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永久禁止出國的64件國寶文物,太難得一見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華五千年的燦爛文明

為人類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為了更好保護這些國家級的文物

國家規定以下這64件國寶

此後永久不准出國展覽

這麼珍貴的文物

百聞不如一見,快來看看吧~

1. 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類型,1978年出土於河南省臨汝縣閻村。

陶質彩繪,器高47厘米、口徑32.7厘米。

陶缸繪有鸛鳥銜魚,旁邊豎立一件石斧的畫面,以粗重結實的黑線勾出結構,畫面效果粗獷有力,具有中華民族遠古時代的造型特徵,是一件罕見的繪畫珍品。

2.陶鷹鼎(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屬新石器時代,1957年出土於陝西省華縣太平莊。

通高只有36厘米,但看上去顯得威武而雄壯。

鷹的前胸為鼎腹,飽滿粗壯,器口開在鷹的背部。

鷹的雙目圓睜,周身光潔未加紋飾,喙部呈有力的勾狀。

3. 后母戊銅鼎(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屬商後期(約公元前十四世紀——公元前十一世紀),1939年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出土。

亦稱「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口寬79厘米、重832.84千克。

4. 利簋(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屬西周早期,1976年出土於陝西臨潼,是已發現的時代最早的西周青銅器。

為武王時期有司(官名)利所作的祭器,高28厘米、口徑22厘米。

5.大盂鼎(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屬西周康王時期,清道光間在陝西眉縣禮村出土。

大盂鼎是現存西周青銅器中的大型器,造型端莊穩重、典麗堂皇,為世間瑰寶。

大盂鼎字體莊嚴凝重而美觀,故在成、康時代金文中,以書法的成就而言,當以其居首位。

6. 虢季子白盤(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屬西周,清道光年間陝西寶雞虢鎮虢川司出土。

此盤自道光年間出土後,曾被當地農人用以餵馬,幾經動盪,被劉銘傳覓得並藏起。

解放後,劉氏後人將此盤掘出獻給國家。

自此,虢季子白盤才得以重放異彩,供世人欣賞。

7.明代鳳冠(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和北京昌平定陵博物館) 

1957年北京市昌平縣定陵出土。

8. 嵌綠松石象牙杯(現藏中科院考古所)

屬商代,1976年安陽市殷墟婦好墓出土。

這件象牙杯高30.5厘米,是用象牙根段製成,因料造型,頗具匠心。

9.晉侯蘇鍾(其中14隻在上海博物館、2隻在山西省博物院)

屬西周厲王時期,1992年山西曲沃晉侯墓地八號墓出土。

該組編鐘大小不一,都是甬鍾。

鐘上都刻有規整的文字,銘文都是用利器刻鑿,完整地記載了周厲王三十三年(公元前846年)正月八日,晉侯蘇受命伐夙夷的全過程。

10.大克鼎(現藏上海博物館)

屬西周晚期,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陝西扶風法門鎮任村出土,原器通高93.1厘米、口徑75.6厘米、重201.5千克。

大克鼎又名克鼎和膳夫克鼎,與此鼎同出的還有小鼎七件、盨二件、鍾六件、鎛一件,都是膳夫克所作之器。

因此稱此鼎為大克鼎,小鼎為小克鼎。

西周孝王時名叫克的大貴族為祭祀祖父而鑄造。

11.太保鼎(現藏天津博物館)

屬西周初期,傳清道光間山東壽張縣梁山出土。

通高50.7厘米、口徑23×36厘米,方形,二直耳,耳上各有兩個立虎,器身上有棱脊與紋飾,腹內有「太保鑄」三字,此太保系輔佐周成王的召公奭。

12.河姆渡出土朱漆碗(現藏浙江省博物館) 

屬新石器時代,1977年浙江河姆渡遺址T231出土。

食器,木質、斂口,呈橢圓瓜棱形,圈足略外撇。

口徑10.6×9.2厘米、高5.7厘米、底徑7.6×7.2厘米。

外壁均有一層朱紅色塗料(剝落較甚),微有光澤。

13.良渚出土玉琮王(現藏浙江省博物館)

屬新石器時代,1986年餘杭反山12號墓出土,出土時,平正地放置在墓主關骨的左下方,是一件神聖崇高的玉制禮器。

高8.8厘米、射徑17.1-17.6厘米,器形呈扁的方柱體,內圓外方,上下端為圓面的射,中有對鑽圓孔,俯視如玉璧形。

14.水晶杯(現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屬戰國時期,1990年杭州半山鎮石塘村戰國墓出土。

高15.4厘米,敞口,斜壁,圓底,圈足外撇。

素麵無紋飾,透明,器表經拋光處理,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綿體狀自然結晶。

此杯是用優質天然水晶製成的實用器皿,國內罕見,其製作技巧和工藝水平令人驚嘆。

15.淅川出土銅禁(現藏河南博物院)

屬春秋中期,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出土。

這是我國迄今發現用失蠟法鑄造的時代最早的銅器,其工藝精湛複雜,令人嘆為觀止。

16.蓮鶴銅方壺(此壺原為一對,一件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另一件藏河南省博物館)

屬春秋中期藝術品。

1923年於河南新鄭李家樓春秋鄭國大墓出土。

青銅製盛酒或盛水器,原器通高126厘米、口長30.5厘米、寬24.9厘米。

此壺主體部分為西周后期以來流行的方壺造型,有蓋、雙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飾於器身上下的各種附加裝飾,不僅造成異常瑰麗的裝飾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時期青銅器藝術審美觀念的重要變化。

壺身的紋飾為淺浮雕並有陰線刻鏤的龍、鳳紋飾。

17.齊王墓青銅方鏡(現藏淄博市博物館)

屬西漢時期,1980年山東淄博大武鄉窩托村南古墓五號陪葬坑出土。

鏡長115.1厘米、寬57.5厘米、重56.5千克。

背部有五個環形弦紋鈕,兩短邊又各鑄二鈕。

每一環鈕四周飾柿蒂形紋。

背又飾有夔龍糾結圖案,捲曲交錯自如。

18.鑄客大銅鼎(現藏安徽省博物館) 

屬戰國時期,1933年壽縣朱家集(今屬長豐縣)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

又名楚大鼎或大鑄客鼎。

鼎口平沿刻銘文12字,刻銘開頭即是「鑄客」二字,故依慣例以開始二字名之,前足和腹下均刻有「安邦」二字吉語,又因此鼎在數千件楚器中最為雄偉,堪稱楚王重器,特冠一「大」字,是現存周代以來最大最重的鼎。

19.朱然墓出土漆木屐(現藏馬鞍山市博物館)

屬三國時期(吳),1984年安徽馬鞍山朱然墓出土。

是目前中國最古老的漆木屐,它距今1700多年,當年在日本展出時候還引起了轟動。

由此也可看出,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代,中日之間就有了較為密切的經濟文化交流。

20.朱然墓貴族生活圖漆盤(現藏馬鞍山市博物館)

屬三國時期(吳),1984年安徽馬鞍山朱然墓出土。

盛食器,直徑24.8厘米、高3.5厘米,木胎,盤內壁及底髹紅漆,外壁及底髹黑紅漆,內外顏色有區別。

漆盤內的畫面分為三部分:上面為宴賓圖;下面為出遊圖;中間部分又包括三個畫面:右側為馴鷹圖、中間為對弈圖、左側為梳妝圖。

21.司馬金龍墓出土漆屏(現藏大同市博物館及山西省博物院)

屬北魏時期,1965年山西大同司馬金龍墓出土。

22.婁睿墓《鞍馬出行圖》壁畫(現藏山西省博物館)

屬北齊時期,1979年山西太原婁睿墓出土。

《鞍馬出行圖》位於墓道西壁中欄、作長卷式展開。

23.涅槃變相碑(現藏山西省藝術博物館)

屬武周,山西省臨猗縣大雲寺遺物。

石雕碑高302厘米、寬87厘米、厚25厘米,大雲寺寺宇早毀,碑於1957年移入山西省博物館陳列。

碑為螭首龜趺,額部雕眾神將護持之須彌山。

碑正面雕涅槃故事六圖,上部四圖——左面為「納棺」、「臨終遺戒」,右面為「荼毗」、「送葬」。

24.常陽太尊石像(現藏山西省藝術博物館)

屬唐代,山西省運城鹽湖區安邑鎮道觀遺物。

像高150厘米,以白石雕造,形象豐頤,神態和穆。

右手持扇,左手扶幾,盤坐於長方石座上。

座的四面刻有銘文及供養人姓名。

25.大玉戈(現藏湖北省博物館)

屬商代前期,1974年黃陂盤龍城李家嘴三號墓出土。

玉質儀仗器,長94厘米、寬14厘米、厚僅1厘米,堪稱「玉戈之王」。

26.曾侯乙編鐘(現藏湖北省博物館)

屬戰國早期,1978年湖北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

這套編鐘的銘文,是一部重要的中國古代樂律理論專著。

全套編鐘音域寬廣,音列充實,音色優美。

27.曾侯乙墓外棺(現藏湖北省博物館)

屬戰國早期,1978年湖北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

此外館是我國迄今所見年代最早、結構最複雜、器形最大、體量最重,並與金工結合的一件特大型漆器。

28.曾侯乙青銅尊盤(現藏湖北省博物館)

屬戰國早期,1978年湖北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

這一發現,證實了在二千四百年前的戰國早期,中國的失蠟法鑄造技術已經達到極高的水準。

尊和盤均鑄有「曾候乙作持用終」銘文。

29.彩漆木雕小座屏(現藏湖北省博物館)

屬戰國時期,1965年湖北省江陵望山1號墓出土。

通高15厘米、長51厘米、座寬12厘米、屏厚3厘米。

30.紅山文化女神像(現藏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屬新石器晚期,1983遼寧朝陽牛河梁遺址女神廟主室西出土。

紅山文化的一個重要發現是牛河梁的女神廟。

廟址由南、北兩組建築組成,其中北組為主體建築,南北十八米余,東西寬近七米。

牆壁經過彩繪,室內發現有大量的人物塑像碎塊,有頭、肩、手等部位的殘塊,均屬女性。

頭部真人大小,面塗紅彩,雙眼鑲嵌青色玉片,這是中國最早的女神像。

31.鴨形玻璃注(現藏遼寧省博物館)

屬北燕時期,1965年北票西官營子北燕馮素弗墓出土。

長20.5厘米、腹徑5.2厘米,重70克。

淡綠色玻璃質,質光亮,半透明,微見銀綠色銹浸。

體橫長,鴨形,口如鴨嘴狀,長頸鼓腹,拖一細長尾,尾尖微殘。

背上以玻璃條粘出一對雛鴨式的三角形翅膀,腹下兩側各粘一段波狀的折線紋以擬雙足,腹底貼一平正的餅狀圓玻璃。

此器造型生動別致,在早期玻璃器中十分罕見。

32.青銅神樹(現藏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

屬商代,1986年四川廣漢三星堆二號祭祀坑出土。

土青銅神樹由樹座和樹幹兩部分組成,樹幹高384厘米、通高396厘米。

樹座略呈圓錐狀,底座呈圓環形,上飾雲氣紋,底座之上為三山相連狀,山上亦有雲氣紋。

從造型來看,該青銅神樹應是代表東方的神木「扶桑」。

33.玉邊璋(現藏三星堆博物館)

屬商代,1986年四川廣漢三星堆一號祭祀坑出土。

通長54.5厘米,遍體滿飾圖案,生動刻畫了原始宗教祭祀場面。

這些圖案反映出古蜀人在祭壇上舉著牙璋祭祀天地和大山,而且天神已有反應,伸出拇指按在山腰上,這是要賜福於下界的表示。

34.搖錢樹(現藏四川綿陽市博物館)

屬東漢,1990年四川綿陽何家山二號漢墓出土。

通高198厘米。

整體由基座、樹幹、樹冠等共二十九種部件銜接扣掛而成。

基座為紅陶質,樹用青銅澆鑄。

樹冠可分七層,頂層飾鳳鳥為樹尖;其下二層的干與葉合為一體,飾西王母、力士和壁等圖案;下部四層插接二十四片枝葉,向四方伸出。

飾龍首、朱雀與犬、象與象奴、朱雀與鹿以及成串的錢幣等圖案。

35.銅奔馬(現藏甘肅省博物館)

屬東漢,1969年在甘肅武威雷台的東漢墓面出土。

銅奔馬又名「馬踏飛燕」、「馬超龍雀」,身高34.5厘米,身長45厘米,寬13厘米。

按古代相馬經中所述良馬的標準尺度來衡量銅奔馬,幾乎無一處不合尺度,故有人認為它不僅是傑出的藝術品,而且是相馬的法式。

36.銅車馬(現藏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屬秦代。

共兩乘,一前一後排列。

經復原,大小約為真人真馬的二分之一。

4匹馬的高度為91—93厘米,長度為110—115厘米。

4匹馬的重量也不相同,分別為177公斤、180.7公斤、183公斤和212.97公斤。

37.牆盤(現藏陝西寶雞青銅器博物館)

屬西周中期,1976年陝西扶風莊白家村出土。

此盤為西周恭王時期作品。

器形宏大,製造精良。

微氏家族器具,通高16.2厘米,口徑47.3厘米,深8.6厘米。

牆盤是西周微氏家族中一位名叫牆的人,為紀念其先祖而作的銅盤,因作器者牆為史官而得此名。

38.淳化大鼎(現藏陝西省歷史博物館)

屬西周早期,1979年陝西咸陽淳化縣史家塬出土。

淳化大鼎是研究西周早期周人分布和青銅器鑄造工藝的重要資料。

39.何尊(現藏陝西寶雞青銅器博物館)

屬西周時期,1963年陝西寶雞東北郊賈村出土。

高38.8厘米,口徑28.8厘米,重14.6公斤。

口圓體方,通體有四道鏤空的大扉棱裝飾,頸部飾有蠶紋圖案,口沿下飾有蕉葉紋。

整個尊體以雷紋為底,高浮雕處則為卷角饕餮紋,圈足處也飾有饕餮紋,工藝精美、造型雄奇。

40.茂陵石雕(現藏陝西茂陵博物館)

西漢茂陵霍去病墓之大型石刻,是一批具有無窮藝術魅力的古代石雕藝術珍品,是兩千多年前漢文化遺產,舉世無雙的古代雕刻藝術傑作。

作品風格凝重剛健,恢宏含蓄,是一批最能代表中華民族雄厚氣質的藝術瑰寶。

41.河姆渡出土陶灶(現藏浙江省博物館)

屬新石器時代,1977年河姆渡遺址T243出土。

夾砂灰陶,通長55厘米、通高25厘米。

俯視呈鞋底形,火門上翹,橢圓形圈足。

內壁橫安三個粗壯支丁,三丁分別置於兩側正好對稱,一丁置於後壁。

兩側外壁安有一雙半環形與兩側支丁連成一體。

42.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現藏西安碑林博物館)

唐代陝西西安大秦寺遺物。

西安碑林第二室里立著一通名叫「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的著名石碑,由唐建中二年(781年)僧景凈撰,呂秀岩書並題額。

碑文引用了大量儒道佛經典和中國史書中的典故來闡述景教教義,講述人類的墮落、彌賽亞的降生、救世主的事跡等。

43.舞馬銜杯仿皮囊式銀壺(現藏陝西省歷史博物館)

唐代,1970年西安南郊唐代窯藏出土。

此壺仿遊牧民族的皮囊式水壺造型,通高18.5厘米、口徑2.2厘米、足8.8×7.1厘米。

令人稱奇的是在壺身中央,壺腹兩側面用模具衝壓舞馬圖,突出於壺面的、金色的、奇異的馬。

這匹馬身軀健碩,長鬃披頸,前肢蹦直,後肢彎曲下蹲,口中叼著一隻酒杯,其上揚的馬尾和頸部飄動的綬帶顯示出十足的動感。

據考證,這是一匹正在舞蹈的馬。

44.獸首瑪瑙杯(現藏陝西省歷史博物館)

唐代,1970年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

又稱鑲金獸首瑪瑙杯,通高6.5厘米,長15.6厘米,口徑5.9厘米。

這件國之重寶,象徵著財富和權力,是一件高貴的藝術品,同時它也很可能是中西亞某國進奉唐朝的國禮,意義非同一般,是在東西方文明碰撞的火花中誕生的一件重要文物。

45.景雲銅鐘(現藏西安碑林博物館)

唐代,陝西省西安景雲觀遺物。

陝西省博物館裡陳列著一座雕鑄著飛天、龍、獅、獨角獸、蔓草和雲朵的大銅鐘——極為珍貴的唐「景雲鍾」。

它是唐景雲二年(公元711年)鑄造的,高247厘米,口徑165厘米,距今已有1300年,但敲起來,聲音仍清脆宏亮,音韻優雅渾厚,聽了使人心曠神怡。

現在人們在除夕之夜聽到的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放的「新年鐘聲」,就是景雲鐘的錄音。

46.銀花雙輪十二環錫杖(現藏法門寺博物館)

唐代,1987年陝西寶雞法門寺地宮出土。

錫杖由唐懿宗供養,長196厘米,重2.39公斤,用金2兩,銀58兩。

杖身4輪套12個環,中飾柿蒂狀忍冬花結座,上托流雲仰蓮,5鈷杵及智慧珠。

錫杖尊體由復蓮八瓣組成,錫杖下端有三欄團花紋飾,欄之間以珠紋為界,極為精細,杖身中空,通體襯以纏枝蔓草,上面鏨刻圓覺十二僧,手持法鈴立於蓮花台之上,個個憨態可掬,神情動人,錫杖下端綴飾蔓草、雲氣和團花。

這枚錫杖是佛教世界的權威,為佛門法器中的至寶,屬佛祖釋迦牟尼,是世界錫杖之王。

《錫杖經》雲,佛告諸比丘:「持此杖即持佛身,萬行盡在其中。

」1987年4月,封閉一千多年的法門寺地宮神秘之門被打開,此錫杖隨著被發現。

47.八重寶函(現藏法門寺博物館)

唐代,1987年四月初八佛誕日法門寺地宮出土。

八重寶函的最外一重,是一個三十厘米立方的銀棱盝頂檀香木寶函,由於是檀香木所造,難抵年月侵蝕,發現時已朽腐殘破,僅餘下的盒壁四周,有釋迦牟尼說法圖、阿彌陀佛凈土圖及禮佛圖等描金加彩浮雕。

第七重寶函以銀鑄成,四壁以平雕刀法刻有「護世四大天王」像,頂面有行龍兩條,為流雲所圍。

四天王形相栩栩如生,持弓執箭,各有神將、夜叉多人侍立,極其威嚴,使人肅然而敬。

凝目而視,彷佛誘人追隨函壁的畫像馳騁三界,遨遊九重天。

第六重寶函為素麵盝頂銀寶函,是八個寶函中最特別的一個,寶函通體素凈,不加絲毫雕刻繪描而渾然生輝,出土時有絳黃色綾帶封系。

第五重名為鎏金如來說法盝頂銀寶函。

第四重寶函則為六臂觀音盝頂純金寶函,外型均與第七重寶函相近。

外壁鑿有如來及觀音畫像,或飾以雙鳳飛翔,配以蔓草紋,或刻上金剛沙彌合什禮佛的圖景,造型逼真而細膩。

兩個寶函的場景豐富生動,人物眾多,工藝精湛。

第三重寶函為金筐寶鈿珍珠裝純金寶函。

第二重寶函是金筐寶鈿珍珠裝武夫石寶函。

兩函外形近似,通體以珍珠、寶石嵌飾,並雕上花瓣圖案,極其華麗精美。

不同之處,是前者以金鑄成,後者則以武夫石磨製而成。

第一重寶函即佛指舍利所藏立之所——寶珠頂單檐四門純金塔,塔頂為寶珠型,四面檐角翹起,閣額及檐下均飾菱紋。

塔四面開門,門周布魚子紋,門下部有象徵性飛梯至塔座,小巧玲瓏,金碧輝煌。

塔座中立一小銀柱,用以套置佛指舍利。

八重寶函精雕細琢,美不勝收,但它的價值,不僅在平雕刀法、寶鈿珍珠裝及盝頂這些古代工藝,還在於刻鑿在四周壁面上的文殊、如來造型,正是佛教密宗內蘊的深刻表現,是密宗文化藝術史的一幅剪影。

48.銅浮屠(現藏法門寺博物館)

唐代,1987年陝西寶雞法門寺地宮出土。

塔內盛放鎏金伽陵頻迦鳥紋銀棺一枚,第四枚佛指舍利就在鎏金伽陵頻迦鳥紋銀棺的棺蓋內。

49.銅錯金銀四龍四鳳方案(現藏河北省博物館)

屬戰國時期,1974年河北平山縣出土。

通高36.2厘米,上框邊長47.5厘米,環座徑31.8厘米,重18.65公斤。

50.「五星出東方」護膊(現藏新疆考古研究所)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是指「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護膊(護臂),蜀錦。

該織錦的年代為漢代,來自古蜀國。

現在收藏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考古研究所,為國家一級文物,位列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之首。

1995年10月在尼雅遺址發掘出土了大量精美絕倫的漢朝絲綢,其色彩之斑斕,織工之精細,實為罕見。

其中一塊織錦護膊,尤為光輝燦爛、耀人眼目,青底白色赫然織就八個漢隸文字:「五星出東方利中國」,令世人震驚,被定為國寶級文物。

51.中山王鐵足銅鼎(現藏河北省博物館)

屬戰國時期,1977年河北平山縣中山國王墓出土。

此器銅體鐵足的鑄造技法在國內十分罕見。

鼎壁與蓋部雲鈕以下、足部以上,刻銘文77行,每行6字(蓋上二字,腹部凸弦紋以上三字,以下一字),唯末行1字,共469字,是已發現刻銘戰國銅器中字數最多的,也是研究戰國及中山國歷史和語言文字的重要資料。

銘文構字秀麗、刀法嫻熟,有所謂懸針篆風格,令人嘆服。

52.劉勝金縷玉衣(現藏河北省博物館)

西漢,1968年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

整套「玉衣」形體肥大,披金掛玉,全長188厘米,共用玉片2498片,金絲約1100克。

玉片為岫巖玉製作,玉片的角上穿孔,用黃金製成的絲縷把它們編綴,故稱「金縷玉衣」。

整體主要分為頭罩、上衣、手套、褲筒和鞋等五部分。

53.長信宮燈(現藏河北省博物館)

西漢,1968年河北滿城縣陵山出土。

燈體通高48厘米,人高44.5厘米,重15.85公斤。

採取分別鑄造,然後合成一整體的方法。

通體鎏金,燈體是一位跽坐掌燈、優雅恬靜的宮女。

器身共刻有銘文九處65字,分別記載了該燈的容量、重量及所屬者。

因燈上刻有「長信」字樣,故名「長信宮燈」。

據考證,此燈原為西漢陽信侯劉揭所有。

54.銅屏風構件5件(現藏廣州南越王博物館)

西漢南越王墓位於廣州解放北路的象崗山上,是西漢初年南越王國第二代王趙眜的陵墓。

趙眜是趙佗的孫子,號稱文帝,公元前137年至122年在位。

該墓於1983年6月被發現,挖掘完畢即在原地建立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3年發掘時,出土文物中有「文帝行璽」金印一方以及「趙眜」玉印,證明陵墓主人的身份。

南越文王墓的出土,被譽為近代中國五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55.角形玉杯(現藏廣州南越王博物館)

西漢,1983年西漢南越王墓出土。

通高18.4厘米,口徑5.8—6.7厘米。

杯形如獸角,口橢圓,杯底有細軟彎轉的繩索式尾,纏繞在杯身下部。

杯口沿陰刻弦紋一周,杯身以淺浮雕和雙鉤法飾勾連雲紋。

器體輕薄,拋光琢制俱佳。

口沿上微殘,青玉質,半透明,局部有紅褐色浸斑。

仿犀牛角形,中空。

口呈橢圓形,往下漸收束,近底處成卷索形回纏於器身下部。

紋飾自口沿處起為一立姿夔龍向後展開,紋飾繞著器身迴環卷纏,逐漸高起,由淺浮雕至高浮雕,及底成為圓雕。

在浮雕的紋飾中,還用單線的勾連雷紋作填空補白。

一夔龍纏繞器身,集淺浮雕、高浮雕、圓雕藝術為一體,是明代以前唯一一件漢代遺作,在玉器史上占絕對重要的地位。

56.人物御龍帛畫(現藏湖南省博物館)

戰國中期晚段,1973年在湖南長沙子彈庫一號墓出土。

長37.5厘米,寬28厘米。

畫幅出土時平放在槨蓋板興棺材之間,應是引魂升天的銘旌,因年代久遠已呈棕黃色。

描繪巫師乘龍升天的情景。

整個畫面呈行進狀,充滿了動感。

畫中人物比例相當準確,使用單線勾勒和平塗與渲染兼用的畫法,技巧已越成熟。

人物略施彩色,龍、鶴、輿蓋基本上用白描。

畫上有的部分用了金白粉彩,是迄今發現用此畫法的最早作品。

57.人物龍鳳帛畫(現藏湖南省博物館)

戰國中期晚段,1949年湖南長沙東南郊楚墓出土。

58.直裾素紗禪衣(現藏湖南省博物館)

西漢,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出土。

交領、右衽、直裾式、袖較寬,衣長128厘米,通袖長195厘米,袖口寬29厘米,腰寬48厘米,下擺寬49厘米,重49克,輕若煙霧,薄如蟬翼,織造技術之高超,真是天工巧奪。

禪衣用紗料製成,因無顏色,沒有襯裡,出土譴冊稱其為素紗禪衣。

它反映了當時高超的織造工藝技術,為國內所僅有,它是西漢紗織水平的代表作,更是楚漢的驕傲。

這件紗衣應屬於辛追。

辛追是漢代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妻子,死於公元前186年,享年50歲。

59.馬王堆一號墓木棺槨(現藏湖南省博物館)

西漢,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出土。

棺槨用巨大的木板製成,置於墓底正中。

槨室上下四周塞滿木炭和白膏泥,上面層層填土夯實。

一號墓通高2.05米,以每尺0.23米換算為8.9尺,約等於9尺,兩側臂高為通高的1/3,即3尺,通高和臂高相加也為1丈2尺。

60.馬王堆一號墓T型帛畫(現藏湖南省博物館)

西漢,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出土。

帛畫覆蓋在一號墓即辛追墓的內棺上,呈T字形,長205厘米,上部寬92厘米,下部寬47.7厘米,製作精美、色彩鮮艷,畫面上中下三部分分別表現了天上、人間與地下的場景,體現了西漢初年的神仙方術思想,學者認為帛畫的作用是接引死者走向天國。

61.紅地雲珠日天錦(現藏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屬北朝時期,1983年青海都蘭縣熱水鄉血渭吐番墓出土。

長48厘米、寬28厘米。

為錦幡殘片,組織為1:1平紋經錦,圖案以日天(太陽神)及狩獵紋為主,並織有「去」、「昌」等文字。

此織物帶有濃郁的異域風格,十分珍貴。

62.西夏文佛經《吉祥遍至口本續》(現藏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紙本,屬西夏時期,1991年寧夏賀蘭縣拜寺溝方塔出土。

出土經書共9冊,完本者有封皮、扉頁,封皮左上側貼有刻印的長條書籤,書名外環以邊框;封皮紙略厚,呈土黃色,封皮里側另背一紙,有的紙為佛經廢頁,背時字面向內。

全頁版框縱30.7厘米,橫38.0厘米,四界有子母欄,欄距上下23.5厘米,無界格,半面左右15.2厘米。

版心寬1.2厘米,無象鼻、魚尾。

上半為書名簡稱,下半為頁碼,頁碼有漢文、西夏文、漢夏合文三種形式。

每半面十行,每行二十二字,每字大小1厘米左右。

通篇字體繁複、周正、秀美。

包括《吉祥遍至口本續》等四種經文,白麻紙本,木活字版精印,蝴蝶裝,封皮貼有書籤,首頁載有「集經」、「藏譯」、「番譯」者的名字。

9冊的文字達10萬字,是一部保存較好的木刻本西夏文佛經。

該經書的內容在印刷中有版框欄線交角處缺口大、版心行線與上下欄線不相接、同一面同一字筆鋒形態不一、欄線及版心行線漏排、省排、經名簡稱和頁碼用字混亂、有錯排、漏排、數字倒置等活字版印本特徵,因此這部藏傳佛教經典的西夏文譯本,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之一,它的發現將木活字的發明和使用時間提早了一個朝代,對研究中國印刷史和古代活字印刷技術具有重大價值。

63.青花釉里紅瓷倉(現藏江西省博物館)

這是一件在景德鎮出土的青花釉里紅瓷器——樓閣式瓷倉。

這是1979年9月,豐城縣文化館在省文物商店的協助下徵集到的。

在倉後兩柱間有正楷直書墓誌,自右至左12行,共159字,記載死者為「故景德鎮長薌書院山長凌穎之孫女」,死於後至元戊寅(即後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安葬於南山。

這件樓閣式瓷倉,造型別致,雖然是隨葬明器,仍不失為珍貴的工藝品。

青花釉里紅瓷器,甚為罕見,作為樓閣式瓷倉,並且有明確紀年,迄今僅為孤例。

64.竹林七賢磚印模畫(現藏南京博物院)

南朝。

長244厘米,寬88厘米,由300多塊古墓磚組成,出土時分東西兩塊,一塊為嵇康、阮籍、山濤、王戎四人,另一塊為向秀、劉伶、阮咸、榮啟期四人。

這幅磚畫純熟地發揮了線條的表現能力,人物造型簡練而傳神,八人席地而坐,或撫琴嘯歌,或頷首傾聽,性格特徵鮮明,人物之間以樹木相隔,完美地體現了對稱美學。

如果你也喜歡翡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縱橫翡翠),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64件中國永久禁止出國展覽的國寶(上)

中國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中國,有著諸多享譽世界的文物瑰寶,這些文物都是中國的國寶。早在2002年1月18日, 國家文物局印發《首批禁止出國(境)64件禁止出國(境)文物圖集1(20張)展覽文...

禁止出國展出的國寶級文物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或「檀公簋」,1976年出土,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高28厘米,口徑22厘米,重7.95千克。器內底鑄銘文4行32字,記載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紂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圓形兩耳方...

你一定要看看這些永遠禁止出國的文物

由國家文物局根據地方文物部門和有關方面專家的意見評選出,並印發有《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規定以下國寶此後永久不准出國展覽。1.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厲害了我的國家!這些物件你只能在中國見到

點擊關注丨每天學點新鮮知識以下64件國寶級文物,由國家文物局根據地方文物部門和有關方面專家的意見評選出,並印發有《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規定這64件國寶此後永久不准出國展覽。1.彩繪...

中國禁止出國的64件國寶級文物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化和對外文化交流的擴大,文物出國(境)展覽呈現出日益繁榮的局面,但是也由此加大了文物遭受損害的可能性,對文物的安全構成了潛在威脅。對此,國家文物局根據地方文物部門和有關方面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