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水洞溝:歐洲奧瑞納文化特徵的石器在這裡都出現了?啥情況?

文章推薦指數: 81 %
投票人數:11人

水洞溝位於寧夏銀川市濱河新區103省道旁,東西長約6公里,南北寬約2公里,占地面積7.8平方公里。

是我國最早發現的舊石器時代遺址,最早進入系統研究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之一,被譽為史前考古的發祥地,中西方歷史交流的見證地。

(本篇攝影/鄭立山)

水洞溝遺址幾乎從發現之日起就引起了爭議,爭議的核心包括舊石器遺存的技術特點、文化屬性、來龍去脈,還有它和西方舊石器文化的關係。

由於水洞溝遺址中曾經出土了大量具有歐洲莫斯特、奧瑞納文化特徵的石器,與西方出土的石器風格極為相似,有學者便據此提出了水洞溝文化「西來說」。

同樣水洞溝某些地點和地表存在大量具有我國北方小石器傳統的石製品,又與其同期或稍晚的華北細石器文化存在某種關聯,這兩種類型的文化又支持了「本土起源說」。

大量的考古發現表明:水洞溝在三四萬年前具有豐富的水源和動植物資源,也具有比較優越的生產、生活條件。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高星研究員據此推測,大約在4萬年前,有一群原來生活在西伯利亞——阿爾泰地區的先民受冰期嚴寒的逼迫,輾轉來到水洞溝繁衍生息,並利用已經掌握的技術,就地取材製作了大量鋒利的石器。

1923年,法國神甫、古生物學家德日進等人首次發掘了水洞溝遺址。

後來經過我國著名考古學家、古人類學家裴文中、賈蘭坡等人以及寧夏考古工作者的悉心研究,確認其為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

水洞溝的神奇還在於它不僅是三萬年前遠古人類繁衍生息之地,還是我國明代邊塞重要的軍事防禦重地。

在我國有長城的地方很多,但是長城、溝塹、城堡與險峻的大峽谷以及沿峽谷絕壁而鑿的藏兵洞共同組成的立體軍事防禦體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寧夏水洞溝:還你一個舊石器時代遺址

寧夏,水洞溝古人類文化遺址,位於寧夏靈武市臨河鎮水洞溝村,距銀川市19公里,占地7.8平方公里。民國十二年(1923年),由法國古生物學家德日進、桑志華在這裡發現,通過發掘,出土了大量石器和動物...

穿越四萬年:早期東亞現代人尋蹤

一直以來,中國文明史早期的某些具有獨立起源的文明成就總是會被西方懷疑,認為是從亞歐大陸的其他地區傳入的。在新石器考古領域內,安特生髮現仰韶文化之後不久,仰韶文化西來說便甚囂塵上。早先的中國文化西...

寧夏古蹟三十九:水洞溝古人類遺址

原創: 古峽 寧夏古蹟 1周前 二十億年前,水洞溝遺址一帶一片茫茫大海,之後,這一帶地質所處板塊處於活躍期,先後經歷了極為漫長的下陷海相沉積、上升成陸、再度下降沉積及塊斷上升等地質發展階段。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