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出台讓文物「活」得更精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月二十五日,瀋陽故宮「錦繡宮闈」清宮后妃生活用品展在西配宮舉行。
圖為清代后妃在宮廷宴席上戴的黑緞點翠串珠花女帽(左)。
劉寶成攝(人民視覺)
國家文物局日前印發《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下稱《規劃》)。
《規劃》提出,到2020年,文物資源和保存狀況基本摸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存狀況良好,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存狀況明顯改善,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保護措施得到落實。
根據《規劃》,「十三五」時期,國家文物局將推動文物保護實現「兩個轉變」:由注重搶救性保護向搶救性與預防性保護並重轉變,由注重文物本體保護向文物本體與周邊環境、文化生態的整體保護轉變,確保文物安全。
● 可移動文物有「身份證」
《規劃》提出,「十三五」時期將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公布普查數據和普查成果,實行國有可移動文物身份證制度,建立全國國有可移動文物資源庫。
《規劃》同時指出,要加強可移動文物修復,制定文物病害程度和健康狀況分析評估標準,實施館藏珍貴文物保護修復工程,重點開展紡織品、漆木器、書畫、青銅器等易損文物搶救修復工作。
「在文物收藏較為集中的博物館,將建設文物保存環境監測平台、環境調控系統和專有裝置,實現國家一、二級博物館文物保存環境全部達標。
在地震多發地區,開展館藏文物防震設施建設。
實施館藏革命文物預防性保護工程,改善館藏革命文物保存環境。
」國家文物局相關負責人說。
● 每25萬人擁有1家博物館
博物館工作是文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我國博物館總數達到4692家,其中國有博物館3582家、非國有博物館1110家。
《規劃》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主體多元、結構優化、特色鮮明、富有活力的博物館體系,全國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人群覆蓋率達到每25萬人擁有1家博物館,觀眾人數達到8億人次/年。
《規劃》同時強調,「多措並舉讓文物活起來」,講好中國故事,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為此,《規劃》配套了5個工程,包括國家記憶工程、「網際網路+中華文明」三年行動計劃、全國可移動文物資源共享工程、「一帶一路」文化遺產長廊建設工程、中華文物走出去精品工程。
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是讓文物活起來的一項重要舉措。
《規劃》提出,到2020年,中國將打造50個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品牌,建成10個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研發基地,文化創意產品年銷售額1000萬元以上的文物單位和企業超過50家,其中年銷售額2000萬元以上的超過20家。
● 實施12項文物保護工程
另據國家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十三五」時期將實施12項文物保護工程,具體包括:長城保護計劃,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考古中國」重大研究工程,海上絲綢之路文物保護工程,西部地區石窟保護展示工程,西藏、四省藏區和新疆重點文物保護工程,古建築和傳統村落保護工程,近現代代表性建築保護展示提升工程,水利遺產保護工程,館藏珍貴文物保護修復工程,館藏文物保存條件達標和標準化庫房建設工程,文物平安工程。
(記者趙曉霞)
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有了「身份證」更需「保險箱」
新華社北京4月7日電題:有了「身份證」更需「保險箱」——聚焦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新華社記者施雨岑、王思北、蔣芳國有可移動文物共計10815萬件/套、新發現新認定708萬件/套、建立文物資源資...
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今發布 多舉措讓文物活起來
國家文物局2月21日正式發布《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規劃》要求,到2020年,文物資源和保存狀況基本摸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存狀況良好;文物保護的科技含量和裝...
北京文博|解讀「十三五」:文物事業發展將現多重利好
昨天,國家文物局發布《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詳細描繪未來4年全國文化資源藍圖。這份一萬六千餘字的規劃中,北京城市副中心考古、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等「京味兒」文化資源發展內容被提及。國...
漢陽陵可移動文物保護項目通過初步驗收
11月24日,漢陽陵博物館組織相關專家對「漢陽陵博物館可移動文物預防性保護項目」進行初步驗收,與會專家在聽取了各方匯報,查看了項目資料和實施狀況,並經過質詢和討論後同意該項目通過初步驗收。「漢陽...
文物資料庫、智能博物館——高科技讓文物「活」起來
原標題:高科技讓文物「活」起來故宮「石渠寶笈」特展掀起的「故宮跑」,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在多地引發的「公眾考古熱」,長城保護首次啟動網際網路募集資金等等,這些吸引眼球的話題性事件,正是文物事業發...
我國將完成首次可移動文物普查
本報訊(記者 趙婷婷)國家文物局官網日前發布了《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人群覆蓋率達到每25萬人擁有1家博物館,觀眾人數達到8億人次/年。「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