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鎮江文物古蹟之考古講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6年,是鎮江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命名30周年。

為貫徹習總書記關於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宣傳紀念鎮江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命名30周年,鎮江市文廣新局、鎮江報業傳媒集團聯合策劃推出了「影響中國的鎮江文物古蹟」大型尋訪系列活動,由金山網組織網友,走進鎮江本地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著名文物古蹟,通過參觀、邀請文物專家開展講座等形式,尋訪文物古蹟背後的文化與故事;組織網友在論壇發布圖文貼,進一步宣傳和推廣鎮江,讓更多人了解鎮江3000多年的悠久歷史與文化。

該主題系列活動亦為江蘇省第四屆網絡文化季「尋訪影響中國的江蘇文物古蹟」系列活動之一。

通過開展相關活動,希望能夠進一步激發廣大網友熱愛家鄉、熱愛江蘇、熱愛祖國,關注文物古蹟、保護文物古蹟的熱情。

「尋訪影響中國的鎮江文物古蹟」之古城考古講座

金山網訊6月4日上午,金山網組織熱心名城文物古蹟保護的網友70多人,走進鎮江市圖書館「文心講堂」,聆聽考古專家劉建國先生講述《三十年間考古城》。

劉建國先生,為原鎮江古城考古所所長、鎮江博物館研究員,從事城市考古30餘年,曾主持花山灣古城、鐵瓮城、西津渡等遺址考古發掘,撰有《古城三部曲——鎮江城市考古》等學術專著,在鎮江考古與文物保護方面擁有深厚的閱歷。

劉建國先生在講座中,以他在鎮江三十多年的考古城經歷,以城垣、城門為專題,深入淺出、妙趣橫生地講述了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鎮江兩千多年來的城市(城郭)變遷及其考古印證,重點介紹了花山灣古城及三國名城、東吳古都「鐵瓮城」等的發現、考古及保護現狀。

講座結束後,一些網友意猶未盡,圍著劉老詢問關於鎮江歷史、名城文物古蹟保護方面的相關問題,久久方才散去。

許多網友表示,聆聽了劉建國先生的講座,增長了知識,增加了對自己生活的這座古城的認識,也認識到要保護家鄉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蹟的一份責任。

本次由金山網、鎮江市圖書館聯合舉辦的「文心講堂」——古城考古講座,是尋訪「影響中國的鎮江文物古蹟」系列活動繼「閱讀遺存」之旅、「梁祝髮源地」之旅、「大字之祖」之旅、「夢溪園」之旅後的第五站。

(記者李斌)

6月4日上午,金山網組織熱心名城文物古蹟保護的網友70多人,走進鎮江市圖書館「文心講堂」,聆聽考古專家劉建國先生講述《三十年間考古城》。

(攝影顧華琪)

劉建國先生在講座中,以他在鎮江三十多年的考古城經歷,以城垣、城門為專題,深入淺出、妙趣橫生地講述了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鎮江兩千多年來的城市(城郭)變遷及其考古印證,重點介紹了花山灣古城及三國名城、東吳古都「鐵瓮城」等的發現、考古及保護現狀。

(攝影 李斌)

圖為劉建國先生在講座中。

(攝影 鶴影若初)

圖為聽眾在認真聆聽劉建國先生的講座。

(攝影 李斌)

圖為部分參加講座的網友與劉建國先生(後排左四)合影留念。

(攝影鶴影若初)

相關介紹: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鎮江市:

鎮江位於江蘇省西南部,長江下游南岸,臨江近海,東接常州,西鄰南京,北與揚州、泰州隔江相望;長江和大運河在這裡交匯,自古襟吳帶楚,控南拒北,歷為長江下游水陸交通樞紐、軍事重鎮。

長江流經鎮江轄區103.7公里,古運河從京口閘到諫壁閘貫穿新老市區。

市區濱長江南岸,地勢南高北低、西高東低,寧鎮山脈伸向市區的余脈斷續其間。

市內諸多山丘林立,遙相呼應,氣象非凡。

鎮江歷史悠久,商代是土著居民荊蠻族聚集之地,是吳文化發源地,六朝重鎮(三國東吳創業地之一、南朝宋齊梁三朝帝王之鄉),從隋唐至清朝中期千年漕運的江南樞紐,第二次鴉片戰爭後的對外通商口岸和商埠,民國時期的江蘇省會,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新四軍茅山抗日根據地。

早在西周康王時(前1020~前996年),鎮江為宜侯封地,「宜邑」作為西周姬姓諸侯國「勾吳」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所在,同時也具有軍事駐防性質。

春秋時屬吳,稱為朱方。

朱方被吳國設置為「朱方之縣」,這是春秋時吳國唯一見錄於史藉記載的縣名,朱方是當時吳國西部的一座重要城邑。

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滅吳,屬越。

楚滅越後,名谷陽。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帝東巡時以谷陽有王氣,遣赭衣囚徒,鑿斷京峴山,築馳道,改稱丹徒。

秦滅楚後,置三十六郡,丹徒縣屬會稽郡(今蘇州),丹徒縣治設于丹徒故城。

漢代丹徒設左、右尉,縣城有城隍廟、東嶽廟,當屬萬戶以上大縣,具一定規模。

丹徒故城濱臨長江,城東南即是徒陽運河入江口「徒兒浦」,是一座古代河口城市,與運河的形成和發展密切相關,也是臨江踞守掌扼交通咽喉的軍事要地。

至唐仍有故城。

鎮江之市區,秦漢時為京口,三國時已有京城,東漢後期即有城垣,建於何時已不可考。

城垣為土城,以山為壘,以土為城,《南齊書.州郡》稱「京城因山為壘,望海臨江,緣江為境」,應是較大範圍的城池;《京口山水志》曰「郡城周十三里,即吳京城故基」;《三國志》載,漢獻帝建安九年(204年)孫韶「繕治京城」。

元《至順鎮江志》載:「郡城周迴二十六里十七步,高九尺六寸。

晉宋間,城固不廢。

」但建安十三年,孫權自吳(蘇州)移駐京口,在北固山前峰即今鼓樓崗一帶築子城,號鐵瓮城,作為治所。

《輿地誌》載,子城周迴630步,開南、西二門,內外皆固以磚甓。

以後歷代築城均以北固山為中心,逐步擴展。

東晉時期,郗鑒曾修子城,王恭亦對子城進行改建。

東晉初,京口為晉陵郡治,刺史郗鑒當時出於軍事防衛需要,在鐵瓮城以東修築了晉陵羅城,該城即晉陵之郡城——京口城,為子城之羅城。

羅城位於市區東北的京峴山的余脈上,城垣走向隨京峴山向城區和長江邊的山勢曲折蜿蜒,城垣大部分是依山加土夯築而成,「因山為壘,緣江為境」,北城垣瀕臨長江,平面略呈梯形,城周長約十里。

至唐、宋時期,該城廢棄。

今考古證實城垣遺蹟尚存2000餘米,有多處夯土城牆的一側或兩側有磚砌護牆,磚上印有文字,其中有「晉陵」、「晉陵羅城孟勝」、「磚城」、「花山」、「羅城磚」、「東郭門」、「南郭門」等磚文,未發現晚至宋代的夯土城及文字磚。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縣治從丹徒移至治京口,此後固定於京口。

開皇十五年置潤州。

煬帝大業六年(610年),拓開江南運河「自京口至餘杭(今杭州)八百餘里」。

唐開元年間(713-741年)潤州刺史齊濣於江北新開伊婁河,在江南移漕路自丹徒口至城西京口港,設京口堰,使大運河與長江在京口交會,南北運河相接,京口港成為這一交叉水系上的樞紐港,主要功能是轉運漕糧與貢品,極大的促進了鎮江經濟的發展。

唐文宗大和年間(827-835年),觀察使王璠築子城之東西夾城。

東夾城自子城延出,經東門坡到清風橋(范公橋)一帶。

城門有二,南曰建德,後改為朱方;西曰清風。

西夾城經千秋橋、萬古一人巷到高橋北一帶。

城門有二:東曰千秋,後改名鐵瓮;西曰崇化,後改名高橋。

《至順鎮江志》載:「子城並東西夾城,共長十二里七十步,高三丈一尺。

」唐僖宗乾符年間(874-879年),周寶為鎮海節度使,築羅城。

該城土築,又名土城。

(南唐時,潤州刺史林仁肇曾修子城。

北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升潤州為鎮江府,此為鎮江行政建製得名之始。

南宋寧宗嘉定七年(1214年),鎮江知府史彌堅重修羅城,增開城門7座。

但到度宗咸淳年間(1265-1274年)已廢其五。

仍存城門12座:東面有青陽門,南面有南水、通吳、仁和、中土4門,西面有登雲門,北面有定波門,西南有鶴林、放鶴2門,西北有還京門,東北有利涉、通津2門。

宋代城市規模擴大,志載宋代鎮江城內有7坊:崇德坊、化隆坊、太平坊、踐教坊、靜寧坊、臨津坊、還仁坊; 33條街巷,城市中心移到大市口一帶,至今未變。

到理宗(1225-1264年)時,城市人口達到近17萬人,其中城廂區人口達5.68萬人。

元初,「凡郡之有城廓者皆撤而去之」,鎮江城廓聽其敗壞。

至元代中業時,城市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

文宗至順年間(1330-1331年),鎮江城區有7隅、28坊、5市、7街、82巷,人口有19萬人,其中城廂區人口為6.5萬人。

元末明初,(順帝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占鎮江,派)駐守鎮江元帥耿再成在宋元廢城的基礎上開始重新築鎮江府城。

明洪武元年(1368年),指揮宋禮加砌磚石,城周9里13步,高2丈6尺,有4座主要城門:東曰朝陽,西曰金銀,南曰虎踞,北曰定波。

西門北側還有一小門。

清代實測,城周長12里有餘。

面積約2.8平方千米。

清康熙元年(1662年),將軍劉之源重修。

此後多次修繕。

是為「明清府城」。

明清時鎮江港成為糧食、棉布、絲綢、木材等商品的中轉港。

清咸豐三年(1853年),太平軍攻克鎮江,在明清府城北部沿江一帶加築外廓,志稱「新城」,長6里200步,共18座城門,面積約1.2平方公里,。

太平天國失敗後(新城逐漸毀壞),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新城被清政府拆除。

現尚存姚一灣小營盤殘垣十餘丈。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在1858年簽訂的中英《天津條約》中,鎮江與漢口、九江、南京等沿長江城市被列為通商口岸,並允許英人在城中設立租界。

咸豐十一年(1861年),英國在鎮江雲台山取得土地156畝永租權,設租界。

租界範圍包括雲台山下西至小碼頭,北至江邊,東至鎮屏山巷,南至銀山門街。

鎮江闢為商埠後,隨長江航運興起,鎮江商業發展迅速,鎮江發展成為長江下游航運和商業重地。

同治、光緒年間(1862-1909年),城市街巷擴大,人口增多,光緒年間有6市、24坊、35街、154巷。

到宣統三年(1911年)時,人口達到47.76萬人,其中城廂區人口有12萬多人。

沿江市街更向西發展到金山河一帶。

1908年滬寧鐵路修通,市區又漸次發展到西火車站,此期間城牆開始陸續被拆毀,城內外融成一體。

(但清末海運興起,漕運廢止,鎮江一度衰落。

民國十七年(1928年),國民政府定鎮江為江蘇省會。

鐵瓮城是鎮江市區迄今考古發現年代最早的城池。

建安初年(196年)孫權始建。

鐵瓮城又名子城,晉、唐以降,鎮江地區的州、府衙署均設於此,至今已有1800餘年的歷史。

在城內外發現了三國以降歷代城垣、城門、衙署及路、壕等多處遺址。

2000年鐵瓮城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鎮江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後,通過合理規劃,構建了鐵瓮城與北固山——日精山——定波門——六朝城牆遺址綠帶體系,形成城市歷史空間網絡,全面凸現了歷史環境的完整性。

鎮江轄區內共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18處,其中國家級4處(15個點),省級23處,市(縣)級191處,另外有市政府公布登記保護的不可移動文物240處。

鎮江的文物古蹟具有歷史跨度大,內涵豐富,門類齊全,個性鮮明的特點。

古文化遺址:從七里甸至大港沿江一帶,分布著分布著眾多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和「湖熟文化」遺址。

蓮花洞、丁沙地、斷山墩城頭山、戴家山、磨盤墩、龍脈團山、枕山、馬跡山等文化遺址對於古代長江下游史前考古和吳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

古城牆遺址:鐵瓮城遺址、花山灣東晉古城牆遺址。

古墓葬:全國聞名的有大港煙墩山西周土墩墓,曾出土帶有長篇銘文的青銅器——「宜侯夨簋」,上面記載了西周初年井田制與奴隸制的一些情況,周康王改封虞侯為宜侯的經過,並且成了「吳為周裔」的實物佐證。

還有母子墩土墩墓,青龍山春秋貴族墓,古樓崗西漢荊王劉賈墓,北固山東吳太史慈墓,黃鶴山宋米芾墓,京峴山宋抗金名將宗澤墓,夾山辛亥烈士趙伯先墓等。

古石刻藝術:焦山有400多方自六朝至明清的碑林和西麓沿江一線100多方摩崖石刻,尤以六朝摩崖石刻號稱「大字之祖」的瘞鶴銘最為著名。

名人遺蹟和故居:南山有南朝宋戴顒聽鸝山房、梁昭明太子蕭統讀書台,唐李德裕杜鵑樓;金山有宋蘇東坡寫經處楞枷台、佛印山房,焦山別峰庵有清鄭板橋讀書處等。

北固山的北固樓、多景樓,南朝梁蕭衍、唐李德裕、李白、王灣、宋蘇東坡、米芾、陸遊、辛棄疾、元薩都剌等均在此寫有不朽詩篇。

南齊劉勰(約465- 532)撰著《文心雕龍》50篇,論古今文體,是我國第一部體系完整的文學理論巨著。

北宋沈括(1031-1095)晚年,定居鎮江,在夢溪園裡總結了畢生學術研究,寫成《夢溪筆談》......

——摘自《江蘇省地方志》

原標題:尋訪鎮江文物古蹟之考古講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鎮江建城史的初步研究

□ 霍 強一、新石器時代至春秋時期「朱方城」「朱方」原是商周時期江南東夷族的一個方國,這一地名最早見於《左傳》。公元前六世紀中葉,吳王句余把「朱方」給齊國逃臣慶封作封邑,慶封於此「聚族而居,富於...

古城守望者的赤子情懷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是清代書畫家鄭燮的七絕《竹石》。詩人借竹寫人,寓情於物,熱情歌頌仁人志士那種追求真理、堅忍不拔的頑強毅力與凜然風骨。 以此來...

打開名城的「地下名城」

雖然,在我們讀過的古代鎮江志書中,明明白白寫有三國鐵瓮城、六朝京口城、唐代東西夾城、潤州羅城、南宋鎮江羅城、明清鎮江府城、新城等歷代城池,還有無數詩人詠唱的漕渠、渡口、名樓、古剎,以及眾多的官署...

鎮江歷史文化傳說

鎮江,古稱「宜」「朱方」「丹徒」、「京口」、「潤州」、「南徐州」。名字,有兩種說法:一是因鎮江北部沿江岸—帶地勢比較低洼,在古代常受水害,所以在水名之前加一吉祥詞,以示祈望而得名。二是在公元11...

流光史影鐵瓮城:山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山

許多鎮江人都知道一段佳話,鎮江鬧市區有條萬古路,就是因為鐵瓮城而遲遲未能完工,鐵瓮城遺址作為鎮江市區最早的城池和歷代州署、府署的政治、軍事、文化中心,它能被完整地保存下來,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感知西津度近千年的歷史文脈和底蘊

西津渡承載著自唐朝以來1300多年的歷史遺存,不僅被稱為一部「活著的歷史」,更是鎮江的歷史文化博覽區。整個西津渡街全長約1000米,古街上的建築多為明清時期的遺蹟。近千年的歷史文化的積澱,讓西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