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於竹帛——中國簡帛文化展」9月26日開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9月26日,山東博物館即將推出年度重磅大展「書於竹帛——中國簡帛文化展」,讓歷史上的簡帛走出高深的研究領域,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走近普通大眾,讓大家盡覽簡帛帶來的精彩。

該展由國內二十家博物館、考古所和高校共同參與,展出簡帛及相關文物850餘件,涵蓋了從戰國、秦、漢至三國、晉各個時期有代表性的簡牘帛書,是全國乃至世界首次如此大規模集中展出簡帛文物資料,該展無論從形式、規模,還是價值、意義,這都將是一次「史無前例」的讓人震撼的展覽。

《扁鵲醫書》《齊論語》都將亮相

臨沂銀雀山出土的《孫臏兵法·八陣》,從宏觀上論述用兵的基本規律,著重於對將領的要求和使用陣法的基本原則。

.

江蘇尹灣出土的竹簡一面是《神龜占》另一面是《博局占》。

神龜占是為捉拿盜者而進行的占卜,博局占使用古代的一種棋類遊戲「六博」局進行占卜,是一種棋盤算命。

敦煌懸泉出土的漢代《元致子方書》,這是字數最多、保存最為完整的帛書書信。

信中主要內容是,託人辦一些私事兒。

西晉出土的青瓷對書傭,文書簡牘的書寫者多為各級官員,特別是史和書史,都是專職的文書撰寫藤繕者

20世紀以來,全國接連有簡帛的重大考古發現問世,從甘肅、內蒙古、新疆,到湖南、湖北、廣東、山東,天南地北,東隅西陲,簡牘帛書不斷發現,帶給了我們一個又一個驚喜。

出土的簡牘帛書,從戰國時期的楚國、秦國,到秦、漢、三國至晉各代,跨越了整個「簡帛時代」。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員、古文獻研究室主任、該次展覽策展人劉紹剛告訴記者,此次展出的850餘件簡帛文物,主要來自甘肅博物館、山東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長沙簡帛博物館、嶽麓書院博物館等全國各地的簡帛收藏大館,僅從甘肅就借展了300餘件珍貴的簡。

此次展出的簡帛內容豐富,記載了楚秦漢晉等歷史階段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法律及藝術各方面。

從秦漢時期各類明細的法律條文,到各類不同案件的判案實例;從邊塞戍卒的日常文書,到中央帝國下達的詔書、律令;從絲綢之路上來往使者的接待,到大漠邊關上的一場場戰役;從秦代士兵的家書,到漢代的民間遺囑……包羅萬象,滿眼都是鮮活的歷史。

在介紹該大展的亮點時,劉紹剛說,幾乎每一支簡都有亮點,整個展覽可謂亮點紛呈。

「有不少是首次是面向大眾的展品,比如最新在成都天回發現的《扁鵲醫書》,這是首次在公眾面前發布。

《扁鵲醫書》的研究文章還沒發表呢,大家就能見到這些簡了;而不久前在長沙海昏侯墓地中發現的失傳近2000年的《齊論語》,也將亮相此次展覽。

簡帛讓我們重新認識歷史

此外,觀眾還可以從該次大展中,看到從教育學童的《倉頡篇》、九九表,以及震驚世界的清華算表,馬王堆帛書的經脈書、病方也亮相。

還有讓學術界驚喜的各類文獻簡,其中有秦始皇焚書前的《尚書》《周易》《詩經》,有過去被誤以為「偽書」的《孫臏兵法》《晏子》等,更驚現了「周文王遺言」,周武王、周公的詩。

提起簡帛研究在中國歷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劉紹剛稱,簡帛對於一般社會上的讀者來說很陌生,但是在學術界簡帛研究是很厲害的,在二十世紀,中國考古學、文字學學術的亮點,就是簡帛學的發現和研究。

「簡帛的出土,發現了各類傳世文獻中尚存的和失傳已久的文獻,涵蓋了六藝之書,經史子集,而這些先秦兩漢典籍的發現,讓我們對中國學術史有了新的認識,讓中國史、語言文字、法律史等諸多領域的研究有了許多突破和進展。

比如銀雀山考古發掘出現的《孫子兵法》《孫臏兵法》,是失傳多年的西漢版本兵書,揭開了兵書謎團;歷史上有爭議的、甚至被認為是偽書的《晏子》,也隨著簡牘的出土,被平反了冤假錯案。

」劉紹剛稱,簡帛研究的學術發現,對中國古籍發展,以及古籍研究的糾正有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在簡帛中重新發現了歷史。

一流研究專家參與展覽撰稿

「中國簡帛文化展」是一次簡帛文化的盛會,採用了更加宏觀的視角來審視簡帛珍貴資料。

在主題設置方面,展覽共分為:總序、簡帛時代、吏治與法制、精彩的物質生活、豐富的精神世界、古典重現、齊地兵書甲天下、絲路邊關、書法藝術等九個單元,涉及簡帛時代的各個方面,力圖透過珍貴的簡帛材料,對當時的社會進行全景展示。

提到此次辦展的初衷,劉紹剛稱,古籍研究學術價值很重要,但是當下古籍研究也與大眾脫節了。

「簡帛的研究一直束之高閣,待在象牙塔里,無法與普通大眾見面。

希望通過這次展覽,將簡帛學的發現和研究成果向普通大眾做展示。

認讀簡帛需要具備的一定的歷史知識和學術素養,但是這次面向大眾的展覽,則通俗易懂。

劉紹剛稱,「僅在展覽文本的創作上,就邀請了不少國內學術界的一流研究專家,他們會將自己由淺入深考據出來的內容,再通過深入淺出、通俗易通又接地氣的文字,介紹每一塊竹簡的內容,既保證知識的系統化和準確性,同時通過簡明易懂的語言和生動的插圖讓更多觀眾能看懂展覽,了解簡帛文化中的豐富內容。

整個展覽看下來,即便是只有初中學歷水平,也能看懂三成,大眾在這裡讀懂簡帛完全沒問題。

活潑新穎的展出形式

展覽內容還積極跟蹤社會熱點,特別選取一些貼近公眾生活的內容與觀眾產生思想上的共鳴。

展覽花樣百出、別出心裁,就是為了讓大眾能讀懂簡帛上的內容。

如在序廳部分「簡帛時代」中介紹文字書寫載體的起源與發展演變時,陳列了商代卜甲、先秦青銅器、秦二世銅詔版等實物作為輔助展品,並陳列了竹簡修治書寫工具,用於輔助說明簡帛的製作過程和書寫方法。

在介紹「銀雀山漢簡」中的兵法故事時,特別製作了一款戰略互動遊戲,讓觀眾可以現場操作,如親臨戰爭現場。

又如,2017年剛剛獲金氏世界紀錄的清華簡《算表》也製作了複製品和放大比例的模型教具,可以由觀眾親自操作,了解戰國時代的「計算器」如何使用等。

同時,依託「簡帛展」內容,山東博物館還將推出以竹簡為主題的講座、社會教育活動等精彩內容,不論是成年觀眾,還是青少年觀眾都能在《中國簡帛文化展》找到屬於他們的文化大餐。

「書於竹帛——中國簡帛文化展」由山東博物館主辦,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提供學術支持,目前正處於最後的布展階段,26日開幕後,展期持續6個月,2018年3月26日畢展,目前各館藏珍貴簡帛已經抵達省博,一場聲勢浩大的簡帛文化之旅即將開啟。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師文靜 實習生 蔣成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銀雀山漢墓簡牘研究及保護整理

內容摘要:1974年成立了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組,首先進行《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兩部兵書的整理和研究工作。1975年,「銀雀山漢簡整理小組」編纂出版了大字線裝本《銀雀山漢墓竹簡[壹]》,收有...

進入大眾視野的簡帛,喚醒千年歷史

作者:許暘人類最早的「十進位計算器」是一堆薄薄的竹簡;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代,學堂就有「九九乘法口訣表」啟蒙教材;馬王堆出土帛書上有圖文並茂的彗星圖和經脈書……穿過數千年歷史隧道,在紙張發明之...

吳簡發現研究保護20年

今年是吳簡發現20周年,8月26日至29日,「紀念走馬樓三國吳簡發現二十周年長沙簡帛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長沙隆重召開,來自國內外近百位知名學者出席了此次盛會,對20年來吳簡的學術研究與保護整理...

破解文字背後的文明密碼

左圖、中圖為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簡稱上博簡)《凡物流形》及其臨本。右圖為郴州蘇仙橋晉簡。「學習古文字,最重要的是有字感,也就是說對每個字的結構要敏感,如同畫家要對色彩有感覺。」每年的五六月,...

簡帛學:古代文史研究的新增長點

【中國話語 傳薪絕學】簡帛是簡牘和帛書的合稱,簡與牘都是用竹或木製作而成,窄長的稱為簡,大塊的稱為牘,帛則是白色的絲織品。簡帛是造紙術發明之前中國最主要的書寫材料,戰國時期的《墨子》一書中曾兩次...

尹灣漢墓簡牘精彩亮相 「中國簡帛文化展」

9月26日上午,由山東博物館主辦,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提供學術支持,國內二十家博物館、考古所和大學協辦的「書於竹帛——中國簡帛文化展」在山東博物館舉行了開幕式,國家文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曙光出席...

你見過渾身是故事的展覽麼?

當你來回刷Legal high時,你就不好奇戰國時期有什麼官司麼?當遺產糾紛升級成為社會矛盾焦點時,你就不想知道漢代的遺囑怎麼寫?當你吐槽小學課本越來越丑時,你可曾想看看漢代的識字課本?……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