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去世,富人嘴裡基本會含一物品,此人也含了,與別人很不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古代王朝中一直盛行厚葬的傳統,他們認為人在去世之後,也要享受到和生前一樣的待遇,因此在那些王公貴族的帶領下,興起了一股厚葬之風,凡是有條件的人家,在親人離開人世後,儘可能地將他生前所喜愛的物品以及無數金銀珠寶埋葬地下,因此很多古代的墳墓被打開後,往往會有震驚世人的發現。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 考古人員在湖北隨州市發現一處墓葬,經過搶救性發掘之後,從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古文物,比如舉世聞名的曾侯乙編鐘、曾侯乙尊盤等,尤其是曾侯乙編鐘,填補了我國音樂史上的一大空白,如今已經是國寶級的存在。

墓主人曾侯乙,是春秋戰國時期曾國的國君,歷史資料的記載中,很少有曾國的記載,不過隨著曾侯乙陵墓的開挖,人們揭開了這一神秘諸侯國的面紗,這個國家其實也叫隨國,曾國和隨國其實是一個國家,不過叫法不一樣而已。

他們的開國始祖,其實是西周初年著名大將南宮适。

在曾侯乙的墓穴中,除了曾侯乙編鐘等國寶級的文物外,令所有考古人員驚奇的是, 人們在曾侯乙的嘴裡,發現了二十一個小動物,準確地說,是二十一件精美的玉器,不過這些玉器都是各類動物的造型,有小玉牛、小玉羊、小玉豬、小玉狗、小玉鴨等。

雖然這些玉器的外形都很小,但考古人員還是震驚萬分,也不知道當年在曾侯乙去世的時候,當時的人們是想了一個什麼辦法,才將這麼多的玉器塞到了曾侯乙的嘴巴里,也真是難為了那些古人們。

那麼作為一個去世的諸侯王,曾侯乙為什麼要在嘴裡塞進那麼多的玉器呢?

其實在中國古代,這種墓葬風俗叫做「飯含」,是古代一項十分重要的墓葬儀式。

古人認為,人在去世之後,嘴裡不能空空的沒有東西,需要塞進一些物品,這也是「飯含」的來歷。

「飯含」這一墓葬儀式從商朝時期開始興盛起來,剛開始的時候,用的是貝,「貝」是古代一種貨幣的象徵;等到玉石出現之後,就大多採用各種精美的玉器珠寶了。

不過對於一般人家,如果沒有精美玉器珠寶的話,也可以用錢幣代替。

其實嚴格說起來,在等級森嚴的古代社會,死者嘴裡面塞什麼東西,是有嚴格規定的。

《說苑·修文》中曾這樣記載: 「天子含珠、諸侯含玉、大夫含璣、士以貝、庶以稻。

」「庶」在這裡指的是老百姓,到了這一層級,嘴裡面只能以古物來填塞了。

問題是,曾侯乙的嘴裡怎麼塞了那麼多的小動物呢?

推斷起來,曾侯乙這個諸侯王,在生前的時候應該是一個熱衷美食的國君,說白了就是貪吃,喜愛奢華的物質享受。

正因為如此,在他去世之後,人們才製作了那麼多玉器類的小動物,全部塞進了他的嘴巴里,希望這位國君即使去世之後,依然可以享用到無數精美的食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又見曾侯——揭開沉睡三千年的古曾國之謎

一座侯墓、一座古城,揭示出西周最早封國——曾國的準確位置。但是曾國的其他歷史信息有哪些?它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國家呢?中原國學講壇「文明向心——大道中原」系列講座第21講,帶您揭開沉睡千年的古曾國之謎。

戰國墓葬出土10噸樂器!豪門墓主究竟是誰?

1978年,在湖北隨州西郊發現了一座戰國早期墓葬。出土了重達10噸的上百件青銅樂器及其他大量隨葬品,尤其是全套編鐘、編磐等樂器還基本上保持原來的懸掛狀態,有如今天的大型樂團正在演奏交響樂的壯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