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廟墓出土10件編鈕鍾 為中國音樂史最早「五聲齊備」編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長江日報全媒體訊(記者黃征 通訊員胡剛)昨日記者從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湖北棗陽郭家廟墓地又有新發現:在GM30齣土的一套編鈕鍾距今約2700年,為迄今發現的中國音樂史上最早的「五聲齊備」編鐘。

2015年9月至今年1月,省考古所在郭家廟三個不同地點發掘清理墓葬88座、車馬坑一座,出土各類文物1100餘件。

GM30墓的編鈕鍾位於墓葬南室,共10件,保存完整、位置關係明確,為目前所知春秋早期數量最多的編鈕鍾,其型式統一、大小相次、音高穩定、宮調明確,是一套完整實用的青銅樂器。

省考古所所長方勤介紹,中國古代的五音為「宮商角徵羽」,而此前的考古發現顯示,西周時期固定音高樂器的宮調系統皆無「商」聲。

這套編鈕鍾其正鼓部的音高出現了兩次「商」聲,分別出現在相鄰的兩個八度里,「通俗地講,過去的樂器只有四聲,『五音不全』。

這套編鈕鍾『五聲齊備』,是揭示編鐘發展歷程的一次重大發現」。

方勤進一步解釋,從編鐘的發展歷程看,2013年在葉家山墓地出土的一套5件編鐘,是最早的成組編鐘之一,年代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能發「宮」「角」「徵」「羽」四聲,無「商」聲。

此次在郭家廟出土的編鈕鍾,年代在公元前700年,它在葉家山「周原四聲」(「宮」「角」「徵」「羽」)的基礎上,增加了「商」聲,構成了「五正聲」的宮調系統新格局。

這套編鈕鍾是對葉家山西周早期編鐘宮調系統的繼承,也是對舊有格局的發展和完善。

郭家廟編鈕鍾在「一鍾雙音」結構上還出現了一些改變,增強了樂鍾演奏旋律和變換調式的能力。

方勤說:「這些變化中,有一部分特點和公元前433年前後的曾侯乙編鐘一樣。

所以它是曾侯乙編鐘的先聲。

葉家山編鐘(公元前1000年左右)(資料圖)

郭家廟編鈕鍾(公元前700年左右) 省考古所供圖

曾侯乙編鐘(公元前433年前後)

音樂表現力 更豐富

編鐘從「五音不全」到「五聲齊備」,究竟意味著什麼?昨晚接受長江日報記者電話採訪時,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音樂考古專家張翔從音樂發展史的角度進行了分析。

張翔說,郭家廟GM30齣土鈕鍾,體現了西周禮樂制度在春秋早期得到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是西周禮樂制度成熟的標誌。

其「五聲齊備」的特點不僅對音樂本身的發展有影響,還對中國音樂形成五聲性的主要特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也客觀影響到中華民族樂感心理的形成。

他介紹,站在中國音樂考古史乃至世界音樂考古史的角度來看,葉家山編鐘、郭家廟編鈕鍾和擂鼓墩曾侯乙編鐘的考古發掘已經構成了一個整體,脈絡清晰,證據完整。

「從編鐘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出,中國音樂中五聲的形成是逐步的,西方的敘利亞、希臘也一樣,開始都只有四聲,然後逐步變得豐富」。

從葉家山編鐘的四聲到郭家廟編鈕鐘的五聲,經過了300多年的時間。

張翔說,「五聲齊備」後,音樂的表現力更強,旋律更優美,人們聽到的音樂層次和感受更豐富。

「從目前的考古情況來看,還沒有發現和郭家廟編鈕鍾一樣『五聲齊備』的其他樂器。

」張翔說。

「五聲」最早出自《管子》

中國古代的五聲「宮(do)」「商(re)」「角(mi)」「徵(so)」「羽(la)」,分別對應西方音階的1、2、3、5、6。

古代文獻中關於「五聲」的記載,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的《管子》。

張翔介紹,郭家廟編鈕鍾由「徵」音而起的「五正聲」排序,是管子聲律法的最早實例,在科學史(數學、聲學、律學、聲律法、樂器學)上的意義重大。

「過去有人質疑《管子》這本書是否真實存在,這套編鈕鐘的發現有助於解除這種疑問。

音樂理論家黃翔鵬在上世紀70年代對這一問題早有認識。

他指出,人們對《管子》一書的寫作年代問題有爭論,但寫作年代並不等於其形成理論的年代,其《地員》篇音律理論,很可能就是春秋時代的新音樂在實踐中提出理論要求時的產物。

《管子·地員第五十八》中,明確記載了五聲的聲律方法,以及和五聲帶給人的感覺,比如「凡聽徵,如負豬豕覺而駭。

凡聽羽,如鳴馬在野。

凡聽宮,如牛鳴窌中。

凡聽商,如離群羊。

凡聽角,如雉登木以鳴,音疾以清。

在其他文獻中對「五聲」或曰「五音」也多有記載。

如《周禮·春官》中記載:「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

」《孟子·離婁上》記載「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連結>>> 編鐘考古大事記

1978年,湖北隨縣城郊的擂鼓墩出土戰國初期的曾侯乙墓編鐘。

這是由65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具有十二個半音的樂器,也是迄今發現的最大最完整的一套編鐘,是中國文物考古、音樂史和冶鑄史上的空前發現,改寫了世界音樂史。

此前,出土編鐘最多的,一是建國前發掘的河南輝縣琉璃閣60號墓,二是建國後發掘的安徽壽縣蔡侯墓,分別出土各類鐘29件。

1981年,擂鼓墩2號墓出土了一套編鐘,有鍾36件,至今仍可演奏古今中外樂曲,是除曾侯乙編鐘之外我國出土的第二套音域寬廣、音色優美、可供演奏及研究的大型古代打擊樂器。

2000年2月,湖北荊州天星棺二號墓地出土兩套大型編鐘,各由14件組成,青銅製造,高0.72米。

該墓地系楚國封王鄱乘的夫人墓葬地,距今2300多年。

2012年6月,湖北宜昌枝江市萬福垴遺址發現12件編鐘,這些編鐘上有文字還有精美圖案。

考古學者研究認為是西周中期文物,是迄今所知最早的楚國編鐘。

2013年7月4日,湖北省隨州市葉家山發現1個鎛鍾和4個甬鍾,5件為1套。

該編鐘比曾侯乙墓出土的早500餘年,在目前考古發掘的同時代編鐘規模中,規模最大。

這組編鐘可以發9個音,足以演奏優美動聽的樂曲。

其編鐘數量是目前西周早期墓葬中最多的。

與曾侯乙墓編鐘相比,葉家山墓編鐘等級可能比較高。

(記者李少峰/整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曾侯乙墓里都出土了哪些國寶?

歷史文獻里很少有對曾國的記載。郭沫若主編的《中國史稿》指出周朝在隨國、曾國都封有同姓諸侯。1979年,在隨州市郊義地崗季氏梁一座春秋中期的墓葬中出土兩件銘文銅戈,器主季怡為曾國公族,曾穆侯之子西...

我國迄今最早琴瑟組合出土

湖北棗陽郭家廟考古日前又有驚人發現:考古工作人員在清理一座春秋早期的曾國墓葬時,發現了較為完整的琴和瑟,這是我國目前所知最早的琴瑟組合,而琴則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琴。在以往的考古發掘中,瑟多琴...

曾侯乙編鐘:音樂史上的空前發現

1978年,沉睡於地下2000多年的曾侯乙編鐘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出土。它是中國文物考古、音樂史和冶鑄史上的空前發現。近日,記者前往隨州,跟隨曾參與曾侯乙墓考古發掘的隨州市擂鼓墩文物管理處原主...

郭家廟又有重大發現

本報訊【記者劉文生張亞婷】記者昨日獲悉,繼獲評「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後,棗陽郭家廟曾國墓地再出新發現!在30號墓中出土的一套春秋早期編鐘,為迄今所見能敲出「商」聲的最早編鐘,省考古隊稱:「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