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裡持有這樣東西,不收過路費,貨還能免稅,做古人也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青銅錯金鄂君啟節傳奇

文∕ 周德秀、倪方六

規格: 舟節,長31厘米,有錯金銘文9行163字,為水路通行證; 車節,長29.6厘米,有錯金銘文9行154字,為陸路通行證

收藏地: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有車節、舟節各一件; 安徽省博物館藏有舟節一件、車節2兩件

舟節

其銘文均錯金篆書,記載了公元前323年,楚懷王發給鄂君啟舟節和車節的過程,並規定了鄂君啟水路、陸路交通運輸的路線、運載額、運輸種類和納稅情況。

古往今來,無論是人員流通還是貿易往來都需要一定的通行憑證,明清有通關文牒,現代有護照,是我們出遠門最便利的資源。

其實中國通行證歷史久遠,最早可追溯到商代,因為那時就已經有了關檢機構和制度,不過有實物為憑證的現有最早的通行證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一個名為「青銅錯金鄂君啟節」的國寶級文物。


(車節)

與之埋藏於地下愈千年的莊嚴沉靜歷史相比,它的出土過程就顯得很隨意了。

1957年4月,安徽壽縣兩位農民為了修復九里圩護堤去邱家花園取土,無意中挖出了四個金燦燦類似竹節的東西,雖然不能辨得是什麼,但還好把它們帶回了家。

讓這兩位農民大吃了一驚的是,沒想到這東西還是個寶貝,就在年底,被市文物普查工作隊識得,鑑定它為春秋戰國時期的文物。

後來被保存在安徽省博物館內。

翌年毛澤東主席視察工作時,特去博物館參觀,仔細辨別上面的文字,讚嘆不已。

(毛澤東參觀情形)

1960年,在壽縣附近的蒙城縣,文物工作者又徵集到一枚「舟節」。

至此,已有5件青銅錯金鄂君啟節現世。

但事實上,據歷史考證,青銅錯金鄂君啟節本該有5對,共10件,如果齊聚於此,該是多珍貴的極品啊。

儘管如此,青銅錯金鄂君啟節的出土還是震驚了整個考古界,轟動一時。

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先生得到消息時感嘆「真是如獲至寶啊」,在此前後,還有商承祚、於省吾、譚其驤、黃盛璋、裘錫圭等著名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都對金節報以極大地興趣,發表過多篇研究、考釋鄂君啟金節的論文。

甚至一些日本學者也對鄂君啟金節傾注了很多目光,還來中國和中國學者進行學術交流。

青銅錯金鄂君啟節,如名所示,為青銅鑄造,帶有錯金文藝鑄成的文字,形似剖開的竹節。

「節』是古時由帝王或政府頒發的用於水陸交通的憑證。

就形狀而言,有虎形、馬形、龍形、竹節形。

早期的節是竹子做成的,後來雖用青銅鑄造,但仍多取竹節之形。


(虎節)

它在中國古代交通運輸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周禮·地官·掌節》中說:「凡通天下者,必有節傅輔之,無節者幾則不達。

也就是說,沒有這個東西,幾乎寸步難行。

據說,當年唐朝玄奘和尚去印度取經回來時,就是因為申請不到這種名為「過所」的證件而在邊境滯留了三年。

戰國時期,節有金節和竹節兩種,國君直接頒發的都是金節,司關頒發的專為行商所用的是竹節。

不過,在那個森嚴的等級分明時代,人有貴賤,不是誰都有這個資格獲得「節」的,更何況是帶有「金銀絲鑲嵌文字」的青銅節。

那麼這個「青銅錯金鄂君啟節」到底是誰的呢?他做了什麼,讓上位者把這麼珍貴的節頒發給他?

(楚懷王,現代影視形象)

根據銘文記載,其鑄造準確時間是楚懷王六年(公元前323年),是懷王頒發給封地君主鄂君啟於水陸兩路運輸貨物的免稅通行證。

公元前323年,是中國歷史上的戰國中晚期,那時楚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國,地方五千里,城邑數百座。

「鄂君啟」中的「鄂」為地名,「啟」是鄂君之名。

至於鄂的具體地望,學術界至今仍沒有統一的定論。

學術界的主流意見堅持東鄂說,不過考古界普遍認為的是郭沫若、譚其驤、黃盛璋等考古學家先生考證的湖北鄂州一帶。

楚國在許多城邑的出入口處都設有水陸關卡,委稅官駐守,負責徵收過往商隊的稅款,稱之為關市稅,它與軍賦、地租、田賦一起,構成楚國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

持有這東西不只不收過路費,貨物還能夠免稅,這種待遇可不是所有貴族都有的,可見在古代也有特權!

(古代豪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春秋戰國文物賞——禮崩樂壞 諸侯混戰

湖南省博物館集全國30家單位收藏的240件藏品成東方既白—春秋戰國文物展,涵蓋青銅器、陶瓷器、鐵器、漆器、玉石器、絲織品、簡帛等類文物,以展現革舊鼎新時代風潮下的政治變革、經濟勃興、科技創新與思...

錯金鄂君啟銅節

銅節分舟節和車節兩種,用時雙方各持一半,合節驗證無訛才發生效力,舟節(右)長30.9厘米,寬7.1厘米,厚0.6厘米,有錯金銘文9行165字;車節(左)長99.6厘米,寬7.3厘米,厚0.7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