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糧台:通向現代文明的神秘古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採訪時間:2014年7月24日至27日
地理位置:河南省淮陽縣
在淮陽縣,採訪完太昊陵、畫卦台之後,我們來到通向現代文明的神秘古城——平糧台。
關於平糧台的文章實在做得太多了,其中不乏歷代高手所做,再做下去連我們也覺得誠惶誠恐。
在這塊厚重、沉寂數千年的神奇土地上,感嘆時代變遷的同時,我們極力尋找它曾經荒蕪、曾經熱鬧、曾經歷練人性、曾經千瘡百孔、曾被大多數世人記憶和曾經被遺忘的地方。
如果從觀賞的角度判斷,遺址一類的景點絕對是不受遊人偏愛的。
也許是「國保」的名頭起了作用,也許是這裡見證並記錄了世界城市文明的發展歷程,也許是受一段宋朝包公陳州放糧傳說的吸引,也許是這座古城沉浸著某種歸結性的意義,我們避不開它。
1.神秘古城門,緩緩開啟
據《淮陽縣誌》記載,平糧台(宛丘古城遺址)位於淮陽縣城東南4公里的大連鄉大朱莊西南隅,占地面積一百餘畝,高二丈,俗稱平糧台、平糧冢、貯糧台,是目前我國發現年代最早、規模最大、保護最完好的距今4600年左右的龍山文化時期古城遺址。
我們採訪組一行4人特意邀請了淮陽縣伏羲文化知名研究專家李乃慶老師作為我們的嚮導和講解員。
當日,在李乃慶老師的帶領下,採訪車出淮陽縣城往東南,穿過煙波浩淼的東湖,大約4公里的路程,就到了一個叫大朱莊的普通村莊。
採訪車在一座圍牆外的停車場停下。
也許是我們的造訪驚動了守門人,也許是他們早已得知我們的到來,剛下車,兩扇對開朱漆大門便緩緩打開,一名看護老者笑容可掬,示意我們進去。
我們看見,「周口市平糧台古城博物館」「淮陽縣平糧台管理處」兩塊牌匾整齊懸掛在紅磚門樓的左右兩邊,這裡的一切都那麼寧靜自然。
雖然曾經對平糧台出土的瓶瓶罐罐動過品味和把玩的念頭,但從來沒有對它厚重的歷史沉積與豐富的文化內涵有過近距離的接觸與觀察。
此時此刻,我們想到的是先民們在6000多年前創造美好生活和繁衍生息的如畫如圖的場景。
雖然眼前只是一座高出地面五六米的高台,但是這瞬間的感覺,仍然讓我們心顫。
2.包公陳州放糧濟蒼生的傳說
平糧台未被發掘之前,大家對它並不了解,因此有許多傳說,流傳最廣的當數宋朝包公陳州放糧。
相傳,北宋年間,陳州多災,民不聊生,朝廷派四國舅到陳州賑災。
沒想到四國舅剋扣皇糧,將糧中摻沙放給百姓。
消息傳到京城,朝廷派包公到陳州查辦此案。
包公一身正氣,不徇私情,在城內金龍橋鍘了四國舅,並在這個地方將糧中的沙子篩了出來,篩出來的沙子堆成了此台。
實際上,不要說篩出的沙子,就是糧食堆這麼大面積也是不可能的,傳說不足為信。
不過,宋朝時這裡為貯糧台是確切的,它與宋朝南糧北調有關。
《宋史》載:「……粟帛自廣濟河而至京師者,京東之十七州;由石塘、惠民河而至京師者,陳、潁、許、蔡、光、壽六州,皆有京朝官廷臣督之。
」縣誌說:「惠民河亦曰蔡河,惠民河粟40萬石,菽20萬石,皆由京朝臣督之。
」這個台東臨蔡河,南通淮河,東南方幾州貢糧必然漕運到此,再由此用馬車運到京都開封。
然而,相對於平糧台久遠的歷史,這段傳說、這個地名太淺了。
不過,翻開中原的歷史大書,你會發現許多遺蹟目前依存的都只是一堆黃土,這是群雄「逐鹿中原」連年征戰的結果。
其實,一次次的摧殘和毀滅都是具體的,很多美麗的傳說是否真實暫且不提,不必懷疑的是結果。
如今,平糧台只是一座突兀而立的大土丘,與周圍的黃土地並無大的區別。
有區別的,只是多了一堵圍牆和紅磚門樓兩邊的兩塊牌匾。
3.一把越王劍,引出大發現
走進大門,見面寒暄,說明來訪原由,平糧台管理處一名工作人員熱情地打開陳列室,示意我們去觀賞文物,但李乃慶老師舉起右手做了一個拒絕的手勢:「不!先走走,感受一下,我邊走邊講!」
在我們的右手邊,一條石徑的盡頭屹立著一塊寫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務院1978年立」的石碑。
它莊嚴的朱紅色身軀,肅穆的黑色碑面,雄渾的暗金色大字,透露出一股莊嚴。
面對它,我們不自覺地莊重起來。
穿過圍牆,算是步入平糧台的心臟。
這裡,各種灌木植被生長茂盛,鬱鬱蔥蔥,鳥鳴蟲叫,嘰嘰啁啁。
低頭髮現,這裡的土質呈黑灰色。
在風化的斜坡下,時常可見一些土層中夾雜的蚌殼、陶片和獸骨。
興許,我們一抬腳就能踢出幾塊殘陶斷片,踢出一個時代,踢出一段歷史,踢出一座城堡,不經意間再踢出一個幾千年。
行走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我們一行人不約而同地放慢了腳步,放輕了談話聲,生怕破壞了這裡的安寧,也生怕雙腳踩壞了這裡的文物,更擔心打擾了長眠於此的先人們。
站在高台之上,回望6000年前的文明,仿佛隔著山隔著海隔著雲,一切都顯得那樣茫然和朦朧,即便藉助想像的翅膀,6000年的距離也是一個難以穿越的籬障,但當我站在平糧台——通向現代文明的神秘古城上時,6000年前的歷史離我是如此之近,仿佛能聽到它的鼻息,觸摸它依然溫潤的肌膚,咫尺相對,息息相通。
跟隨李乃慶老師,繼續徒步向前走,我們在一處廢棄的窯廠旁停留了許久。
歷史總是這樣:斗轉星移,滄海變成了桑田。
站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放眼四周,一馬平川,在沒有鋼筋水泥摩天大樓的遠古時期,真的是居高臨下傲骨錚錚。
此情此景讓我想起了一首宋詞:「我來弔古,上危樓贏得、閒愁千斛。
虎踞龍蟠何處是?只有興亡滿目。
柳外斜陽,水邊歸鳥,隴上吹喬木。
片帆西去,一聲誰噴霜竹?」
感慨間,眼前開始閃現一幅歷史的畫面——
上世紀70年代,是一個破除迷信、破除「四舊」的時代。
大朱莊村民們不再相信有神靈存在,於是,村裡制定了規劃,決定從村旁那個祖輩們燒香的高台上取土燒磚。
一時間,高台周圍建了幾座窯廠,人來車往,轟轟烈烈。
從那時起,不斷有人撿到一些碎陶片和一些生了銹的銅器,缺乏文物知識的村民將陶片扔掉,銅器砸碎賣了換點日用品。
1979年5月的一天,兩名挖土農民在這裡撿到了一把類似長劍的東西,從此打破了這座村莊的沉寂——這把劍,就是鼎鼎大名的越王劍。
越王劍的發現,引起了上級文物部門的重視,他們經過初步考察,認為這裡是一處重要的墓葬地。
為了使更多未出土的文物不遭到破壞,河南省博物館決定在當地舉辦文物考古訓練班,普及和提高人們的文物知識水平。
1979年夏,省文物考古專家曹桂岑領著周口地區(今周口市)文物考古訓練班的學員來這裡實習。
他們選了一座東西方向的墓進行發掘,當尋找到墓坑時,突然發現墓內填充的夯土拐了彎,不像一座墓的形狀,這讓他們感到很奇怪。
他們仔細分析比較了夯土的軟硬程度,判斷這是另一座南北方向的墓打破了原來那座東西方向墓的墓道。
從出土的文物判斷,南北方向的墓是漢墓,而東西方向的墓是楚墓。
在楚墓的墓室里,挖出了大量的青銅器和玉器,其中還有一把青銅劍。
這把劍的柄已經殘缺,從劍上的文字看,這又是一把越王劍。
我在想,墓葬中埋於地下的文化,是沒有傳承意識和對象的,墓葬僅僅起到了客觀上的文化載體作用。
而這種作用,只有在發掘墓葬後,才能體現出它的文化傳承價值。
也正是那一年,一向寧靜、沉寂,只有雞鳴、狗叫、鳥歡、蟲唱的寧靜小村莊突然間沸騰起來。
原本不起眼的一片「高地」被圈住了,外面搭起了花花綠綠的帳篷,來來往往的陌生人讓大朱莊人既感到驚喜,又覺得自豪。
聽完講解,30多年前的一幅場景似乎又浮現在眼前:一群年輕力壯、激情四射的精壯勞力赤裸上身,揮鋤舞鎬,一座高二丈的高台一天天地變矮,一步步被蠶食……
當一車車灰磚從窯洞推出時,人們爆發出陣陣朗朗的笑聲。
他們沒工夫去思考,也不去思考這種行為的對錯,也不知道挖出的那些瓶瓶罐罐的價值所在,更不知道他們的行為,同時打開了一座古城堡的大門……
我們不知道,對他們的行為該怨恨還是該褒揚。
在當時的情況下,他們能夠走出迷信,相信科學是好的;不在田間取土燒磚,改在高台取土是理智的;可是他們扔掉陶片、砸碎銅器的行為是令人惋惜的。
不過轉念一想,如果不是這群村民在這裡挖土燒磚,揮鋤舞鎬,這座埋藏在地下的文化古城,或許至今仍深埋地下。
不過,越王劍被發現後,很快引起國家、省、市各級文物部門的重視,平糧台相繼成為淮陽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淮陽縣平糧台管理處主任賈亮說,1995年以來,市、縣兩級文物部門在平糧台基礎上先後組建了周口市平糧台古城博物館和淮陽縣平糧台管理處,以加大對文物的保護,並制定了中、長期區域保護規劃。
4.城牆,在這裡發現
為什麼越王劍會在這裡多次出現?劍的主人又是誰呢?儘管一時還找不到答案,但是考古專家通過對近十座墓的發掘,證明了這裡曾是一處非常重要的戰國到漢代的楚漢墓群。
我們從周口市平糧台古城博物館了解到,平糧台一共出土過3把越王劍,年代均為戰國時期。
3把越王劍均為圓首、圓柄,柄上無箍。
劍格、劍首均有錯銀鳥篆體「越王」銘文,少者19字,多者22字不等。
此外,1979年的這次考古還發掘出土了一些極有價值的文物,比如在一座漢墓中出土了具有楚文化風格的鎮墓獸;在一座楚墓中,出土了100餘件玉器以及青銅鼎(劍)。
雖然李乃慶及博物館工作人員沒有給我們講解鎮墓獸的出土情況,但我們在平糧台博物館陳列館見到了當時鎮墓獸出土的資料圖片和介紹。
1985年,這尊漢代泥塑鎮墓獸在平糧台古城遺址出土,高1.2米,鹿耳,人面,頭上有角,跽坐,雙手向左右平伸。
獸目較深,高鼻,張口,赤身,僅下腹部穿三角褲頭。
通身呈朱紅色,嘴唇塗紅色,褲頭為黑色,是帶有濃厚迷信色彩的藝術品。
它的發現,對研究我國漢代時期的埋葬習俗、讖諱迷信思想、泥質雕塑藝術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價值。
這尊漢代泥塑鎮墓獸是我國目前考古發現最大的泥塑鎮墓獸。
此外,鎮墓獸下身穿的三角褲頭,是目前我國發現最早的三角褲頭標本。
但在資料圖片上,我們並沒看到鎮墓獸下身所穿的三角褲頭。
一名文物專家告訴我們,鎮墓獸出土時穿著的三角褲頭,很快就風化了,現以「裸體」現身。
其實,鎮墓獸是我國古代墓葬中常見的一種隨葬器物。
此種器物外形抽象,構思譎詭奇特,形象恐怖怪誕,具有強烈的神秘意味和濃厚的巫術神話色彩。
古墓葬其實是某個時期的古人在某個地方生活及文化的紀錄。
後人通過對那些不同類型的墓葬、葬具、葬式等等的發掘和考查,不僅可以研究不同地區、不同時期氏族部落,各個朝代的埋葬習俗、埋葬制度、社會組織形態、社會結構、墓葬時代和人種學諸方面的問題,還可以對研究當時的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藝術、建築、醫學、科技、習俗、宗教、對外交流等重大問題,找到極具價值的實物實證。
而這一切,正是古墓葬的文化傳承及意義所在。
發掘的豐碩成果使考古專家再次產生新的疑問,以往發掘的楚墓大都集中在湖北、湖南或河南的信陽等地,如今在豫東平原一帶卻發現了大批的楚國貴族墓葬,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這裡究竟還有多少墓葬?這個高台里還埋藏著多少秘密?
正當考古隊準備進一步發掘古墓時,卻迎來了1979年多雨的秋天。
考古隊決定在這個多雨的秋天暫停挖掘古墓,而改為在較淺的位置發掘。
他們誰也沒有想到這一鏟子下去卻揭開了一個重大的秘密。
當他們挖出一個斷面時,發現了一個長方形的土塊,斷面是花土,而且分出許多均勻小層,這是什麼呢?他們百思不得其解。
從鄭州趕來的已故考古學家安金槐先生判斷,這就是古代用於建築的土坯。
不久,在斷面的東南部,他們發現了土坯的房基。
經過清理,原來這是3排建於夯土台上的土坯建築。
這個發現,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驚喜。
這個發現還給了他們一個非常重要的啟示:當時的人們已經掌握了夯土技術,並且會築台,會築台就有可能會築城牆。
那麼,這個地方會不會是一座古城址呢?
如果是古城址,就可能有城牆,找到城牆,就能證實這個推斷。
這個想法極大地鼓舞著考古隊員,他們在斷面四周挖了多條探溝進行調查,終於發現了斷面四邊都有夯土層。
經過判斷,這些夯土層可能就是城牆的結構。
那麼,城牆的範圍有多大?它是怎樣建成的?古城的始建和廢棄的年代又是何時?種種疑問接踵而來。
這時他們覺得,探尋古城的秘密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必須全力以赴。
因此他們決定轉換工作重點,把找墓轉為找城。
首先需要搞清楚的是城牆的範圍和築城的方法。
從探溝中可以看出,城牆的走向是直線,他們分析這個城有可能是方形城。
這個想法對不對呢?如果能找到城牆的拐角就能得到證實了。
按照這個思路,他們在東北和西南方向果然找到了城牆的拐角,從而確定了城牆的範圍。
這是一座正方形的城址,面積大約有5萬平方米。
城牆下部寬13米,上部寬10米,現存的高度約有4米。
建築水平是一個國家和地區文明程度的體現,古老的建築不僅體現了歷史的滄桑歲月,而且體現了人類的文明智慧和巧奪天工的藝術創造。
5.門衛,從這時開始設立
在生產工具落後的古代,這麼高大的城牆,是怎麼築起來的?
古城的基本輪廓清楚了之後,新的疑問又產生了,城門在哪裡?有幾個城門?考古隊分析,門所在的地方應該是城牆的缺口。
然而由於東西兩側的遺址破壞嚴重,已經很難發掘。
令考古隊欣喜的是,在北牆的中段,發現了缺口和路土,考古隊認為這應該是城門。
但是,按照今天坐北朝南的居住習慣,正門應該是南門,而不是北門,那麼,這座古城是不是也有南門呢?為了尋找這個答案,他們又在南城牆正中開了一條東西方向的探溝。
快挖到底部時,突然碰到了堅硬的東西,考古隊順著輪廓小心翼翼地清理出來,眼前竟然出現了幾節灰色的陶制管道。
這些管道有3根,呈倒品字形擺放。
管道的平均直徑大約有30厘米,一端粗一端稍細,節節套扣,埋在路土的下面。
整個管道的鋪設有一定坡度,位於城內的一端稍高,看來這是為了便於城內物體的排出。
但是為什麼管道是3根並且呈倒品字形擺放呢?從土質和管道的花紋上仔細查看,考古隊發現這3根管道並不是同時鋪設的,可能是下面1根被泥淤塞後,又鋪了兩根。
而陶制管道上燒制的花紋證明了這是4000多年前龍山文化時期的器物。
雖然是幾根管道,卻為我們提供了不少信息。
首先從管道的直徑和坡度可以算出它的排水量,而排水量反映了當時的居住人口和自然降水的多少,由此可以想像出遠古時的氣候以及先人們生活的地理環境。
在尋找南門的過程中,更大的意外又出現在考古隊的面前。
在路土的兩側,他們發現了兩間對稱的土坯房的房基。
這兩間土坯房建在南城牆的缺口處,房門相對,兩間房之間是一條向北延伸的道路。
看來,這兩間對稱的土坯房應該是門衛房,而這裡就是南城門,古城的正門。
在今天,你走進一個管理嚴格的單位,定有人會攔下你,讓你登記個人資料,這樣的人叫門衛。
實際上,平糧台門衛房的建造為後代同類型建築形制開了先河,也成為門衛的先河。
據專家考證,這裡考古發掘出的門衛房就是為警戒和守衛城門而特意設置的。
它成為我國迄今所發現的城址中唯一設有守衛房的城門。
我們在這座被鐵欄杆圈圍的現代復原門衛房前駐足的時間是最長的。
李乃慶告訴我們,此處就是當時發掘的都城正門——南門。
有學者推測這應是一處貴族專用的「門禁社區」,應屬雛形的城市或都邑。
城址南門中間的路土下鋪設有3根陶制排水管,剖面呈倒品字形,水管節節相套,兩端有高差,便於向城外排水。
這應該就是迄今中國最早的有規劃的公共排水設施。
可見,在古代中國,排水系統一開始就與文明的生活方式、城市和國家掛上了鉤。
已有的研究表明,中國古代城市的主流是「政治性城市」。
因而,都邑成為中國古代城市的典型代表。
作為政治性城市的早期都邑,規劃性成為最重要的特徵之一,而排水系統又在其中得到了相當的重視。
之後,在這座古老的都城,經過發掘又相繼發現了10餘座房址、3座陶窯、16座兒童墓葬以及200多個灰坑。
至此,這座古城遺址的大規模發掘已接近尾聲。
6.平糧台,原是古「宛丘」
然而,更大的疑問凝結在他們心頭:是誰建造了這座城?
在城址發掘過程中,他們注意到一個很有意義的現象,在夯土城牆的下面有許多碎陶片,而這些陶片與後來城址中發現的陶片無論從顏色到花紋都有所不同。
這說明,在建造古城之前這裡就有人類居住。
對這些陶片和陶器進行分析,可以判斷出它們屬於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遺存,據今大約有4700年。
而在此之上建築的古城,經測定數據證實,它的建造年代在4500年以前。
從城址內不同時期的文化層與城牆的疊壓關係看,古城最後的使用年代距今4100年左右。
按照考古文化命名的習慣,他們把這裡叫做平糧台龍山文化古城。
然而在遙遠的古代,這個城叫什麼名字呢?也許,搞清楚古代的名字對於探尋它的秘密會有幫助。
據《淮陽縣誌》記載,「儲糧台,在城東南五里,俗稱平糧冢,高二丈,大一頃,有四門」。
據記載,無論從方位、特徵來看都與這個平糧台非常吻合。
然而,無論是儲糧台、平糧冢還是平糧台這3個名字都不像古代的城名。
目光再回到淮陽這片厚重的土地。
這裡上古為太昊伏羲之墟,神農所都之地,夏為豫州之域,商為虞遂封地;西周分封,武王封舜後媯滿於此,建立陳國;春秋末年,楚滅陳,陳為楚北方重鎮;戰國後期,楚徙都於此,陳城為「郢陳」,史稱「陳楚」。
實際上,《詩經》中也多有關宛丘的描述,《詩經•國風》里有《陳風》,陳就是現在的淮陽。
《陳風•宛丘》里關於「宛丘」的記述是:「子之湯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無望兮;坎其擊鼓,宛丘之下。
無冬無夏,值其鷺羽。
坎其擊缶,宛丘之道,無冬無夏,值其鷺
」。
《漢書•匡衡傳》:「陳夫人好巫而民淫祀。
胡公夫人,武王之女。
太姬無子,好祭神鬼,鼓舞而祀,擊鼓為證。
」因為太姬無子,好祭神鬼,所以倡導了陳人的風俗,是故有陳人在太昊之墟——宛丘上擊鼓、擊缶的場面,也就是在舊墟上祭祖、娛神或求子。
在《陳風•東門之枌》中也有關於宛丘的描述:「東門之枌,宛丘之栩。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榖旦於差,南方之原。
不績其麻,市也婆娑。
榖旦於逝,越以鬷邁。
視爾如荍,貽我握椒。
」這是一首描寫愛情的詩歌,寫在陳國東門外的郊野上,有一片名為宛丘的高平土地,那裡種著密密的白楊、柞樹,在仲春時節的清晨,小伙兒姑娘去那裡幽會談情,姑娘舞姿翩翩,小伙兒情歌婉轉。
幸福的愛情之花含苞而放,在小伙兒眼裡,姑娘美如荊葵花;在姑娘心目中,小伙兒是她的希望和理想,要送給他一束花椒以表白感情。
除《東門之枌》外,《宛丘》、《東門之池》、《月出》這些愛情之歌,大都產生於宛丘東門這塊愛情聖地。
那裡有「丘」、有「池」、有「楊」、有「栩」(柞樹),宛丘東門應是陳城一處風景幽雅的場地,是陳國臣民遊樂的場所。
根據《詩經》的描述,宛丘是陳城東門外的高平之原,而平糧台恰是東門外的高台廢墟,《詩經》中關於宛丘的描述與典籍所載「宛丘在陳城道東」、「陳都於宛丘之側」及《山海經》所記載的「顓頊國……有陳州山」相對應,這些恰好印證了平糧台正是伏羲的都城宛丘。
也就是說,現在的平糧台就是伏羲時的都城宛丘,它既是現代人們解讀遠古的神秘之城,同時,也和太昊陵一道成為人文始祖在淮陽的佐證,更成為淮陽是中華姓氏起源地的明證。
但最終證明平糧台是宛丘古城的,是凝固的歷史,是城。
為什麼把這個地方叫作宛丘呢?根據古書中的解釋,「丘上有丘為宛丘」,「四方高,中央下為宛丘」,也就是說,宛丘的形狀像一個倒扣的碗底。
而平糧台古城正是在自然的丘陵上,築起高大的土城牆,遠遠望去像是「丘上有丘」,方形的高大城牆與城內相比,「四方高,中央下」。
這與文獻中對宛丘特徵的描述相吻合。
7.伏羲,何以「都宛丘」
據《五帝紀》:「帝太昊伏羲氏,成紀人也。
以木德繼天而王,都宛丘。
」
《路史•太昊紀》:太昊伏羲氏「都於宛丘」。
《竹書紀年•前編》:太昊庖犧氏,「以木德王,為風姓。
元年繼位。
都宛丘」。
《史記正義•帝王世紀》:「神農氏……故號炎帝。
初都陳,又徙魯。
」
我國地域如此廣袤,伏羲部落為何千里迢迢從甘肅天水沿渭水、黃河東下,來到淮陽定居,並在此建都呢?
應該說,伏羲選擇淮陽建都與其所處地理位置及氣候條件不無關係。
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在《中國古地理圖》中提到,在五億七千萬年前的震旦紀期間,中國境內絕大部分是海的情況下,就已經出現了淮陽古陸。
據古地理學的研究,淮陽屬中緯暖溫帶季風氣候環境,第四紀以來,沒有受到大陸冰川的直接侵襲,中亞的乾燥氣候對本地影響也不深。
這對古人類的生活是極為有利的。
況且,這一帶為黃土地帶,土壤質地均一,結構疏鬆多孔,既利於簡陋農具的耕作,又利於作物根系的深入。
尤其是土壤中含有豐富的鈣、鉀等礦物質,對原始農業的發展十分有利。
這裡不僅發現了數萬年前的恐龍、古象、古鹿、鴕鳥蛋等動物化石,還發現了數百處新石器時代古遺存。
另外,這裡氣候溫和、河流縱橫、雨量充沛、物產豐富,更是原始人類生活和居住的理想之地。
特別是平糧台東側南北走向的古老蔡河,為古城內先民們長期用水,以佃以漁等帶來了諸多方便。
因此,先帝慧眼獨識此「風水寶地」,將其作為部落集團永久的領土和都城。
據文獻記載,太昊伏羲氏是居住在東方夷人的祖先,又是東夷集團中最著名的部落酋長。
他在淮陽長期居住期間,用勤勞的雙手和集體的智慧,為開創遠古文化作出了巨大貢獻。
太昊伏羲氏在淮陽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長期居住期間,用勤勞的雙手和集體的智慧,為開創遠古文化作出了貢獻。
作網罟、正姓氏、定官職、畫八卦、造琴瑟、定嫁娶之禮以及教民佃漁畜牧,不僅創造了燦爛的東夷文化,而且還將其發揚光大,並影響和同化了周圍的其他文化。
但這樣的一座古城,是在什麼時候廢棄的呢? 西周初年,淮陽縣城已經成為都城了,它是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平糧台區區小城已經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那些有職有權的人肯定會舉家遷往新城,剩下的不過是一些奴隸或身份卑微者。
此外,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里的《陳風•宛丘》中有這樣一段文字:「子之盪兮,宛丘之上兮。
洵有情兮,而無望兮。
坎其擊鼓,宛丘之下。
無冬無夏,值其鷺羽。
坎其擊缶,宛丘之道。
無冬無夏,值其鷺
。
」這就是說,在距今3000年前的周代,陳國的俊男靚女們在閒暇時,集體來到平糧台這座林木蔚然、風景秀麗的古城遊玩、歌詠,擊缶(大瓦瓮)起舞,談情說愛。
這又證明平糧台在周代已經不是先民們居住的地方,而是一處人們遊玩、娛樂的場所。
但平糧台廢棄的主要原因是炎帝北侵逼迫太昊部族東遷。
據史書記載:「太昊伏羲氏……都宛丘」,「在位115年,傳15氏,凡1260年而神農氏(炎帝)作。
」另據《中華都城要覽》言:「太昊氏衰,被炎帝所逐,復遷魯,陳為炎帝之都。
」從以上記載中可以十分明確地知道,太昊部族是被炎帝部族逼迫遷於山東曲阜,而太昊的都地則為炎帝所占,並在平糧台定居生活達1260年。
後蚩尤揮軍來犯,又趕跑了炎帝,從此,平糧台由鼎盛逐漸轉入衰落。
再後來,它就成為後代帝王將相們死後的墓葬之地。
……
當我們竭力從平糧台和它的故事中走來時,已是烈日當空的正午。
再回首,一座曾經荒蕪、興盛、輝煌、敗落的古老城堡已掩映在一片樹林中。
這座通向現代文明的神秘古城還遠沒到可以爽然解讀的時候,我們現在可以翻來覆去講述的話語,其實只是近一個多世紀考古學家們在廢墟間爬剔的結果,與早已毀滅和尚未爬剔出來的部分比,只是冰山一角。
聲明:版權作品,禁止複製。
轉載請註明來源!
來源:《天下伏羲》
作者:杜 欣 郭 坤 金月全 朱海龍
淮陽平糧台遺址考古發掘成果——第一單元發掘研究
前言「子之湯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無望兮。」《詩經》中曾記載了當時陳國都城近郊有一個名為「宛丘」的高台地,今稱「平糧台」。兩千多年前的人們在這裡幽會、遊樂、吟詩歌詠,兩千年後的考古人在這裡...
淮陽平糧台遺址考古發掘40年成果展開幕
11月15日,由國家文物局和河南省文化廳、河南省文物局支持,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淮陽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淮陽縣文廣新局、淮陽縣平糧台管理處(平糧台古城遺址博物館)承辦的「手鏟釋宛丘...
張家口崇禮疑發現西漢軍事要塞
據現有文物資料顯示,位於冀西北地區的崇禮縣有戰漢古城址3處。近日,河北省文物工作者在配合張承高速公路建設工程的考古調查中,在該縣頭道營村又發現一處古城遺址。至此,崇禮縣境內已發現戰漢古城址4處,...
新發現!4500年前,成都寶墩古城已有「一環路」還有「新區」
阡陌交通、溝渠縱橫,建造於4500多年前的寶墩古城,一直被認為掌握了解開三星堆之謎的「鑰匙」,然而,高規格的祭祀品「千呼萬喚不出來」,吸引著考古工作者「掘地三尺」。2016年10月至2017年5...
兵團泉水溝遺址出土三千年前文物
央廣網烏魯木齊8月31日消息(記者張孝成 通訊員雷蕾)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考古挖掘日前出土一批安德羅諾沃文化時期文物,距今大約3500年歷史。這批文物是在兵團雙河市泉水溝遺址挖掘出土的。文物有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