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肚」下藏了寶器 三千年前的長興或經歷了一場大水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1976年,一件完整的西周青銅鼎被發現在長興港的淤泥中,前所未有,驚艷出世,震驚全國,與它一起出土的還有一批青銅兵器。
江南非青銅鑄造之地,又何來如此之多的青銅器?這一期,就讓我們走進長興縣博物館,來一睹這件「浙北第一鼎」的風采,在它精美的紋飾中追溯一段長興幾千年前的往事。
時任長興縣博物館館長的夏星南曾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寫到:「有趣的是,竣工驗收時,下箬工地的一段堤岸坡度有'將軍肚',不及格,需返工剷平成直線,奇蹟出現了,一件完整的西周青銅鼎在這兒出土。
」
這件青銅鼎便是曾一度驚動了全國文物界的「浙北第一鼎」,如今被放置於長興縣博物館的臨時庫房內,等待明年長興縣博物館新館開放後的驚艷亮相。
這件青銅鼎有何特別之處,緣何得了個「浙北第一鼎」的稱號?
9月28日,記者走進長興縣博物館的臨時庫房,見到了這件西周時期的寶物,也聽博物館的副書記童善平講述了這段回憶錄里的出土故事,並追溯了長興的青銅之緣。
不同於商周時期北方祭祀用的氣勢恢宏的大鼎,眼前的這件青銅鼎小巧而精緻,倒是有幾分江南的味道。
它呈紫銅色,重3.85公斤,高24.8厘米,口徑21厘米,雙耳三足。
斂口、寬沿、立耳、鼓腹、淺平底、高圓足。
腹部飾兩道弦紋,中間的紋飾尤其完整而精緻,甚是突出。
看,奇異的獸面紋盤踞其上,神秘而莊嚴,兩側的紋飾也雕劃精細,栩栩如生。
童善平告訴記者,這是西周時典型的蟠虺紋,「還有西周時流行的雲雷紋襯底」。
再看器形,腹部略鼓,敦實而厚重。
這件青銅鼎最令人稱道的,就是保存的完整度極高,上面的每一處紋式都忠實地記錄著鑄造時最本真的面貌,你很難想像它已距今有數千年之久,歲月和朝代更迭似乎並沒有對其造成很大的損耗。
為什麼能保存得如此完整呢?這與它幾千年來所處環境不無關係,是河道里的淤泥幫了大忙。
童善平表示,因為青銅器長期為淤泥包裹,與外界的空氣隔絕,使得它不易腐敗、生鏽。
那麼,這件青銅鼎,究竟是用來做什麼的呢?
童善平表示,目前有多種猜測。
「可能是將士用來煮肉的實用器」,他告訴記者,這件青銅鼎看起來整潔精美,但若倒翻過來,就會發現鼎的底部是黑色的,有長期煙燻火烤的痕跡,也就是煙炱。
事實上,這樣的食用方式從新石器時代便開始了,「陶鼎、陶釜等都可以用來煮水、煮肉」,到了商周時期,器物的用材就變成青銅的了。
「從煙炱來看,其用來煮食的可能性很大」。
鼎兼具了實用和象徵兩種屬性,除了煮食的實用功能,在他看來,從鼎的器形、造型紋飾來看,它也可能是一種禮器,是富貴人家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因江南非青銅的鑄造之地,他推測,這件鼎的老家應該是在北方,至於為何來到了長興,他表示,「可能是贈送的禮器,也可能是戰利品」。
如此精美的「浙北第一鼎」又是如何被發現的呢?
故事還要追溯到40多年前的1976年。
「有趣的是,竣工驗收時,下箬工地的一段堤岸坡度有'將軍肚',不及格,需返工剷平成直線,奇蹟出現了,一件完整的西周青銅鼎在這兒出土。
」這是時任長興縣博物館館長的夏星南曾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寫到的這段意外的收穫。
1976年1月,當時長興港正在進行拓寬工程,長興港是長興縣北部的幹流水系。
「主要是清除淤泥拓寬河道」。
童善平說道。
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這會是一場青銅器物的大豐收。
清理出來的青銅器數量繁多,還有錛、匕劍等兵器。
正要滿載而歸時,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卻被告知這個項目在竣工時驗收不合格?
河道里的文物都取出來了,河道也疏通了,怎麼就不合格了?
原來,問題出在了下箬上莘橋工地的一段堤岸,坡度上像個「將軍肚」一樣鼓起來了,導致了工程不及格,需返工剷平成直線。
這段堤岸怎麼會無緣無故鼓起來?「將軍肚」下面是不是有貓膩呢?
這個「將軍肚」引起了文物工作者的興趣,奇蹟也隨之出現了。
撥開「將軍肚」的淤泥,一件精美的青銅鼎出現在大家面前。
原來,正是它,讓這段堤岸有了「將軍肚」。
此前從未在浙北地區發現過青銅鼎,它的驚艷出世震驚了全國,根據造型、紋飾和胎質,這件青銅鼎的年代被認定為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的西周時期。
這件青銅鼎也被稱為「浙北第一鼎」。
這次大量青銅器的出土並非巧合。
其實,長興是浙江省出土青銅器最多的地方。
據了解,迄今在長興已出土604件青銅器,其中青銅兵器多達109件,包括了青銅劍34件、青銅戈16件、青銅矛30件、青銅鏃17件,其他兵器12件,數量之多、工藝之精、保存之好在全國享有盛名。
眾所周知,商周建都都在北方,現在的河南地區,與江南的長興相距甚遠,那麼,長興又為何會出土那麼多青銅器呢?長興港在西周時期又經歷了什麼?為何會藏有如此多的青銅器呢?
長興地處杭嘉湖平原西北部,長江三角洲腹地,蘇浙皖三省交界處。
背山面湖,地勢雄峻,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在春秋戰國時期,長興屬吳、越、楚三國反覆拉鋸之地,戰事頻繁。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鑄銅業的興起,生產了大量青銅兵器和生產工具,由此形成極具長興地方特色的青銅文化,長興地下掩藏的兵器十分豐富。
此外,進入青銅時代,太湖流域成為吳越先民演繹一幕幕光輝燦爛歷史的大舞台。
吳王闔閭使其弟夫概在長興修築長城,於彭城、吳城、邱城演練步兵,斯圻、石圻、蘆圻演練水兵,留下中國水兵發祥地的美譽。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覆滅強兵,稱霸中原,在長興同樣留下眾多古蹟。
長興的青銅文化由來已久,那麼,包括青銅鼎在內的這些青銅兵器、實用器和禮器等為何都會出現在長興港的河道里呢?
童善平推測,「這裡可能經歷過一場大水戰,兩軍在兩岸對峙,兵戈相向」。
商周青銅器是中國商周時代生產科技和藝術發展水平的集中反映。
青銅器的數量可以表示出身份地位的高低,青銅器形制的大小也可以顯示出權力的等級。
青銅器中,最重要的器類就是鼎。
盛世鑄鼎,昭示著國泰民安,國強民富。
鼎是傳國重器,也是古時候權力的象徵。
西周中晚期我國形成了列鼎制度,據《春秋公羊傳》記載,天子用9鼎,諸侯用7鼎、卿大夫用5鼎、士用3鼎或1鼎。
同時。
與鼎一同出現的還有簋,通常為九鼎八簋,七鼎六簋,五鼎四簋,三鼎二簋。
商周的青銅藝術是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
它以品類豐富、造型優美、紋飾華麗、製作精巧、風格獨特而著稱,在世界藝術史上占有獨特地位。
至於這個鼎曾為誰所有?童善平表示,因為發現於河道而非墓葬出土,這件器物的主人目前尚不可知。
商周時期青銅文物鑑賞:工藝真是太贊了!
把尊舉爵念商周商晚至東周戰國是我國青銅器的鼎盛時期,東漢以後逐漸勢微。到宋代仿古之風陡起,但鼎彝之器其型其紋都早已脫型於三代吉金,眾人收藏之心銳減,其市價不及一二,無甚聊意。三代青銅傳世甚少,多...
青銅器收藏投資指導—國之重器,華夏瑰寶。得之幸甚,天涯何覓。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鑄造大型青銅器的古文明國度之一,更是現今存在的唯一一個最早的青銅時代的文明古國。中國自6000年前就從新石器時代進入了偉大的青銅時代,並開始鑄造大型青銅器作為祭祀,生活,圖騰之用...
商周時期邢域的酒文化與酒器
商周時期,是我國古代禮制的成熟期,也是中國古代禮制最為規範的時期。「禮以酒成」,無酒不成禮,因此,商周時期也是我國酒禮最複雜、酒與政治結合最為緊密的時期。正因為酒受重視,酒器發展也最為迅速,青銅...
協於上下,以承天休---「象物」
青銅器(Bronze Ware)是由青銅合金(紅銅與錫的合金)製成的器具,誕生於人類文明時期的青銅時代。青銅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現,是一種世界性文明的象徵。最早的青銅器出現於6000年前的古巴比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