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嶺南先民生活:成年禮拔門牙 製作樹皮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粵港澳三地聯手推出的年度大展「嶺南印記——粵港澳考古成果展」於1月6日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展。

展覽呈現了過去30年來考古工作者們潛心破譯的深埋地下的「無字天書」的累累碩果,展現歷史上曾經頗受歧視的「南蠻之地」鮮為人知的璀璨歷史。

30年來粵港澳地區的考古,到底為我們展現出怎樣一幅早期嶺南的歷史圖景?

文/圖:記者 卜松竹

通訊員 宋敏 王小迎

「拔齒」:

嶺南先民特別的成年禮

廣東省博物館的專家介紹,廣東先民於距今約2萬~1萬年實現了從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的轉變。

燒制陶器、磨製石器、馴養動物、種植作物、定居生活等生產生活方式,開始在嶺南大地上出現,古代社會也逐漸由攫取性經濟轉變為生產性經濟模式。

嶺南先民化石材料發現於廣東馬壩、封開、遂溪、高要、河宕、南海、東莞、番禺以及香港等地,他們是嶺南地區的早期人類。

其中的代表有著名的在曲江馬壩洞穴遺址出土的人頭蓋骨化石復原的「馬壩人」,距今12.8萬年,是廣東人類始祖。

古籍記載,古越人有「拔齒」的風俗。

這在考古發現中不斷得到印證。

1976年秋,在佛山市瀾石鎮河宕鄉河南村一處農田中發現的河宕遺址,發現了一批比較完整的人骨架,在可供觀察的22個成人標本中,明確施行過拔牙的就有19個。

其中,拔牙最年輕的一例是男性,約22~25歲。

河宕古居民拔牙的特點是嚴格限制於上牙,沒有發現拔下牙的。

除了一個標本,其他的都是被拔去雙側或單側的第二門牙。

考古學家推斷,拔牙是一個特別的成人禮。

原始人類改造環境的能力較弱,許多生命都在幼年就夭折了。

墓地57座墓葬的墓主,其死亡時間大多在24~55歲的壯中年期,未成年死亡率高,活到老年的很少。

成人,對於先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跨越。

那麼,這種習俗對古人的生活會不會帶來麻煩呢?遺址出土的大量介殼自然遺物和骨角象牙蚝殼等器具表明,河宕古居民的生產方式和經濟形態應該以漁獵捕撈為主,兼營採集,也就是說主要食物是河鮮,缺少第二門牙對於其進食影響不大。

類似的拔牙痕跡在距今4000~3500年的香港東灣仔北遺址一具約40歲的女性遺骨中也有發現。

可見這是普遍存在的風俗。

還原嶺南先民

舌尖上的美味

魚、鱉、蛇、蚌、蛤等是先民的天然美味,但稻作農業早在新石器時代已經開始發展,曾是嶺南先民的經濟方式之一。

石峽文化遺址清理了102座墓葬,其中15座墓發現炭化的稻穀或稻米,多數用作祭食,同其他隨葬品一起陳放墓底。

台山新村沙丘遺址發現40多種植物澱粉粒,包括棕櫚樹、香蕉、 蓮屬植物等澱粉類型,呈現了史前人類部分食物種類。

2006年,佛山市高明區荷城鎮發掘出土大量果核、木塊、竹片、陶片、小貝殼、小石螺、動物碎骨,古耶貝丘遺址現身。

這一批距今約4000~3500年的動植物遺存的出土,為揭示珠江三角洲乃至整個嶺南地區這一時期的食物來源、食物結構及經濟的多樣性和古生態環境,提供了寶貴資料,勾勒了一幅廣東遠古原生態圖。

此外,考古資料顯示:嶺南先民生活於洞穴、沙丘、貝丘、山崗台地等不同的地理環境中。

不同的遺址類型反映出古人對環境的適應方式及經濟模式的差異:北部地區的山崗、坡地遺址,農業經濟特徵鮮明;沿海地區的貝丘、沙丘遺址,則漁獵、採集經濟特徵非常明顯。

古人的製衣材料沒有今人這樣豐富多彩,主要是就地取材。

樹皮布屬於植物性無紡織布之一,是南中國先民極富創造性的發明。

此次展覽中展出了不少古石拍。

它們曾被認為是一種制陶工具,用作拍印陶器花紋。

進一步的研究表明,石拍的用途之一是作為製作樹皮布的工具,用於拍打植物樹皮纖維做衣服布料。

樹皮衣是人類衣服體系中一個重要分支。

近年學術界提出,世界樹皮布文化可能源自中國南方,特別是雲南至嶺南一帶。

石拍是迄今所知世界最早期的樹皮布製作工具。

在珠海寶鏡灣出土的藤條裝柄石拍,就被視為現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複合型石拍的代表。

石器與陶器:

嶺南地區的藝術萌芽

生產生活條件的簡陋並沒有阻擋先民愛美的腳步。

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各種裝飾品、彩陶的出土,表達了古人的審美意識,是嶺南地區的藝術萌芽。

珠江三角洲及環珠江口大陸和海島新石器時代中期最具特色的陶器之一就是彩陶。

彩陶多出土于海岸、島嶼或江河邊遺址,紋樣主要表現為波浪起伏、水樣形態,反映出古人對江河、海洋的敬畏心理,他們以彩陶作為祭祀活動的用具,祈望海(河)神保佑。

位於深圳大鵬鎮的咸頭嶺遺址,是珠江三角洲地區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中期最具代表性的沙丘遺址,也是深圳地區迄今為止發現年代最早的考古遺址,距今約7000年。

遺址出土大量陶器和石器,陶器紋飾以壓印紋、刻劃紋為主要特徵,精緻的泥質白陶和彩繪紅陶尤為精美,為廣東及其周邊地區同一時期文化遺址所罕見,為嶺南考古學文化分期與斷代豎立了重要標尺。

石器、陶器是史前物質文化載體,其發展規律為:石器從打制到磨製,陶器從繩紋粗陶到幾何印紋陶。

嶺南地區石器、陶器的製作技術不斷提高,裝飾紋樣日益豐富,也表現出與中原或周邊地區的互動關係。

比如,嶺南地區石器中的「標型器」——有肩石器、有段石器,其分布大致為:粵東區以有段石器為主,粵西區和珠三角以有肩石器為主,粵北區則以有肩有段石器、有肩石器和有段石器兼容混合為其特徵,這是百越地區之間文化的傳播、交流、融合的反映。

都市在線605期

2013年,廣州GDP超過1.1萬億,服務業的貢獻超過60%。

但在30年前,如果要預測服務業,會被人當成笑話看。

觀念的轉變帶來產業的轉折,這源於一本書——《第三產業經濟學》,它的作者就是李江帆。

中國一直採用工農業總產值統計產值,直到改革開放初期,第三產業的數據依然一片空白。

由於不重視,服務業的水平長期處於初級階段。

結果大家發現中國經濟「只有骨頭沒有肉」,服務跟不上,吃飯難、坐車難、讀書難……1979年有人在國務院調研報告中提出,服務業不發達是造成困難的主因。

這一見解引起了李江帆的強烈共鳴。

由於當時第三產業的研究一片空白,在繁雜的資料里,李江帆無從入手,直到馬克思的一段文字點燃了他的靈感火花——原來消費品有兩類,一類有形一類無形,他很敏感地意識到服務行業提供的就是無形的消費品。

很快,李江帆把自己獨特的觀點發表了出來,他的研究也迎來第一個高峰。

這給了李江帆很大的信心,他決定以第三產業作為碩士論文的題目。

就這樣,李江帆在學術的道路上開始了他的長征。

最終,通過《第三產業經濟學》,李江帆第一次完整地論證、分析了我國第三產業的價值和規律,這使他成為第一位獲得中國經濟學界最高獎「孫冶方獎」的廣東學者,同時,中南海向他拋出了橄欖枝。

從那時起,第三產業在中國開始高歌猛進。

(文/記者 卜松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葫蘆島沙鍋屯洞穴遺址開中國近代考古先河

在葫蘆島市博物館的眾多藏品中,一件色彩鮮艷明亮的彩陶盆靜靜地躺在展櫃之中,它對中國的考古史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這件彩陶盆發現於葫蘆島市南票區的沙鍋屯洞穴遺址。值得一提的是,沙鍋屯洞穴遺址的發現者...

黑龍江小南山遺址出土大量新石器時代文物

新華網哈爾濱10月25日電(記者許正)位於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饒河縣的小南山遺址於今年7月正式考古發掘以來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時期文物。考古專家說,出土的大量珍貴玉器表明鄰近我國東端國境線的小南山早在8...

「川滇通道」歷史上溯至4600年前

記者昨天從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新發現的四川鹽源皈家堡遺址的新石器時代遺存,填補了鹽源盆地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空白。這些遺蹟的出土,將川西南地區歷史上溯到距今至少4600年。「這是目前川西南地...

上山文化遺址群 中國大地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穀浙江的新石器文明起源在哪裡?熟悉考古的讀者可能都知道,是位於浦江縣境內的上山遺址,其年代從距今11400年一直延續到8600年,是長江下游及東南沿海地區迄今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新...

磁山丨中華文明源

磁山文化遺址總面積十四萬平方米,分上下(即早晚)兩個文化層。它的年代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用碳-14測定的數據距今約8000年,後經中國科學院地球與地質研究所用植矽體方法學對磁山文化層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