出土了一件「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文字織錦。

織錦色澤鮮艷,組織結構繁縟,織樣詭秘神奇,文字激昂,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和濃厚興趣。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文字織錦是尼雅遺址出土的一件圓角長方形絹緣綴系帶護臂類物品所用面錦,長16.5厘米,寬11.2厘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厲害了我的國家!這些物件你只能在中國見到

點擊關注丨每天學點新鮮知識以下64件國寶級文物,由國家文物局根據地方文物部門和有關方面專家的意見評選出,並印發有《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規定這64件國寶此後永久不准出國展覽。1.彩繪...

你一定要看看這些永遠禁止出國的文物

由國家文物局根據地方文物部門和有關方面專家的意見評選出,並印發有《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規定以下國寶此後永久不准出國展覽。1.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64件中國永久禁止出國展覽的國寶(上)

中國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中國,有著諸多享譽世界的文物瑰寶,這些文物都是中國的國寶。早在2002年1月18日, 國家文物局印發《首批禁止出國(境)64件禁止出國(境)文物圖集1(20張)展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