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山丨中華文明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磁山文化遺址總面積十四萬平方米,分上下(即早晚)兩個文化層。

它的年代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用碳-14測定的數據距今約8000年,後經中國科學院地球與地質研究所用植矽體方法學對磁山文化層年代全方位分析得出結論,磁山遺址距今約10300年。

考古專家鑑定:磁山文化遺址是我國北方黃河流域中,上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存,距今約7500-10000年,正是原始文明盛世伏羲神農時代。

它的發現不僅填補我國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的空白,也為農業的起源提供了大量直接證據。

在河南仰韶文化考古年代基礎上將中華文明史向前推進了3000年。

這個遺址的發現,填補了我國新石器研究的空白,是我國北方重要原始文化類型。

磁山文化真實記錄了八千年前磁山先民勞動、生產情景。

其文明進步的發展程度舉世罕見,為研究原始氣候、環境、生產、生活方式等眾多學術問題提供了大量的史料。

磁山文化對遠古社會經濟發展研究價值頗高,因此被中國社會科學院命名為"磁山文化"。

1988年,磁山文化遺址升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磁山文化於1972年被發現後,經考古工作者多次科學地挖掘,揭露面積約一萬多平方米。

遺址中發現了貯存糧食的窖穴及腐爛的粟、黍,出土文物萬餘件,其中有石、骨、蚌、陶器和祭祀品,有二十三種動物骨骸和植物種子標本等,還有用於農業生產的石斧、石鏟、石鐮,加工糧食的石磨盤、石磨棒、漁豬工具網梭、骨鏃、箭頭,魚鰾等,還出土了豬、狗、雞等家畜、家禽遺骸。

出土文物有以鳥頭形支架和大口直腹平底盂為代表的陶器群,有短足的石磨盤和圓柱狀的石磨棒為代表的石器群,其中打制和打磨兼制的比較多,體現了磁山文化面貌是原始的。

粟、黍的出土其規模之大,數量之多,實屬罕見,種植粟作物已成為當時先民最主要的食物來源之一。

粟、黍遺物的發現修正了國際專家認為粟起源於埃及印度的論點,把我國植粟年代上溯了二千年。

在出土文物中,家雞的養殖、核桃的栽培,堪稱世界之最。

這充分說明早在一萬年前,我們祖先就已經從事農業生產,飼養家畜、家禽,但也經常從事漁獵、採集等活動,過著定居生活。

北京中華世紀壇,沿聖火廣場北面台階而上,一條長262米,用錫青銅鑄成的甬道,甬道中央3米寬的青銅板由南向北鐫刻著距今300萬年前人類出現到公元2000年的時間紀年,凝練的文字記述了中華民族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重大事件。

在公元1972年這塊銅板上,赫然標示著「河北省武安縣發現磁山文化遺址」。

1991年9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同志來河北視察,開場就說:「河北是中華文化和東方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新石器時代的磁山文化在這裡形成……」事實確實如此。

磁山文化的發現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它匯聚了古老而神秘的黃河文化和伏羲神農時期原始農耕文化文明為一體,它是東方文明文化發祥地的搖籃。

您知道穀子是什麼時代培育成功的嗎?你知道家雞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嗎?您知道核桃的故鄉在哪裡嗎?·····這些在磁山文化遺址中都能找到答案。

因而被中外考古界譽為「中華文明源聖地」。

震驚世界的考古發現

磁山遺址地處華北地區太行山東麓的山前地帶,西依太行山余脈紅山,東依鼓山,四周山巒起伏。

南洺河水穿越西部山區東入漳河水系滏陽河。

遺址就位於南洺河北岸的河旁高台地上,台地高出河床25米。

這裡既不是山地,又不是河流平原或三角洲地帶,而是黃土高原與華北大平原的交接地區。

磁山的原始農業正是在這一山地邊緣地帶誕生的。

人類在長期的採集活動中,將野生植物狗尾草培育成栽培作物粟,他們將山林砍倒燒光,進行大面積栽培,隨著人類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生產工具得到改進,生產力不斷發展,原始農業逐漸由山前地帶向低地遷移。

那時的磁山遺址四周叢林密布,而河旁台地林木稀疏,河流水量充沛。

磁山文化遺址挖掘普遍出現石鏟、石斧、石鐮等農業工具,其中的石鏟是用於翻土的農業生產工具,說明當時磁山人已越過砍倒燒光「焚而不耕」的「火耕農業」階段,而進入「翻土耕種」的耜耕農業階段。

磁山文化已經進入較高的發展階段,由於粟作物經濟發展,它也提高了磁山文化整體面貌。

正是由於粟作物不斷發展提高,也增強了對家雞、家豬的飼養。

當然出土的獵具骨鏃,出土的漁具魚鰾,可以證明漁獵在當時的生產經濟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鹿、魚、蚌等野生動物骨骸的出土為其佐證。

遺址挖掘物有前已述及的核桃、榛子和在一個窖穴底部發現一層厚約20厘米的小葉朴籽。

這些貯存的果實,說明當時採集果實在經濟社會中也很重要。

總之,農業有了相當的發展,狩獵——採集經濟仍然占有相當大的比重的綜合經濟,磁山先民整體經濟實力可謂強盛矣。

考古專家的鑑定和學術論證認定,早在8000多年前的磁山先民已經結束了「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形成了相當穩固的定居聚落,並由自然採食發展為農業家畜兼採集、漁獵經濟占一定比例的生活方式,這是人類經濟生活的一項巨大變革,也是中華民族逐步走向文明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陶器是當時磁山文化時期的一項發明,是當時我國發現的最早陶器。

陶胎有加砂的,也有細泥的,器種有炊煮用盂和支腳,飲水用的小口壺,深腹罐,飲食用的三足缽、碗、盤、杯等。

尤其是飲具中的陶支腳,形狀酷似鳥頭形,有的並飾以各種剔刺紋圖案,可以說就是一種融雕塑、刻畫圖案和實用性於一體的藝術珍品。

這是當時我國已發現的最早一批炊器,這裡陶器不僅與仰韶文化器形差別較大,而且質地疏鬆,火候較低,在製作方法上均為手制,胎壁厚薄不均,沒有輪制痕跡,在器表裝飾上除表面外,常飾淺細繩紋、劃紋、點紋之字型附加堆紋。

精雕細刻的魚鰾、網梭,磨製精細的骨針、骨鏃,以骨蚌為原料的裝飾品,製作粗劣,但有一定欣賞價值的小陶器,顯示出磁山先民生活比較富有,物質有所剩餘,伴隨著產生了對藝術美的追求。

發現之旅

五六十年前,一位騎毛驢的老人,一不小心發現了克拉瑪依油田;二十三年前,陝西一位姓楊的農民一不小心發現了秦始皇兵馬俑,1972年秋末冬初,一位磁山二街農民興修水利,一钁頭下去,發現了一個難以估量的文化資源富礦,磁山文化遺址。

原來早在1972年前,磁山二街有八個生產隊合併一個生產大隊核算之後,為了改變村東一公里處南崗地的生產條件。

由旱地變水地,低水高調,廢水利用,將冶金礦的廢水引到南崗地。

這個時期正是農業學大寨時期,磁山二街在一個秋末冬初由80多名青年民兵組成青年修渠突擊隊。

分四個組在大南崗上挖土墊高渠道時,磁山二街村民發出一些陶片和石器,當時在場的青年人都覺得好奇,不知道是什麼東西。

包村幹部王小四(當時曾在北京博物館當過衛士)看後說:「會不會是文物?,說著無心,聽者有意,出生在山溝里的這位農民馬上高度重視,勒令聽過,保護現場,並派人日夜守護,親自送交文物部門」同時把挖出這些石器和陶片都放在大隊倉庫,並親自起草報告,希望上級文物單位能夠引起重視。

隨後,逐級上報到邯鄲市、河北省文研所等單位。

發掘紀實

1976年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兩個碳14測定數據分別是,公元前5405±100年和5285±105年,後經樹輪校正距今8000多年,從而確定了磁山文化是新石器早期考古文化遺存,同年,郭沫若委託中國考古研究所所長,傑出考古學家,中國考古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夏鼐親自到磁山遺址考察調研,並對磁山遺址文化的發現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磁山文化遺址的發現是我國新石器考古的重大突破。

」1976年磁山文化遺址由國家首次以我省地名命名的一處考古文化,1982年7月23日磁山遺址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12月6日由河北省文研所等單位,在邯鄲市召開了全國性的磁山文化學術討論會,並出版《磁山文化論集》專著,於是磁山文化遺址成為震驚學術界文明中外的新時期早期著名的考古文化遺存。

文明歷程

粟谷的最早種植地

磁山遺址共發掘灰坑468個,發現其中88個長方形的窖穴底部堆積有粟灰,層厚為0.3至2米,有10個窖穴的糧食堆積厚近2米以上,數量之多,堆積之厚,在我國發掘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中是不多見的。

這些糧食剛出土時,尚有部分顆粒清晰可見。

粟的出土尤其是粟的標本公諸於世之後,引起了國內外專家的極大重視。

以往認為粟起源於埃及、印度,磁山遺址粟的出土,提供了我國粟出土年代為最早的證據。

這一發現,把我國黃河流域植粟的記錄提前到距今8000多年,填補了前仰韶文化的空白,也修正了目前世界農業史中對植粟年代的認識。

同時出土的還有石磨盤,這是新石器時代區別於舊石器時代的標誌之一,使用磨製石器。

用此工具可以完成粟的脫粒過程。

黍的最早起源地

國外學術媒體先後發表了中科院地質地球所研究員呂厚遠課題組的兩篇重要論文。

分別報導了植矽體方法學在粟、黍灰化農作物鑑定上的突破,利用新的鑑定方法對河北武安磁山考古遺址植物遺存的研究成果,該項研究把東亞旱作農業起源的時間擴展到10000年以前,說明磁遺址不僅是世界」粟」的發祥地,更是」黍」的起源地。

長期以來,由於缺少對考古遺址中腐朽灰化的旱作糧食的鑑定方法,對於東亞地區旱作農業起源的歷史,特別是對河北磁山新石器遺址為世界粟(也叫穀子,小米)起源地的觀點,並沒有得到廣泛認可。

呂厚遠研究員課題組通過對現代粟、黍(也叫糜子,稷,大黃米)及野生植物小穗穎片、內外稃片不同部位、不同細胞層的植矽體分析,明確了區分鑑定粟、黍植矽體的5種鑑定標準,在考古遺址粟、黍灰化樣品的鑑定方法上取得突破。

該課題組利用上述新方法,通過對河北磁山遺址5個窖穴46個灰化樣品和1個磁山博物館館藏灰化樣品植矽體的系統分析、和不同實驗室9個碳14年代學測定,發現距今約10000—8700年前,磁山遺址保存的早期農作物是黍。

粟則在距今約8700—7500年期間少量出現。

研究認為,在距今10000—8700年的全新世早期,我國北方氣候相對乾涼,更適合黍的馴化和栽培。

這項研究把東亞旱作農業起源的時間擴展到10000年以前,說明磁山遺址不僅是世界粟的發祥地,更是黍的起源地,也為認識我國北方新石器早期文化演化提供了新視野。

家雞的最早飼養地

從磁山文化遺址已發掘出土的箭頭、骨鏃、動物骨骸、魚骨、貝殼、雞、豬、狗遺骸,這些遺骸證明,當時人們已經可以飼養家雞、家豬、家犬。

其中較多的是雞距骨,距骨是雞腿下端連接趾爪的長大的量跗骨。

出土的13件雄距骨72-86.5毫米(平均長約79.0毫米)。

1件雄距骨70毫米,其長度最接近現代家雞的距骨,由此可見,這些磁山雞在雉族的各類雞中,最接近原雞(即原生活於雲南、廣西、海南島等地的土名」茶花二朵」的野雞),但大於原雞,小於現代的家雞,這說明家雞是從原雞經過人工長期馴養而成的。

另外,這些巨賈中,雄雞占大多數,有很明顯的人工選擇因素,這也說明這些雞可能已經被人工馴養。

磁山遺址出土的家雞骨骸是至今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家雞骨骸,比原來認為的世界最早飼養家雞的印度,要早3300多年。

核桃最早栽培地

考古人員從一些灰坑遺址中,發現有許多野生植物形成的堆積層,其中可辯認出的有榛子。

小葉朴,棗和胡桃等品種。

特別是胡桃的發現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晉代張華獸在其《博物志》中寫到:「張騫使西域還,得胡桃種。

」所以,過去一千多年來,人們一直認為胡桃這個植物品種是西漢張騫從西域引進中原大地的,所以稱核桃為「胡桃」。

1976年磁山史前遺址中胡桃(比現代核桃要小),直徑約在2厘米左右的發現徹底改變了這種傳統認識,把我國胡桃種植歷史上溯至公元前6000年左右,堪稱世界最早。

釀酒最早發源地

在磁山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中有大量的釀酒與飲酒器具如:小口長頸球形雙耳壺、小口長頸橢圓形雙耳壺、敞口鼓腹小平底罐、小口壺、小罐、杯等。

據《河北酒文化志》稱:根據考古學發現,結合周邊地區文物佐證,可以斷言「河北地區至晚在磁山文化時期,已經掌握了穀物人工釀酒技術。

」並稱,在磁山新石器時代磁山文化遺址中出土的「小口長頸雙系壺」是「世界上目前發現最早的陶制酒壺。

」為研究中國穀物人工釀酒起源提供了可靠的物證和珍貴標本。

從而有力的否定了儀狄、杜康發明造酒之說。

使我國穀物人工釀酒向前推進了3000多年。

從而成為世界三大酒文化古國之一。

這正好與考古學家李仰松1962年提出的「我國釀酒的起源,可能與農業同時或稍晚些時候出現」的論點相吻合,也與漢劉安在《淮南子.說林訓》中提出「清西盎之美、始於耒耒呂」的觀點相一致。

據此,我們可以斷定,距今8000年前的「磁山文化」時期,應是迄今發現最可信的中華穀物人工釀酒的源頭。

農耕之源

磁山文化於1972年被發現,後經考古工作者對該遺址多次科學地挖掘,揭露面積約五千多平方米。

遺址中發現了貯存糧食的窖穴及腐爛的粟谷。

用於農業生產的石斧、石鏟、石鐮,加工糧食的石磨盤、石磨棒。

漁獵工具網梭、骨鏃、箭頭、魚鰾等。

人們居住的半地穴式殘跡和豬、狗、雞等家畜、家禽遺骸。

出土文物特點,有以鳥頭形支架和大口直腹平底盂為代表的陶器群,有短足的石磨盤和圓柱狀的石磨棒為代表的石器群。

其中打制和打磨兼制的比較多,體現了磁山文化的原始面貌。

磁山遺址粟的出土,是一個震驚世界的發現,其規模之大,數量之多,實屬罕見,粟遺物的發現修正了國際專家認為粟起源於埃及印度的論點,把我國植粟年代上溯了2.000年,磁山文化向世人宣告:中國磁山才是粟的發源地。

在這裡先後發掘出88個儲糧窖穴,庫存已炭化的粟共約14萬斤。

說明至少在七八千年以前,粟黍一類的耐旱作物已在這裡廣泛耕種,形成了我國最早的農耕文化,在出土文物中,家雞的養殖,核桃的栽培,亦堪稱世界之最。

這充分說明早在八千前,我們的祖先就已飼養家禽、家畜,並從事漁獵、採集等活動,過著定居生活。

總之,當時的農業已經有了相當大的發展。

磁山先民已是黃河流域中原地區一支最強大的部落,磁山文化是中華民族走向文明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告別飲血茹毛舊時代,開創了種穀養畜的新紀元。

磁山文化遭址出土發現了五大類二十三種動物骨骸。

只有狗和豬的可以肯定屬於家畜。

磁山的豬骨數量也較多,主要是未成年的幼小個體,肱骨都比較細小。

從磁山遺址的豬骨觀察,多是小豬,可能是由於飼料不足,生活所需,不等豬長大就吃了。

磁山遺址已發現的石器有錘、鐮、斧、鏟、敲砸器,石磨盤及磨捧生產工具和加工工具。

在窖穴中發現數量相當多的粟黍堆積。

說明農業生產已經有相當多的,粟黍堆積。

說明農業生產已經有相當的水平,並有糧食貯藏。

飼養數量不很多的家豬和其它家畜是完全可能的。

華北新石器時代出土的家豬骨骸,以磁山時代為最早。

磁山,中國家豬最早飼養地。

原始家畜飼養是人類狩獵活動長期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在人類開始定居時與農業同時產生的。

它在原始社會的經濟生活中,具有重大意義。

從考古學成果看,我國的家畜飼養(留養與放養)至少有一萬年的歷史。

而狗作為最早的飼養家畜之一,目前所知最早的證據,是磁山文化遺址中出土的家狗骨骸。

當時,考古工作者在遺址現場發現了狗的9個不同個體和18件殘骨,後來又在灰坑中的糧食窖穴底層發現了一具完整的狗骨架(大概是人有意識擺放的)。

從其主要特徵看,頭骨額部明顯隆起,吻部較短,臼齒形狀顯示出適合於雜食的習性;下頜骨的角突明顯向上彎成鉤形。

而且從發掘出的殘骨看,狗的頭顱骨與下頜骨都敲砸過,故大都殘缺不全,估計當時狗除用作助獵以外,有些可能是供食用的。

另外,經測量狗頭的頭骨和下頜骨,發現其成年個體的體形都不算大,鼻骨長度明顯小於狼的鼻骨。

於是專家根據以上分析和測量,肯定了這種狗是人工飼養的家狗。

其實,磁山文化遺址中共出土有二十多種動物的骨骸,絕大部分還屬野生動物的骨骸,只發現有家雞、家狗、家豬等少量人工飼養的動物。

這不僅說明當時原始狩獵經濟仍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也證明了雞、狗、豬等動物是人類最早馴養的家畜品種。

隨著考古工作的髮菜,考古工作者又在比磁山文化更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保定徐水南莊頭遺址)中發現了狗骨,但因沒有準確的測量數據證明,所以目前還未被專家公認為家狗(研究中仍以野生動物對待)。

可以說磁山文化遺址中發現的家狗骨骸在時代上仍是最早的。

目前所知我國最早的葦席產生的證據

葦席,是人類最普遍的生活用品之一,是古人類聰明智慧的結晶,體現了史前古代先人偉大的創造能力。

目前,我國葦席產生的年代可追溯到距今約8000年以前,這可以從新石器時代較早時期的磁山文化遺址中找到有力的證據。

考古人員在遺址第一文化層的灰坑底部發現葦席痕跡,其紋痕與現在的紋樣基本一致。

考古工作者認為這裡可能是一處遭受破壞的居住址。

同時在灰坑中還發現了大量燒土塊,其中一個土塊上還附著有清晰可辨的席紋印跡。

研究者據此認為,這是我國古代葦席產生的最早的有力的主據。

它表明我國早在8000年左右的磁山文化時期,就開始發明編織了葦席用品,體現了磁山先民的聰明和創造力。

而且,這也是磁山先人們對人類文明的又一偉大貢獻。

現在,磁山博物館中還陳列著帶有席紋的燒土塊。

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紡輪

紡輪是由中國人發明的一種原始的捻線紡織工具。

世界上最早的紡輪出現在新石器時代的河北磁山文化遺址中,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了。

磁山出土的紡輪有19件,都是用陶片製成,顯示了紡輪的原始形態。

紡輪是紡錘(錐)上的小輪,圓形,中心有一小孔。

孔中插以兩端尖削的直杆,即成為紡錘。

人們利用其自重和連續旋轉原理來紡紗。

這種紡紗的方法雖然是非常原始的手工勞動,又吃力又緩慢,產量不高,質量也不好,但它的出現對紡織工具和紡織業的發展做出了極大貢獻,使人類的文明跨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同時,磁山遺址中還發現了其它一些最早的紡織工具:骨匕、骨梭、角梭。

骨匕是用於紡織的刀杼。

骨梭和角梭也稱梭形器,是紡織中用來穿線織布的梭子。

梭的出現,比「手經指掛」的舊法的效率提高好多倍。

另外,在遺址出土的陶片上,還發現有大量布紋的印痕,樣式與今麻布略同。

一些燒土塊上還有葦席的痕跡。

這些粗糙的布紋和葦席印痕,直觀地反映了我國最原始的紡織和編織水平。

華夏第一糧倉

從1976年——1986年的三次正式發掘中,發現許多圓角長方形糧食窖穴。

76—78年是在遺址南部開的方,85年是在北部,86年開的方大部分在遺址的西北部,無論在哪裡開方,都能碰到糧窖,說明糧窖分布是很普遍的。

磁山先人挖掘工具是石斧、石鏟、木耒。

而土質是紅粘土,至今環圍遺址的山,還名為紅山。

其土質特點是「濕了濘,幹了硬,不濕不干挖不動」。

又加上磁山先人用石器等原始工具,挖這麼多的糧窖,說明當時磁山人偉大精神和勞動強度是難以想像的,這種精神如果用於現代工具不知磁山人創造出什麼樣的奇蹟來。

數量較多的石磨盤、石磨棒,顯然與農業生產的發展有著密切聯繫,隨著粟類作物收穫量的增加,糧食的加工去皮成為生活的需要。

石磨盤、石磨棒的存在,是黃河流域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十分突出的共同特徵,磁山原始農業的發達程度,很可能具有一定範圍的代表意義。

磁山遺址雖然尚未發現大面積村落居住,但大批的糧食窖穴完全可以說明人類已經開始了定居生活,這裡很可能居住著較多氏族集團,使用著氏族組織的公共窖穴區。

磁山文化的居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學會了挖掘固定形制的窖穴儲存收穫的粟米,這是原始社會的一大發明。

附近相鄰牛窪堡遺址,西萬年遺址等幾處遺址地區在挖掘過程中,尚未發現糧食窖穴,只是依河流兩岸,土坡地勢零散居住,直到現在你仍可看到當時遺蹟。

磁山文化所處的時期正是原始文明盛世的伏羲、女媧時代。

這裡曾居住著伏羲部落,由部落首領率領一支浩浩蕩蕩的大軍選中此地作為生息繁衍的定居地,在這裡鋤耕火種、養殖家畜、捕魚、狩獵帶領其他氏族單位,共同勞動,集體生活。

統一收穫儲存粟米,有所剩餘待來年享用。

統一支配給其他村落(牛窪堡遺址、西萬年遺址)這是華夏第一糧倉,當時規模最大的糧食加工場所。

磁山文化時期村落和建築

磁山文化時期的氏族村落,一般都分布在河流兩岸的高台地上或高崗上,這主要是為了避免洪水的侵襲。

有的則分布在兩條河流交匯的三角台地上,依山傍水。

這更是當時人們喜歡居住的地點。

人們為什麼會選擇這些地點建立村落呢?道理很簡單,因為人類在日常生活中離不開水,而且當時還不會鑿井,考慮汲水的方便,就必須靠近水源居住。

其次這裡適於農業、畜牧、狩獵和捕魚等生產活動的好地方。

這也是人們穩定居住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這裡原始農業開始出現,在這以後人們就能夠用自己生產的糧食滿足基本生活需要。

生活來源有了更多的保證,於是便逐漸定居下來。

此外,近河地帶交通比較方便,便於人們之間相互交往。

磁山文化遺址中發現的房屋基址,是當時我國發現最早的半地穴式人類居室建築基址。

根據已發現的房屋遺蹟和柱洞的位置,可能推測這些房子採用比較進步的木架結構修築的。

當時南洺河流域的木材資源相當豐富,加工也比較容易,這是當時盛行木架結構的主要原因。

磁山文化從發掘遺址中房址看,房屋建築為圓形或橢圓形半地穴式,即從地面向下挖一個土坑,再搭架蓋成的。

其中還保留著前期堅式袋狀建築的痕跡,即穴壁內收。

房址面積6—7平方米左右,部分房址有二至三級台階或伸出坑外斜坡式門道供人們出入。

柱洞分布在坑口邊緣,有的在坑內,居住面,內壁都未進一步加工處理。

在磁山文化遺址的第二層的文化遺存中,發現了房基兩座,一座為圓形結構半地穴式,直徑2.9米,形狀很不規整,房內居住面周邊較高,中間較低,正中有塊大石頭。

另一座為橢圓形,也是半地穴式,直徑3米,矩徑2.5米,深1.2米,居住面東高西低,沒有做進一步加工的痕跡。

磁山遺址中還沒有發現一處像裴李崗那樣有硬地面及柱洞的房屋遺址,但是卻發現了一些房屋建築構件,這些構件是1、柱子及柱子橫綁的木桿;2、用樹條或葦子編織的箔;3、蓆子,可以推測當時建房子,是先立柱子,再在柱子之間橫捆幾根較細的木桿固定牢固,然後把織好的箔圍在外邊,並用麻繩、荊條之類東西把柱子、橫杆與箔統一連接。

房頂用一根根緊密排列著的木椽架起來捆綁好。

有的房子在中央地面上挖一個柱洞,裡面放有一塊大石頭,以防柱子下沉,這是我們知道最早的柱基,堅起一要粗的木柱,在柱洞和木柱底部的周圍,用草泥土填實加固,然後用椽子同房屋中央的木柱連接起來,作為支撐屋頂的支架,最後,在屋頂上面蓋上蓆子,鋪蓋穀草,在箔的外面及蓋有蓆子和穀草的房頂上厚厚地抹上一層泥,等泥一干,就用火燒烤,直至燒紅泥土變硬,這樣一來,抹在箔上的泥就成了堅硬的屋牆,蓆子、穀草上的泥土就成了大瓦一樣的屋頂。

這樣的屋頂和屋牆,不怕風吹雨淋,相當堅固。

根據發掘出來的種種資料推斷「半地穴室」的屋頂應該是錐形或者蘑菇狀,房屋的外形類似蒙古族人民所住的「蒙古包」。

磁山文化時期手工業的發展

磁山文化的原始手工業包括制石、制陶、制骨、制蚌、紡織和編織等項目。

它們同當時的生產活動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我們知道,石器是磁山文化主要生產工具。

石器的製作方法有三種:一是打制,二是打磨兼制,三是磨製。

磁山遺址出土的石器所使用的石料多系就地取材,石質可分為火成石,沉積石,變質岩三類。

其中有閃長岩、透輝石、方解石、石英岩、矽岩石灰岩、板岩、石英矽岩等,上述岩石在河北省南部及太行山區普遍存在。

石錘,石斧多為矽化、石灰岩、石英岩,石鏟多為透輝石、鐮、刀為泥板岩,磨盤和磨棒為石英砂岩。

當時磁山先明都是按照石器對石材硬度的需要而考慮選擇的,因而多是就地取材的。

(附文化層發現石器類型%表)

打制石器就是用一塊石頭來敲砸另一塊石頭,利用被敲砸破損的那塊石頭的鋒刃作為工具使用。

打制石器製作起來比較方便,因此它所占的比例比較多,到了晚期才慢慢地減少下來。

打制石器器形的種類不多一般有石鏟、石斧、敲砸器、刮削器、石刀、礪石等數種。

石斧即用來砍伐叢林,開闢耕地,又可作為手工工具。

石鏟即可用於翻地,又可用於挖掘窖穴。

敲砸器是敲砸什物的工具。

刮削器是用來切割肉類刮制皮革的工具,石刀是收割用的農具,礪石是把打制後的石材,研磨去掉石刃成型使用的磨製的工具。

磨製方法是新石器時代普遍運用的一種石器製作方法,這時的磁山先民廣泛使用這種方法來製作石器。

據考證,磁山遺址出土的磨製石器是我國發現的當時最早的磨製石器,距今約有7900年了。

磨製石器製作過程首先把石料製成粗坯,然後放在礪石上醮水加砂研磨,器身和鋒刃的表面經過研磨之後,就變得異常平整光滑。

磨製石器的製作方法雖然比打制石器要複雜得多,但是它比打制石器更便於使用,所以它的流行就越來愈廣泛,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打制石器被磨製石器完全代替。

磨製石器的種類比較複雜,大部分根據用途的不同而出現了不同的器形。

磁山遺址出現的磨製石器有:石斧、石鏟、石錘、石鑿、石錛、石磨盤、石磨棒、石棒、石球、彈丸等器形。

如:斧、錘、鑿、錛等是砍伐樹木,建造房屋和加工木器的工具。

後來用金屬製成的斧、錛、鑿、錘等工具也還是承襲了這些形制。

鏟是農業上使用的主要生產工具,石鏟的形狀主要是舌形的居多,也有呈長方形或梯形的。

石鐮,體扁薄,前端窄,後端寬大,彎曲成月牙形。

石鑿呈棱形,平圓頂。

石錘,柱狀,兩端圓,直到現在的同類生產工具,還大體上保持著這樣的形制。

石磨盤、石磨棒是用於碾磨穀物糧食加工工具,磨盤多呈橢圓性和鞋底狀,三足或四足,少量無足。

磨棒有圓柱狀或棗核狀,均琢制而成。

另外,還出土了石棒,石球,彈丸等石器。

打磨兼制石器在出土文物中也占有一定比例,石器的器體由打制和磨製綜合而成,石斧、石鏟、石鑿、石錛等農業生產工具只是刃部,局部磨光,製作相對粗糙。

還出現了平面為圓形,周邊經過磨製,但有的不很規整,出土時均置於圈足罐上的器蓋若干,此外,還有彈丸等器形。

磁山遺址中出土的石器每一件都凝聚著磁山先民的勤勞和智慧。

出土的石器大部分為農業生產、加工工具。

而八十八個窯穴儲藏的大量粟類,反映出磁山文化時期農業進入較高發展階段。

陶器是古代人類在認識和改造自然過程中所取得的首批重要成果之一,是考古學中新石器時代文化的一項重要特徵和標誌。

磁山遺址出土盂,支架、罐、三足缽等一批器物,是我國考古發掘中發現的當時最早的原始陶器。

陶器與人類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它不僅豐富了人們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用具,也加強了定居生活的穩固性。

磁山文化的制陶技術雖然最早,但是磁山先明已經在實踐中掌握制陶技術,並且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為我國制陶工藝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它不僅反映了磁山文化時期的一些社會特徵,而且也對探索我國陶器的起源和發展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

製作陶器是一種專門技術,可能是由有制陶經驗的婦女擔任的。

她們選用細膩的粘土作為原料,並根據器物的用途對原料進行適當加工,如燒制耐火炊煮。

陶器就在原料中攙入適量的砂子。

陶坯的製作方法大約是這樣:先用水把陶土調好,搓成泥條,然後再用泥條迴旋盤成陶坯的雛形,或者用泥疊築成一定形狀的粗坯,最後蘸水把里外抹平。

陶坯就製成了,一盤大型陶坯都採用這種製法。

比較小型的器物,多用手捏塑的方法製成陶坯,陶器的製法均為手制,用泥條盤築法和手捏製成。

一些陶器的內壁,往往凹凸不平,器形不規整,常見至扭變形的現象。

陶器的燒制火候據測定:細泥紅陶為930℃,夾砂陶為880℃,部分陶器陶色不勻,有紅、黑、黃色的斑點。

陶坯的表面有兩種處理方法:一種是磨光,當陶坯半干以後,用光滑的石子壓磨陶坯的表面,使它縝密,平整,再經燒制,就顯得光澤潤滑,更加美觀。

這種壓磨方法,使用得非常普遍。

另一種處理方法是在陶坯未乾的時候,壓印繩紋和條紋。

將剛剛塑好的陶坯放於紡織物上壓印而成,從印痕上觀察,紡織物可能取材於麻或其他植物纖維。

使用這種方法可以加固陶壁,同時這些紋飾又增加了陶器的美觀。

為了適應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陶器也製成多種樣式:像炊具鳥頭形支架,大口直腹平底盂,三足缽等。

陶灶可以隨意搬動,做飲事更加方便。

飲食陶器有碗、杯、盤、缽等。

貯藏食物和盛水的有深腹罐、直沿罐等。

汲水和運水的用具有小口長頸球形雙耳壺、小口長頸橢圓形雙耳壺,敞口深腹雙耳壺,敞口深腹雙耳罐等。

直到漢代汲水罐還基本上保持著類似的形制。

磁山遺址出土的陶器均為手制,陶質以夾砂陶為主,泥質陶很少。

陶器以素麵為主,陶器中40%以上器表飾有紋飾,其中以繩紋的數量為最多,編織紋和蓖紋次之,附加堆紋和剔刺紋的數量較少,僅有個別陶器飾指甲紋、藍紋和方格紋,而附加堆紋為泥條組成的波折弧線、斜線、平行線紋帶,最具特色。

部分器物還安有乳釘、雞冠耳、扁耳、半環耳等飾物。

剔剌紋在器表上剔剌成小凹點,並組成不同的圖案。

看來,磁山先民當時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審美觀念和裝飾藝術。

磁山文化陶器雖然以夾砂陶為主,但從摻砂情況看,普遍比較均勻,砂的顆粒不多,器物表面一般比較平整,且出現了製作比較精細的細泥紅陶,還有少量彩陶。

陶製品除生活、生產使用的陶器外,還出土了漏斗形器(陶蓍器)、彈丸(陶丸球)、紡輪、祖形器等。

磁山文化有了比較進步的紡織手工業。

紡織的原料主要是野麻植物纖維。

人們把野麻纖維剝取下來用陶片磨製成的紡輪搓成細線,然後用最原始紡織工具骨匕、骨梭、角梭編織成麻布。

根據陶器上所印的麻布痕跡來看,經緯線緊密交織,均勻規整和現在粗麻布相近。

有了麻布,人們就能縫製比較象樣的衣服了。

漏斗形器,夾砂褐陶,嗽叭形,上部似杯,中有穿孔,直通底面,飾斜蓖點紋。

有的專家認為可能是向小口器內注液體的用具。

綜觀磁山文化時期是中國農耕文明的發祥地,與農時有著直接關係。

它應是「立竿見影」,以測「日」的插竿基座,也就是說用來測日影長度,以便掌握時辰、節氣,以便祭祀、占卜、指導農作。

在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中,也有不少是用獸骨、鹿角、獸牙和河中的蚌殼製成的,其中尤以獸骨為最多,象骨制的箭頭、魚鏢,為漁獵活動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骨制的,錐、針等,可用來穿剌皮革,縫製衣服。

骨制的匕、梭和角梭是用來紡織的工具。

還有許多束髮用的磨製精緻的骨笄。

用蚌、貝類和獸骨、牙製成的裝飾品,用獸肩胛骨製成的鏟、刀。

單翼帶倒剌的魚鏢,扁平柳葉形、四棱形、三角形錐狀的骨箭頭,其體彎曲一面拱起裡面刻槽橫斷面呈拱形的骨梭,以及蚌鏟、蚌鏃、蚌刀、刮削器等。

在當時,編織工藝也是相當流行的,但由於編織的東西很少保存下來,我們也就難以了解當時編織工藝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了。

不過從磁山遺址出土的燒土席紋、陶器上印著的麻布,植物纖維印痕上看來,當時的編織工藝應是相當發達的。

當時磁山先民已經能夠編織席、魚網和籃,紡線織布以及縫製衣服等等手工業生產了。

陶盂支架

磁山文化遺址的陶器均為手制,是由泥條盤築而成,器表往往高低不平,器內有的可看出泥條的痕跡。

較之後來的陶器具有明顯的原始性。

但器物的種類較多,有的器表已注意到紋樣裝飾。

在造型和選料上都能考慮到實用。

磁山陶器具就地取材,以泥質紅陶和夾砂褐陶為主,為華北地區其他文化所突起見。

陶器上的紋飾以繩紋為多數,其次是紡織紋、蓖點紋,附加堆紋、剔刺紋、劃紋、指甲紋、郛釘紋等。

器形以陶盂、支座、直腹罐為多,占陶器總數80%以上。

其他有三足缽、小口壺、缽、研究會、杯等。

器物的形制前後有變化,如盂由深腹、筒狀、平底變為淺腹、平底。

支座由厚重變為較小,罐侈口增多了,最大腹徑上移。

陶盂和鳥頭形支架是磁山人的炊具,也是磁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

支架的造型大概從大自然的鳥形得到啟發。

陶盂放在三個平頂的支架上,鳥頭的前伸部分正好托住了盂底的外緣。

兩者的配合渾然一體質,磁山人將三角形穩定性的原理運用於生活的創造中,從而達到了審美與實用的統一。

陶器的廣泛使用,使磁山人的生活面貌煥然一新。

盂和支腳是磁山遺址中出土數量最多的器物,約占陶器總數的70%以上,且全部由羼入粗細不一砂粒的泥土製成,表面顏色一般不太純正,可分紅、紅褐、黃褐、灰褐色等幾種。

盂的形狀多種多樣,口部有圓形的,也有橢圓形的,有直口的、也有侈口或斂口的,有的沿下還附有乳突或器;腹部有深有淺,外壁有素麵的,也有飾繩紋、篦點紋、附加連弧或疊山等紋飾的;但萬變不離其宗,整體造型全部為大平底直筒形,總的發展趨勢為由高向低、由深向淺演化。

支腳形制較奇特,是一隻仰首挺胸的鳥頭或雞頭,有的並以附加乳突、泥條或拍印繩紋、刺剔幾何形圖案等手法,以顯示鳥的眼睛、羽毛等形體特徵,只是為了實用將頂部削平而已,且年代越早,頂面越寬,反之則越窄。

盂是一種多功能器具,既可作盛儲器,又可作飲食器,但絕大部分陶盂還是和支腳作為炊具配套使用的,即下以三個平頂支腳將一個平底陶盂托起,用來燒火做飯,其功能約相當於現在的鍋和灶。

縱觀炊具的「家史」,既有複合體的釜和支腳,又有單體的罐及鼎、鬲等,真可謂五花八門、各具特色,但總的來說都與磁山文化的陶盂和支腳有著內在的聯繫。

據有關專有研究發現,以鼎為主要炊具的古代諸文化,其前多數還經過了一個使用支腳的時期。

如,黃河下游魯中南、蘇北地區及膠東半島的北辛、青蓮崗文化和邱家莊類型遺存,長江中游的大溪文化和屈家嶺文化,長江下游杭州灣地區的河姆渡文化等,在陶鼎產生之前,都曾經歷過用陶釜和支腳為主要炊具的時代,然而,就其出現時間來看均晚於磁山文化,由此說來,磁山文化的陶盂和支腳真可以稱得上現代活動型炊具鍋、灶的「始祖」了。

石磨盤、石磨棒

石磨盤和石磨棒是磁山遺址中經常配套出土的一種形制特殊的石質工具,全部用石英砂岩琢磨加工而成。

磨盤平面多呈尖頭靴底形,下置四足,一般頂面平整,底面微鼓,中間厚而適度,周邊薄而均勻,四足稜角分明,高低一致;磨棒呈現圓柱體,兩端或細尖,或粗短,或齊平,且粗細不等,長短不一。

磨盤和磨棒是一種類似面板和麵杖、依靠石磨盤與石磨棒擠壓搓磨進行脫粒的糧食加工工具,也是人類歷史上出現最早、最原始的脫粒工具之一。

石磨盤、石磨棒都是琢制而成,琢點清晰可見,器形極為規整,質地系本地產石英砂石,異常堅硬。

當時磁山文化時期 ,沒有現代化的電動工具,並且能夠打製成這麼精美的石製品,可見當時磁山先民工藝水平是多麼的高超。

石磨盤和石磨棒,就是用以碾磨穀物的糧食加工工具。

其造形頗具特色:石磨盤,平面似鞋底狀,一端圓弧形,一端緩尖,底有四足。

大多數有明顯的使用痕跡,兩頭高,中間被磨蝕,呈凹面形;石磨棒一般為是間粗、兩端稍細的圓柱形,類似今天的擀麵杖,石磨盤、棒均為磨製石器,在遺址中大都和陶盂、支座等陶器成組出現。

同時大量黍、粟炭化的發現,也證明糧食加工是當時社會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種石器碾磨光滑,造型渾厚,磨盤邊沿婉轉彎曲,底有四足,比以往常見的方正扁直的簡單形式無疑是一個進步,它標誌著石器的製造技術和人們的審美觀念進入了新時期。

由此可見,磁山的石磨盤、石磨棒不僅是先進的石器具,而且還堪稱原始社會精美的石器藝術品。

文明延續

原始文化藝術

磁山文化時期的文化藝術主要包括人體裝束。

器物造型及裝飾藝術等幾個方面。

遺址中發現了較多的骨笄、骨飾和少量的蚌環穿孔蚌飾等裝飾品。

說明人們已經開始注重方式,服裝和佩戴裝飾,產生了美的追求和願望,遺物中大量陶支腳,形狀酷似鳥頭形,有的並飾以各種剔刺紋圖案,可以說是一種融雕塑、裝飾和實用性於一體的藝術珍品,此外,陶器表面形式多樣繩紋、蓖紋、剔刺紋、指甲紋、劃紋等都是為了達到美的效果。

磁山文化時期創造的原始文化藝術,為後世文化藝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原始崇拜與信仰

原始自然崇拜大概產生於農業文明之後。

由於從事農業生產,人與自然界就產生了更為密切和廣泛關係。

自然崇拜的表現形式,主要是定期舉行宗教節日和祭祀。

遺址中不僅發現有「卵石面」,部分糧食窖穴底部或填土內部發現有整體放置或分隔排列的家畜遺骸,而且還發現以石磨盤、磨棒、斧、鏟和陶盂、支腳、三足缽、小口壺等器物成組伴出的特殊遺蹟,據考古工作者推測,這是一種與原始宗教信仰有關的祭祀活動遺蹟。

圖騰是原始人類在超現實理念的驅使下,極力尋求精神寄託,企圖求助於一種超自然的神靈保護自己結果。

此外,遺物中支腳的鳥頭狀造型,可能與原始圖騰崇拜,也就是將鳳鳥作為本氏族的祖先和標誌加以崇拜有關。

尋蹤探源

磁山文化主要分布在河北省中南部的太行山東麓,少部分已經擴展到山西東南部。

大致為南自漳河、北到保定以北的拒馬河、大清河流域,而主要集中在冀南地區的洺河流域,在這廣袤的數百里的土地上,到處都留下了「磁山人」及其親族的足跡。

自磁山遺址發掘以後,這一新穎的考古資料,便促使了考古工作者在冀中南地區作了大量的調查工作,調查證明,在滏陽河上游的洺河流域,存在著多處含有磁山文化因素的遺存,除磁山外,還有永年石北口遺址,保定地區容城的上坡遺址。

安新的梁莊、留村遺址,易縣北福地遺址等等。

另外,徐水等地也發現了磁山文化遺址多處。

洺河源

洺河古稱漳水,又稱南易水,千步水,河源在武安境內,上游南北兩支,其中南洺河長近100公里。

南北洺河於武安城東永合村匯流後,經趙窯北流折東,入永年境內過石北口再經雞澤縣流出邯鄲境域。

南洺河發源於列江村,經由館陶、陽邑、徘徊、磁山、莊宴、午汲、宋二莊、清化等村鎮,在紫泉村附近匯入北洺河,經永年等地注入滏陽河。

20世紀70年代後期,河北省地市文物部門曾聯合開展了武安永年洺河流域新石器遺址的考古調查與試掘。

在洺河中下游武安境內的牛窪堡、西萬年、城二莊、東萬年(仰韶文化)、念頭、北安樂鄉東大河等地和永年境內的石北口、台口發現了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大面積遺存,而且與磁山文化可能有繼承關係。

磁山探秘

農曆最早發源地

粟是一種耐旱作物,生長期短,有堅實的外稃,極耐儲藏。

磁山遺址中發現80多個儲粟窖穴,約十萬多斤,這只是通過發掘發現的一部分,而且這些粟是除人、牲畜所吃剩餘之數。

說明磁山先民在種植粟作物的過程中,掌握了氣候的規律,按季節進行點種、管理和收穫。

王禎《農書》說,一年「十二月各有其宜,先其時而種,則失之太早而不生,反時而藝太晚而不成,故曰:雖有智者,不能冬種而春收。

」《呂氏春秋·審時》中也提到「凡農之道,厚(候)之為寶。

」有文字以來形成的物候學,,在磁山遺址窖穴十萬計的粟米之間描寫的非常詳細。

從磁山遺址大量出土的石制農具可以看出,磁山先民將山林砍倒燒光「焚而不耕」的「火耕農業」階段,而進入「翻土耕種」的耜耕農業階段。

在生產實踐中,掌握了基本栽培方法,能夠大面積種植,並且有了較大收穫量。

儲糧窖穴,庫存粟谷達到14萬斤,可見當時農業相當發達。

這些粟作物的種植與收穫,除人為作用外,最主要的是取決於當時的氣候和地理環境,雖然粟是一種耐旱作物,但它和當時冰後期最暖氣候,近處有大面積森林和寬闊的水域使空氣中保持著一定溫度是分不開的。

說明當時農業有了相當的生產能力。

證實了磁山文化時期有了一套完善的曆法,指導粟的播種、種植和收穫,這與磁山遺址出土的占蓍草器和圭盤有著直接聯繫。

在當時的氣候、地理環境條件下,只有確定合適的種植節氣,粟才能有如此大的收穫量。

磁山遺址中出土了圭盤、占蓍草器兩個制歷劃節的文物,向人們展示了八千年前磁山先民的智慧和才智,這些描述與圭卜日影極為貼切。

圭盤,那個用土或石製成的圓盤,中心插上一個木桿,便把日、月、四季囊括其中。

一年四季二分二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盡在其中,真是神奇無比。

占蓍草器,作為測「日」的插杆基座,它有「立竿見影」之效,也就是說用來測日影長度以掌握時辰、節氣,以便祭祀、占卜、指導農作。

有一個或幾個磁山先民,總守在這個占蓍草器旁邊,一年四季不停地把日月走過的影子,用陶丸球等符號記載下來,告訴部落頭領,何時種植,何時收割,何時風雨瀰漫,何時陽光燦爛,何時用於祭祀。

圭盤和占蓍草器同時在磁山文化遺址出土,說明伏羲時代「作甲歷、定四時」在磁山文化時期已初步形成,農曆二十四節氣由此而來。

磁山——指南針的故鄉

磁山又名紅山,屬太行山余脈,小摩天嶺終止於南洺河北岸,海拔427米,是我國著名的鐵礦山之一。

由於鐵礦石裸露地表氧化赤鐵礦及半假象赤鐵礦而呈深紅色,故有「紅山」之稱。

盛產礦石,多為磁性,能引針不墜。

據1982年3月,《光明日報》報導:磁山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的發源地。

據《古礦錄》記載:《明史地理志》稱:「磁州武安縣西南有磁山,產磁鐵石。

」又《明一統治》稱:「磁州武安縣西南有磁山,產磁鐵石。

」又《古礦錄》記載:《明一統治》稱:磁山,在縣西南30里,上產礦石,州名取此。

磁山,指南針的故鄉。

磁從石從玄,茲乃二玄,色黑。

這是一座神奇的山,二千年前的古地理著作《山海經》描述過它。

這座山中蘊藏著豐富的天然磁磁鐵礦,人們開採這兒的磁石,做成指南針,用以指示方向。

指南針為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但其始產於何地,學術界既無定論,也無爭論。

據目前所掌握的資料判斷,其產地當在武安。

在四部古籍中有關於磁針的記載:一是《韓非子》記載「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二是《鬼谷子》記載「其察言也不失,如磁石之取針」,「故鄭人之取玉也,載司南之車,為其不惑也」。

三是《管子》記載「上有磁石者下有銅金(即鐵礦)」。

四是《夢溪筆談》記載「方家以磁石磨針鋒則能指南」。

自殷商、戰國時期,形成了以今安陽為中心的文化圈,上述諸人,韓非子系韓國人、鬼谷子是鄴人(今臨漳)活動 在今雲台山,管仲系齊國人,在邯鄲東,基本都在此文化圈中。

而在此圈中有磁石者唯有武安磁山一處。

《夢溪筆談》的作者系沈括。

他曾視察經西路,到過磁州,上述記載即為其所目睹。

在《隋史》有皇帝車駕出行,有「指南司方」及武安有「磁石山」的記載。

正因為在隋代時,磁山已非常著名,而將州定為磁州。

磁州又為當時全國磁石的集散地。

故此推斷,武安是指南針的故鄉。

磁山記憶

磁山文化博物館位於磁山遺址西北側台地之下,始建於1994年9月,由磁山二街投資30萬元,建成南、北展室各五間,並舉辦了小型陳列。

1997年,由磁山二街投資100萬元建成主展廳主體工程,2002年又投資50萬元進行了內部裝修,2003年底,磁山文化展覽經調整,充實移入主展廳內,正式對外開放。

磁山文化遺址的保護和再發展,一直受到各方面的關注。

磁山二街從挖掘、保護、開發,從人力、物力、財力各個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把保護、開發磁山文化當作頭等大事來對待,先後投巨資興建了磁山文化遺址石牌坊,磁山文化遺址廣場,興建和裝修了原磁山文化博物館,對弘揚磁山文化做了大量工作。

為舉辦中國·武安首屆磁山文化節,2004年9月磁山文化博物館進行了遷址重建。

由武安市政府投資400萬元興建占地100餘畝,座南朝北,外觀具有中國傳統民居風格的建築群。

展廳55米×13米,由中部序廳和兩側主展廳組成,並配有聲、光、電現代高科技手段,再現了八千年前磁山先民生活、生產情景,展廳兩端為"磁山先民"漁獵、採集景觀。

展廳設有通壁貫通式展櫥,其內依次陳列石器、陶器、骨器、農業、易文化、祭祀等內容。

院內西側建有55米×30米的大型展棚,包括房址、窖穴、灰坑及"組合物"等遺蹟現象的模擬場景。

磁山文化博物館在武安市委、市政府、市文體局、磁山鎮政府、磁山二街等單位的大力支持領導下,取得了一定成績,展館在不斷更新完善,充分發揮文化平台和對外文化交流窗口作用,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參觀遊覽,而且經常有中央和省市領導、專家學者及國際友人,光臨磁山文化博物館參觀指導。

2004年9月磁山文化節期間,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王光英,文化部副部長兼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等在省市領導的陪同下參觀了磁山文化博物館。

王光英副委員長還親筆為磁山文化博物館題寫了館名,並欣然題寫了「中國文化名鎮」幾個大字。

從1986年至今,磁山文化博物館建成20多年來,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社會科學院在邯鄲市和武安市文化局配合組織下,先後多次召開了磁山文化學術研討會,磁山易文化學術研討會、經濟技術項目發布暨洽談會,武安戲劇研討會,武安生態旅遊研討會,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影響,弘揚了磁山文化,展示了華夏文明,充分發揮了"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真正作用。

武安市政府將投資1億元興建、擴建磁山文化博物館,增添新的文化設施,高標準、多功能的新館將於今年建成投入使用。

以磁山文化為主體,自然山水為依託,集觀光旅遊、休閒度假、考古研究於一體的"磁山文化遺址遊覽區規劃",將在保護磁山文化遺址的基礎上,充分展示磁山文化精神,展示地域特色,以突出的形象,完備的設施、優美的環境接待八方賓客,使光輝燦爛的"磁山文化"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春天。

張海江,男,漢族,1977年3月出生,河北武安市人,畢業於邯鄲市職工中專。

現為磁山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秘書長,武安市作家協會理事,兼中國傳統文化研究院研究員,河北省詩詞協會會員,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等職。

2004年中國武安磁山文化節前夕,張海江調入磁山文化博物館,潛心鑽研、探索磁山文化,寫出百餘篇學術論文,在國家權威報刊發表,並與申禮成合著出版了《中華文明源·磁山文化探索與發現》一書。

這部學術著作集科學性、知識性和史料性為一體,補充完善了磁山文化這部大百科全書。

自幼痴迷書畫、篆刻和文學藝術,多年來潛心研習。

其書畫作品在國內、國際書畫展賽中入選獲獎50餘次,入編60餘部書畫典集,200餘篇文藝作品發表於《邯鄲日報》、《河北日報》、《燕趙散文》等報刊。

曾先後榮獲「中華民族藝術杯」全國書畫大賽獲一等獎、世界名人書畫藝術大展獲金獎等。

1、稿件要求:投稿、薦稿均可(薦稿註明出處及作者)包括:詩歌、散文、小說、攝影、繪畫...

2、投稿請添加主編微信/QQ:540575981

3、歡迎搜索愛北文學網微信公眾號,關注更多精彩文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張海江:八千年回眸與凝望

作者:張海江磁山文化有著八千年悠久文明史,它的發現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學者關注。 磁山文化遺址位於太行山東麓,河北省武安市磁山村東南一公里的台地上,總面積十四萬平方米,分上下(即早晚)兩個文化層。...

圖書誤解「磁山文化」的辨證

作者:申禮成 張海江20世紀70年代在武安發現的磁山文化遺址,揭示了一萬多年前人類文明發展過程的吉光片羽,代表了新石器時代早期中段以後的文化面貌,它下接「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填補了我國新石...

武安縣磁山遺址

磁山遺址位於武安縣磁山村東南約一公里的台地上,南鄰洺河。主要遺蹟有房址2座,灰坑474個,出土遺物有陶器,石器,骨角器等2000件,遺物中以陶支架和石磨盤最具特點。石器中有打制石器,打磨兼制石...

磁山文化寫進中小學教科書

作者:申禮成 張海江中小學教科書九年進行一次完善修訂,2012年是中小學教科書的修訂年,小學、初中、高中歷史教科書沒有把磁山文化的具體文化內涵載入其中。武安市人民政府於7月16日正式向教育部申請...

中華文明探源--磁山文化

長城網2月4日訊(通訊員張海江)磁山文化遺址位於武安市西南17公里磁山鎮磁山村東1公里的台地上。遺址面積約14萬多平方米,系1972年發現,同年進行調查試掘。自1976年至1998年的20餘年間...

磁山文化時期手工業的發展

作者:張海江 磁山,中國農耕文明的發祥地。八千多年前原始農業革命盛世。磁山遺址揭示了當時最早時期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面貌,並獲得粟、家雞、胡桃等多項世界性重大發現,而被專家稱為「我國新石器時代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