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旅遊好去處:楊粲墓——被遺忘的西南石刻藝術寶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楊粲墓,坐落在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深溪鎮坪橋村皇墳嘴,北距遵義市10公里。
建於南宋理宗淳年間(1241-1251年)。
結構為平頂雙室,用白砂岩條石砌築,最大的一塊石料達一萬二千餘斤,以子母扣層層套合的方法固定。
占地面積64平方米(門票上簡介),在西南地區已發掘的同類墓中居於首位。
楊粲墓的平面布局是南北兩室並列,為夫婦合葬墓,南室墓主是楊粲,北室墓主是他的妻子。
兩個墓室結構大致相同,均由墓門、前室和後室三部分組成,中有過道相通。
通長8.42米,前室寬8.04米,後室寬7.53米。
棺床置於後室中間,長3.42米,寬1.84米,高0.43米。
四角墊有圓雕龍柱,兩側為交股的龍身和龍尾。
後室墓頂各有一方形藻井,當中分別鐫雙鉤"慶棟"(男室)、"德宇"(女室)字樣。
兩室墓門的高度、位置、裝飾基本相同,安有仿木構單頁門扉,可以開闔關鎖。
楊粲墓由於早年被盜過,隨葬品倖存不多。
1957年清理髮掘時,在兩室棺床淤土中,獲得陶瓶、影青瓷碗、殘鐵三腳、帶柄銅鏡、"崇寧重寶"、"崇寧通寶"錢等文物。
另在兩室墓底腰坑內發現兩具銅鼓,鼓面朝下,平放在銅錢上。
男室銅鼓重12.25斤,通高28厘米,面徑44.5厘米。
鼓壁夾墊剪破的銅錢碎片,字多模糊,可辨識的有"元"、"通"單字,應為北宋哲宗所鑄之"元通寶"。
女室銅鼓重17.75公斤,通高30厘米,面徑49.5厘米。
兩鼓胭、腰、足三段分明,胭部稍大於鼓面,束腰,足外撇,帶狀扁耳。
造型凝重,紋飾精美,十分珍貴,已被定為南方銅鼓發展史上的八大類型標準器之一。
男室銅鼓由於鼓壁夾墊有字銅幣,可以明確地判斷年代,這在已出土的銅鼓中實為罕見。
楊粲墓最具特色的是在墓內外分布著內容豐富,技藝精湛的石刻裝飾。
大致可分為人物、動物、花草、器物五類。
雕刻技法以高、低浮雕為主,間或加陰線刻。
有的細部還彩繪貼金,現雖已大部剝蝕,但仍可依稀辨出當年的豪華氣派。
南室後壁正中,為墓主楊粲的雕像,他頭戴長腳幞頭,身著朝服,正襟危坐,表情嚴肅。
左右有龍柱互峙,前面有龍案(棺床),兩邊側壁上,對稱雕刻著文官武將,侍女童了,形態各異,栩栩如生。
在楊粲墓博物館,除陳列有墓中出土的文物外,還有播洲楊氏其他墓葬的石刻文物和遵義縣板橋鎮中寺的部分石刻及木刻,素有「西南石刻藝術寶庫」之稱。
詭異!神秘墓地反盜墓措施竟難倒考古專家
在未考古前,當地稱南唐陵為「太子墩」,「太子墩」的規模較大,地表上部為一圓形土墩,周長170米,高出地面12米。真正發掘,比盜墓要困難多了。或許有讀者會問了,不是有盜洞麼,還有什麼難?考古要按程...
文物|廣西民族博物館裡的那些寶貝們
介紹完了廣西民族博物館的展廳及展覽(沒看到的請點擊今天的頭條推送哦!),大家是不是對博物館裡的藏品也滿懷期待呢?廣西民族博物館裡有哪些重要的寶貝?下面就讓小編為您一一道來。西漢雲雷紋大銅鼓
帝王陵反盜墓設施難住考古,地宮打開後眼前所見令人驚訝
原題:反盜墓設施難住考古人員本文作者 倪方六接著上一篇《新中國第一個發掘帝王陵並非北京明定陵,因盜墓賊先挖才考古》,繼續往下聊南唐二陵被盜的事情。反盜墓設施難住考古人員在未考古前,當地稱南唐陵為...
從遵義的楊粲墓,看中國極具特色的土司墓葬
土司,並不是指麵包,而是極具中國特色的一種官職名,中國地大物博,在一些偏遠的少數民族地區,中央政府實行統治非常困難,所以就封授給一些少數民族的部族頭目以土司的官職,官職為世襲,在部落內幾乎就是...
明代親王第一陵:揭秘朱元璋第十子朱檀的陵墓
陵墓規格:整體形制與北京定陵相似 朱檀是朱元璋與郭寧妃生的兒子,史料記載生於洪武三年,出生兩個月就被封王,洪武十八年藩兗州。死後葬於今鄒縣城東北25里九龍山之南麓與今曲阜縣交界處,距兗州不遠。據...
探尋九龍山漢魯王墓群
光明網12-18 04:53顯示圖片□齊士國 在曲阜城東南九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山,叫九龍山。因為此山由九座山頭組成,遠遠望去連綿不斷,似平臥于田野中的一條巨龍,故名九龍山。九龍山東南西北走向,是...
考古隊費力「反盜墓「,卻發現盜墓賊已光顧,還拿走半塊「碎片」
作者:月小妝南唐陵墓稱「太子墩」,規模大,歷史久遠。陵墓上部是一個圓形的土墩,周長一百七十米,高十二米。因為考古學家和盜墓賊不同,不能鑽洞,只能從墓道進去,但是墓道被歷代皇帝保護的很好,沒有一番...
考古:邳州白山村堌子墓漢畫像石
(作者:婁可豐 魯連仕) 白山村堌子墓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邳州城西南30多公里的白山旁,有鄉間公路通達。說起堌子,其實是個大土墩,高出地面4米,東西長60米,南北寬50米,占地約3000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