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不可出國展出的國寶(2)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河姆渡土「陶灶」

新石器時代。

通長55厘米,通高25厘米。

夾砂灰陶。

俯視呈鞋底形,火門上翹,橢圓形圈足。

內壁橫安三個粗壯支丁,三丁分別置於兩側正好對稱,一丁置於後壁。

兩側外壁安有一雙半環形與兩側支丁連成一體。

1977年河姆渡遺址T243出土。

現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鑄客「銅鼎」

又名楚大鼎或大鑄客鼎。

戰國。

楚國青銅炊器,通高113厘米,口徑87厘米,耳高36.5厘米,腹深52厘米,腹圍290厘米,足高67厘米,重約400公斤。

圓口,方唇,鼓腹,圓底,三蹄足。

頸側附雙耳,耳的上部外侈。

腹飾一周突起的圓箍。

箍上飾模印花紋,雙耳和頸部外 壁飾模印菱形幾何紋,足根部飾浮雕旋渦紋。

鼎口平沿 刻銘文12字,刻銘開頭即是「鑄客」二字,故依慣例以開始二字名之, 前足和腹下均刻有「安邦」二字吉語,又因此鼎在數千件楚器中最為雄偉,堪稱楚王重器,特冠一「大」』字,是現存周代以來最大最重的鼎。

1933年壽縣朱家集(今屬長豐縣)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

現藏於:安徽省博物館。

「五星出東方」護膊

製造年代: 漢

材料: 絲

規格: 18.5厘米×12.5厘米

收藏地: 新疆考古研究所

介紹

1995年10月在尼雅遺址發掘出土了大量精美絕倫的漢朝絲綢,其色彩之斑斕,織工之精細,實為罕見。

其中一塊織錦護膊(圖)尤為光輝燦爛、耀人眼目,青底白色赫然織就八個漢隸文字:「五星出東方利中國」,令世人震驚,被定為國寶級文物。

除去文字之外,還有用鮮艷的白、赤、黃、綠四色在青地上織出的漢式典型的圖案:雲氣紋、鳥獸、辟邪和代表日月的紅白圓形紋,方寸不大但內涵豐富。

人們被這千年織錦「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所透出的精絕人心歸中國、祈盼和平的願望所打動,也為精絕國的命運而扼腕嘆息。

此護膊面積不大,長18.5厘米,寬12.5厘米,經密為2200根/10厘米,緯密240根/10厘米,經向花紋循環7.4厘米。

淅川出土「雲紋銅禁」

春秋中期。

通高28.8厘米 器身長103厘米,寬46厘米。

禁為承置酒器的案,其器身以粗細不同的銅梗支撐多層鏤空雲紋,十二隻龍形異獸攀緣于禁的四周,另十二隻蹲于禁下為足。

這是我國迄今發現用失蠟法鑄造的時代最早的銅器,其工藝精湛複雜,令人嘆為觀止。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出土。

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商代。

高30.5厘米,1976年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婦好墓出土,這件象牙杯是用象牙根段製成,形似現侈口薄唇,中腰微束。

杯身一側有與杯身等高的夔龍形把手。

杯身有雕刻精細的花紋且具有相當的裝飾性,上下邊口為兩條素地寬邊,中間由綠松石的條帶間隔為四段,第一段為饕餮紋三組,兩側有身有尾,眼、眉、鼻鑲嵌綠松石。

第二段是杯身紋飾的上體部分,二組饕餮紋面部結構清晰,獸口下面為一個大三角紋,三角紋兩側有對稱的夔紋,頭朝下尾向上。

饕餮的口、眼、鼻及三角紋都鑲嵌綠松石。

第三段刻三個變形夔紋,眼部鑲嵌綠松石,第三、第四段是用三道綠松石帶相隔。

第四段的三組饕餮紋眼鼻同樣是鑲嵌綠松石。

一、二、四段都是飾以三組饕餮紋,但形態卻各異。

這件象牙杯,採用了浮雕、線刻、鑲嵌等多種手法,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現藏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齊王墓「龍紋矩形銅鏡」

西漢時期。

鏡長115.1厘米,寬57.5厘米,重56.5公斤。

背部有五個環形弦紋鈕,兩短邊又各鑄二鈕。

每一環鈕四周飾柿蒂形紋。

背又飾有夔龍糾結圖案,捲曲交錯自如。

這件大型銅鏡大概要用柱子和座子加以支撐,鏡背面和邊上的鈕可能就是與柱子和座子固定時用的。

1980年山東淄博大武公社窩托村南古墓五號陪葬坑出土。

現藏於:山東省淄博博物館。

涅盤變相碑

國家一級文物,國家文物局公布首批64件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刻於唐代武周時期。

該碑原為山西省臨猗縣大雲寺遺物。

廟宇早毀,石碑於1957年移至山西省博物館(今山西博物院)收藏。

涅盤變相碑為螭首龜趺,高302厘米,寬97厘米。

天授二年(公元691年)題銘。

碑額

部雕眾神將護持之須彌山。

全碑以涅盤故事為主。

有難陀供養、雙樹涅盤、為母說法、雙足顯聖、送葬、焚棺和天界起塔。

下層刻施主姓名。

碑身滿飾浮雕,規模宏麗,構圖緊湊,雕工細緻,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蓮鶴方壺

蓮鶴方壺是春秋中期的青銅製盛酒或盛水器,壺上有冠蓋,器身長頸、垂腹、圈足。

該壺造型宏偉氣派,裝飾典雅華美。

壺冠呈雙層盛開的蓮瓣形,中間平蓋上立一展翅欲飛之鶴;壺頸兩側用附壁回首之龍形怪獸為耳;器身滿飾蟠螭紋,腹部四角各攀附一立體小獸,圈足下有兩個側首吐舌的卷尾獸,傾其全力承托重器,張口咋舌,更托青銅器的威嚴之感。

其構思新穎,設計巧妙,融清新活潑和凝重神秘為一體,被郭沫若先生譽為時代精神之象徵。

紅山文化女神像

新石器時代晚期。

紅山文化的一個重要發現是牛梁河的女神廟。

由南、北兩組建築組成,其中北組為主體建築,南北十八米余,東西寬近七米。

牆壁經過彩繪,室內發現有大量的人物塑像碎塊,有頭、肩、手以及乳房等部位的殘塊,均屬女性。

頭部真人大小,面塗紅彩,雙眼鑲嵌青色玉片。

晉侯蘇編鐘

晉侯蘇編鐘是一套打擊樂器,全套共16枚,因隨葬於山西曲沃北趙村晉侯墓地第七代晉侯穌的墓中而得名。

全套鍾可分為兩組,每組8件。

共十六件,可分為兩組,每組八件,其中十四件曾被盜連出境,後經上海博物館收回入藏。

第一組 為大鐘,紋飾淺而細,第二組為中小型鐘,紋飾深而闊。

並且從造型上來講兩組也有細微的差異,研究者認為它們雖並非同時鑄造,但音律卻非常和諧。

鐘上銘文為利器刻鑿而成,筆畫轉折處要分四五刀或是五六刀的接連刻鑿,筆道才能連起來,刀痕至今非常明顯。

更重要的是,經過除銹處理後,刻鑿在這16枚鐘上的文字竟然可以連讀!355個字的銘文完整地記錄了周厲王三十三年晉侯穌率兵隨周王巡視東土、征討叛亂部落,並立功受賞的事。

而這是我國浩瀚的古代史籍所沒有記載的。

這是現如今我們第一次發現將近3000年前西周的器物上出現刻於其上的銘文。

穌鍾發現之後,專家們配置了不同硬度的青銅利器在青銅上刻鑿文字,都以失敗告終。

這說明早在距今3000年的西周時期,山西人已經製造出了像鋼鐵一樣堅硬的工具在青銅器上刻字。

這是一套改寫中國冶金史的寶貴資料! 如今,晉侯穌鍾作為中華珍寶,14枚藏於上海博物館,2枚藏於山西博物院。

大玉戈

商代前期。

玉質儀仗器,長94厘米、寬14厘米、厚僅1厘米,堪稱「玉戈之王」。

1974年黃陂盤龍城李家嘴三號墓出土。

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水晶杯

戰國。

高15.4厘米,敞口,斜壁,圓底,圈足外撇。

素麵無紋飾,透明,器表經拋光處理,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綿體狀自然結晶。

此杯是用優質天然水晶製成的寶用器皿,國內罕見,其製作技巧和工藝水平令人驚嘆。

1990年浙江省杭州市半山鎮石塘村戰國墓出土。

現藏於:浙江省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

曾侯乙編鐘

戰國早期。

 這套編鐘的鐘架高大,由長短不同的兩堵立面垂直相交,呈曲尺形7根彩繪木樑兩端以蟠龍紋銅套加固,由6個佩劍武士形銅柱和8根圓柱承托,構成上、中、下三層。

鍾架及掛鈎(含可以拆裝的構件)達246個。

短架(左)長335、高273、長架(中、右)長748、高265厘米編鐘是古代打擊樂器,也是象徵擁有者權位的禮器。

主要流行於商周和春秋戰國時期。

曾侯乙編鐘共65件,分為八組:上層3組為鈕鍾,19件;中層3組為南鍾,33件,分短枚、無枚、長枚三式;下層為兩組大型長枚甫鍾,12件,另有搏l件。

最大的1件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最小的l件通高20.2厘米,重2.4公斤。

鐘體總重2,567公斤,加上鍾架(含掛鈎)銅質部分,合計4,421.48公斤。

編鐘的懸掛有三種方式:下層鍾用環掛式,掛鈎為爬虎套環和雙杆套環兩種中層鍾用鉤掛式,掛鈎為框架鉤和焊鉤兩種;上層鍾用插掛式,是以插銷入揮、串鉤鍾鈕。

鍾及架、鉤上共有銘文3,755字,內容為編號、記事、標音及樂律理論。

銘文多數錯金。

全部甬鐘的記事銘文均為「曾候乙作持」5字,標明鐘的製作和享用者是曾侯乙。

搏鐘的銘文則記載楚王熊章為曾侯乙鑄宗彝一事。

標音明文標示了鐘的懸技位置或敲擊部位及其所發音的名稱,它們構成了十二半音稱謂體系。

樂律理論記述了曾國與楚、晉、齊、申、周等國的律名對應關係。

鍾銘所見律名28個、階名66個,絕大多數都是前所未知的新材料。

這套編鐘的銘文,是一部重要的中國古代樂律理論專著。

全套編鐘音域寬廣,音列充實,音色優美。

每件鐘均有呈三度音程的兩個樂音,可以分別擊發而互不干擾,亦可同時擊發構成悅耳的和聲,證實了中國古編鐘每鍾雙音的規律。

全套編鐘具有深沉渾厚的低音、圓潤淳樸的中音和清脆明快的高音。

其音域自C2至D7,中心音域內具十二半音,可以旋宮轉調,演奏七聲音階的多種樂曲。

鍾及鍾架銅構件是銅、錫、鉛合金,合金比例因用途而異。

用揮鑄、分鑄、錫焊、銅焊、鑄鑲、錯金、磨礪製作而成,工藝精湛。

編鐘的裝配、布局,從力學、美學、實際操作上,都顯得十分合理。

全套鐘的裝飾,有人、獸、龍、花和幾何形紋,採用了圓雕、浮雕、陰刻、彩繪等多種技法,以赤、黑、黃色與青銅本色相映襯,顯得莊重肅穆,精美壯觀。

有6個丁字形彩繪木極和2根彩繪撞鐘木棒與鍾同出。

據此並經實驗判定,這套鐘的使用共需5人:3人雙手執小模,掌奏中、上層鍾;2人各持撞鐘木棒,掌奏下層鍾。

(木架和部分掛鈎系複製,其餘均為原件)。

1978年出土於湖北省隨縣(今隨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

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朱然墓出土「彩繪貴族生活圖漆盤」

三國(吳)。

盛食器,直徑24.8厘米、高3.5厘米,木胎,盤內壁及底髹紅漆,外壁及底髹黑紅漆,內外顏色有區別。

漆盤內的畫面分為三部分:上面為宴賓圖;下面為出遊圖;中間部分又包括三個畫面:右側為馴鷹圖、中間為對弈圖、左側為梳妝圖。

1984年安徽馬鞍山朱然墓出土。

現藏於:馬鞍山市博物館 。

朱然墓出土漆木屐

朱然墓出土漆木屐是目前中國最古老的漆木屐,至今已有1700多年,於1984年6月出土。

前有一個孔,用作栓繩子,後有兩孔作成木屐的形態。

在朱然墓漆木屐沒有出土以前,一般認為漆木屐是日本人最早發明的,通過朱然墓漆木屐的發現,證實木屐在中國通過唐文化東傳到日本,最後在日本逐漸使用。

現藏於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館。

司馬金龍墓出土「彩繪人物故事漆屏」

北魏。

每塊長約 80厘米,寬約 20厘米,厚約2.5厘米。

,漆屏風用木板製成,出土時較完整的有五塊,遍讀朱漆然後作畫,有黃色墨書榜題和題記。

屏風兩面原皆有畫,入葬時朝下的一面腐蝕嚴重,原貌難以辨別,向上一面保存較完好。

圖中所示為尚能拼合的第一、第二塊向上的一面。

第一、二塊屏風畫用欄界分為四層。

第一層六個人物,為帝舜格守孝道的故事;第二層三個人物為周太王妃太姜、周武王母大姐、周文王母太任的立像;第三層兩個人物,為魯師春姜及春姜女像;第四層六個人物,為班捷仔辭成帝同乘輦故事。

以上故事多出自西漢劉向所著《列女傳》,帝舜事跡見《史記?五帝本紀》。

所畫內容與漢代以歷史人物故事喻世教民的傳統相承襲所畫人物用黑線作鐵線描,臉、手塗鉛白,服飾器具用黃白、青綠、橙紅、灰藍等色渲染,畫風與東晉名畫家顧愷之的作品十分相似,面相則已見南朝「秀骨清相」之端倪。

而以漆或油彩作畫比在紙、帛上作畫更為不易,可見漆工技藝高超。

這件屏風不但在當時屬於上品,在現存北朝文物中也是難得的精品。

與屏風同出的還有四個石雕屏趺,當初是插立屏風用的,每件邊長約 32厘米,高6.5厘米。

屏趺雕刻極精,但內容與屏風畫沒有聯繫,均與佛教有關,說明當時北魏佛教十分興盛。

現藏於:大同市博物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64件中國永久禁止出國展覽的國寶(上)

中國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中國,有著諸多享譽世界的文物瑰寶,這些文物都是中國的國寶。早在2002年1月18日, 國家文物局印發《首批禁止出國(境)64件禁止出國(境)文物圖集1(20張)展覽文...

中國禁止出國的64件國寶級文物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化和對外文化交流的擴大,文物出國(境)展覽呈現出日益繁榮的局面,但是也由此加大了文物遭受損害的可能性,對文物的安全構成了潛在威脅。對此,國家文物局根據地方文物部門和有關方面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