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發現兵馬俑,挽救人類偉大的遺產!他走了,國人卻不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很多時候
我們只知道欣賞精美的藝術品
卻忘了發現他們的人
在陝西臨潼
秦始皇陵以東1.5千米處
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始皇兵馬俑
每天都吸引著數萬海內外遊客
人們無不讚嘆它的
氣勢恢宏、巧奪天工
體會著秦代人民驚人的智慧
和豐富的想像力
但
人們也許不知道
這個人類的偉大遺產
在數十年前經歷了怎樣的
驚心動魄
人們也許不知道
這個雄壯威武的地下軍團
他們守護者剛剛悄然離世
他就是趙康民
5月16日
這位最早發現兵馬俑
並認定為文物進行修復的考古學家
因病辭世
享年82歲
1974年
西安臨潼西楊村的幾個農民打井時
一不小心挖到了樣式古怪的瓦片
村民們以為叨擾了神靈
有村民來燒香叩拜「瓦神爺」
還有村民把它們當成凶兆
避之不及
趙康民得到消息後
當即武斷為秦武士陶俑陪葬坑
馬上和同事蹬著三八大槓飛奔現場
趙康民把兵俑的殘肢碎片帶了回去
花了三天時間小心翼翼地拼湊起來
兩具高1米78的陶俑
他告訴聞訊前來的新華社記者藺安穩
這是俑!
秦朝的俑!
這是秦代武士俑!
……
故事還要從頭講起
趙康民生於1936年
閻良關山人
曾多年擔任臨潼區博物館館長
千萬不要小看臨潼
兵馬俑、秦始皇陵、華清宮遺址、西安事變舊址
……
可都在這裡
在這些大名鼎鼎的文化遺產背後
是趙康民用一生時間
追逐著歷史的腳印
把整個生命都奉獻給了
文物保護事業
在上世紀50年代
只有高中文化的趙康民
已經算是文化人了
再加上他能寫善畫的特長
後來就在公社文化站
從事鄉村文化的宣傳創作工作
也就是從這時開始
趙康民開始深深紮根本鄉本土
1961年
人生的轉折點來了
他被推薦到縣文化館工作
負責文物考古兼美工
可以說
趙康民真的算是半道出家
既無學歷又無文憑
他當時也許不知道
他接手的臨潼的文物考古工作
是前無古人的事業
這既是困難
也是機遇
步入文博行業後
白手起家的他就像一頭任勞任怨
埋頭耕耘的關中「秦川牛」
背上考古手鏟、鐵鎬和畫圖、照相工具
騎上一輛破舊的28型加重自行車
奔波在渭河兩岸
驪山之麓的山嶺田間
每天
他伴著晨曦而出
陪著落日而歸
車壞了就扛在肩上
「車騎著人」
渴了就飲山澗水
餓了就去討稀飯
睏了就樹蔭為床
常年風裡來雨里去
原本高挑白凈的關中小伙
卻經常蓬頭垢面
臉堂黝黑
衣衫襤褸
現在回想起來
這就是中國考古人
這就是那個時代的艱苦奮鬥
由於當時全省的文物工作
也僅處於起步階段
困難很多
但趙康民相信
勤能補拙
笨鳥先飛
可學習借鑑的資料少
他就用摘抄專業刊物的笨辦法
生生地積累
可指導求教的老師有限
他就把文物標本與刊物中的圖片逐一對照
自創了一套「看圖識字」法
「半道出家,沒有學歷,沒有文憑
要說搞文博考古
我卻是擀麵杖吹火,一竅不通」
趙康民在《考古生涯》一書的序中
回憶自己入行的經歷
於是
不善言辭不講究吃穿
平日裡不是蹲在地上研究文物
就是埋頭於成堆的資料與書稿前
餓了便咬上幾口夾著青辣椒的饅頭
就是趙康民留給同事們的印象
在歲月的長河中
有些日子我們永遠不能忘記
1974年4月25日
趙康民接到公社的電話
「老趙,你快來,西楊村打井打出好多瓦人
頭比真人還大,還有銅箭頭、秦磚。
」
這個消息讓趙康民驚喜萬分
憑著銅簇、秦磚
以及西楊村鄰近秦始皇陵的特殊位置
他當即判斷村民可能挖到了秦武士俑陪葬坑
此時
被挖出的文物已被棄置28天
因為無人認識
一直無人問津
跨上自行車立即出發
趙康民和王進成
丁耀祖兩位文化館工作人員
一路如飛來到打井現場
趙康民被打井現場的場面驚呆了
井周圍橫七豎八放著陶俑的殘肢
趙康民肯定了自己的判斷
——秦武士俑陪葬坑
當地老百姓處理這些陶俑的方式
也讓人哭笑不得
一些人認為出土的一些「瓦神爺」是天旱的罪魁禍首
有些村民覺得「瓦神爺」面目猙獰
把它掛在麥地邊的柿子樹上嚇麻雀
「鄉黨們,抗旱雖急
但這井暫時不能打了」
趙康民當即站在高高的土堆上
扯開唱秦腔特有的高噪門向群眾大聲說
「這些『瓦神爺』可是寶貝呀
它可能是秦始皇的陪葬品
讓我們先搞清它的來歷。
」
第二天
他帶著村民清理現場
用三輛架子車把文物拉回文化館
經過趙康民的修復
兩個秦武士俑第一次站了起來
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模樣:
身高1.78米
身穿戰袍、腰系束帶、
腿扎行藤、足蹬方口齊頭履
……
機緣巧合
這些被趙康民拼接出來的陶俑
被新華社記者藺安穩看到了
他寫了一篇內參將這一大發現進行上報
緊接著陝西省的領導就知道了這一消息
趙康民也成為了考古隊的一員
開始參與兵馬俑的發掘工作
兵馬俑這一驚天大發現也才一點一點的浮出水面
然後震驚了全世界
從趙康民的發現與修復開始
在秦兵馬俑陪葬坑遺址上建立的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於1979年正式開放
三個兵馬俑坑成品字形排列
總面積2萬多平方米
坑內放置與真人真馬一般大小的陶俑、
陶馬7000餘件
1987年
秦始皇兵馬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秦兵馬俑出土後也引起了世界轟動
遊客更是絡繹不絕
每逢節假日都人山人海
館裡的俑坑還成為了外國元首訪華
最喜歡打卡的一站
據不完全統計
已曾先後迎接了220多位外國元首
或政府首腦參觀
而在兵馬俑火了之後
有一個事情不得不提
據媒體報導
2003年12月
當年的打井農民之一楊新滿曾代表打井農民
聯名向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遞交
「秦兵馬俑發現人」的資格認定申請
要求博物館頒發證書
確認包括他在內的9名農民的
「兵馬俑發現權」
據北青報報導,
2013年10月26日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曾發布《秦陵秦俑考古工作紀實:
一號坑的發現、發掘和研究》一文
1974年3月
農民打井挖出的兵馬俑陶片
嚴格來說不能稱之為"發現"
準確地說是"偶然挖出"
它只是為考古工作提供了發現的線索
文章認為
真正考古意義上的發現
是臨潼縣博物館原館長趙康民
當年
他知曉情況後首次趕到現場
運用專業知識
識別出了「秦代武士俑」
並對它的時代、名稱有了基本認識
後來趙康民還將殘碎陶片收集起來
進行修復
可見
趙康民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
發現和認識秦兵馬俑的人
不過
當年第一鏟鏟到兵馬俑的農民楊志發也火了
不但上了電視
還受邀出國講故事
1998年
柯林頓一家參觀兵馬俑
楊志發被推出來和美國總統見面
還握了握手
據說
楊志發
和當初一起挖井的幾個農民
每天坐在兵馬俑博物館的紀念品店簽名賣書
一天簽上幾百本
每本成本幾十塊的書籤完名就能賣好幾百
不遠處的臨潼縣博物館裡
也有一個老頭在賣書
還特地註明「免費簽字」
他的身份是研究員
他還給自己印了英文名片:
He is the very first man who discovered, determined(應為"recognized"), restored, and unearthed the word(應為"world") famous Terra 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他是發現,鑑定,修復,
發掘世界聞名的兵馬俑的第一人
年近古稀之時
趙康民每天都要步行三四里地來到秦俑館裡
以文物專家、顧問的身份
坐在他當年修復的幾尊秦俑面前
向觀眾講述秦兵馬俑發現的過程
雖然來的人並不多
有人曾直言不諱地問他:
館裡給報酬嗎?
他回答:
沒有
能為臨潼的文物旅遊事業做點事
為觀眾做些服務工作
是我無悔的選擇
1986年
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谷牧看到修復的武士俑
對趙康民說:
你給國家立了大功
1990年
趙康民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其實
趙康民的考古生涯遠不止於
秦兵馬俑的發現和修復
姜寨原始部落遺址
秦兵馬俑一號坑
秦始皇陵便殿遺址
秦始皇陵馬廄坑
唐華清宮御湯遺蹟
……
諸多重大考古發現
均有他的參與或主持
1985年
隨著不斷徵集積累
庫存文物越來越多
趙康民向領導提出修建一座博物館
省、市財政答應各給20萬元
但必須儘快拿出設計方案
為了節省開支
趙康民硬是憑著自己的老底
花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
真的拿出了博物館的平面圖
剖面圖和結構圖等設計方案
數年後
建築設計大師張錦秋
西安市規劃局領導先後到博物館參觀時
對趙康民的設計創意大加讚賞
如今的臨潼博物館已列入
西安東線旅遊的景點序列
成為遊客必去之處
每年觀眾參觀總人數達到六七十萬人次
門票收入達300餘萬元
館內正式職工130多人
是全國縣級博物館中的佼佼者
趙康民編著《考古生涯》的扉頁上
82歲的老人寫道:
考古生涯四三春
花甲又五退休歸
千淘萬漉雖辛苦
吹盡黃沙始得金
這是一位老館長對考古的情誼
這是趙館長的風格
他一生淡泊名利
一生追逐歷史的腳印
今天
秦兵馬俑已是享譽世界的著名景點
每年接待遊客數百萬
創收數億元
二月
就在美國富蘭克林研究所
展出秦兵馬俑期間
一名美國人被控對其中的一個兵馬俑進行了破壞
將該兵馬俑的一個拇指給掰了下來
而單是那個陶俑的價值
就達到了 450 萬美元
可那個向世人揭示這一重大發現的文物專家
卻好像沒人記得了
5月16日
趙康民去世
外媒紛紛重點報導
在國內
他的訃告沒有激起什麼漣漪
英國媒體援引秦始皇帝陵博物館
前館長吳永琪的話說
如果沒有這位離世的老人
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始皇陵兵馬俑
將推遲幾年才會被發現
另一家英國媒體則表示
趙康民被很多人視為秦始皇陵兵馬俑的
發現者和命名者
試想
如果沒有像趙康民
這樣一批早期考古工作者的堅守和努力
這個龐大的地下軍團
或許現在還依然沉睡地下
很遺憾
我們用這樣的方式認識趙康民
他
才是應該被時代銘記
被人們永遠緬懷的中國脊樑
一人
擇一事
終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