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萬年前洞穴、匈奴會盟之地,這些老祖宗秘密又被發現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通天洞遺址

4.5萬年前的「新疆人」怎麼生活?周代在哪裡經營礦產資源?匈奴時期的「三連城」是做什麼用的?2017年中國考古重大發現能告訴你答案。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雜誌社承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論壇·2017年中國考古新發現」近日在京揭曉了新疆吉木乃縣通天洞遺址、山東濟南章丘區焦家新石器時代遺址、福建明溪縣南山遺址、湖北京山縣蘇家壟周代遺址、河北行唐縣南橋鎮故郡東周遺址、吉林安圖縣寶馬城金代遺址等6項考古新發現,以及1項國外考古新發現。

本報記者 付麗麗

4.5萬年前「新疆人」怎麼生活

大約4.5萬年前,在新疆吉木乃縣托斯特鄉闊依塔斯村東南部薩吾爾山半山腰的一個洞穴中,人類已經開始「生火做飯」、繁衍生息。

然而,直到2014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張鐵男在阿勒泰地區進行文物普查時,才發現這個地面堆積著厚厚牛羊糞便的洞穴竟然是古代人類的居址。

從那時起,一直被當地人當作牲口圈的洞穴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通天洞遺址。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於建軍介紹,2016至2017年,經過兩期發掘,這個長22.5米、高5.8米的洞穴已發掘部分被分出14個文化堆積層,每一個文化堆積層就代表了一個時代的人類居住地面。

在第六層至第九層,考古人員發現了3處明顯的用火遺蹟,並發掘出2000多件舊石器時代的遺物,其中石製品約占三分之一,動物骨骼化石約占三分之一 。

石製品種類十分豐富,有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狀器等。

動物骨骼化石經過鑑定,小型動物化石居多,這些動物骨骼破碎程度很高,上面有明顯的切割、灼燒、敲擊等痕跡。

大量的石器、動物骨骼和用火遺蹟,為研究人員勾勒出舊石器時代的遠古人類生存畫面。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人員高星在通天洞考古發掘現場考察時曾分析,當時的古人類活動非常原始,主要以食肉為生,基本上所有的狩獵、採集包括食肉行為都是靠石器工具完成的。

他們可能先是選擇細度比較高的石頭,然後慢慢打制出一個個像錐、矛或錘一樣形狀的石器,用來刮磨、錐扎、刺殺動物,分割或剝取動物皮肉,然後食用。

北京大學教授黃蘊平在現場研究動物骨骼化石時指出,當時這裡應該是草原,這些動物是古人類從其他地方獲取後,帶回洞穴的。

他們的食物應該不多,長期處於飢餓狀態,從這些骨骼化石里沒有大塊骨頭,更沒有頭蓋骨和大型的肢體骨骼就可以看出這一點。

這些動物骨骼為什麼會被敲碎,古人是否存在「敲骨吸髓」,目前,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周代在哪裡經營礦產資源

蘇家壟周代遺址位於湖北省荊門市京山縣坪壩鎮,是周代曾國的大型城邑。

據介紹,自2014年至今,總面積達231萬平方米的蘇家壟遺址,發現銅礦煉渣遺蹟達70萬平方米,同時發現3座煉銅爐,500餘件青銅器,遺址內距離爐址約1000米正北方處還出土有一塊銅錠。

為什麼這個地方會出土如此多的青銅文物?作為當時重要的戰略物資,曾國能夠獲取大量銅料鑄造青銅器,這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這還要從一條古老的道路說起。

絲綢之路、茶葉之路人們可能並不陌生,但你知道在這兩條路之前還有一條更古老的「銅路」嗎?據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勤說,這條銅路被稱為「金道錫行」,曾國在這條道路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曾國在西周早期立國,屬周王室同姓諸侯國,始封地就位於隨棗走廊上。

方勤稱,隨棗走廊是「金道錫行」的主線路,即銅路的南方線路,一般認為周代銅資源主要在大冶銅綠山到銅陵一線,銅綠山等南方產銅區的銅開採、冶煉後,經隨棗走廊運到周王朝都城。

而曾國因其分封位置及與周王朝的緊密關係,受命於周王朝,承擔著控制、運輸、管理南方銅錫資源的職責。

「曾伯桼」青銅器銘文「克逖淮夷」,證實了這一點。

「考古發掘證實,蘇家壟不僅是銅路上流通的重要環節,還存在大規模冶銅基地,可見其獲取銅料鑄造青銅器有『近水樓台』之便,出土大量青銅器就不足為奇了。

」方勤說。

匈奴的「三連城」是做什麼用的

匈奴,是國際史學界最關注的一個「謎」:他們以強悍之姿在公元前3世紀橫行亞歐大陸,又在公元2世紀西遷,鐵蹄遠至歐洲,卻在公元5世紀左右沉寂。

對中蒙兩國來說,匈奴曾深遠地影響過歷史進程,是雙方歷史文化淵源的特殊「見證者」。

內蒙古草原曾是匈奴人的故鄉,那麼匈奴祭祀、會盟之地究竟在哪裡?有人認為是現今內蒙古赤峰市附近,有人認為是蒙古國鄂爾渾河西側的和碩柴達木湖附近。

經過4年的考古發掘,中蒙聯合考古隊研究發現,蒙古國境內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的匈奴「三連城」——和日門塔拉城址,可能是《史記》等中國漢代文獻中記載的匈奴祭祀、會盟之地。

和日門塔拉城址位於蒙古國後杭愛省烏貴諾爾蘇木境內,南臨塔米爾河,東臨鄂爾渾河。

中方執行領隊、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第二研究室主任宋國棟說,該城址包括東西相鄰、結構相同的三座方形單體城址,城址布局非常罕見,故俗稱「三連城」。

考古學家通過地層學、類型學、碳十四測年及城內採集的少量陶片,判斷「三連城」的年代為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1世紀的匈奴時期。

從目前情況看,該城址可能存在由大型柱子構成的柱網結構和迴廊式結構的建築台基。

「它跟同時期漢地常見的台基在形制、結構上有很大差別,頂部結構也不是很清楚。

」宋國棟說,整個台基呈正南北方向,紅土堆築的台體像個覆斗,邊長35.8米,距現在的地表高2.75米。

在中心台基和南部一些小台基之間,還有長踏道相連。

「這是很多匈奴城址常見的建築組合形式。

」目前,內城的地面上下都沒有找到生活、生產的痕跡,「基本排除了用於居住、生活的可能性。

對於和日門塔拉城址,蒙古國考古學界過去對其功用爭論不休。

通過此次聯合考古,雙方學界達成共識:它是一座匈奴城址,城址的設計規劃非常注重軸線對稱,且建築台基氣勢宏偉,表現出濃厚的禮制性特點。

它可能就是《史記》《漢書》等中國漢代文獻記載的「龍祠」類城址的一種或是其中的某一處,主要用於禮儀、祭祀、會盟等活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社科院公布2017年六大考古新發現

16日,由中國社科院主辦、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雜誌社承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7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北京舉行。論壇揭曉了2017年中國考古新發現的6個入選項目,分別為新疆吉木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