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馬俑考古拓荒者趙康民逝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號坑兵馬俑。
■二號坑兵馬傭。
■文官俑。
■趙康民生前工作照。
他把生命交給了考古事業,揭開了一個2000多年的謎團
荒野之中,散亂著幾件「瓦人」殘肢和一簇生鏽銅箭。
「可能是國寶!」44年前,時任陝西省臨潼縣文化專員的趙康民如此認定。
自此,深埋於地下2000餘年的秦兵馬俑漸為世人知曉。
5月16日,這位最早將兵馬俑認定為文物並進行修復的考古學家因病辭世,享年82歲。
半道出家沒學歷沒文憑,
卻執著研究文物
「他一輩子鑽在文物考古里,把生命交給了考古事業。
」臨潼博物館原陳列部主任李美俠5月30日對記者說。
李美俠與趙康民一起共事了20多年。
1976年,初到臨潼縣文化館工作的李美俠在庫房裡第一次見到趙康民:一個黑瘦的人蹲在地上,正仔細端詳一地破碎的陶片。
不善言辭,不講究吃穿,平日裡不是蹲在地上研究文物,就是埋頭於成堆的資料與書稿前,餓了便咬上幾口夾著青辣椒的饅頭,是趙康民留給同事們的印象。
「半道出家,沒有學歷,沒有文憑……要說搞文博考古,我卻是擀麵杖吹火,一竅不通。
」趙康民在《考古生涯》一書的序中回憶自己入行的經歷。
位於陝西關中平原東部的臨潼歷史悠久,曾是京畿之地,文物資源豐富。
然而1961年,趙康民調入臨潼縣文化館接手文物考古工作時,當地文博事業幾乎一片空白,庫房裡只有零星的文物。
作為當時縣文化館文物組唯一的工作人員,他每天背著鐵鏟、鐵鎬和畫圖、照相工具,騎著破舊的自行車奔波在田野山嶺「摸家底」。
每收到一件文物,他便如兒童「看圖識字」一般,與專業刊物相互對照,直到認識。
在資料匱乏的年代,他把《文物》和《考古》刊登的鐘鼎文一字不漏地臨摹了兩大本,並附上專家釋文,成了金文字典。
就這樣日復一日,過了入門關。
秦武士俑被挖出28天無人認識,
趙康民發現了它的價值
1974年4月25日,趙康民接到公社的電話:「老趙,你快來,西楊村打井打出好多瓦人,頭比真人還大,還有銅箭頭、秦磚。
」這個消息讓趙康民驚喜萬分,憑著銅簇、秦磚以及西楊村鄰近秦始皇陵的特殊位置,他當即判斷村民可能挖到了秦武士俑陪葬坑。
此時,被挖出的文物已被棄置28天,因為無人認識,一直無人問津。
跨上自行車立即出發,趙康民和王進成、丁耀祖兩位文化館工作人員一路如飛來到打井現場。
井周圍橫七豎八放著陶俑的殘肢,井口南壁保存完整,東壁兩行通縫磚仍存,明顯就是一座陪葬坑。
這時趙康民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斷。
第二天,他帶著村民清理現場,用三輛架子車把文物拉回文化館。
用樹脂膠黏接、以石膏填補,經過趙康民的修復,兩個秦武士俑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模樣:身高1.78米,身穿戰袍、腰系束帶、腿扎行藤、足蹬方口齊頭履,雙臂下垂,左手五指併攏,右手半握,拇指上翹。
秦兵馬俑的發掘不僅改變了當時文物考古界「秦無俑」的論斷,更為研究封建帝王的埋葬制度,秦代的政治、軍事、社會生活、雕塑藝術、青銅鑄造技術等方面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從趙康民的發現與修復開始,在秦兵馬俑陪葬坑遺址上建立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於1979年正式開放。
三個兵馬俑坑成品字形排列,總面積2萬多平方米,坑內放置與真人真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馬7000餘件。
秦兵馬俑先後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展出,每到一處就引起當地轟動,海外觀眾超過2000萬人次,秦兵馬俑已成為增進國際間政治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趙康民的考古生涯遠不止於秦兵馬俑的發現和修復,姜寨原始部落遺址、秦兵馬俑一號坑、秦始皇陵便殿遺址、秦始皇陵馬廄坑、唐華清宮御湯遺蹟、唐慶山寺上方舍利塔精室、關山唐墓、明劉懋石室墓等諸多重大考古發現均有他的參與或主持。
「趙康民先生不僅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發現和認識秦兵馬俑的人,同時也是秦兵馬俑考古發掘的拓荒者之一。
他一生情系文博事業,曾參與了多處重要遺址的考古發掘與研究工作,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侯寧彬說。
簡介
趙康民
1936年生,臨潼博物館首任館長,1990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中國秦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陝西省博物館學會常務理事,陝西省考古學會理事,中國博物館學會、中國文物學會會員。
從事文博考古工作40餘年,發現、參加、主持、發掘姜寨原始部落遺址、秦兵馬俑一號坑、秦始皇陵便殿遺址、秦始皇陵馬廄坑、唐華清宮御湯遺址、唐慶山寺上方舍利塔精室、關山唐墓、明劉懋石室墓等。
撰寫出版專著有《驪山風物趣話》《驪山勝跡》《臨潼縣誌·文物志》《臨潼碑石》等。
趙康民留下諸多手稿 曾記錄發現秦俑經歷
村民曾將其當作「瓦盆爺」,立於麥田邊嚇麻雀
趙康民曾長時間任職的臨潼博物館裡,陳列部主任梁方保存了足足十厘米厚的趙康民的手稿,其中他這樣描述自己與秦俑的緣分。
「近水樓台先得月。
作為一個基層考古工作者,我有幸率先科學地發現、鑑定、修復、命名和試掘秦俑一號坑,揭開了這個龐大的秦王朝地下王國軍陣的秘密,可謂三生有幸……」
在梁方的記憶中,老人去世前一個多月,還到博物館來抄新收的唐代石碑上的文字,他與文物可謂相伴終生。
如今在臨潼博物館的基本陳列中,第一組展品就是4件兵馬俑,臨潼博物館館長牛江濤介紹,其中3件輕裝武士俑就是當年打井時拉回來的殘片,被趙館長親手修復的第一批出土兵馬俑。
初見兵馬俑的場面,趙康民是這樣記載的:「楊培彥(打井的農民)領我們看完出土的秦磚,又領我們到了井邊看現場,現場一片狼藉,殘俑橫七豎八,柿樹上架著俑頭;麥田旁立著殘俑,戴著破草帽嚇麻雀;紅燒土上立著殘俑,俑前香菸裊裊,殘燭在燃燒,紙灰遍地……」
後來這些被當地村民當做「瓦盆爺」的東西,被清理現場後,裝上三輛架子車,送到了臨潼縣文化館。
趙康民當晚就把全部殘片分類排隊,清洗茬口。
隨後用環氧樹脂膠粘接,殘缺處用石膏填補,連續三天,終於粘起兩個武士俑。
1974年7月15日,秦俑考古隊正式進駐西楊村考古工地,趙康民與袁仲一、屈鴻鈞、崔漢林等人成為揭開秦陵陪葬坑之謎的第一代考古工作者。
牛江濤說:「秦俑的價值是趙館長經過一番研究後認識到的,趙館長將收集到的破碎瓦片進行拼對,修復了第一尊秦俑,還給它命名『秦代武士俑』,『秦俑』一詞就是從這演化而來的。
」
(本版綜合新華社、《西安晚報》、秦始皇帝陵博物館官網)
42年前,農村打井隊挖到"古人頭",專家一席話引出世界奇蹟
1974年,當喧鬧的春天再次來到驪山腳下的時候,西楊村一年一度的打井工程開始了。這天,生產隊長楊培彥和副隊長楊文學,來到村子西南邊柿園一角的西崖畔上。他們一會兒望望驪山的峪口,一會兒又環顧周圍的...
「他把生命交給了考古事業」——記秦兵馬俑考古發掘的拓荒者趙康民
新華社西安5月31日電題:「他把生命交給了考古事業」——記秦兵馬俑考古發掘的拓荒者趙康民新華社記者蔡馨逸、楊一苗荒野之中,散亂著幾件「瓦人」殘肢和一簇生鏽銅箭。「可能是國寶!」44年前,時任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