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記載、影視虛構的「世界第九大奇蹟」:秦始皇陵探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長期以來,人類歷史上建造的八大工程,即埃及胡夫金字塔、古巴比倫空中花園、古希臘阿爾忒彌斯神廟、奧林匹亞宙斯神像、摩索拉斯(或譯為莫佐勒)陵墓、羅德島太陽神巨像、亞歷山大燈塔、秦始皇陵兵馬俑,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蹟」。

這一說法,在中國大陸長期廣泛流傳。

事實上,「八大古蹟」並非任何政府或民間機構權威評定,所謂「八大奇蹟」,更多的只是一種讚譽,而非確指。

即便如此,這一說法已得到世人,至少在中國大陸,得到廣泛認可和傳播。

其中,除埃及金字塔、秦始皇陵兵馬俑僅存外,其餘「六大古蹟」,已無蹤可覓。

不過,對中國,乃至世界民眾來說,世間還有眾多的神奇奧秘,有待挖掘和探索。

其中,中國還有一處遺蹟,如果條件許可挖掘的話,其必將再次驚艷世界。

它就是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目前的考古發掘和研究,都取得了哪些進展?文獻記載、影視虛構的秦始皇陵地宮,與實際情形存在哪些差異?還存在哪些未解之謎?

一、秦始皇陵選今址的原因

秦始皇陵南依驪山,北臨渭水。

它位於驪山北麓由河流形成的沖積扇上,處於驪山峰巒環抱之中。

請秦始皇為何選擇在此處營建陵寢?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有如此的解釋:「秦始皇大興厚葬,營建冢壙於驪戎之山,一名藍田,其陰多金,其陽多美玉,始皇貪其美名,因而葬焉。

很多人贊同此說。

有人指出,秦始皇陵東側有一道人工改造的魚池水。

此水源出驪山東北,由南向北流淌。

修建秦始皇陵時,建築者在陵園西南側修築一條長1000餘米、寬40—70餘米的東西向大壩,將此水改為西北流向,繞過秦始皇陵東北。

按照中國古代風水術理論,「依山環水」,是理想的建陵之地。

也有人認為,秦始皇選今址與當時的尊卑禮制和觀念有關。

秦始皇祖先的陵園在今臨漳縣以西的芷陽一帶。

秦始皇選芷陽以東的驪山修建陵園,與《禮記》、《爾雅》、《論衡》等書記載的先秦時期選擇墓址時,以西方為尊長之位,東方為卑幼之位的禮制觀念是一致的。

也有人認為,秦始皇選今址與當時「依山造陵」的傳統觀念密切相關。

還有人認為,這與秦始皇在驪山開鑿五處水源,又用土壘出五座堅硬的山峰,形成「五爪金龍」風水勝局有關。

二、秦始皇陵修建的過程

秦始皇陵園的修建,可分為如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自公元前247年到公元前220年秦統一全國。

這28年時間,應是陵園工程設計和主體工程開始施工、逐漸推進的階段。

按照禮制,國君即位伊始,就要興建自己的陵墓。

不過,這一時期,又是秦完成滅亡六國、統一全國建國大業的關鍵時期。

所以,秦國不會將大量的人力物力耗費在陵墓的修建上。

第二階段,自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全國,到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

這9年時間,應是陵園工程的大規模修建時期。

秦完成統一大業,自然可以將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轉移到陵園的修建上來。

這一階段的成果,可能是陵園主體工程的基本完成。

秦始皇陵修建圖

第三階段,自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到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冬,歷時3年多,這應是陵墓修建工程的收尾階段。

儘管秦始皇陵墓修建工程歷時四十年,但很多學者認為,這一史無前例的龐大工程,主體工程雖可能在秦始皇生前已基本竣工,但最後的收尾工程應是一項「爛尾工程」。

之所以如此「虎頭蛇尾」,主要應歸因於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起義的爆發。

陳勝在大澤鄉起義爆發後不久,即派周文(即周章)率兵直攻秦都咸陽。

周文大軍一路過關斬將,勢如破竹,前鋒進抵距秦始皇陵園不足數千米的戲附近(今臨潼縣新豐鎮附近)。

秦二世召群臣商討對策。

少府章邯建議:「盜已至,眾疆,今發兵近縣不及矣。

驪山徒多,請赦之,授兵以擊之。

」秦二世赦免驪山修陵刑徒,組成軍團,在章邯指揮下,進行反擊。

這支軍隊戰鬥力可謂「爆表」。

它不僅消滅了周文軍,還出關擊敗當時勢力最強大的項梁軍,迫使項梁自殺。

直至巨鹿之戰,始被項羽率領的楚軍擊敗。

由於修陵刑徒被征入伍,尚未完全竣工的陵園工程,自然被迫中止。

三、秦始皇陵的布局與結構

秦始皇陵陵區分陵園區和從葬區兩部分。

陵園大體呈回字形,占地近8平方千米。

陵園以封土堆為中心,有內、外兩重城垣,城垣四面,修建有高大的門闕。

內城垣內的南半部地面地下設施最多。

北半部的西區是便殿附屬建築區,東區是後宮人員的陪葬墓區。

外城,即內、外城垣間,其西區的地面和地下設施最密集,南、北兩區尚未發現遺蹟、遺物。

秦始皇陵墓封土近似方形,頂部平坦,腰略呈階梯形。

《史記》記載始皇陵「墳高五十餘丈」,折算成今制應為115米。

今測量高度為43米(一說55米),封土底邊為長方形。

東西寬485米,南北長515米,占地近25萬平方米。

四、神秘的秦始皇陵地宮

位於內城南半部的封土下是地下宮城(地宮),是放置棺槨和隨葬器物的地方,是陵園的核心。

關於地宮的形狀,陵墓修建的主持者之一李斯曾說:「鑿之不入,燒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無狀。

」李斯作為當事人,此說大致無誤。

可以推斷,秦陵當有一座密封的、真空的大地堡式地宮。

有人認為,秦始皇地宮為豎穴式。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則認為,地宮呈拱形。

地宮直徑大概是50米左右。

其中有3條完全封閉式的地下河,還有4條直徑為25米的青銅環狀物,重量超過萬噸。

地宮完全用大理石築砌。

地宮主體和墓室均呈矩形狀。

地宮東西實際長260米,南北實際長160米,總面積41600平方米。

華裔物理學家丁肇中先生曾推測,秦陵地宮深度為500—1500米。

這一推測難以成立。

如此深度,既會導致地宮水難以排出,還會造成渭河之水倒灌秦陵地宮。

現代考古鑽探表明,地宮坑口至底部實際深度約為26米,至秦代地表最深約為37米。

墓室應為石質。

如果說,藉助現代考古技術,我們對地宮的位置、形狀、長度、寬度等,已有一大致的了解。

那麼,地宮中最神秘之處,就是地宮中的棺槨、隨葬品的設置等,至今卻依然迷霧重重。

所依據者,主要還是傳世文獻的有關記載。

《史記·秦始皇本紀》有如此記載:「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滿之。

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

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酈道元《水經注》卷八則記載:「秦始皇……斬山鑿石,下錮三泉,以桐為槨,旁行周回三十餘里,上畫天文星宿之象,下以水銀為四瀆百川五嶽九州,象其地理之勢。

宮觀百官,奇器珍寶充滿其中。

令匠作機弩,有所穿近輒射之。

以人魚膏為燈燭,取其不滅者久之。

後宮無子者,皆使殉葬,甚眾。

依據上述文獻記載,人們繪製的秦始皇地宮及墓室的景象,如下圖所示:

依據上述文獻記載和有關考古發現,研究者描繪的秦始皇陵地宮的景象:秦陵拱形的頂部是「天文星宿之象」,遍布由夜明珠製作的日、月、星及銀河、二十八星宿。

宮室地面「百川、五嶽、九洲,具地理之勢」,「江河湖海」用水銀灌輸。

銅質棺槨放置在象徵中國疆域地貌的版圖上。

銅棺周圍點綴著「人魚膏」人形銅柱長明燈。

宮室內,文武百官無數雕像肅然恭立。

如下圖所示:

這與影視攝製者想像虛構出來的秦始皇地宮景象,不盡相同。

電影《神話》對秦皇陵地宮景象的想像

考古物探表明,地宮內的確存在著明顯的汞異常,且汞分布為東南、西南強,東北、西北弱。

這表明,《史記》等關於秦始皇陵中埋藏大量汞的記載可靠。

墓室周圍存在一圈很厚的細夯土牆,牆東西長約168米,南北141米,南牆寬16米,北牆寬22米。

是用多層細土夯實而成,每層大約5-6厘米厚。

土牆內側是一道石質牆。

相關考古發現表明,秦始皇陵地宮宮牆,土城結構清晰,無人為破環現象。

地宮宮牆和通往地宮的通道,也未發現人為擾亂破壞的跡象。

參考文獻

1. (西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2. (東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3. 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第四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4. 何林:《神秘的地下王國:秦始皇陵九大未解之謎》,《群文天地》2010年第3期。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郛生)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文中使用圖片均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帳號!您的點讚、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秦始皇地宮真實面貌,專家 不可思議

秦始皇地宮,即對秦始皇陵園,第一次全面的考古勘察始於1962年,考古人員繪製出了陵園第一張平面布局圖,經探測,陵園範圍有56.25平方公里,相當於近78個故宮,引起考古界轟動。秦地宮最早的歷史文...

未解之謎系列之秦始皇地宮

秦始皇地宮,即對秦始皇陵園,第一次全面的考古勘察始於1962年,考古人員繪製出了陵園第一張平面布局圖,經探測,陵園範圍有56.25平方公里,相當於近78個故宮,引起考古界轟動。秦地宮最早的歷史文...

世界探秘系列之始皇陵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前259—前210年)的陵寢,中國第一批世界文化遺產、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5千米處的驪山北麓。...

轟動世界的地下陵墓

地宮位置 有關秦陵地宮位置問題,歷來眾說紛紜。有的說墓室約一個足球場大,地宮是放置棺槨和隨葬器物的地方,而據史料記載——秦皇陵建築的核心史料《漢舊儀》一書中有一段關於秦始皇陵地宮深度的介紹:公元...

超級大帝之秦始皇陵墓,橫掃全世界

公元前259年中國農曆正月,一個長相併不特殊的男嬰在趙國邯鄲降生了。他,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王國的創立者秦始皇。在西方人眼裡他是中國的拿破崙。他13歲就繼承了秦國國君的王位,22歲在故都雍...

封土層下秦始皇地宮的詭秘到底在哪?

秦始皇的地宮是否真的存於封土之下,兩千年來眾說紛紜。歷史上不可勝數的記載和傳說讓秦陵地宮成為千古之謎,並且頭緒越來越複雜。有人推測封土下並非真正的地宮所在,更有人臆斷他的墓室在南部的驪山里。當然...

秦始皇陵的最大突破 能抗住8級地震

秦始皇地宮之迷 墓室約一個足球場大,地宮是放置棺槨和隨葬器物的地方,為秦皇陵建築的核心。有關秦陵地宮位置問題,歷來眾說紛紜。史料《漢舊儀》一書中有一段關於秦始皇陵地宮深度的介紹:公元前2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