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忠州博物館中壩遺址層復原牆展現5000年文明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完整展現5000年文明史,文物可上溯至新石器時代的中壩遺址,1998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這樣一個被國內外專家稱為國內絕無僅有、三峽庫區最具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在重慶忠縣忠州博物館裡得以復原展現。

在忠州博物館裡還有2000餘件珍貴文物,免費對市民開放。

這些文物不僅講述著忠州的過去與輝煌,更成為了忠州人民的精神家園。

忠州博物館

氣勢磅礴的中壩遺址文化層復原牆

展現5000年文明史

上世紀50年代,四川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忠縣中壩的鄉野土層中,發現了大量陶片,中壩遺址由此開始走進世人的視野。

中壩遺址地層最厚處超過10m、文化層多達78層,年代從距今約5000年前後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歷夏、商、西周、春秋、戰國、秦、漢、南朝、唐、宋、明、清至近現代,其地層堆積之厚,延續時間之長創下了全國古文化遺址第一之最,文化信息的蘊含量難以估量,被譽為「大地史書」。

中壩遺址中還發現了大量製鹽遺蹟,包括9處陶器煮鹽灶,以及數量驚人的各類製鹽陶器堆積層,是我國已知最早、延續時間最長的鹽業生產遺址。

特別是其中陶器煮鹽遺蹟世所罕見,為我國先秦時期的鹽業生產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在忠州博物館,這一珍貴的古文化遺址得以復原。

在博物館的人文忠州展廳里,一面面積200平方米,厚度達12米的復原牆,讓中壩遺址文化層還原展現在遊客面前。

中壩遺址層復原牆

20餘件清代金銀器由忠縣當地人捐贈

規格最大銀錠價值10餘萬元

據忠州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忠州博物館館藏文物達20000餘件,展出文物2000餘件。

在這些展品中,有20餘件清代金銀器均由忠縣永豐鎮東方村樂邦柱捐贈。

2001年,樂邦柱在拆舊房建新樓時,從老牆底層的夾壁里,挖出了不少清代的金銀首飾與銀錠,他將這些寶藏悉數交給了國家。

忠縣永豐鎮東方村樂邦柱捐贈的清代銀錠

樂邦柱捐贈的這組金器種類豐富,使用功能明顯。

其中的9件清代銀錠,除「匠源昇」和「咸豐年月」兩錠為50兩規格外,其餘七錠均為10兩規格。

參考同類型、同品相銀錠,50兩規格的銀錠拍賣可達10餘萬元。

目前,忠州博館裡的鎮館之寶已有10件,包括劉宋「兩銖」、「永光」、「景和」銅錢,戰國夔鳳紋青銅鏡,漢銅鳩杖首等文物,都值得遊客細細品味。

讓歷史文物「活」起來

94件文物可用AR展示

戴上內置AR的眼鏡掃描文物,就可以看到文物的立體圖像,聽到詳細的解說。

如今,這種AR技術已經在忠州博物館裡94件文物上得以運用。

據了解,忠州博物館智能AR展示系統,以增強現實技術在博物館展示體系中的應用為載體,利用移動終端(智能眼鏡等)將藏品相關多媒體信息實時疊加於博物館的實際遊覽過程中,是傳統博物館釋展新模式。

忠州博物館裡94件文物可用AR展示

「AR展示系統能夠解決目前傳統展覽方式不夠豐富,以及人機互動方式不夠人性化的問題,讓普通人在博物館中能看懂、有興趣、得教益,發揮博物館作為教育基地其公共教育的功能。

」曾艷表示,下一步,忠州博物館還將在本系統的基礎上,針對青少年開發3D互動特效及文博主題AR探險遊戲,針對資深觀眾開發定製化互動導覽路線等,進一步豐富博物館的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更好地向世界展示忠州歷史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忠義精神,忠州博物館正在加緊建設數字博物館,通過虛擬現實、VR、全景等技術,真正讓廣大陳列的文物、遺產都「活」起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感受文物魅力 忠州博物館帶你穿越時空

忠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有2300年建縣史,是重慶市文物大縣。全縣有1046個不可移動文物點,其中:古遺址54處,古墓葬484處,古建築331處,石窟寺及石刻134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

做好文物整理 著力保護遺址

本報訊(董秉峰)10月9日,地委委員、地委宣傳部部長王利文深入呼中區,就呼中區龍首洞遺址項目考古工作進展情況進行實地調研。在龍首洞考古現場,王利文詳細了解考古隊員的工作生活情況,仔細觀看考古隊的...

博物館開館首日迎客近萬人

2月10日,忠州博物館開館迎客。截至當天下午5時閉館,共有近萬名遊客進館參觀,感受忠縣深厚的歷史文化。忠州博物館展陳文物涵蓋了新石器中晚期至明清時代的大量珍貴文物。這些造型各異的石器、骨器、青銅...

忠州博物館試運行

華龍網2月8日6時30分訊(通訊員 陶於亨)日前,記者從重慶忠縣文物局獲悉,歷時4年多建設的忠州博物館,將於2月10日試運行,免費對外開放。據介紹,忠州博物館總投資16000萬元,總建築面積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