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有一座太監墓,發現時已被盜,但考古發掘後卻有一個驚喜發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一處墓地的故事。

2010年6月的一天,江蘇南京省祖堂山社會福利院在建築施工過程中發現一座大型磚室古墓,當時誰也沒想到墓主的身份竟然跟明朝一件重大歷史事件有關。

很快在江蘇省文物局、南京市文物局的協調、指導下,經過國家文物局的批准,南京市博物館考古部、江寧區博物館聯合組成的考古人員對該墓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

雖然墓地被發現,但是這座大型磚室墓地卻早已遭到了盜掘,而且還在墓室里發現了現代塑料等物,由此可見這座墓地在近代遭到了盜掘。

雖然墓地早已遭到了盜墓者的光顧,但是墓室的前室保存的相對完好。

考古人員在其發掘出土了陪葬品20多件,包括玉環、水晶串飾、料珠、銀釵、銀質鎏金冥幣、釉陶缸、鐵鋪首、鐵棺釘,錫鉛合金質瓶、壺,石質買地券、壽藏銘等,而這裡面最珍貴的物品莫過於壽藏銘,上書篆文「大明都知監太監洪公壽藏銘」

通過壽藏銘考古人員發現這座大型磚室墓的墓主是明代太監洪保,然而當專家仔細壽藏銘文時卻有了一個驚喜的發現,壽藏銘里的741個字詳細記錄了洪保的生平事跡。

洪保,字志道,雲南大理府太和縣人,洪武三年(1370年)生。

洪保的名字為明成祖朱棣所賜,歷任內承運庫副使、都知監右少監、都知監太監等職。

洪保從永樂元年(1403年)起到宣德八年(1433年)的三十年時間內,洪保曾一次奉使西域、七次奉使西洋,而且與鄭和、王景弘一起列為宣德六年(1431年)下西洋的正使太監。

但是更讓專家驚喜的是,在研讀洪保墓室出土的壽藏銘後發現當年鄭和可能是「九下西洋」,當然這個提法還有待更進一步的考證。

除此之外,考古人員在洪保墓的墓門前發現一個歪倒著一直徑1米的大缸,其實這個大缸就是用來裝燈油的。

從發掘如此的大的油缸也從側面證明了洪保墓的等級,「本來大缸應該是平放在墓室門口的,可能是後來墓室進水,讓大缸傾倒在地。

上面還有一塊木板,而木板上面還有一塊長20厘米、寬15厘米、高8厘米的磚塊,磚塊的中間有一個直徑2厘米的小孔。

這個小孔就是放燈芯的,而大缸里放的都是燈油,這樣一套系統就形成了一個長明燈了。

洪保墓的發現,特別是壽藏銘李涉及到了鄭和下西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它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可以說是發現太倉衛副千戶周聞墓誌之後對鄭和下西洋史料的又一次重要補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