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呆了,太監古墓里竟然放一口大大的水缸,真實作用把我驚呆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筆者當過多年的文博記者,十年來,筆者在南京探訪的古墓,從先秦到明朝,難以計數,其中又以六朝、明朝的古墓為多。
真實的探墓故事雖然沒有《盜墓筆記》中那般離奇,但有一點絕對可以保證:他們都是真實的。
這位明代太監可能去過澳洲
2010年6月,南京祖堂山南麓發現了一座明代磚室墓,墓中發現的「壽藏銘」(相當於死者生前就做好的墓誌)極其重要,證明了墓主是明代初年的都知監太監洪保。
洪保何許人也?洪保是鄭和下西洋中一個重要人物,掌管都知監,負責皇帝儀仗、出行等事宜。
洪保至少參加了四次下西洋,除了西洋各國之外,他還單獨率船隊出使過泰國,有外國學者認為,洪保甚至去過澳大利亞。
《洪保壽藏銘》拓片
南京發現的明代太監雕像
前室內有一口大陶缸
洪保墓是一座大型磚室墓,分為前室和後室。
前室有三重封門牆,下葬時「機關重重」,墓的級別非常高。
後室有棺床、壁龕,棺槨和屍骨已經爛光,只剩幾枚棺釘。
洪保可能被盜過,後室的地上只發現了一些錫器,其中幾件像「鼻煙壺」。
「三重門」依次是石質封門牆、磚質封門牆、木質封門牆。
俯瞰洪保墓
洪保墓裡面發現的錫器
最令人感到驚奇的,是洪保墓前室內有一口陶制大缸,當第一眼見到這口大缸時,筆者就被驚呆了!
這口陶釉絳紫色的大缸直徑為98厘米,高76厘米。
奇怪的是,缸里還有一塊長20公分、寬15公分的青磚。
青磚也很怪,中間有個直徑2厘米的眼子!
神秘的大缸
缸內發現的青磚
是醃菜缸還是大水缸
這個缸究竟是做什麼用的,它為何會出現在「航海太監」的墓里,裡面的青磚又有什麼玄機?
說法多種多樣,有人認為是醃菜缸,可能是洪保生前用的;有人認為是水缸,這位航海家生前最愛大海,所以墓中的大缸要放滿水;還有人說,這是對付盜墓賊的機關,給從上面下來的「摸金校尉」設下埋伏,淹死他們!
當然,以上這些說法純屬扯淡。
其實,它是一盞燈
南京著名考古學家、南師大王志高教授解開謎團:這口大缸,其實是一口「油燈」,缸里當年放置的全是燈油!
王教授說,明代等級較高的墓中,都會放置一口大缸,缸上鋪一層木板,木板中間放一塊有小洞的青磚。
缸里裝滿燈油,青磚小洞裡插燈捻,燈捻通過木板上的洞伸進大缸里,這就形成了「一盞燈」。
這種「燈」就是「長明燈」。
人死後的陵墓稱作「陰宅」,但墓主希望陰宅像生前的居所一樣燈火輝煌,就產生了「長明燈」。
這個現象在印度、埃及、希臘等文明古國也都存在。
公元527年,東羅馬帝國的士兵闖入一座公元27年的敘利亞墓葬時,發現墓中的長明燈竟然燃燒了整整五百年。
很多古墓封閉後,裡面竟然是亮堂堂的
最牛的長明燈是青花龍缸
王教授說,用大缸來做長明燈的現象,在明代墓葬中並不鮮見,南京地區也多有發現。
據考古專家推測,秦始皇的地宮裡,就有長明燈,用「人魚膏」為燃料,使地宮亮如白晝。
北京十三陵的定陵,出土了三口嘉靖款青花大龍缸,這也是三口長明燈,是為萬曆皇帝照亮死後之路的。
明萬曆皇帝定陵出土的大龍缸
至於這種長明燈究竟能燃燒多久,燒的又是什麼燈油,這還是一個謎。
最後,有幾個畫面可以腦補的:洪保墓建好、遺體入葬墓室,其他人將墓封上,這口大缸肯定是點燃的。
經過漫長的歲月,燈油燒盡(或揮發),木板和燈捻爛光了,青磚掉到缸內,就形成了「前室現大缸」的現象。
南京挖出的明代太監墓,裡面發現一樣東西,讓考古專家很激動
2011年12月,江蘇省公布了第七批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古墓葬」類,有一處位於南京江寧祖堂山的明代太監墓——洪保墓。熟悉的人都知道,洪保墓是2010年6月發現的,僅僅發現了一年半後,就榮...
在南京有個太監墓,打開時發現被盜了,挖開後發現了一個千古奇景
我們都知道歷史中記載著鄭和七次下西洋,聲勢浩大是歷史上最早也是規模最大的航海,行程也是最遠的。但作下西洋的主要領導人洪保,是否真的有率船隊探尋過西方嗎。一個古墓將揭開這個千古秘密。
南京有個大太監墓,找到時已經被盜,考古專家挖開後驚奇不已
在中國古代各王朝,都不缺太監的身影,而且文學作品,影視作品展現的太監,大多是邪惡的,他們擅權跋扈,經常是殘害忠良,貪污受賄,搞的百姓民不聊生。如趙高,直接滅亡了大秦帝國,魏忠賢,王振等等。但是歷...
南京有一個太監墓,找到時發現已被盜,挖開後卻有一個驚喜發現
如果說鄭和不是『七下西洋』而是『九下西洋』,不知道大家會有怎樣的感受?明明鄭和七下西洋的事實早已深入人心,一時半會改變這種認知,讓人確實有些難以接受。不過小編也不是在這胡說八道的,而是根據最新的...
千古好太監,陵墓找到時已經被盜,考古專家挖開後驚奇不已
在中國古代各王朝,都不缺太監的身影,而且文學作品,影視作品展現的太監,大多是邪惡的,他們擅權跋扈,經常是殘害忠良,貪污受賄,搞的百姓民不聊生。如趙高,直接滅亡了大秦帝國,魏忠賢,王振等等。但是歷...
南京發現一太監墓,雖已被盜掘,卻解開了一個千年之謎
上小學時,我們學過《鄭和下西洋》這篇課文。文中描述了鄭和七下西洋的事跡,鄭和七下西洋有兩個主要目的,一是尋找失蹤的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二是宣揚國威。但如果筆者告訴你,鄭和下西洋不止七次,而是九次。...
南京發現一座太監墓,發現時早已被盜,挖開後卻揭開兩大歷史謎團
考古是對人類發展軌跡的搶救和保護,是研究古代歷史最直接的途徑,然而很多考古活動都不是主動去考古,而是被動的。這些被動的考古也曾幫助我們發現了許多古代的秘密,就比如在1974年3月三個農民干農活時...
南京發現一古墓,銘文上寫有明代下西洋的重大秘密!墓主不是鄭和
對於研究歷史的人來說,只能依據現存的史料、文物等來推測當時的社會情況。但往往這些方面的資料總是不多,尤其是年代越久遠的越少。而考古無疑是歷史資料的一個重要來源,中國獨特的文化使得這類資料還是不少...
南京發現一個太監墓,找到時已經被盜過,但挖開後還有一個驚喜
我們都知道歷史中記載著鄭和七次下西洋,聲勢浩大是歷史上最早也是規模最大的航海,行程也是最遠的。但作下西洋的主要領導人洪保,是否真的有率船隊探尋過西方嗎。對於鄭和下西洋人們有著種種的疑問並且爭議...
專家找到明朝南京鄭和墓,找到時已被盜,挖開後卻有一個驚喜發現
如果要問鄭和下西洋有多少次呢?大家一定回答是七次。可是根據考古學家的最新發現,課本上講解的鄭和到訪西洋的次數比實際少了兩次,正確答案應該是九次。那麼這個答案是怎麼得出來的呢?
建築施工發現一座太監墓,雖早已被盜,卻留下來一件傳說中的物品
說到明朝航海家,那麼最先聯想到的肯定就是鄭和了,畢竟鄭和下西洋嘛,人盡皆知。但是明朝可不是只有鄭和一位航海家,我們今天要聊的這位叫做洪保,跟鄭和一樣,也是一位太監,曾經出使過西域,也七次下過西洋...
意外發掘的一座古墓,改寫了鄭和下西洋的歷史
明代大太監洪保是雲南大理府太和縣人,與鄭和、楊慶是同鄉,他比鄭和大一歲。洪保作為鄭和下西洋使團的副使,當年跟隨鄭和七下西洋。2010年6月,南京市江寧祖堂山南麓的一個施工隊,在施工的過程中發現了...
在南京有一個太監墓,找到時發現已被盜,挖開後竟還有一個驚喜
鄭和只是七次下西洋嗎?鄭和寶船到底有多大?作為下西洋主要領導人的洪保,是否真的率船隊探尋過澳大利亞?對於這些終年困擾鄭和下西洋研究的種種疑問,苦於缺乏史料的有力考證,學界爭議不斷。驚喜的是,2...
一座不起眼的古墓,墓主人是太監,雖已經被盜,仍有兩個重大發現
在我國古代,不僅皇帝喜歡給自己建造奢華的陵墓,並把巨額的陪葬品帶入墓中,就連家境殷實的普通百姓,都想在自己死後,能有不少陪葬品。正是因為這樣,就催生了一個見不得光的行業,那就是「盜墓」,盜墓者也...
南京有一個太監墓,找到時發現已被盜,挖開後卻有一個驚喜發現
我們在初中上歷史課的時候都學過一篇文章《鄭和七下西洋》假如有人跟你說鄭和下過九次西洋你一定會覺得覺得難以接受,但是事實如此,是根據最新發現的一座古墓裡面的文物得到的結論!
南京祖堂山神秘大墓主人系鄭和副手洪保
墓志銘文拓片。南京市博物館提供昨天下午,南京市文物局召開通氣會,公布了祖堂山新發現的明代大墓墓誌上的部分銘文,原來這座神秘大墓的主人是隨鄭和下西洋的副使太監洪保。專家表示,該墓志銘文對考證現存不...
鄭和當時乘坐的船到底有多大,可以媲美現在的中型飛彈驅逐艦
古語云: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鄭和下西洋最重要的工具就是艦船。每次下西洋,多打200多艘的各類艦船行駛於大洋之上,這是一個何等壯觀的奇景。
明朝太監墓被挖開 鄭和下西洋謎團終將解開!
鄭和是明朝有名的太監,曾經七下西洋,將中國文化遠傳各國。不管是在當時還是現在看來,那都是一次了不得的壯舉,但他七下西洋的目的究竟是為何,這個問題多年來一直困擾著各位專家學者,因為其中的謎團實在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