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都城和帝陵考古與契丹遼文化的研究評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引言
為進一步推動東亞地區10~12世紀諸王朝都城和帝陵的考古研究,促進遼代考古和契丹遼文化研究的深入發展,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辦,赤峰市文化局、文物局協辦,巴林左旗旗委、人民政府承辦的「十至十二世紀東亞都城和帝陵考古與契丹遼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於2013年8月22~25日在遼上京和遼祖陵故地——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召開。
會議開幕式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唐研究室副主任、遼上京考古隊隊長董新林主持,並作會議主旨介紹。
巴林左旗人民政府旗長高希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白雲翔,遼金契丹女真史學會會長宋德金,中國考古學會名譽理事徐光冀,日本東北學院大學教授佐川正敏等先後致辭。
赤峰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梁淑琴和巴林左旗旗委書記王玉樹等領導出席開幕式。
參會學者來自日本、韓國、蒙古國、俄羅斯、加拿大等國家,以及我國各省市自治區考古文博機構和相關高校等,共計70餘人。
本次會議收到學術論文50餘篇。
學者們分七場進行學術報告和研討。
以下為會議紀要。
一、遼上京城址、遼祖陵遺址的考古發現和研究
遼上京是遼代營建最早、最為重要的都城。
遼上京城址是我國目前保存狀況最好的古代都城遺址之一。
遼祖陵是遼代第一個皇帝耶律阿保機及其皇后的陵寢之地,開啟了遼代帝陵的規制。
遼代上京城和祖陵遺址,現已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近十年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在遼上京城址和遼祖陵遺址進行了有計劃的考古調查和發掘。
汪盈介紹了遼上京城址的考古工作思路,及2011~2012年上京皇城西門遺址和皇城西山坡佛寺遺址的考古發掘情況,並初步討論了對城址布局和沿革的新認識。
董新林介紹了2003~2010年遼祖陵遺址的考古工作成果,並結合文獻探討了祖陵陵園的布局特點,及其在中國古代陵寢制度發展史中的重要地位。
遼上京城址和遼祖陵遺和研究成果,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高度關注。
以此為中心議題,與會代表們就東亞地區的城址陵墓等考古發掘和契丹遼文化的研究成果,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
二、10~12世紀東亞地區諸都城和重要城址考古發現和研究
為了準確全面地採集古代城址信息、復原古代城市基本面貌,孫華根據城市選址和區位不同,將城址分為四種類型,並歸納了其各自需要遵循的工作方法和研究途徑。
無疑對遼代城址考古有一定借鑑意義。
就遼代都城而言,系統的考古工作才剛剛開展。
以往的研究主要是以遺址地面調查和古代文獻研讀為基礎而開展的。
日本學者武田和哉,根據對遼上京和中京遺址的地面調查,並結合文獻,對這兩座遼代都城布局及其變化的原因進行了推測。
劉鳳翥依據文獻,對遼上京和遼中京的政治地位進行了探討。
康鵬就11~12世紀阿拉伯文獻中記載的契丹都城及遼代中西交通路線,提出了新的認識並進行了考證。
在其他遼代城址方面,蒙古國、俄羅斯和日本學者對蒙古國境內的契丹城址進行了考古調查、發掘和研究,豐富了遼代城址的考古資料。
俄羅斯學者伊夫里耶夫介紹了2010~2012年和日門登吉(Hermen-denj)城址的考古調查和發掘情況,推測該城為始建於回鶻時期的可敦城,在遼代部分改建並沿用了可敦城名。
日本學者臼杵勲介紹了2010年以來青陶勒蓋(Chintolgoi)古城東門遺址的考古發掘,並探討了契丹城門的建築特點。
蒙古國學者阿·敖其爾根據考古成果,將蒙古國境內發現的20餘座契丹城址分為在舊城基礎上修築和契丹新建兩類,提出其建築風格具有回鶻和渤海的因素。
關於與遼代同時存在的北宋、高麗都城及重要城址,中韓學者分別進行了考古專題研究。
北宋時期是中國古代城市由封閉式里坊制向開放式街巷制轉變的重要時期,作為北宋都城的開封、洛陽城址均是轉型期的代表性實例。
劉未運用古今重疊型城市的考古研究方法,對開封城作為北宋都城時的布局進行了復原研究,並通過對比提出城市規劃模式的轉型是在舊街區格局不變的基礎上,藉助新城區的拓展來實現的。
石自社對近五十年洛陽城的考古工作進行梳理,從城市布局、宮殿建築風格、里坊形態等幾個方面歸納了隋唐至北宋時期洛陽城址的沿革變化。
結合考古發掘成果和文獻,韓建華探討了北宋洛陽的宮皇城形制布局和建築特點。
在其他城址方面,汪勃概述了唐和楊吳時期揚州子城和羅城、兩宋時期揚州三城的概況及其城門的發掘情況,就城門數量、城門形制及構築技術等方面的特點及其變化進行探討。
韓國學者朴晟鎮介紹了高麗都城開京城的考古發掘成果,並通過比較研究闡述了該時期朝鮮半島的都城布局情況。
與遼代都城密切相關的渤海、金、元等北方少數民族建立的都城,遺址保存狀況大多完好。
近年來,這些城址也陸續開展考古工作,相關研究在此基礎上逐步深入。
宋玉彬、趙永軍、陳永志、陳筱等分別介紹了渤海都城、金上京、元上都、元中都等都城遺址的保存和研究現狀,結合歷史文獻和考古資料,對城址布局、建築特點及其反映的城市規劃與制度習俗等進行探討。
關於地方城址,吳敬概述了吉林安圖金代「寶馬城址」的調查與試掘情況。
這些成果無疑將遼代都城研究納入到更大的時空框架內,有利於更準確地把握遼代都城在中國古代城市發展史中的重要地位。
三、10~12世紀東亞地區諸帝王陵和墓葬考古發現和研究
在遼代帝陵方面,遼代營建的五處帝陵遺址在本次會議上均進行了最新的考古成果報導。
這是首次集中公布五處遼陵的考古資料,將會極大推進遼代陵寢制度的考古和歷史研究。
位於赤峰市的祖陵、懷陵、慶陵及其奉陵邑是遼代最重要的皇家陵區,永昕群介紹了這三處遼陵的考古調查工作和遺址分布、保存現狀,並對各陵布局進行了初步研究。
其中,慶陵的部分出土文物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主要包括哀冊、壁畫殘片、磚瓦建築構件、木器等。
劉寧、孫力介紹了這批館藏文物的保存情況及高光譜成像技術研究成果。
顯、乾二陵位於北鎮市醫巫閭山,2012~2013年進行考古調查工作。
萬雄飛指出,醫巫閭山二道溝的遺址群以琉璃寺遺址為中心,三道溝的遺址群以偏坡寺遺址為中心,二者各自構成有機整體,這為確定顯陵、乾陵的位置提供了重要線索。
在考古工作的基礎上,劉毅結合文獻對遼代帝陵的選址、布局及其反映的制度進行探討,提出以遼為代表的北方少數民族對帝王陵墓制度在明清的最後定型產生了很大影響。
相比而言,遼祖陵遺址考古工作最多,為其他遼代帝陵考古發掘和研究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
另外,對漢、唐、西夏、金等帝陵的考古調查和專題研究也有較大進展。
焦南峰對組成西漢帝陵的各類建築構造進行分析和推定,不僅加深了對西漢帝陵的認識,還為帝陵形制特點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郭京寧介紹了北京房山金陵的考古勘探和試掘工作及其布局、建築特點。
這些考古研究成果有助於將遼代帝陵研究納入中國古代帝陵的演變序列之中,更全面地認識和把握遼陵在帝陵發展史中的重要性。
關於10~12世紀東亞其他國家的陵墓,韓國和日本學者在考古工作的基礎上進行了綜合研究。
在高麗王陵方面,韓國學者李相俊運用朝鮮開城和韓國江華境內高麗王陵的發掘材料,解析其形制特點及發展變化過程。
他對墓主身份、死亡年代等重新推敲和確認,並開展具體的編年工作。
韓國學者鄭大寧對高麗墓葬的考古發現與研究情況進行了梳理,目前研究成果主要可分為兩部分,一是墓葬資料的類型學研究和被葬者的社會地位分析,二是墓葬出土遺物的編年研究。
他同時指出了墓葬類型命名不統一,缺乏墓群形成、分布面貌和發展變遷研究等方面的問題。
在日本陵墓方面,狹川真一對10~12世紀日本從天皇、貴族到武士、庶民等各個階層的埋葬方式及其發展演變進行了歸納和分析。
他提出,該時期日本天皇陵墓發展成與佛教密切相關的墳墓堂形式,並逐漸在貴族、武士階層流行;與此並行的是貴族在靈場以容器安放骨灰成為風習;地方武士階層在宅地旁建造祖先墳墓形成屋敷墓制度等。
這些研究成果,豐富了與會學者的學術視野,有利於推進整個東亞地區中世紀考古學的進步。
四、遼代考古發現與契丹遼文化研究
圍繞10~12世紀的考古發現與契丹遼文化的議題,中外學者就遼代制瓦技術、遼代典型窯址特點、遼代佛教圖像及其信仰、契丹人的體質人類學研究、遼時期的中外交流等方面展開了專題研究與探討。
在手工業遺址和出土遺物方面,日本學者佐川正敏對遼、宋、西夏、金、元、明代都城制瓦技術的演變和改革進行了專題研究。
王睿梳理了遼代瓷窯遺址的考古發掘與研究現狀,總結了遼代制瓷的風格和特點。
馮恩學介紹了「春水」玉的考古出土情況、題材表現手法和不同時代特點。
遼代的佛教信仰也受到與會學者們的較多關注。
關於定光佛舍利信仰,杭侃指出遼、宋境內的信仰內涵不同,並在文獻和考古材料的基礎上探討了遼宋兩地、遼境南北、遼代不同派別之間的定光佛信仰差異及其來源問題。
關於白衣觀音信仰,成敘永對該題材現存的遼代造像進行分類和特徵歸納,並分析了遼代造像對高麗造像的影響。
關於同時期的高麗佛教,韓國學者崔兌先整理了10~12世紀高麗佛經及寺院材料,分析了高麗在與遼、宋、元關係下的佛教文化要素特點及其發展變化。
此外,蒙古國學者圖門對古代契丹人的顱骨標本進行人骨學和形態學分析,提出自己的認識。
韓國學者李南珪對韓國10~12世紀考古學的田野工作、研究概況和未來發展進行了歸納和展望。
加拿大學者關玉琳介紹了赤峰地區契丹遼時期的國際考古和歷史合作研究項目。
本文由孫莉、柴麗麗編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等編著《東亞都城和帝陵考古與契丹遼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之「會議紀要」。
內容略有刪節、調整。
978-7-03-049118-3
為進一步推動東亞地區十至十二世紀諸王朝都城和帝陵的考古研究,促進遼代考古和契丹遼文化研究的深入發展,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辦,赤峰市文化局、文物局協辦,巴林左旗旗委、人民政府承辦的「十至十二世紀東亞都城和帝陵考古與契丹遼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於2013年8月22~25日在遼上京和遼祖陵故地——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舉行。
本論文集篩選參會學者論文中的32篇和相關講話、會議紀要結集出版,內容包括十至十二世紀東亞地區諸都城和重要城址考古發現和研究、十至十二世紀東亞地區諸帝王陵和墓葬考古發現和研究、遼代其他重要考古發現與契丹遼文化研究等方面。
這些研究內容廣泛,反映了當前關於十至十二世紀東亞都城和帝陵考古、遼代社會歷史文化研究方面的新進展和新成果。
【版權申明】本文為科學出版社考古訂閱號——科學出版社賽博古(spkaogu)原創發布,轉載請保持內容及公眾號相關信息的完整!
科學出版社賽博古(spkaogu)
科學出版社文物考古分社訂閱號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本書內容。
遼上京考古新發現:契丹古國首都以東向為尊
遼上京考古新發現:契丹古國首都以東向為尊與歷史文獻大體相仿中新社赤峰10月7日電 (記者 李愛平)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董新林7日在赤峰表示,今年以來對契丹古國首都---遼上京宮城南門進...
赤峰巴林左旗遼上京遺址發現宮城北牆
從7月15日開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蒙古第二工作隊和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組成的遼上京遺址考古隊,對巴林左旗境內遼上京宮城進行科學考古發掘。現已確認了宮城的北城牆,並在進一步探尋遼上京...
遼上京遺址考古現場探訪記
2011年起,遼上京考古隊開始了對中國北方第一座草原都城「遼上京」的系統發掘。考古隊今年的工作重點,是對宮城南門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探尋上京是否存在從東向向南向軸線轉變的過程。「上京,太祖創業之地...
遼代顯陵乾陵核心區鎖定
繼唐之後,由契丹族建立的遼代與北宋並立,戰和交替,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遼代國祚兩百餘年,歷經9任皇帝,分葬於5處帝陵。其中今內蒙古赤峰境內有祖陵、懷陵、慶陵,遼寧北鎮市醫巫閭山附近有顯陵...
遼上京遺址考古發掘新進展發現皇城、宮城東門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蒙古第二工作隊和內蒙古考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組成的「遼上京遺址考古隊」,經過近兩個月的發掘,首次發現並確認了從皇城東門、宮城東門到宮城內大型院落的軸線布局,填補了遼上京...
考古發現契丹古國首都遼上京以東向為尊
新華社呼和浩特10月7日電(記者勿日汗)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組成的遼上京考古研究隊,今年對千年前的遼國首都遼上京宮城南門進行發掘,再次佐證了遼上京城市規劃以東...
考古專家透露遼上京遺址五大新發現
中新社赤峰8月10日電 (記者 李愛平)正在內蒙古赤峰召開的「中世紀都城和草原絲路與契丹遼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董新林向外界透露了遼上京遺址考古的五大新發現。 ...
申遺與傳承:探尋「失落的瑰寶」
新華社北京8月15日電(記者屈婷 丁銘)十五年前,日本考古學家佐川正敏第一次來到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的遼上京遺址,當時遺址內沒有任何民間建築,城牆也保存得相當好,令他「印象深刻」。如今,美國古蹟...
遼上京遺址考古工作取得重要進展
遼上京是遼代營建最早、也是最為重要的都城。以往,對於遼上京城址的考古發掘比較薄弱。近年來,隨著遼上京、遼祖陵遺址等考古工作的不斷展開,新的史料不斷被發現,已成為契丹遼文化研究的重要學術增長點。...
遼上京考古發掘新成果和新認識
遼朝是契丹人建立的、漢人居多數的朝代(907—1125年)。公元907年,作為中國歷史進程中重要節點的唐朝滅亡,五代第一個小王朝「梁」立國。同年,雄踞燕山北麓地區的契丹族異軍突起,契丹部落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