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一送寒衣,寒衣節這些習俗和傳說你知道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寒衣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

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

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上巳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節」。

同時,這一天也標誌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風俗習慣

農曆十月初一,謂之「十月朝」。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

古人們也在農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

農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許多地區,還有十月初一祭新墳的習俗。

農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後天氣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

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作「送寒衣」。

後來,有的地方,「燒寒衣」的習俗,就有了一些變遷,不再燒寒衣,而是「燒包袱」人們把許多冥紙封在一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這就叫「包袱」。

有寒衣之名,而無寒衣之實。

人們認為冥間和陽間一樣,有錢就可以買到許多東西。

各地寒衣節的風俗

山東淄博習俗:農曆十月初一日,是人們上墳祭祖的傳統日子,多供以秋季豐收之物,意在報告祖先全面收成完畢。

這天上墳除了燒紙以外,還用彩紙剪做衣帽,焚於墓前,有「十月一,上墳燒寒衣」之說,意為祖先捎去過冬衣服。

桓台居民多是用「煎餡食」祭祖。

淄川除了上墳祭祖以外,還於傍晚到野外路口,為沒有後人的死者祭祀,添「禦寒衣」。

老北京人的習俗:過去北京有句諺語叫「十月一,送寒衣」。

這種風俗早在明代就有了。

劉侗的《帝京景物略》中寫的很詳細,所謂「識其姓字輩行,如寄書然」等等。

意思是天氣冷了,一家都穿新衣了,也應該給死去的親人寄點寒衣去。

每年到十月初一,人們總是預先糊好「寒衣包」、「金銀包袱」,在包袱外面寫上地址,某某人收,然後再焚化了。

十月初,送了寒衣之後,據說在清代,還要頒發曆書,各處書局刻印出售。

舊時的北京,大小胡同中,常看到有人背一個布包,手中拿一疊子曆書,一邊走一邊叫賣:「賣皇曆,賣皇曆。

」這也算是舊京的一景吧。

老南京的「寒衣節」:是日,人們把各色彩紙糊成的冥衣,裝在一紅紙袋裡,上寫亡者的身份和姓名。

初一當晚,把紙袋供在堂上祭奠一番,然後拿到門外焚化,以示對亡人的記掛,祈求賜福保佑,並把剛收穫的赤豆、糯米做成熱羹嘗新。

山西寒衣節習俗:晉南地區送寒衣時,講究在五色紙里夾裹一些棉花,說是為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

晉北地區送寒衣時,要將五色紙分別做成衣、帽、鞋、被種種式樣。

甚至還要製作一套紙房舍,瓦柱分明,門窗俱備。

這些紙制工藝品除體積縮小之外,看上去比真房院還要精緻漂亮。

典故傳說

故事一

「十月里到了十月一,麻浮包兒里送寒衣;哭倒長城十萬里,不知道範郎在那裡?」「孟姜女千里為夫送寒衣,哭倒八百里長城」的悽美愛情故事一直在民間被人們廣為流傳,這一悲傷的愛情故事也感動了無數人,於是長城內外的人們便將農曆十月初一「孟姜女為夫送寒衣」的日子,稱作「寒衣節」。

漲知識了,我們只知道孟姜女哭倒長城,卻不知後面這一段。

故事二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十月一,燒寒衣」起源於商人的促銷伎倆。

而這個精明的東漢商人,乃造紙術的發明人蔡倫的大嫂。

蔡倫造紙出名後,其兄蔡莫仿造之,因質量不及蔡倫所造之紙,故常常積壓。

為將積壓的紙銷出去,蔡莫之妻慧娘想出一個辦法:一天,她佯裝死去,躺在棺材裡,蔡莫悲痛欲絕,大放悲聲:「慧娘啊,都是我害的你呀,因為我造的紙賣不出去,把你害成這樣,我真該死,我要把所有的紙都燒掉」!一邊哭,一邊把紙抱到慧娘棺材前燒,燒一陣,哭一陣,哭一陣,喊一陣。

這一燒紙,把佯裝的死人燒活了。

這樣一傳十,十傳百,蔡莫的紙(冥幣)銷了個精光,因此改變了困境。

由於慧娘還陽的日子正好是十月初一,因而每到十月初一,人們就要給死去的人燒紙,以示對故去人的懷念。

寒衣節禁忌

1、有條件的朋友最好趁著周末給故去的先人「送去寒衣」。

如果不能親身去目的掃墓,那麼也可以就近在居住地附近祭奠。

2、送寒衣的祭奠,家祭、墓祭都是可以的,家祭可以在家門口或是附近的十字路口,但需要注意天氣乾燥,謹防火災。

一般來說,今年新喪之人,最好採取墓祭。

墓祭時,最好選擇中午之前,本來這時節陰氣就比較重,適當規避,特別是老人、孩子以及身弱之人要更為注意。

3、祭拜送寒衣,除了我們常見的香蠟紙燭、供果供品、酒水之外,還需要準備一些紙衣,講究的朋友可以做一些紙質的房子等,一併送給異界親人,讓他們也度過一個安穩的冬天。

4、這是一個傳承中華民族孝道孝行的好時機,可以藉此機會對孩子們進行教育,宣講家族傳承、先人的故事,讓自己行孝的行為給子孫後代做一個好的表率,一個推崇孝道的家庭才能成為一個和諧的家庭。

5、祭拜送寒衣之時,大家要心懷感恩與緬懷之情,不要睹物傷情,憂傷悲痛,因為這個時間正是陰氣旺盛的時間,你的傷心難過,容易招來陰邪之氣上身,影響身心健康,不得不防。

反而應開開心心,讓冥界先人也感受到你生活的很開心快樂,這種和諧的氣氛是最好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寒衣節,送寒衣

古典書城「最受歡迎的古典文化公號 最具人氣的古典文化社群 」國學經典 | 古典文學 | 詩詞歌賦 | 歷史趣聞 | 風俗禮儀十月一,送寒衣。

今日,寒衣節!

寒衣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上巳節,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