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建城史的初步研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 霍 強
一、新石器時代至春秋時期「朱方城」
「朱方」原是商周時期江南東夷族的一個方國,這一地名最早見於《左傳》。
公元前六世紀中葉,吳王句余把「朱方」給齊國逃臣慶封作封邑,慶封於此「聚族而居,富於其舊」,後楚國派屈申率列國聯軍圍朱方,「執慶封而盡滅其族」,這即是吳楚戰爭中著名的「朱方之役」。
朱方,作為吳國西部的一座重要城邑,在春秋時期已是名聞遐邇。
「方」字地名比較古老,不但在當時吳國地名中不見他例,甚至上溯到西周時期也極為少見。
歷史上普遍流行這種地名稱呼的,主要見於商代,商代的甲骨文及金文中比比皆是,可以征考的就有徐方、虎方、林方、危方等。
以商代的語體通例,地名之「方」,既指國名也指族名。
並且,商人在卜甲中還將「方」與「夷」通用,如徐方亦稱徐夷,虎方亦稱虎夷,故而朱方也可稱朱夷。
在近些年鎮江考古中,出土了若干新石器時代至春秋時期的文化遺存及關於「朱方」地望的磚銘遺物,為鎮江先秦歷史提供了實物證據和重要信息。
遺址。
在1980年至2014年的城市考古中,多次發現新石器至春秋時期的文化遺蹟和遺物。
如1980年和2014年在鎮江丁卯橋路與苗家灣路交叉口的馬跡山遺址、1984年中山橋改建工程的橋基之下出土春秋時期的兵器銅戈、1985年花山灣古城工地、1995年夢溪廣場西南側住宅工地、1998年在蒜山東頂、1999年夢溪路汽配工地、2000年北固山後峰腰台、2004年鐵瓮城南門遺址等,它們所出土的遺物中,陶制素麵鬲和素麵甑炊具所占的比例很大,說明作為江南東夷人的方國,雖然在春秋時期被納入吳國的版圖,但原有的東夷文化並沒有隨之消失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著傳統風貌。
特別在1998年在市區南側虎頭山的唐代羅城遺蹟內,出土了多件「朱方鄉」銘文磚。
它的發現表示唐代並存著兩個古鄉建置:一是丹徒鄉(在秦至六朝丹徒縣治舊址所置,地望即今丹徒鎮一帶);二是朱方鄉(先秦朱方之縣廢后所置)。
墓葬。
這一時期的喪葬形制主要流行一種較為特殊的土墩墓葬,多是就地平整,或挖一淺坑,也見鋪砌石床或石槨,其上置放死者及隨葬品,再行堆土掩埋,形成饅首狀的封土多一般不見棺木葬具。
有「一墩一墓」和「一墩多墓」兩種型,隨葬品多與同期遺址內涵特徵相一致,主要出有夾砂陶的鬲、鼎,印紋硬陶的瓮、瓿,泥質陶的尊、盤,原始青瓷的罐、豆等,還出有玉石製作的玦等。
青銅器大多出於「一墩一墓」的土墩墓中,鎮江城東以大港煙墩山、母子墩和磨盤墩最為著名。
這三座墓的時代都屬於西周,所出青銅器有鬲、鼎、簋、卣、盤、盂、壺、尊等,晚期出現匜,大部分銅器風格接近江淮地區周代青銅文化特徵。
自煙墩山出土宜侯矢簋以來,大港一帶已先後發現西周至春秋時期的大墓10餘座,多位於毗鄰呼應的山頂之上,陪葬品中有相當數量的青銅禮器,表明其墓主身份地位較高,推測他們即是朱方國君及其顯貴的墓地,這似乎反映出朱方城也可能在今大港一帶。
二、漢代丹徒故城及「京城」
現今鎮江市區,秦漢時屬丹徒縣西鄉,城在今市東9公里處的丹徒。
《括地誌》:「丹徒故城在潤州丹徒縣東南十八里,漢丹徒縣也」,將漢時丹徒故城與唐時丹徒縣城(即今鎮江市區)之間的地理位置關係交代得十分清楚。
丹徒縣治設在今丹徒的時間較長,歷秦漢兩代,並延至六朝,漢時屬會稽郡,西晉永康二年(公元281年)曾改毗陵縣,並為毗陵郡治所在。
丹徒故城北臨長江(漢魏時稱北江),酈道元《水經注》載:「《地理志》曰,毗陵縣,舊會稽之屬縣丹徒縣也,北二百步有故城,本毗陵郡治也。
舊去江三里,岸稍毀,遂至城下。
城北有揚州刺史劉繇墓,淪於江,江即北江也。
」據此其時丹徒城池有新、舊二城,相距二百步。
舊城因近江岸,約久已坍入江內;新城範圍可能包括今丹徒一帶,丹徒過去還有城隍廟、東嶽廟等建築。
考古資料亦有佐證,1980年在丹徒鎮醫院附近金家山一座西漢墓內出土一方「丹徒右尉」銅印,應是墓主人身前的職官印。
漢時萬戶以上大縣才設置左、右二尉,由此可知丹徒當時屬萬戶以上的大縣。
丹徒鎮附近除了出有丹徒右尉墓以外,還發現多座漢墓,集中分布於其西側和南側兩處基地。
漢末孫權曾在長江南岸北固山建有一座城池,世謂「京城」或「京」,又俗稱鐵瓮城。
公元208年孫權遷都於此,以鐵瓮城為控制江東、進而逐鹿中原的中心基地,它在六朝史上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1991年起,南京大學考古專業師生與鎮江考古工作者合作,開始進行鐵瓮城考古;1993年以後,此課題又交由鎮江古城考古所繼續實施。
考古揭示,此城系利用北固山南峰加築而成,夯土外側多見加護磚牆。
城垣平面近橢圓形,南北長約480米,東西寬處近300米。
此外還先後發現城內官衙建築、城外石路、城壕等遺蹟。
2004年又對鐵瓮城南門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揭示了西側城垣、墩台等部分遺蹟。
三、六朝京口城及唐宋三重城
京城在東晉時期又稱京口城,是東晉徐州及晉陵郡、南朝南徐州及東海郡治所在,為六朝時期重要城邑。
此城於1984年被考古發現,範圍包括鐵瓮城南側及花山灣一帶,其規模有所擴大。
南朝顧野王《輿地誌》稱:「今之城宇,多恭所制」,「王恭更大改創」。
1984年,在鎮江市區東側花山灣開發建設工地上,考古發現這座古城遺址。
古城位於市區東北花山灣丘陵山之上,城垣大部分依山加土夯築,牆與山渾然一體。
其走向隨山勢逶迤曲折,整體平面略呈梯形,鐵瓮城被包在西北角,周長約6公里。
唐代潤州自內向外設有三重城——子城、夾城及羅城。
宋代基本因襲末變,只是南宋時將羅城予以重修改制。
(一)子城
唐宋子城位於北固山南峰,系利用原鐵瓮城舊址予以改造、修繕。
1.唐代子城。
志書中未載有唐代修築子城事跡。
但在2004年鐵瓮城南門考古中,發現有唐代門墩台基包磚牆、門外擋土牆、道路等遺蹟。
2.五代子城。
志載,南唐潤州刺史林仁肇曾對子城加以重修,並刻有《修子城石記》。
而在鐵瓮城南門考古時,亦發現五代子城城門遺蹟,如墩台包磚牆、城門外道路等疊壓存唐代遺蹟上方或外側。
3.宋代子城,宋代曾重修子城,並在原有南、西二門之外新辟東、北二門。
東曰望春(後改名東海),南曰鼓角,西曰欽賢(俗稱獅子門),北門名未詳。
南門又稱譙門(建有望樓的城門),而在南門考古中,亦發現宋代城門墩台遺蹟,位於唐、五代墩台遺蹟的內側。
(二)唐代東西夾城
唐太和中,「浙江西道觀察使工璠築,東西夾城共長十二里有奇」,「高三史一尺」。
夾城分東、西二城,位於鐵瓮城兩翼及南側,故稱夾城。
中唐時建東、西夾城,主要目的是保障分布在鐵瓮城東、西、南三面眾多衙署的安全。
1.東夾城。
位於子城(鐵瓮城)東側及南側,其格局大致與六朝京口城舊址重合。
「東夾城二門:南曰建德(後改名朱方),四曰清風。
」近年來城市考古中,曾多次發現東夾城遺蹟。
2.西夾城。
位於子城西側。
其東垣即以子城(鐵瓮城)西垣為之;南垣從子城西垣南端,沿穿城運河千秋橋至高橋段內側(今千秋橋街北側至四牌樓北側);西垣則是從高橋東(今道署街西)折轉北上今會蓮庵街東段北側;北垣從子城北端沿今東吳路南向西延伸與西垣北端相接。
(三)唐宋羅城
晚唐時潤州築有羅城,即外郭城。
《資治通鑑》載,光啟三年(887年)「(鎮海節度周寶)築羅城二十餘里」。
宋《嘉定鎮江志》對唐代羅城亦有具體表述。
唐代朝京門至宋時改稱還京門,奉天門改名登雲門。
志載有三座城門,為來遠門、定波門、利涉門。
其中,定波門已被考古發現。
1999年,在老北門一建設工地中探查到定波門遺蹟,並通過發掘證明此門自唐代一直沿用至清代。
唐代羅城沿用至北宋後,雖然志書未見修城的記載,但事實上羅城並沒有被廢棄。
在多處唐代羅城考古中,如唐代朝京門遺址、馬家山城垣遺址、會蓮庵街城垣遺址等,都發現唐代城垣夯土的上方或外側有北宋加築的夯土遺蹟。
南宋羅城。
至南宋時,唐代羅城已經年久失修、積廢弗治。
嘉定七年(1214年),太守史彌堅奉旨主持了羅城的修繕和改造,對部分城段的走向加以調整,並對城門有所增減或改造,城垣大都因循唐代羅城舊址。
「凡舊城之圮者,牆而塞之,因軍民之便,視地勢之宜新作之門七」,「諸軍穿垣而出因之以為城門者十有一」,加上唐代羅城舊門八,「凡門有二十六」 。
史彌堅還親自撰有《修城記》,記述修築始末。
四、明清府城及太平天國新城
元末,農民起義風起雲湧。
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在攻占集慶(今南京)之後,派徐達攻下鎮江,朱元璋親自來到鎮江「謁孔子廟,遣儒士告諭父老,勸農桑」。
次年,他正式採納儒生朱升的建國方略: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元末明初鎮江城的修築就是在這「高築牆」的戰略指導下予以規劃實施的,前後分兩個階段,並由兩位將軍分別主持。
第一次是耿再成,字德甫,五河人,《明史》有傳。
他是朱元璋的老部下,曾「下集慶,以元帥守鎮江,以行樞密院判官守長興,再守揚州……洪武十年加贈泗國公,諡『武莊』」。
明代李一陽《修夾城記》亦記曰:「高皇帝師入建康,命泗國耿武莊守潤,益樹支輔,以遏東兵、武莊請因六朝舊城稍斂之」。
考慮到當時江南戰事的急迫,加之耿再成守潤的時間不長,因此推算這次築城時間大約是在至正十六年(1356年)至十七年(1357年)之間。
第二次是宋禮,《明史》無傳。
修城事跡亦見之於史料:《明正德丹徒縣治》:「洪武元年(1368年)鎮江衛指揮宋禮請於朝,甃以磚石。
」《江南通志》亦載:「明初元帥耿再成守潤因遺址重建,指揮宋禮奉敕甃以磚石」。
此城平面近似方形,另加上東北、西北有兩處伸出的角狀部分,其東為府治(即鐵瓮城),為北水關。
志載城垣、城門及城隍設施:「城故周圍十三里,高准二丈九尺。
四門、月城、北門夾城合二干八百四十餘丈,女牆一千四百一十五座,內外瓮城十座,城樓八座,水關、水門樓各二座,角樓二座。
」「城門,東門二重,曰朝陽;南門二重,曰虎踞;西門三重,曰金銀;北門二重,曰定波。
水關二:曰南水關、曰北水關。
四門,二關,各有樓。
城隍,自西門至南關,通漕河;自北水關至拖板橋,通舟楫,余但蓄水而已。
」
明初鎮江府城建成以後,萬曆十二年(1584年)因防倭寇,「知府吳拻謙於府後附城築垣,與城齊,以衛府治。
二十一年(1593年)周回城垣復加高三尺,迤北附垣,增建虛台與北固山相對」。
所謂虛台,俗稱十三門,實際上是封閉的門洞,亦即藏兵洞,其位置在今烈士陵園廣場地下。
清代重修府城。
康熙元年(1662年)鎮海將軍劉之源修繕府城;雍正元年(1723年)鎮海將軍王釴重修,有《重修府城記》。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城市考古中曾多次發現明清鎮江府城遺蹟:1994年,在勝利路僑源工地考古發現明代府城西垣東側面遺蹟;同年又在中山橋新世紀工地考古發現明代府城西垣剖面遺蹟;1997年,在京河路工業設計院工地考古發現明代府城南垣夯土及包石牆殘跡。
咸豐三年(1853年)二月十四日,太平軍攻克南京,隨即派林鳳祥、李開芳、羅大綱、吳如孝率軍2萬餘人進攻鎮江、揚州,二月二十日占領鎮江。
洪秀全命羅大綱與吳如孝守鎮江。
1857年清軍破城,吳如孝撤出鎮江。
太平軍初入鎮江時,就開始建造新城,以彌補明清府城之不足。
「乃北依江邊,兩傍運河而東南,環築新城,仍與內城毗連,瓦子、北固二山,圍築其中,長六里有奇,建炮台六座,儼然以山為城,長江、運河為池。
南則屏蔽大城,北則俯瞰擊敵水師,最得形勢。
」
新城的走向,「自西門橋口起,沿運河至江口,由江口至北固山,又自北固第一峰沿龍埂至十三門城下止」。
新城濱江原有橫橋門、得勝門。
後來,為了百姓渡江、渡河和取水方便,又陸續開了16個門,連前共18個門:南角灣門、東角灣門、京口驛門、盛家巷門、袁公義渡門、錢家碼頭門、浮橋門、鹽店巷門、李家渡口門、通津門(以上濱運河);姚一灣門、小營盤門、道家巷門、橫橋門、得勝門、新城閘水門、甘露門(以上濱江);中埂門(北固山龍埂上)。
2003年,在東吳路拓寬工地考古發現太平天國新城中埂門及城垣遺蹟;2010年在運河邊黃花亭古街中發現太平天國新城石垣遺蹟,疊壓在明清京口驛遺存之上。
2011年在京口閘遺址考古項目中又發現沿江轉向南至運河口的一段。
文明探源|尋覓六朝建康城昔日繁華
中國社會科學報-中國社會科學網|學術匯(微信ID:sscp-yxb)新媒體分享平台 建康作為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的都城,曾一度領先於東亞及東南亞各國都會,與古羅馬城並稱為「世界古典文...
流光史影鐵瓮城:山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山
許多鎮江人都知道一段佳話,鎮江鬧市區有條萬古路,就是因為鐵瓮城而遲遲未能完工,鐵瓮城遺址作為鎮江市區最早的城池和歷代州署、府署的政治、軍事、文化中心,它能被完整地保存下來,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尋訪鎮江文物古蹟之考古講座
2016年,是鎮江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命名30周年。 為貫徹習總書記關於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宣傳紀念鎮江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命名30周年,鎮江市文廣新局、鎮江報業傳媒集團聯合策劃推出了「影響中國...
打開名城的「地下名城」
雖然,在我們讀過的古代鎮江志書中,明明白白寫有三國鐵瓮城、六朝京口城、唐代東西夾城、潤州羅城、南宋鎮江羅城、明清鎮江府城、新城等歷代城池,還有無數詩人詠唱的漕渠、渡口、名樓、古剎,以及眾多的官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