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跟著考古學家探尋漢魏洛陽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都城史上「承上啟下」的漢魏洛陽城——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錢國祥

 漢魏洛陽城始建於西周,先後經歷了東周至北魏等多個時代,到初唐方才廢止。

漢魏洛陽城中間經過多次修築、廢毀、再改建,城市形制變化極為頻繁複雜,是了解中國古代早、中期都城形制與發展變化的重要城址。

尤其是在北魏時期,洛陽城達到了史上最大的面積,有將近100平方公里,在中國古代都城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漢魏洛陽城遺址現存格局及遺蹟以北魏時期為主,包括宮城、內城、外郭城三重城。

漢魏洛陽城見證了北魏時期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大融合所催生的城市文化,作為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之一,漢魏洛陽城也是中西文化交流匯聚之地,其歷史價值是其他城址無法比擬的。

那麼,漢魏洛陽城在中國古代都城發展史上起著什麼樣的作用?記者採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錢國祥。

從多宮制到單一宮制

《中國社會科學報》:從東漢到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古代早期都城中分散的宮殿區布局逐漸被中軸對稱的規劃格局取代,這在漢魏洛陽城中有何體現?

錢國祥:漢魏洛陽城從西周始建到初唐廢棄,經過歷代不斷修繕、擴建,到秦、西漢時期,南北二宮制度是該城址宮殿布局的一個顯著特徵,它們是東周、秦代時期對西周城址不斷擴建、改建而形成的產物。

東漢光武帝劉秀在洛陽建都後,對該城進行了大規模的營造和修繕,東漢洛陽城沿襲西漢南北二宮為主的宮城布局形制,由於考古材料的匱乏,南北宮的形制與範圍暫時無法搞清。

無論南北宮的形制範圍究竟如何,有一點應該可以確定,即秦、漢時期的洛陽城也應與西漢長安城一樣,城內由若干個體的宮城組成,且排列比較緊密,各種殿堂樓閣鱗次櫛比,遍布城內。

洛陽城內主要作為皇宮、禁苑、倉庫、官署等使用,禮制建築與市場以及一般居民區大都在城外。

東漢末年,洛陽城毀於戰火。

曹丕廢漢獻帝建立魏後,正式建都洛陽,在東漢洛陽城廢墟上重建都城,南北宮格局形制也隨之發生重大變化。

2012—2015年,相關部門啟動了漢魏洛陽城以太極殿為中心的宮城中樞區考古勘察。

據發掘解剖,太極殿主體建築始建於曹魏時期,北魏時期重修沿用。

證實了文獻記載曹魏新建的洛陽宮是一座居北居中的單一宮城,由此也確認了中國古代由漢代多宮制到以後各代居北居中單一宮城形制的轉變時間,由以前認為的南北朝時期提早到三國曹魏時期,這在都城發展史上具有標誌性意義。

曹魏洛陽城的這種宮殿布局,直接影響到了後代,使魏晉以至北魏洛陽城的宮城形制出現了與以往不同的嶄新變化。

它改變了秦漢以來南北兩宮對峙為主的宮城布局格式,確立了宮城位於整個城市北部中間,這是古代都城宮殿布局形制的一個重要變化。

隨著宮城形制的變化,新築宮城正門閶闔門南面的大城宣陽門,也就成了大城南牆的正門,二門之間的御街也成了整個城市的南北軸線。

明帝曾置銅駝諸獸於閶闔南街,故後代也稱其為銅駝街。

司馬炎建立西晉後,仍然沿用了曹魏時期的城池,城市形制與布局無大的改變。

西晉太康年間,洛陽城經過曹魏以來短暫的恢復,逐漸繁榮起來。

據記載,時洛陽有三市,大市名曰金市,在大城內宮城西側;馬市在大城東,前有石橋,橋用大石拱出,橋下可過大船。

西晉後期,皇族對皇位的爭奪引發「八王之亂」,極大地削弱了西晉王朝的統治。

同時北方鮮卑、匈奴等少數民族進逼中原,魏晉時期逐漸恢復並且繁榮再現的洛陽都城,又一次在戰火中成為廢墟。

開創外郭城與里坊制

《中國社會科學報》:在您看來,與前代相比,北魏時期的洛陽城在城市布局上發生了哪些變化?

錢國祥:北魏孝文帝自平城遷都洛陽,在魏晉城址基礎上重建洛陽城。

北魏宮城基本沿用了魏晉時期的洛陽宮。

據考古勘探,北魏宮城呈南北長方形。

由宮城勘探平面圖看,當時宮城被東西御道橫穿,分成南北兩部分。

其中宮城南半部正殿為太極殿,另有太極東西兩堂、朝堂等重要殿址。

太極殿與朝堂同為帝王朝會處理重大事件之殿堂。

宮城北半部為宮苑區,也稱西遊園,為帝王遊樂或經常臨幸之后妃居住場所。

顯而易見,北魏洛陽的宮城布局形制,是在曹魏初期修築洛陽宮時形成。

北魏宮城的南、北兩部分也如同魏晉時期的洛陽宮,在有些記載中已被明確稱為「二宮」,但此「南宮」與「北宮」顯然已不是秦漢時期洛陽城中兩個單獨對峙的南北二宮城,而是同一宮城中位置與功能不同的南北兩部分的相對稱呼。

北魏宮城以南的城市街道布局格式仍然沿用魏晉,如宮城閶闔門南至宣陽城門的南北大街——銅駝街,仍是該城的南北軸線。

這一時期宮城以南主要為官署區,還有一些重要寺院與官宅,其中重要官署集中排列在銅駝街兩側。

北魏洛陽城形制發生較大變化,宣武帝景明年間將漢晉洛陽大城變成了內城,在內城外新建了外郭城,並修築了320個裡坊,城市範圍達到了「東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的空前規模。

整個郭城呈東西長方形,有三條東西大道貫穿全城。

這一時期內城中除了宮殿區、皇家禁苑、官署、社廟、武庫、太倉及重要的佛寺、官邸外,一般官宅、寺院、民居、手工業作坊和市場大都放到了內城以外的郭城內。

其中在西郭城中部、東郭城南部和洛水以南分別有大市、小市和四通市三個市場。

北魏外郭城的出現,是漢魏洛陽城形制演變中一次最重要變化,該城出現了由郭城、內城與宮城組成的三道城圈。

這表明,以都城為代表的中國古代城市逐漸發展成為布局嚴整、中軸對稱的封閉式里坊制城市。

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534),東、西魏分立,各建新都,洛陽成了諸強奪取天下的必爭之地。

連年不斷的戰爭,使洛陽城再一次淪為廢墟。

在隋代,隋煬帝在洛陽另闢新址建成東京城,歷史上盛極一時的漢魏洛陽城已失去了它昔日的輝煌。

唐初,逐漸廢棄。

影響後代都城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報》:從多宮制到單一宮城制,再到城郭兼備的封閉式里坊制城市,漢魏洛陽城見證了中國古代都城形制的變遷。

您如何看待漢魏洛陽城在中國都城發展史上的作用?

錢國祥:作為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和北魏王都或國都的漢魏洛陽城,其城市規模和形制不是某一個時代的產物,而是在西周城址基礎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經過春秋晚期、秦代的增擴,東漢、曹魏及北魏等時代的修繕和增築活動才逐漸形成的。

它上承三代、下啟隋唐,對後代都城的發展影響極深。

第一,隨著朝代更替與社會發展,為適應帝王的需要,該城不斷增擴,城市規模逐漸擴大。

其中早期的增擴,是因城市小無法滿足帝王需要,在舊有城圈基礎上局部擴大,即拆除舊城某一面或部分城牆,在其外側擴大新城;晚期的城市變化,則是以舊城為中心,在其四周新築一圈城郭。

北魏新修的外郭城即是如此,使漢魏洛陽城圈達到了三重,這是都城發展史上的創新。

城市的外圍形制隨著增擴而屢有變化。

最早為東西長方形,其後變為南北長方形,最後又形成東西長方形。

其外圍形制的每一次變化,都可作為某一階段或時期城市布局形制的典例,對後代及周邊城市皆有影響。

第二,宮城由早期的單一宮城位居城市南部,即「面朝後市」格局;發展到城內遍布多個個體的宮城,主要為「南北宮對峙」格局;再發展到單一宮城位居整個城市北中部,並開始出現以宮城正殿為中心的城市南北軸線。

這種單一宮城位處城市北中部以及城市南北中軸線的布局作法,應形成於曹魏初期,至北魏發展更為完善。

儘管由於某種原因,該軸線尚不完全位居城市中間,但其相對於漢代的多個宮城對峙而無南北軸線的布局形制,無疑是一種新的變化,東魏、北齊鄴南城以及隋唐兩京都城的布局形制顯然受到這種變化的影響。

第三,曹魏及北魏洛陽的宮城位於城市北中部,北部與禁苑相連,其宮城中由於位置和功能不同,又可分為帝王的朝政區與安置後宮的寢宮區,而宮城南部又集中設置官署區,這種安排已接近於隋唐都城的皇城與宮城,其布局格式顯然是隋唐都城中皇城居前、宮城居後、禁苑再其後的皇宮區布局作法的雛形。

第四,市場從城內北部,逐漸改到內城以外的郭城內,顯然是因為一般居民區遷至郭城後,為適應城市內部布局規劃變化的需要。

它明顯改變了傳統的「面朝後市」布局,是經濟活動繁榮發展的體現,這種變化也是該城首創。

漢魏洛陽城:古代都城之典型代表

在中國的古都史上,漢魏洛陽城絕對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名字。

從今天的洛陽東行10多公里,就進入了漢魏洛陽城遺址。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錢國祥的引領下,記者來到這裡。

千年前,曾經的宏大城闕、巍峨宮殿早已化為煙雲,但斷斷續續的古城垣、壯觀的太極殿基址見證著這座古城的興衰。

伴隨著幾十年來的考古發掘,這座飽經滄桑、深埋於黃土之下的古城重新展現在世人面前。

銅駝街:漢魏洛陽城的中軸線

漢魏洛陽城北依邙山,南臨古洛河。

漢魏洛陽城遺址現存格局及遺蹟以北魏時期為主,包括宮城、內城、外郭城三重城。

從復原圖上看,跨過古洛河,一直向北而行,腳下即是著名的「銅駝街」,1993年,為配合公路建設,考古隊對城內重要的南北軸線大街——銅駝大街進行初步試掘,伴隨著考古工作的進展,如今對這條重要御道的修築特點、街道寬度和沿革使用有了清晰的認識。

著名考古學家俞偉超曾談到,漢魏洛陽城所示中軸線的萌芽和形成,是都城規劃的一次轉折性變化,表現出了從先秦城市向隋唐城市的轉變,影響後代達千年之久。

考古發掘表明,曹魏時期已存在、北魏時期沿用的銅駝街成為漢魏洛陽城的南北軸線,北魏時期的銅駝街兩側排列著一些重要官署,由北至南街東側分別為左衛府、司徒府、國子學、宗正寺、太廟、護軍府等;街西側分別有右衛府、太尉府、將作曹、九級府、太社、司州等。

沿著銅駝街向北直行,就可以到達洛陽城宮城正門閶闔門。

2001—2002年,相關部門對這座宮門基址進行了全面發掘,獲得了較為完整的城門樓和門前雙闕基址平面形制。

結合文獻記載確認,這就是曹魏至北魏宮城的正門——閶闔門遺址。

錢國祥說,其殿堂式城門樓和門前巨大夯土雙闕建築結構及平面形制都極為獨特,印證了宮城正門閶闔門前夾建有巨闕的記載,填補了中國古代都城門闕建築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缺環。

由於在解剖城門基址過程中,還發現該宮城門址始建於魏晉時期,這對解決該城歷代宮城形制的演變提供了重要考古實據。

太極殿:漢魏洛陽城的正殿

閶闔門向北,穿越二號宮門、三號宮門遺址,就可以抵達漢魏洛陽城宮城的正殿——太極殿遺址。

據文獻記載,太極殿這一名稱在曹魏時期就開始出現,兩晉南北朝時期一直延續。

2012—2015年,結合文化遺產保護的需要,相關部門啟動了漢魏洛陽城以太極殿為中心的宮城中樞區考古勘察。

如今,站在太極殿遺址上,仍然可以感受到當年宮殿的巍峨與壯觀。

從發掘現狀來看,太極殿建築群的建築時代主要為三個時期,其主體建築始建於曹魏時期,北魏時期重修沿用,北周時期改建未成。

從整體上看,太極殿位於宮城西路南區北端正中的位置,南距閶闔門520米,當地俗稱「金鑾殿」,是帝王舉行大型朝會和處理重大事件的場所。

據勘察,北魏宮城正殿太極殿所在宮院規模宏大,南北長約430米,東西寬約330米,中心殿基位於宮院北部正中,在太極殿的東、西兩側,還有太極東堂和西堂的基址,台基規模均小於正殿。

在太極殿與東、西堂基址之間,則有相互連接的夯土窄牆和木架構建築柱礎,中間有南北向的閤門貫通。

在都城史上,一般認為,由漢代的多宮制轉變為單一宮城制,始於南北朝時期,這一重要轉變時間節點到底是何時?是否有可能提前?太極殿的發掘與解剖給這一問題的解決提供了考古證據。

「考古發掘確定了該宮城牆垣的範圍與時代序列,並進一步了解了該宮城中樞區軸線建築的空間布局。

」錢國祥告訴記者,太極殿的主體建築始建於曹魏時期,北魏時期重修沿用,不僅對太極殿宮殿建築群的布局結構有了嶄新認識,而且證實了文獻記載曹魏新建的洛陽宮是一座居北居中的單一宮城,由此也確認了中國古代由漢代多宮制到以後各代居北居中單一宮城形制的轉變時間,由以前認為的南北朝時期提早到三國曹魏時期,這是都城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嶄新認識。

正是基於漢魏洛陽城宮城太極殿遺址的重要性,漢魏洛陽城與南昌海昏侯墓、遼寧「丹東一號」清代沉船遺址等一起入選2015年中國六項考古新發現。

北魏洛陽城布局的重要特點是將外郭城居民區與內城宮苑、主要衙署隔開。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孟凡人曾提出,外郭城作為北魏的新建築,形制上具有承上啟下的特點;而影響外郭城形制和布局的主要因素,是北魏遷洛後,利用改造魏晉故城規劃新都市,需要從安置人口、控制居民、加強防禦、活躍經濟等方面加以考慮。


靈台、明堂、辟雍、太學:完備的禮制建築

禮制建築是中國古代都城建設的必要組成部分,漢魏洛陽城南郊的禮制建築主要包括靈台、明堂、辟雍以及太學等建築。

其中靈台位於東漢洛陽城南牆外大道西側,是漢晉皇室用來占星雲、卜吉凶的地方,也是研究天文、氣象的專門機構。

經發掘得知,中心建築為一座方形台基,台基有上下兩層平台,下層平台為四周環築的迴廊,迴廊外用卵石鋪成散水,外有磚砌的排水溝,北面正中有坡道可通上層平台,四面各有七開間的建築,中心台頂現殘高8米多,據記載原來應是「上平無屋」的形式,以便觀測天象。

錢國祥告訴記者,「靈台是我國目前發現的一座有明確記載的時代最早的天文觀測台遺址,東漢著名科學家張衡曾在此設計製造了渾天儀和候風地動儀,為我國古代天文學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明堂為「天子太廟」,是皇帝祭祀祖先、接受朝覲的地方,位於靈台之東。

圍牆平面近方形,南北長400米,東西寬386米,圍牆內正中有一座大型圓形夯土台基,是明堂的主體建築。

辟雍是「行禮樂、宣德化」的地方,位於明堂之東,遺址約170米見方。

中間偏北處有一座大型長方形夯土台基,應是辟雍的主要建築。

錢國祥告訴記者,遺址出土的西晉咸寧四年(278)所立「大晉龍興皇帝三臨辟雍皇太子又再蒞之盛德隆熙之頌」碑,記載了晉武帝司馬炎及皇太子司馬衷親臨辟雍視察的事跡。

特別是碑背面所明確記載的四個西域學生的名字,正是西晉時期洛陽通過絲綢之路和西域交往的確證,充分說明了漢文化對西域人民影響之大。

太學創建於東漢光武帝建武五年(公元29年),是中國發現最早的大學遺址。

遺址位於辟雍的東北,分為東西兩部分。

西部是一組長方形夯土建築群,東部為一組密集成排的夯土房基,著名的「熹平石經」、「正始石經」就先後鐫刻在這裡。

永寧寺:見證佛教交流盛況

寺院林立是北魏洛陽城的另一個顯著特點。

漢魏洛陽城作為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之一,其遺址可代表東漢至北魏歷代中原王朝的文明與文化特徵,展現城市形制的跨區域、跨時間交流及佛教在中原的傳播和本土化過程。

這一點在永寧寺的發掘過程中得到充分體現。

永寧寺始建於北魏熙平元年(516),是北魏洛陽城內最重要的一座皇家寺院,文獻記載寺院正中的主體建築永寧寺塔高度為49丈,合今約136.71米,無疑是當時體量最大的佛塔。

對永寧寺的發掘,經歷了三個時期。

1979—1981年,相關部門對北魏內城中重要的皇家寺院——永寧寺進行發掘,先後清理了寺院南門、中心塔基和後殿建築基址的一部分等遺蹟,出土了一大批與供佛有關的泥塑殘件,對於研究當時佛教文化和雕塑藝術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發現。

1994年,為配合北魏洛陽永寧寺考古發掘報告立項,補充相關考古資料,相關部門再次對永寧寺寺院遺址進行大規模發掘。

全面揭露了永寧寺院西門基址,首次確定了該寺院東、西門址的規模、位置和建築形制,同時還對寺院內勘探發現的時代不明建築基址進行鑑別,新出土一批與永寧寺中心建築木塔有關的泥塑佛像殘塊。

2000—2001年和2005年,為配合保護修復北魏洛陽永寧寺塔基遺址,相關部門對寺院塔基進行了較以往更全面的揭露發掘清理,獲得一些有關這座木塔基礎建造結構的重要發現,新出的泥塑佛像殘件則豐富了塔內造像的內容。

錢國祥告訴記者,永寧寺建成後,以其皇家首剎的尊貴地位,吸引中外高僧、皇族居士雲集於此,譯經傳經禮佛,妙善梵音,盛況空前,使永寧寺成為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的重地,各國進獻的佛像、經書皆收藏在該寺,為北魏時期主要譯經場所,菩提流支、佛陀扇多、般若流支等在永寧寺譯出多部佛學經典,促進了佛教文化的交流。

塔基遺址出土了一批精美的泥塑佛像、僧人、供養人的殘件,造型之美,堪稱中國雕塑史上難得的藝術珍品。

永寧寺木塔於北魏永熙三年(534)被雷電所擊起火焚毀。

漢魏洛陽城是中國古代都城的典型代表,前後有五個朝代在此建都,時間長達540餘年,在中國都城發展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無可比擬的重大作用,在世界都城發展史上也具有深遠影響。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記者:張杰 張清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保護性展示昔日都城建築群

歷史的篇章翻到7世紀,洛陽,在經歷了魏晉南北朝頻繁戰亂留給城市的巨大創傷後,洗去凋敝,重施粉黛。隋煬帝大業元年(605),一座新城跨洛河兩岸拔地而起,這就是隋唐東都洛陽城,與西京長安城並駕齊驅。...

漢魏洛陽城建有異域人員通商市場 胡商活躍

漢魏洛陽故城遺址作為公元1~6世紀中華文明發展史上重要王朝的都城,位於中原地區的洛陽盆地。它不僅是東漢、曹魏、西晉和北魏時期的都城和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統治中心,也是這一時期絲綢之路東...

漢魏洛陽城宮城太極殿遺址

漢魏洛陽城宮城太極殿,是該城曹魏至北魏宮城的中心正殿,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太極殿」,在中國古代都城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2012年起,結合文化遺產保護的需要,在國家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洛陽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