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有顆嚮往自由的心,奈何是只離不開水的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圖:摘自《海錯圖筆記》

彈塗:彈跳在灘涂上

「跳魚,生閩浙海塗。

性善跳,故曰跳魚,亦曰彈塗。

」《海錯圖》中,聶璜開門見山地介紹了「跳魚」,也就是今稱「彈塗魚」名字的來歷。

這魚確實很能跳,尾巴忽地一擺,就能把身體彈向空中。

有些小型彈塗魚,甚至會用尾鰭不斷擊打水面,像打水漂的石頭一樣貼水「飛行」。

圖:摘自《海錯圖筆記》

但它最拿手的還是在陸地上跳躍。

作為一條魚,它卻喜歡爬出水面,待在陸地上。

每當落潮時,都能在灘涂上看到無數的彈塗魚跳來跳去。

這也是它「彈塗」一名的來歷——彈跳在灘涂上的魚。

登陸的蝦虎魚

彈塗魚屬於蝦虎魚科。

蝦虎魚對氧氣需求比較高,缺氧的話容易死掉。

彈塗魚則把這個特點發揮到了極致:既然喜歡氧氣,那乾脆在退潮時爬出水面呼吸。

有的種類,比如大鰭彈塗魚,甚至連漲潮時都不願泡在水裡,只要身體能保持濕潤,就更願意待在岸上。

簡直和青蛙一樣。

蝦虎魚家族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它的左右兩個腹鰭癒合,變成了一個吸盤。

彈塗魚利用這個技能將自己吸附在紅樹的樹根,然後一點一點爬到樹上。

雖然不能爬很高,但也算是上樹了。

所以,如果要「緣木求魚」的話,最可能抓到的應該就是彈塗魚了。

圖:摘自《海錯圖筆記》

為了適應陸地環境,彈塗魚的胸鰭上長出了「柄」,相當於兩個小胳膊,可以幫助自己在地上爬行。

除此之外,它的身體還發生了各種改變,可以聞到空氣中的氣味,看清空氣中的物體,抵抗陸地上的病菌。

雖然登陸了,但彈塗魚仍然保持著蝦虎魚家族的一種習性:兩隻雄魚相遇後,都會展開背鰭露出自己鮮艷的花紋;有的種類還會仰天張開大嘴,好像在怒吼。

這是蝦虎魚家族標誌性的示威行為,彈塗魚把它從水下帶到了陸地上。

「怒吼」的大塊頭

「怒目如蛙,侈口如鱧,背翅如旗,腹翅如棹(音zhào),褐色而翠斑。

」根據《海錯圖》中的這段描述,可以推測,描述的是東南沿海常見的一種彈塗魚:大彈塗魚。

大彈塗魚可以長到20厘米長。

身上零星分布的翠藍色亮斑是它的標誌。

大彈塗魚精力旺盛,經常「對吼」,看上去特別兇猛。

可它卻是個吃素的傢伙。

僅僅靠濾食淤泥上微小的藻類,大彈塗魚就能維持自己旺盛的精力,這讓人難以置信。

有趣的是,其他肉食性種類的彈塗魚,反而比大彈塗魚斯文得多。

可一不留神,它就悄悄地抓住了一隻小螃蟹,面無表情地啃起來。

也許真正的猛士,都不太張揚吧。


圖:摘自《海錯圖筆記》

請君入甕的抓魚秘術

彈塗魚是一道好吃的海味,所以抓它的漁民可不少。

這魚不好抓,它生活在泥灘上。

人很難在泥灘上行走,剛一接近,它就立刻鑽進泥洞裡了。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里記錄了一種抓彈塗魚的方法:用魚竿把特製的魚鉤甩出,再迅速收回,就能把半路上的彈塗魚鉤住。

可這種辦法需要很高的技術,魚鉤又常把魚身鉤破。

這時,就要看《海錯圖》里的秘籍了。

清代漁民觀察彈塗魚的習性,發現它們喜歡先在泥灘表面挖好洞,遇到危險就鑽進去。

於是,漁民便把底端封閉的竹筒插進彈塗魚挖好的洞裡,再用長竿驅趕,彈塗魚就配合地鑽進竹筒里了。

然後,他們輕鬆地拔出竹筒,把魚倒進魚簍。


圖:摘自《海錯圖筆記》

直到現在,生活在浙江三門、寧波的漁民還在用這種方法捕捉彈塗魚。

他們還對捕魚方法進行了改進。

首先做出一條帶扶手的迷你小船,叫作泥船。

然後,他們一條腿跪在船尾,另一條腿蹬踏泥面,就能在灘涂上快速移動,而不會陷進泥里。

泥船上裝滿竹筒,看到彈塗魚的洞,他們就把竹筒插進去。

對於分辨彈塗魚和招潮蟹的洞,漁民也有辦法:招潮蟹的洞,洞口有蟹爪的爪印;彈塗魚的洞,洞口有胸鰭爬行留下的兩串小坑。

(本文摘自張辰亮的《海錯圖筆記》)


《海錯圖筆記》的源頭追溯到聶璜的《海錯圖》。

聶璜一位具有現代博物精神的清代手繪師。

《海錯圖》一本面世不久即被皇家珍藏的清代海洋生物圖譜。

張辰亮,昆蟲學碩士,中國國家地理《博物》雜誌資深編輯,博物雜誌官方微博運營主管。

為各大媒體撰寫過百餘篇科普文章。

擅長用幽默的文字為網友鑑定物種,熱衷園藝手作,尤其喜歡使用靈魂畫作為粉絲答疑解惑。

他是科普達人,經常在微博上幽默地「調戲」粉絲,「打臉」熱評;他運營的@博物雜誌微博達550萬粉絲;他還出版圖書《海錯圖筆記》《掌中花園》。

人有了好奇才想去探索世界,有了知識才能去了解世界,此書兼具好奇之樂、知識之厚,開卷有趣亦有益。

——馬伯庸

海洋是生命的起源地,也是文化的搖籃。

千百年來,人們感知她、了解她並且有序地利用著她,誕生了無數美妙的故事。

而《海錯圖》當之無愧是其中之一。

更為可喜的是,年輕的作者通過閱讀、考證和實地調查,把這本古老的海洋生物圖譜從遙遠的年代拉到我們眼前,生動地描述了海洋生物幾大類群的分類與分布、生活史特徵、行為及繁殖生態,乃至與之相關的食文化;特別值得稱讚的是,海洋生物資源保護的理念也貫穿了全書。

相信讀畢此書,你一定會對海洋產生親近感。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張潔 博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