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拍藝術網:紅山文化太陽神擺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紅山文化以遼河流域中支流西拉沐淪河、老哈河、大凌河為中心,分布面積達20萬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前左右,延續時間達兩千年之久。

赤峰市有座山名為「紅山」,並且還有一種悠久的草原文化,因最早是在赤峰紅山遺址發現,而被命名為「紅山文化」。

紅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是中國北方新石器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古文化遺存。

紅山文化的社會形態初期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的全盛時期,主要社會結構是以女性血緣群體為紐帶的部落集團,晚期逐漸向父系氏族過渡。

經濟形態以農業為主,兼以牧、漁、獵並存。

它的遺存以獨具特徵的彩陶與之字型紋陶器共存、且兼有細石器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紅山文化的居民主要從事農業,還飼養豬、牛、羊等家畜,兼事漁獵。

在石器中菸葉形、草履形的石耜、桂葉形雙孔石刀是富有特徵的農耕工具,還有磨製和打制的雙孔石刀、石耜、有肩石鋤、石磨盤、石磨棒和石鏃等。

外行人看紅山太陽神,只看到了它類人的外表,而內行人卻還能看見它身後的文化內涵」,一位研究紅山文化多年的學者說,「紅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是我國北方在新石器時期形成的一種較為重要的文化,一開始被籠統地稱為『新石器時代文化』,1954年才正式命名為『紅山文化』。

其基本特徵表現在彩陶、之字紋陶器、細石器以及特有的掘土工具石耜和桂葉形雙孔石刀的製作上。

紅山文化是那個時代人們思想意識的載體,從美學的角度看,它們表現了紅山人的聰明才智,反映出他們初步的審美意識和審美理想。

從工藝的角度看,他們創造的玉器技法精良,都是精美的藝術品。

紅山文化的先人刻繪的太陽神像,是用作偶像崇拜的,是先人們初步體味圖騰崇拜的反映。

太陽神信仰在全球的各種文化中都有出現,尤其盛行於中亞及歐洲,在印度的信仰早於歷史紀年之前。

此像做工細緻唯美,既充滿古韻又融合了現代雕刻的精緻華麗。

整體構圖和諧,創意獨具。

目前就有這樣一件太陽神雕像展現在國內知名藝術網站上—虎拍藝術網。

這件太陽神像擺件規格長24cm寬9.5cm。

具有濃厚的紅山文化色彩,造型深厚、凝重,既概括洗鍊,重點部位突出,又有不同於一般特徵的神韻。

表面光素無紋,太陽神標誌既生動,又拙樸、豪放。

通過簡潔明朗的雕刻技術,達到具象和抽象的直觀效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華文化起源-紅山文化

紅山文化源遠流長。由於年代久遠,其神秘的面紗總是半遮半掩,人們更加痴迷於此,不斷現世的各種精美器物還將牽引著後人的耐心,繼續發掘、研究並探索。紅山文化原本是北方地區的一種原始文化類型,也是新石器...

「奈曼文化360」奈曼「文化圈」之紅山文化

關注【奈曼文化360】了解這片熱土上曾經的歷史,小編今天將為你介紹奈曼「文化圈」。紅山文化 距今6000—5000年的紅山文化,以遼河流域中遼河支流西拉木倫河、老哈河、大凌河為中心,分布面積達2...

「紅色的山峰」紅山文化遺產

紅山文化遺存最早發現於1921年。1935年對熱河省赤峰紅山後遺址進行了發掘,1956年提出了紅山文化的命名。70年代末在遼西地區開展了大規模的調查,發現了近千處遺址,並對遼寧凌源、喀左東山嘴、...

華夏紅山文化的源流及分布情況!

紅山文化是發源於東亞北部,起始於公元七千多年前的農業文明,是華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跡。 紅山文化遺存最早發現於1921年。1935年對赤峰東郊紅山後遺址進行了發掘,1956年提出了紅山文化的命名。...

紅山文化的歷史傳承

說起紅山文化很多人會想到中華第一龍C型龍或者玉豬龍之類的玉器。那麼到底什麼才是紅山文化?下面我們來具體的了解一下。 紅山文化是位於遼寧西部距現代五千多年的農業文明,也是中國已知出現最早的文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