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被小說忽悠 考古可沒你想像的那麼簡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圖說:《鬼吹燈》相關海報(網絡圖)

「考古嘛,就是去挖個寶然後再上交唄,小說和電影里就是這麼描述的啊。

」相信在不少人眼中,考古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有些「簡單粗暴」的專業。

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在近日舉辦的一場文物考古類沙龍上,眾多專業人士現身說法,「考古其實遠比你想像中的複雜!」

盜墓小說影響大

近年來,考古和文博類專業越發熱門,不過在備受追捧的表象下卻隱藏著一個尷尬的事實:多數學生選擇這類專業的原因在於受到了《鬼吹燈》之類盜墓小說的影響。

中央民族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所長、博物館學教授潘守永通過調查發現,現在不管是考古專業,還是文博專業,60%-70%都是女學生。

問她們為什麼選這個專業?理由是什麼?很多都說是因為看了《鬼吹燈》。

而且大多數人都將這類專業作為第一志願。

「我們需要對這些小說的作家道一聲謝謝,只可惜他們所描寫的知識普遍都存在一些問題。

」他憂心得表示,這些學生很有可能在一年之後就對專業失去熱情,這對行業的發展顯然是不利的。

對相關法規知之甚少

除了三分鐘熱度的學生,不少人對於與考古相關的法規了解的並不多,不少人認為即便盜了墓,只要將物品上交就不會構成違法。

「這樣的認識顯然是錯誤的。

」中國人民大學考古文博系副教授、先秦考古教研室主任曹斌談到這一現象是頗為無奈。

圖說:兵馬俑(網絡圖)

按照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地下埋藏的文物,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都不得私自發掘。

雖然盜墓題材小說和影視劇的主角頻頻強調要將文物交還給國家,但實際上他們私自盜掘墓葬的行為就已經違反了法律。

這很容易讓觀眾認為,盜墓不要緊,只要最後把文物上交給國家就是無罪了,形成錯誤的導向。

談及如何消除公眾對考古的誤解?參與論壇的專家紛紛表示更多與社會大眾分享考古和文博相關的專業知識相當重要,「未來可以嘗試用分享模式來解決公眾考古中面臨的很多問題。

找到一個平台來和感興趣的社會大眾交換我們的專業知識,這樣既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也不會對這個行業形成誤解。

」考古專業畢業的媒體人奚牧涼如是表示。

每一行都有行業的發展規律,考古也絕非盜墓小說中描述那般簡單,讀者們在欣賞精彩情節的同時,可要注意千萬不能被誤導了,不然後果真的會很嚴重。

(新民晚報見習記者 陸瑋鑫 綜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千古行業:盜墓與考古

《鬼吹燈》和《盜墓筆記》兩本小說的流行,掀起了廣大吃瓜群眾探討盜墓這一行業的熱潮,而這兩部小說改編而來的各路影視作品更是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主要談資。實事求是的說,盜墓真的可以稱得上是千古行業了,...

考古為何不挖帝王陵?丨深讀

為什麼考古不挖帝王陵?為何盜墓小說流行而專業研究墓葬的著作難以暢銷?考古人為什麼不看盜墓文學?復旦大學文物博物館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高蒙河接受了大河報記者的採訪。高教授笑言,

考古=挖寶再上交國家?別被盜墓小說忽悠了

近年來,盜墓題材小說和改編自這些小說的網劇受到網友的追捧。就在不久前,改編自《鬼吹燈》系列的《鬼吹燈之黃皮子墳》在騰訊視頻的總播放量就接近30億次。然而,現實中出現一種美化盜墓的傾向,「考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