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建造一個副中心,地下挖出一座古城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古城西南城牆外,考古人員使用改良後的洛陽鏟等設備對新發現的古人生活遺蹟進行詳細的定位和文物勘探。

酷暑,一片黃土地,數十名考古人,穿著螢光背心,戴著草帽。

洛陽鏟一下又一下地戳到地里,只露出齊胸高的一截。

一座漢代古城——通州路縣故城,就是這樣,在考古人的手下,拂去層層塵埃,重現漢人故事。

從空中鳥瞰漢代通州路縣故城遺址。

圖中數字1標註區域為單邊長度接近600米的古城牆。

數字2標註區域為當年的護城河河道。

數字3標註區域為正在進行考古發掘的城外漢代遺址區。

從空中俯瞰,大部分「城」被綠色植被覆蓋著;幾片已經發掘的區域用綠色苫布蓋著,幾個大的貨櫃里是整體提取的幾座古墓;還有一些裸露出的黃土,就是正在發掘的區域。

隨著工作人員手中的洛陽鏟一段段加長,深埋在地下6、7米的古人生活遺蹟開始逐漸顯現。

在「南城牆」畔,皮膚黝黑的考古隊隊長孫勐蹲下來,用手輕捻洛陽鏟帶上來的地下土。

這把鏟子上綁著長竹竿,從土裡抽出來,才現出四五米的「大高個兒」。

他抬手指向東南方向:「其實,城的發現源於那邊千座古墓的發現。

根據地下探測出的牆磚、陶片等物品,考古人員可大致判斷出地下遺蹟的年代和用途。

去年年初,為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市文物研究所對通州區潞城鎮的胡各莊村等地區展開了考古調查、勘探與發掘。

跨越戰國至清朝,形制各異的千座古墓被發掘,尤其以兩漢時期最多。

有墓必有城。

逝者一般埋葬在他們生前居所的周邊。

在先期探測出的考古發掘區內,工作人員用標尺和白灰規劃出一個個邊長10米的探方,為接下來的整體發掘做準備。

考古人在地圖上,將近年來潞城鎮及周邊出現大量墓葬的幾處地點一一標註,發現武夷花園、辛安屯村、胡各莊村、召里村、宋莊等處,大致成環形分布,皆指向居核心位置的潞城鎮古城村。

在考古發掘現場發現的保存完整、年代特徵明顯的古墓被整體遷移保護,待遺址公園建成後它們還會被整體移回進行研究和展示。

就以此為焦點,考古隊員挖掘了11條探溝,找到了古城的西城牆——距大量墓葬發掘現場約兩公里。

圍牆定城。

沿著西城牆繞了一圈,唯有北城牆和城的西南角遲遲不露臉。

工作人員沿著勘探現場劃定的範圍開始進行初步挖掘。

大家都有些著急,只有去懷疑有可能是北牆的地方反覆探。

一位當地老鄉囑咐:「你們的竿子(探鏟)向下戳時小心些,別把我剛種的樹探壞了,這些樹還沒有賠過錢。

」「就這幾排樹,一直長得不如其他地方的好。

熟練的探工一聽,有戲。

因為經常翻動的土才適合植物生長,這幾排長不好,肯定是不常翻的。

果然,在這片樹林裡,北城牆的夯土基址找到了。

經過考古人員不懈的努力,遲遲未能找到的古城北段城牆終於在一條現有村級道路下被發現。

就這樣,每隔1.1米敲一個探孔、每把洛陽鏟必須到達地下5米,用刷子一寸一寸刷地,用鏟子一點一點篩查土壤,由城牆基址、城壕(護城河)、城內遺存、城外遺址區四部分組成的路縣故城找到了,每面城牆五六百米長。

這是目前所知通州區唯一的秦漢城址。

它的形制和大小是黃河中下游地區漢代縣城非常標準的規制。

考古人員按不同年代對遺蹟斷層進行標註。

如今,故城文物保護工作納入城市副中心建設整體規劃,與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統籌考慮。

故城人的生活故事也隨著發掘逐漸浮出水面。

在考古現場,一處探坑的縱切面上,有一道不規則的「U」型線條。

「這是一口井。

」孫勐可以讀懂深淺不一土色所傳遞的歷史信息。

他能認出,地表下5米埋藏著的西漢石板路上的車轍。

遺址區的東部還發現了漢代的溝渠、道路、房址、灶、灰坑和瓮棺等,出土的遺物有銅鏃、陶釜、陶豆、銅錢等。

前期對古城周邊地區進行的考古發掘中,清理出大批不同時期古人的生活遺蹟和日常用品。

目前,這些出土的文物已經分門別類進行清理和保存,為接下來的考古研究做準備。

在已探明的古城中心位置,考古人員發掘出了按年代由深至淺疊層排列的西漢(L3),遼金(L2),明清(L1)時期的道路遺蹟。

「城內路網、水系、房屋衙署、城門、倉儲等各功能設施的情況也有望逐一揭開。

」北京文物研究所副所長郭京寧直言,還原當時的社會生活才是「重頭戲」,現在出土的每一件文物都得經歷清洗、核對、繪圖、照相、描述等步驟。

「初步預計文物清理需要至少3年。

發掘現場,工作人員認真繪製等比例剖面圖。

挖掘中,每個有價值的文物出土地點都會被詳細的記錄,便於後期的整理和研究。

今年,考古人的計劃重點聚焦南城門及附近城牆,「找到城門,就能找到當時的主路。

遺址的發掘、保護工作有條不紊,同時進行。

特別是已發現古墓的探方坑,在等待專業考古人員進行發掘的這段時間,工作人員會在古墓頂部遮蓋苫布,減少陽光、雨水對文物的侵蝕破壞。

攝/ 京呈 孫戉 饒強

文/劉冕

編/ 和小欣

「發現北京」大型系列攝影活動已經展開,點擊參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盛樂古城遺址發現58座漢代瓮棺葬

日前,記者從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考古人員日前在和林格爾盛樂古城南城和北城處首次發現了58座漢代時期的瓮棺葬,擴大了瓮棺葬的分布範圍。盛樂古城遺址分為西城、南城、中城、北城四大部分。從目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