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博物館的8件鎮館之寶,其中包括2500年前的「冰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 戰國 楚大鼎 (第一號鎮館之寶):楚國重器

戰國 楚大鼎,國家一級甲等文物(國寶),安徽博物院第一號鎮館重寶, 1933年出土安徽省壽縣朱家集李三孤堆楚幽王墓。

該鼎通高113厘米,口徑87厘米,圓口,方唇,鼓腹,圜底,蹄足。

附耳外侈。

腹飾一箍,箍上飾模印花紋。

雙耳和頸部模印菱形幾何圖案,足根部飾浮雕漩渦紋。

口沿刻銘文12字。

前足和腹下均刻有「安邦」二字吉語。

此鼎形制雄偉,堪稱楚國重器。

毛主席曾親自到安徽省博物館看過該楚大鼎.

毛主席在安徽省博物館欣賞楚大鼎.

2,戰國 青銅鄂君啟金節(第二、三號鎮館之寶):楚國版的免稅通行憑證

戰國 鄂君啟金節,國家一級甲等文物(即國寶),包括3件車節和2件舟節(左:車節長29.6厘米 右:舟節長3l厘米), 1957年出土安徽省壽縣邱家花園。

安微博物館收藏的車節3件(形式和銘文均相同),舟節2件(形式和銘文均同)。

自銘「金節」,是楚懷王頒發給鄂君啟運輸貨物的免稅通行憑證。

據節文記載,頒發此節的時間是楚國的「大司馬邵陽敗晉師於襄陵之歲」,為公元前322年。

鄂君的封地約在今湖北鄂城一帶。

車節規定的運輸限額是50輛,也是一年往返一次。

陸路的範圍涉及今河南南部和安徽、湖北等地。

舟節規定鄂君使用船隻的限額是150艘。

自鄂出發,一年往返一次。

水路的範圍涉及今漢水、長江、湘江、資水、沅水、澧水等。

節文還規定載運牛、馬及有關折算的辦法,禁止運輸銅和皮革等物資。

憑此節通過各處關卡可以免稅,否則必須徵稅。

金節是研究當時楚國的交通、商業、地理、符節制度、楚國王權的集中和強化,以及楚王與封君的關係等方面的重要實物。

此「金節」用銅鑄成,文字錯金。

因形似劈開的竹節,故名「節」。

這種「車節」和「舟節」,迄今為止僅此一見,因而極為珍貴。

3、春秋 吳王光鑒 (第四號鎮館之寶):吳王嫁女兒給蔡侯的媵器,即陪嫁;2500年前的青銅「冰箱」

春秋 吳王光鑒 ,國家一級甲等文物(即國寶),安徽省博物館的八大鎮館之寶之一,有著最古老冰箱之稱。

它1955年,在壽縣城西門進行治淮工程取土時於蔡侯墓中被發現。

吳王光鑒,高35厘米,口徑59厘米,腹圍188厘米,底徑33厘米,耳高8.5厘米,嘗6.5厘米。

當時共出土祭祀用的禮器11套,吳王光鑒只是其中之一。

4、春秋 青銅龍虎大建鼓座(第五號鎮館之寶)

春秋 青銅龍虎大建鼓座,國家一級甲等文物(即國寶)。

1980年9月,出土於安徽舒城九里墩春秋墓。

它器壁的上口外沿和下口外沿鑄有銘文,約一百五十餘字。

這是迄今發現的第一個有銘建鼓座。

在安徽出土的青銅器中,從銘文字數來說,僅次於1959年壽縣出土的鄂君啟節。

外圍各鑄一圈銘文,上圈98字,下圈52字,多為反書,從已識別的「唯正月初吉庚午余□□之玄孫□□麼□」銘文看,「余」字即「舒」。

《說文》:「余語之舒也」。

「舒」當為春秋時舒國,「余」以下三字或為墓主人的先君之名,「玄孫」以下四字,前三字為墓主人之爵位稱呼,後一字應為墓主人的名字。

同時出土的青銅甬鍾、鼎、車馬器、戟等器形較大,製作精細,紋飾精美。

由此推斷,這一墓葬墓主很可能為當時群舒中某一君主。

為研究這一時期舒國歷史提供重要實物資料,彌足珍貴。

5、北宋 景德鎮窯青白釉注子注碗(第六號鎮館之寶)

北宋 景德鎮窯青白釉注子注碗

北宋 景德鎮窯青白釉注子注碗 ,國家一級甲等(國寶),宋瓷中的頂級精品,1963年出土安徽省宿松縣北宋墓。

景德鎮窯青白釉注子注碗,注子通高20.2厘米 碗高13.9厘米 胎色白中微黃,釉色青白。

注子小口,套蓋,蓋頂蹲一獅。

腹呈六曲長流,帶式曲柄。

仰蓮式碗,蓮瓣邊沿飾如意紋。

圈足飾小蓮瓣一周。

構思巧妙,製作精緻,是景德鎮窯青白瓷中少見的佳作。

南唐畫家顧閎中所作《韓熙載夜宴圖》,就畫了兩件注子,形制與此基本相同。

  

韓熙載夜宴圖上的此器。

6、南宋 鑲金邊瑪瑙碗(第七號鎮館之寶)

金邊瑪瑙碗

鑲金邊瑪瑙碗,國家一級甲等文物(即國寶),是安徽省目前唯一的一件玉器類「國寶」,1972年安徽省來安縣相官公社出土。

鑲金邊瑪瑙碗,高5.9厘米,口徑13.2厘米,底徑7.5厘米,碗的形體規整,圓形大敞口,口沿部鑲嵌一圈薄薄的窄邊黃金條飾,即所謂的「金扣」。

碗內掏膛乾淨,器壁較薄,厚約0.2厘米。

碗呈橙黃色,局部有暗紅色斑紋,顯現出瑪瑙的自然紋理與柔和嫵媚的光澤,讓人為之驚嘆。

7、元代 「張成造」剔犀雲紋漆盒(第八號鎮館之寶)

元代 「張成造」剔犀雲紋漆盒,國家一級甲等文物(即國寶),是上世紀50年代一位徽州人所捐獻。

這件作品古樸典雅,通體亮澤瑩潤,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代表了中國雕漆工藝的最高水平。

「張成造」剔犀漆盒通高6厘米,寬約14.5厘米,平面呈圓形,盒蓋狀似穹窿,身形如圓柱,蓋與身以子母口相接。

此盒採用漆器工藝中的剔犀技法製作而成。

首先在胎體上髹黑漆百餘次,當黑漆積累成一個色層後,再髹朱漆若干次,如此反覆,當漆層達到所需要的厚度時,再用刀剔刻如意雲頭紋,使漆層斷面呈現出三道朱色線條。

蓋與身各雕飾有雲紋三組,刀口深約1厘米,雲紋和其餘部分均髹黑漆。

盒底邊緣有針刻款「張成造」三字,以標識製作者姓名(張成是元代末年的著名漆工)。

元代(公元1271年—1368年)漆器之中,成就最高的當屬雕漆工藝品(也稱「剔犀」)。

它具有堆漆肥厚的特點,利用藏鋒刀法雕刻出豐碩圓潤的花紋。

整體淳樸渾厚,細部又極為精緻,在質感上有一種特殊的魅力。

「張成造」剔犀漆盒就是元代雕漆工藝品中的代表作。

說明:

1、[方町]連結一方點滴,傳播中國特色文化,文章文字為原創,部分視頻、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若有異議請聯絡我們。

2、轉載請註明出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