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竟然擁有領先世界兩千多年的「環保型中央空調」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現在一到夏天和冬天,坐在舒適的房間裡,享受著中央空調帶給我們的涼爽和溫暖,只想說一句:「巴適得很。

」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其實在兩千多年前的秦朝,就已經有了中央空調,而且還是使用範圍超級大,環保無污染的中央空調。

在我國偉大的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陵墓中就首次使用了這套系統,下面我們來簡單的介紹一下。

出於現實和心理的雙重需要,古人常選擇地勢較高、環境優美的地方來設置陵寢,特別是帝王陵。

秦始皇執政於都城咸陽,但陵園卻選在遠離咸陽的驪山之阿。

之所以這樣做,據北魏時期的酈道元解釋:「秦始皇大興厚葬,營建冢壙於驪戎之山,一名藍田,其陰多金,其陽多美玉,始皇貪其美名,因而葬焉。

秦始皇陵以丞相李斯為陵墓的設計者,少府令章邯監工。

共徵集了72萬人力,動用修陵人數最多時近於80萬,幾乎相當於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數的8倍。

陵園工程的修建伴隨著秦始皇一生的政治生涯。

當他13歲剛剛登上王位時的秦王政元年(前247年),陵園營建工程就隨之開始了。

古代帝王生前造陵並非秦始皇的首創,早在戰國時期諸侯國王生前造陵已蔚然成風。

如趙肅侯「十五年起壽陵」,還有平山縣中山國王的陵墓也是生前營造的。

但秦始皇把國君生前造陵的時間提前到即位初期,這是秦始皇的一點改進。

陵園工程修造了39年,一直至秦始皇臨死之際尚未竣工,二世皇帝胡亥繼位,接著又修建了一年多才基本完工。

研究人員發現在封土堆下墓室周圍存在著一圈很厚的細夯土牆,即所謂的宮牆。

經驗證,宮牆東西長約168米,南北141米,南牆寬16米,北牆寬22米。

在修建宮牆的施工中,為了檢測用泥土夯實的宮牆是否堅硬,施工人員會站在遠處用弓箭射牆,若箭能插進牆體,修好的宮牆必須推倒重建。

宮牆都是用多層細土夯實而成,每層大約有5-6厘米厚,相當精緻和堅固。

超出我們預想的是,宮牆頂面甚至高出了當時秦代的地面很多,向下直至現封土下33米,整個牆的高度約30米,非常壯觀!在土牆內側,研究人員又發現了一道石質宮牆。

段清波說,根據探測,發現墓室內沒有進水,而且整個墓室也沒有坍塌。

關中地區歷史上曾遭受過8級以上的大地震,而秦始皇陵墓室卻完好無損,這與宮牆的堅固程度密切相關。

這種宮牆是前所未有的發現!這種嶄新的墓葬形式可以稱為'秦陵式'。

秦陵式宮牆對中國古代陵墓制度的研究能起多大的推動作用,現在還無法預知。

除了宮牆,研究人員發現在秦陵周圍地下存在規模巨大的阻排水渠。

段清波說,長約千米的阻排水渠其實是堵牆,底部由厚達17米的防水性強的青膏泥夯成,上部由84米寬的黃土夯成,規模之大讓人難以想像。

阻排水渠設計相當巧妙。

秦始皇陵園地勢東南高西北低,落差達85米,而阻排水渠正好擋住了地下水由高向低滲透,有效保護了墓室不遭水浸。

《史記》中記載的"穿三泉"中,"三"其實是個概數,其實應該是指在施工中遇到了水淹,所以才修建了阻排水渠。

秦人太聰明了,現在修建的北京國家大劇院,也不過是按照這套辦法來解決水浸問題的。

但是,難道這套排水渠系統真的只有排水這一個功能嗎?如果真的這樣想的話,那就太小看兩千年前的古人了。

人們曾用各種物理探測儀器,比如核磁共振儀、超聲波等儀器對秦始皇陵做過探測。

人們在飛機的下部安裝一個光譜掃描探測儀,在秦始皇陵上面進行遙感成像,最後形成一張圖。

這張圖顯示,在秦始皇陵,有著不同尋常的熱異常,秦始皇陵附近的溫度比周邊其他地方低了四度左右。

那麼這些異常是如何形成的呢?

根據史料研究和對陵園的勘探表明,在這些低溫區比較顯著的地方,正好是陵墓排水渠的位置。

那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其實也不難解釋,由於較多的水分揮發,帶走了大量的熱量,使陵墓附近的溫度驟降,比周邊其他地方相對低了好幾度。

同時,這也進一步的佐證了秦始皇陵的排水渠至今仍然在發揮著作用。

由此可見兩千多年前的秦國的黑科技有多麼的強大,引發我們更進一步的好奇心呀。

秦始皇陵裡面到底還有多少的秘密,多少的黑科技,留給大家的其實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秦始皇地宮真實面貌,專家 不可思議

秦始皇地宮,即對秦始皇陵園,第一次全面的考古勘察始於1962年,考古人員繪製出了陵園第一張平面布局圖,經探測,陵園範圍有56.25平方公里,相當於近78個故宮,引起考古界轟動。秦地宮最早的歷史文...

秦始皇陵的最大突破 能抗住8級地震

秦始皇地宮之迷 墓室約一個足球場大,地宮是放置棺槨和隨葬器物的地方,為秦皇陵建築的核心。有關秦陵地宮位置問題,歷來眾說紛紜。史料《漢舊儀》一書中有一段關於秦始皇陵地宮深度的介紹:公元前210年,...

地宮之謎告破!揭秦陵地宮神秘面紗

「秦皇陵地宮就在封土堆下!」在北京召開的秦始皇陵考古遙感與地球物理技術成果驗收會上,秦始皇陵考古隊隊長段清波宣布,通過最新遙感考古和物探勘查表明,中國第一個帝王陵園的布局之謎已經解開。據悉,該項...

秦始皇秦陵地宮曝光,秦始皇屍體疑遭腐爛

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始皇陵從公元前二四六年秦始皇十三歲開始營建,前後三十八年時間動用數十萬人力。根據近幾十年的考古調查勘探,發現其陵區總面積達五十六平方公里,主體工程包括地宮、城牆、從葬坑等...

秦始皇陵墓地道陰兵之謎:秦陵地宮在哪裡

秦始皇陵位於臨撞縣城東5公里,距西安市約37公里,南倚驪山,北臨渭水。為什麼選位在這裡呢?有人認為,這與古人迷信風水寶地是分不開的。近年來,地質學家根據衛星拍照的圖片看:從驕山到華山工好像一條...

未解之謎系列之秦始皇地宮

秦始皇地宮,即對秦始皇陵園,第一次全面的考古勘察始於1962年,考古人員繪製出了陵園第一張平面布局圖,經探測,陵園範圍有56.25平方公里,相當於近78個故宮,引起考古界轟動。秦地宮最早的歷史文...

秦始皇陵考古故事

秦始皇陵背靠驪山,面對渭水,風水俱佳。其規模之宏大、陪葬坑之多、內涵之豐富,為歷代帝王陵墓之冠。對秦始皇陵所做的實地考察記錄,最早見於明代都穆的《驪山記》。1906年,日本足立喜六白勺《長安史跡...

揭「秦始皇陵墓」遺址規模之秘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前259—前210年)的陵寢,中國第一批世界文化遺產、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5公里處的驪山北麓。

秦始皇陵九大未解之謎 地下驚現「國庫」!

隨著電視劇羋月傳的熱播,把秦始皇再一次推上了浪潮,而對於秦始皇陵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自發現秦始皇陵墓以來,我們就一直在對其進行研究,發現了諸多的謎團,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有關秦始皇陵九大未解之謎。

秦始皇陵地宮首度曝光:秦始皇屍體已腐爛

【科技訊】1月18日消息,中國考古學家們1974年春季就已經發現了秦始皇陵,而且秦始皇的埋身之處也已經找到,但是幾乎整整40年過去了,國家卻從來沒有要開棺的意思,一直以陵墓中探測到水銀含量嚴重超...

封土層下秦始皇地宮的詭秘到底在哪?

秦始皇的地宮是否真的存於封土之下,兩千年來眾說紛紜。歷史上不可勝數的記載和傳說讓秦陵地宮成為千古之謎,並且頭緒越來越複雜。有人推測封土下並非真正的地宮所在,更有人臆斷他的墓室在南部的驪山里。當然...

深度解析:秦始皇陵為什麼不挖了的秘密,

秦始皇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稱帝的統治者,其生平事跡以及死後陵墓都成為了考古學家們重點關注的焦點。尤其是有關秦始皇陵墓的種種猜測,以及駭人聽聞的未解之謎,近年來更是得到諸多史學家的激烈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