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帶你看展覽揭開數千年朦朧面紗 「消失的古代巴國」不再神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雅昌藝術網訊)「巴國具有非常大的神秘性,具體神秘到什麼程度,通過這次展覽我們可以揭開這層幾千年的面紗,得以清晰巴文化的內涵和特質。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侯寧彬這樣闡述「尋巴--消失的古代巴國」原創文物大展。
2016年9月30日,距離國慶長假僅有一天,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內已經人山人海了,「尋巴--消失的古代巴國」文物展在此開啟。
此次展覽是該院「東周時期區域文化系列展」之一,展覽以「巴」的文獻資料和「巴文化」考古及研究成果為依據,梳理巴國的歷史文化脈絡。
展品由來自渝、川、陝、鄂、湘、黔六地十餘家文博單位的200餘件組巴國文物組成,其中包括青銅、陶、石、骨質文物,全方位地展示巴國文化的基本面貌,讓公眾對巴國文化有一個初步認識。
展覽效果圖
展覽意義:國內首次將巴文化進行整合式展示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研究員彭文老師為雅昌藝術網記者進行導覽,她首先介紹了巴國的歷史:巴國是先秦時期位處今中國西南、長江上游地區的一個國家,國都為江州,即今重慶市江北區。
始於商周時期,最早見於《山海經·海內經》記載:「西南有巴國。
太葜生咸鳥,咸鳥生乘厘,乘厘生後照,後照是始為巴人。
」《華陽國志·巴志》記載其鼎盛時期疆域「其地東至魚復,西至僰道,北接漢中,南及黔涪。
」公元前316
年,巴為秦國所滅。
巴國人驍勇善戰,得山水之靈性,借魚鹽之利而聞名,他們在長江流域創造了堪與中原文化相媲美的古老文明。
「對於巴國的研究一直是學術界較為薄弱的一環。
巴文化有其極度神秘的特質。
」彭文告訴雅昌藝術網記者。
「比如,巴人的語言文字,考古材料為我們提供了一定數量而無法解讀的巴蜀符號,李學勤先生將其分為巴蜀文字甲(即巴蜀圖語)和巴蜀文字乙,認為脫離了象形而走向符號化的巴蜀文字乙可能是文字雛形,但是尚未解讀。
文獻的記載表明巴國與楚國交流頻繁,考古發現也是如此,表明兩國語言、文字交流無礙,但是巴人文字已經湮滅無存,巴人的語言也只能在土家族的部分發音中窺得片鱗只語。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展牽頭策劃此場展覽有兩個目的:一是讓公眾了解巴文化整體特徵;二,巴文化出土東西很多,但是從沒做過整合式展覽,這次展覽將巴文化所有博物館資源整合起來,對推進巴文化研究有很大作用。
本次展覽站在全國的視野上收集文物,將展覽分為三部分,即「巴國初立」、「巴國春秋」、「融入華夏」,集中展現巴文化的特質。
關於巴國的傳說在第一部分中有文獻呈現
第一部分:巴國初立
4000多年前,一個歷史上以剛勇尚武著稱的族群出現了,這個族群被稱為巴人或巴族。
在夏朝,巴人被稱為『巴方』。
商代卜辭中也多次出現『巴方』。
殷商中葉,商王武丁的時代,商人同巴人發生了激烈的戰爭。
巴國最後戰敗,被迫向商王朝納貢服役。
後來巴人參與周武王伐紂,據《華陽國志·巴志》載:『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著乎《尚書》。
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
故世稱之曰:「武王伐紂,前歌后舞」也。
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於巴』。
周王朝建立後,分封了七十一個諸侯國,巴氏被封為子國,首領為巴子,因而叫巴子國,通常簡稱巴國。
卜骨 商 通長42厘米 湖北長陽香爐石遺址出土。
隨葬在死者的頭部,這是我國發現的最大卜骨之一。
卜骨,用牛的左肩胛骨製作而成,卜骨全長42厘米,隨葬在死者的頭部,是我國發現的最大卜骨之一。
該卜骨的發現,對我們理解《世本》記載的「廩君之先,故出巫誕」的涵義,有了新的認識。
骨牙飾 商 通長10.7厘米 湖北長陽香爐石遺址出土
骨針 商 通長6,.2厘米 湖北長陽香爐石遺址
骨鏟 通長8.4厘米,刃寬2.8厘米 湖北長陽香爐石遺址出土
陶戳2枚 西周 殘長5厘米,長徑2.1厘米,短徑1.2厘米 湖北長陽香爐石遺址出土。
這是目前考過發掘中發現的最早的璽印。
巴國初立展出的很多東西來源於下面兩處遺址出土文物。
湖北長陽香爐石遺址
長陽是湖北省宜昌市所轄的一個土家族自治縣。
1983年,在該縣漁峽口鎮東南0.5千米的清江北岸,東距長陽縣城97千米處,發現一處面積達3萬多平方米的遺址,但遺物暴露較多的面積只有700多平方米。
1988年、1989年和1995年先後三次在此地進行考古發掘,在遺址中心地區共發掘400多平方米,出土夏、商、周時期的石器、陶器、骨器和銅器等遺物近萬件,並發現了一批商早期的巴人墓葬。
考古學家在經過認真整理和對比研究後,根據其獨特的文化特徵,將其命名為『香爐石文化』。
特別是近年來配合清江隔河岩水利建設工程,文物考古部門在清江兩岸發現大量商周時期的巴文化遺址與遺物。
這說明,巴人起源於清江之說不是沒有道理。
豬形捲雲紋銅磬 商 通高25.3厘米,通長46.4厘米,板厚0.5-2.8厘米 湖北長陽官家沖運煤碼頭出土。
禮樂器,它的發現改變了我國古代只有石磬和玉磬的傳統認識。
此種形態的青銅特磬,在我國有明確出土的磬出尚屬首例。
商。
通高25.3厘米,通長46.4厘米,板厚0.5-2.8厘米。
湖北長陽官家沖運煤碼頭出土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博物館藏。
這件商代特磬,為禮樂器。
1992年4月出自長陽官家沖運煤碼頭。
自商代已有這種單一的石質特磬和三個一組的編磬,到周代多有十幾個大小相次成組的編磬。
磬歷代用石或玉雕刻而成,懸掛於架上,擊之而鳴。
這件銅特磬整體呈板狀豬形,脊部飾鳳鳥,兩側分別飾有對稱的10個乳釘紋和雲雷紋。
經測定高音至少有D(E)、F(G)兩個音,10個枚的音高不一。
它的發現,改變了我國古代只有石磬和玉磬的傳統認識,此種形態的青銅特磬,在我國有明確出土地點的磬中尚屬首次。
銅三羊尊 商 通高43.8厘米 重慶巫山李家灘出土,這是迄今所見巴人故地最早的一件大型青銅容器
商。
通高43.8厘米,腹圍106厘米,口徑42厘米,底徑23.5厘米 。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
外觀造型呈喇叭口、束頸、折肩、弧腹、高圈足。
出土於巫山縣大昌鎮大寧河畔,該尊是巴人在商文化強烈影響下的一件自製重器,是迄今所見巴人故地最早的一件大型青銅容器,對於研究古代巴人的礦冶技術、文化進程以及與商文化的關係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青銅人面具 商 寬16.3厘米,高16.2厘米
青銅獸面 商 寬17.5厘米,高17.5厘米 陝西城固縣寶山出土
陶花邊口圜底罐 高12厘米,口徑11.5厘米 重慶忠縣中壩遺址出土
陝西城固寶山遺址
寶山遺址位於今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原公鎮寶山村,北依秦嶺,南臨漢水。
1990年由西北大學文博學院趙叢蒼教授率領的考古小組發現。
遺址房屋基礎平面一般為長方形,多為木骨泥牆形式,結構清楚,保存良好。
其中一個建築基址面積超過100平方米,布局設置規格等級很高;還有很多小開間相連的長條形建築基址,最長的一處達15米以上,極富特色。
它們均具有非常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遺址出土的陶器、骨器、青銅器等文物,證實了漢水上游地區早在夏商時期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活動區域。
銅矛 戰國 長23.5厘米 重慶雲陽李家壩遺址出土
三刃銅殳 戰國 長13.9厘米,寬3.4厘米 重慶雲陽李家壩遺址出土
提梁銅壺 戰國 高33厘米,口徑8厘米,底徑12厘米,腹圍55.5厘米 重慶雲陽李家壩遺址出土
銅帶鉤 戰國 長7.2厘米,寬3.3厘米 重慶雲陽李家壩遺址出土
第二部分:巴國春秋
巴國從夏商時代到春秋戰國之際有很大的變遷。
夏商時代,巴族主要活動於沔(miǎn)水中游,另有一支以巨蛇(青龍)為圖騰的支系活動於今洞庭湖一帶。
西周初年,巴立國於南土,與楚、鄧、濮等國為鄰,其活動範圍大致在今陝西東南部的漢水流域到今四川東北部的大巴山地區。
戰國時代,巴國入川後,向西、向北發展,其疆域『東至魚復,西至僰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控制了嘉陵江、長江、烏江流域,包括今川東、陝南、鄂西、湘西北和黔北地區。
銅釜甑 戰國 通高29.4厘米 重慶涪陵小田溪墓群出土
銅敦 戰國 口徑19厘米,通高20.5厘米,四川宣漢縣羅家壩遺址出土
銅鉦 戰國 通高41.2厘米 四川渠縣城壩遺址出土
銅錞於虎鈕(殘) 戰國 虎長15.5厘米 四川渠縣城壩遺址出土
鋪首銜環銅釜 戰國 通高37.3厘米 四川渠縣城壩遺址出土
這一部分展示了春秋戰國時期巴國的主要遺存文物。
春秋時期,巴國竭力擴張其勢力範圍,東渡漢水,與鄧國相爭,又與楚國締結軍事聯盟,掃蕩江漢小國,向西參與滅夔、庸國,勢力進入峽江地區。
春秋末葉至戰國晚期,巴國青銅文化發展到高峰,其青銅器種類多、數量大、分布廣,製作水平也日臻成熟,地方特徵鮮明突出,許多青銅器上還刻有巴的符號。
出土文物中更多的兵器武具,則閃爍著戰國時代的刀光劍影,如柳葉形的青銅劍、荷包形的青銅鉞。
這些造型奇異的隨葬兵器,反映了巴人剽悍尚武的民族氣質,顯示了巴族是一個能征善戰的民族。
已發現的這一時期的巴文化重要考古遺址有:重慶雲陽李家壩、開縣余家壩、涪陵小田溪、九龍坡區冬筍壩,以及四川宣漢羅家壩、渠縣城壩等。
銅錞於 戰國 高35厘米 湖南株洲廢銅庫採集
銅鐸 戰國 高31厘米 湖南平江茶廠出土
第三部分:融入華夏
巴國在不斷的外患和內亂中逐漸衰落,最終在公元前 316
年被秦國滅亡,巴國作為一個國家的存在成為了歷史。
但巴國的滅亡並不意味著這個民族的滅亡。
為了維持古代巴渝地區的統治秩序,過去的貴族仍然享有特權,固有的習俗依舊保存著。
這種情況維持了很久—由戰國至秦,從秦到西漢。
隨著漢朝政治的逐漸穩固,開發西南成為必然趨勢。
先進的農耕經濟在這裡推廣開來,以農業經濟為代表的中原文化逐漸取代了以漁獵為特色的巴文化。
弩機 秦 通長16厘米 兵馬俑一號坑出土
有披膊的石鎧甲 長75厘米,披膊長20厘米 秦始皇帝陵K9801陪葬坑出土
銅蒜頭瓶 秦漢 高34.5厘米
銅鍅 漢 口徑7.8厘米,高27厘米 重慶南岸區103廠出土
灰陶猴面俑 東漢 通高14.8厘米 武勝縣山水岩崖墓群出土
紅陶跪坐俑 東漢 通高19.4厘米 武勝縣山水岩崖墓群出土
灰陶俑 東漢 通高14.2厘米 武勝縣山水岩崖墓群出土
為統一六國準備了條件
公元前316年,秦王採納了司馬錯的主張,命張儀、司馬錯、都尉墨等人率軍經金牛道(自今陝西勉縣向西南,越棋盤關進四川,經朝天驛往劍門關)攻蜀。
蜀王親自率軍至葭萌(今四川劍閣東北)抵禦,兵敗遁逃,被秦軍殺死,蜀亡。
隨後,張儀、司馬錯等人又攻滅苴、巴,俘虜巴王。
封巴王為「君長」,置巴郡,郡治江州(今重慶北),巴蜀遂定。
秦國不僅占領了秦嶺外的廣大地區,達到了進一步「富國」「廣地」「強兵」的目的,在戰略上還完成了對楚的側翼包圍,為爾後南進創造了有利形勢﹐為進一步滅楚和統一六國準備了條件。
此外,展覽還梳理出和神秘巴國關係密切的幾個關鍵詞單元:甲骨文中的「巴」,《山海經》中的「巴」,巴人神話傳說,封為巴國,巴地製鹽考古發現,巴人西遷,巴渝舞遺風猶存等,與之匹配的展品同時展出,立體呈現巴文化特質。
巴國的重要人物:蔓子將軍和寡婦清
延續上千年的巴國,史書記載最多的只有三人:一是廩君,二是蔓子將軍,三是寡婦清。
此次展覽復原了其中兩個重要人物雕像:蔓子將軍和寡婦清。
蔓子將軍
戰國時,巴國據有鄂西、渝東之地,與楚、鄧、庸、蜀、秦等國交往,斡旋於大國之間,馳騁於諸侯之林。
據《華陽國志》記載,戰國時期,巴國內亂,將軍蔓子奉命向楚國借兵平亂,他被迫答應送給楚國三座城池作為代價,以換取楚國的軍力。
平亂後楚國前來索要城池時,蔓子將軍寧可用自己的頭顱來謝罪,也不願損害國家的利益。
楚王哀嘆道:有這樣的將軍,還要城池幹什麼呢?頭可斷而城不可央!這傳頌千古的名句體現的不僅是為國家犧牲小我的忠勇,更體現了巴人的剛烈性格。
楚王非常感動,厚禮安葬蔓子的頭,巴國人也隆重安葬了蔓子的身軀。
《蜀中廣記》記載:忠州「巴王廟,在州東一里,神即蔓子將軍也……太守以豕帛致祭,民具千斤蠟燭祠之。
」每年農曆三月初四,州民抬著巴蔓子夫婦的塑像遊行,鼓樂喧天,以懷念「刎首留城」的巴蔓子將軍。
忠州即因他而得名,此地也是幾千年來唯一以忠命名的地方。
抗日戰爭時期,面對日本空軍的狂轟濫炸,陪都軍民至為推崇巴蔓子將軍,「只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再現了一個城市、一個民族對古代英雄的敬重。
寡婦清
這個清與秦國聯繫最大,被秦始皇封為「貞婦」。
除了「捐資長城,以贊軍興」外,《史記·貨殖列傳》還記載了礦業主「巴寡婦清」以「丹穴」謀利的著名事跡。
傳說這位女子的祖先發現了「丹穴」,幾代人因此致富,家產之多,不可估量。
「清,寡婦也。
能守其業,用財自衛,不見侵犯。
秦始皇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築女懷清台。
」司馬遷感嘆道:「清窮鄉寡婦,禮抗萬乘,名顯天下,豈非以富邪?」寡婦清的產業按照《漢書》的說法,是在巴地。
「丹穴」就是出產硃砂的汞礦。
《史記·貨殖列傳》在進行經濟地理分析,總結各地物產時說「江南」出「丹砂」。
丹砂用於顏料、塗料和醫療,用途甚廣,重慶涪陵是丹砂的主要產地,以如今的重慶南部及黔東北、湘西,如酉陽、秀山、務川、銅仁、萬山、新晃、鳳凰等地最為集中。
寡婦清經營的礦業,可能因此體現出重要的經濟意義。
寡婦清的「丹砂」生產基地,正在中國汞礦最集中的地區。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上世紀末,地質科學家利用地球物理化學探礦方法,即汞量測量法,證實司馬遷關於秦始皇帝陵埋藏水銀記載的可信性。
那麼,秦始皇帝陵地宮內埋藏的汞有可能與巴地有關,但是具體來源有待進一步研究。
「尋巴--消失的古代巴國」。
200餘件展品中,有十幾件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館藏作品,首次如此立體呈現了巴文化發展脈絡,揭開了巴國數千年的朦朧面紗,讓古代巴國不再「十分神秘」。
據悉,展覽持續至12月30日。
作者:劉爽
編輯:張麗敏
放心收藏,全球見證,掃碼立即送鑒
2014年度崧澤遺址發掘成果展在上海崧澤遺址博物館開幕
東方網記者程琦、實習生李小燕2015年8月10日報導:今天下午,由上海博物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和河南大學共同主辦的「再叩崧澤之門——崧澤遺址2014年度發掘成果展」在上海崧澤遺址博物館開幕,上...
尋找神秘消失王國的蹤跡
四千年前,在現今鄂、豫、川、湘、黔、陝等地,曾經生活著一個遠古族系,他們不斷遷徙,得山水靈性,藉漁鹽之利,勇猛無畏,聞名於先秦。他們被人稱作巴人,古代巴人在長江流域創造了可以媲美中原文化的古老文...
全國首次巴文化主題原創展在秦帝陵博物院開展
央廣網西安9月30日消息(記者雷愷)「尋巴–消失的古代巴國」展覽今天(9月30日)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開展,這是全國首次以巴文化為主題的原創文物展覽。展覽將持續到12月30日。 此次展覽以「巴」的...
最早的甲骨文——巴人甲骨,比殷墟甲骨早2000多年
湖北宜昌楊家灣遺址,出土大量石器、玉器,發現有170餘種刻畫在陶器上的符號,與殷墟甲骨文的許多符號十分接近。但該遺址距今6000年前,屬於新石器時代文化大溪文化中期,比殷墟甲骨文還早2000多年...
「尋找消失的古代巴國」首次在秦兵馬俑亮相
新華社西安10月2日電(記者馮國)在國慶節來臨之際,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首次把全國十餘家文博單位的近200件(組)古代巴人文物齊聚一堂,以歷史的視角全方位地展示巴人的科技、文化和藝術等,讓人們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