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為何不挖帝王陵?丨深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為什麼考古不挖帝王陵?

為何盜墓小說流行而專業研究墓葬的著作難以暢銷?

考古人為什麼不看盜墓文學?

復旦大學文物博物館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高蒙河接受了大河報記者的採訪。

高教授笑言,考古人不看盜墓小說,一方面是因為忙,另一方面是來自職業信仰和專業操守的本能抵制,而且「考古的精彩遠遠超過盜墓文學」;至於主動發掘帝陵,存在法規、技術、倫理等多方面的原因,「有生之年是看不到的」。

高蒙河先生在三峽考古發掘現場

明定陵的深刻教訓影響至今

長久以來公眾有一個誤解,就是以為考古就是挖寶,甚至是主動出擊到處尋找墓葬發掘文物。

「國內考古不提倡主動挖掘陵墓。

一般做法是能不挖儘量不挖,除非是由於基建開發或者務農行為中發現了陵墓或文物,才會進行考古行為;更多時候是因為盜墓案件發生,需要考古人員去現場搶救文物。

」高蒙河說。

我國現行文物工作基本方針可概括為十六個字:「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

」國務院於1997年下發了《關於加強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首次明確「由於文物保護方面的科學技術、手段等條件尚不具備,對大型帝王陵寢,暫不進行主動發掘」。

高蒙河特彆強調了「不主動」三個字,因為再完善的理念、政策和法規也有遇到極端特殊情況之時,比如陵墓被盜了或者在基建中偶然出土了,那該清理的還是要清理的,考古上把這種做法叫做「搶救性考古發掘」。

現實中,一些經考古發掘的帝陵級別墓葬,多屬於這種情況。

迄今為止,中國主動發掘的帝王陵墓主要是兩處墓地,一處是殷墟商王陵墓,一處是明定陵(明神宗萬曆皇帝的陵墓)。

明定陵1956年倉促開挖的教訓對很多考古人觸動很深。

定陵發掘30多年後,當年主持定陵發掘的考古領隊夏鼐先生說過一句既帶遺憾又不無警示的話:「如果現在挖,後果會好些,再推遲三十年也許更好。

技術條件達到了也不可能主動發掘帝王陵

高蒙河說,即便是在科技發達的今天,考古不挖帝王陵,仍然存在技術、法規、倫理等多方面因素。

以秦始皇陵為例,秦始皇陵分地面以上的外部結構墳冢和估計約37米深的地下結構墓室。

考古工程不同於普通工程,不能夠利用大型挖掘機器進行破壞式的挖掘,只能用小鏟子進行作業。

一旦真的開挖,地上文物景觀勢必遭到破壞。

若挖洞進入陵墓,又無法解決地宮太深,如何上下交通的問題。

此外,很多人都知道,文獻記載秦始皇陵內有大量水銀,經過探測,墓內汞含量確實比較高,這也給開挖帶來難題。

在遺產保護上,不主動挖掘帝王陵墓,已經越來越成為國內外不約而同的通則,而且很多帝王陵墓早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是屬於全人類的文化遺產,不是考古部門隨便想挖就能挖的。

高蒙河說,不挖帝王陵還存在社會倫理和國家倫理上的因素,「很多帝王的後人還在,如果挖人家的祖墳,無論如何說不過去」。

同時,很多帝王都是各個朝代治國理政的代表性人物,不少都是歷史上或多或少做出貢獻的歷史聖賢,他們的遺存也要切實做到保護第一。

如此,是否意味著儘管秦始皇陵在國人心中存在巨大的好奇,技術條件達到了也不可能去主動發掘?高蒙河表示確實如此,笑言「有生之年是看不到主動發掘的」。

真實的古墓沒有小說里寫得那麼兇險

很多年輕人以為,進入古墓通常會遇到諸如弩箭、毒蟲、流沙等機關陷阱,險象環生,在實際的考古活動中是否會有類似場景?答案是否定的,高蒙河坦言在考古生涯中從未遇到。

「曾經有一個欄目邀請我,讓我說說考古過程多麼驚險,有類似什麼機關的東西,但沒有我不能生造啊!」

史籍中,只有《史記》記載秦始皇陵內藏有弩箭,其他帝王陵墓的史料,幾乎都沒有出現機關等陷阱的記載。

不過這並不代表發掘現場沒有危險。

考古現場最害怕的是塌方,因為很多工地都在地下深處。

此外就是文物的安全,要時刻防止發掘過程中有二次破壞,還要防止盜竊者,因此現在考古工地的安全是重中之重。

在高蒙河看來,驚險、刺激、探險,這種在實際考古工作中極少存在的氛圍可能源於盜墓題材文學作品的渲染。

這就不得不提到近年特別火熱的盜墓小說、熱播劇和電影。

高蒙河很早就從事公共考古工作,致力於專業考古知識的大眾普及,出版了《考古不是挖寶》《考古好玩》等考古領域的暢銷通俗讀本,通常都是8000冊起印,這在專業學者著述當中已是相當高的印量,但遠遠不及《盜墓筆記》《鬼吹燈》的百萬級銷量。

包括一些專門以盜墓為研究對象的專業書籍比如《中國盜墓史》,在銷量和對公眾的影響力上也無法比肩盜墓小說。

對此,高蒙河說,研究盜墓的書是學術成果,本來的寫作定位就不是暢銷書的寫作範式,學術范兒濃於文學創作,賣過盜墓小說就不正常也不符合圖書市場的規律了。

盜墓小說之所以火,在考古人看來有多重原因。

它藉助了大量歷史、考古、文物、天文、地理、動植物學知識,使一般讀者看上去覺得專業性很強。

比如《鬼吹燈》營造盜墓神秘感的做法,像「明器」「發丘」「摸金校尉」等都是文獻記載的行業或民間用詞;而像「粽子」、「倒斗」、「發丘中郎將」、「搬山道人」、「卸嶺力士」「鬼吹燈」則是作者生造或虛構的詞語。

而這些包裝加上曲折的情節,也迎合了很多人的尋寶情結、獵奇心理以及探究謎團的參與感,所以容易受人歡迎。

考古人不看盜墓小說

與盜墓題材小說和影視劇受追捧相對應的是,考古圈兒里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是,外人遇到考古人往往津津樂道盜墓小說,覺得兩者有某種關聯,而考古人往往不接話茬——對不起沒看過。

這是為何?

大河報記者:採訪過不少考古人,很少有人說看過盜墓小說,主要原因是太忙,您和同事平時是否關注盜墓小說或影視劇?

高蒙河:如同考古不挖帝王陵一樣,考古人不看盜墓小說,也是一個業界現象,值得研究和關注。

主要原因我看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沒有興趣,因為考古人的天敵就是盜墓賊,來自職業信仰和專業操守的本能抵製成分更多一些。

何況考古的精彩遠遠超過那類盜墓文學作品,只是考古人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和動力寫作。

現在的考古文學寫作多是剛入行的年輕人在做,比起老辣的考古年長者來說,年輕人積極性很高,娛樂成分較大,但是缺少考古大作品的定位和長期深入考古一線才能積累起來的素材。

我偶然翻翻盜墓題材作品是因為我上課要回答學生提的盜墓問題,盜墓問題目前還不是考古學問題,但做公眾考古學研究卻不能不關注這個公眾關注的題材,否則無法回答,難以評價,更不會評判入里。

盜墓小說是可以當做文學作品也只能當做文學作品看的,就像我們看科幻作品一樣。

我看的這類作品太少,實在不知道裡面是怎麼寫盜墓的,但無論怎麼樣,中國的盜墓題材作品裡所描寫的盜墓,一般情況下都是涉嫌違反法律規定的。

大河報記者:我很留意盜墓小說和影視劇里考古專家的形象,比如最近熱播的《鬼吹燈之精絕古城》,教授只帶了幾個人就深入沙漠連續挖墓,主動發掘的味道很濃。

實際當中,主動發掘占到多大比例?這樣的教授是否存在?

高蒙河:沒看過這部作品。

如果是你說的那樣,既不合規也不合法,更不符合考古業內的實況,甚至是污名化了考古業態和考古人。

目前,為了研究某一個學術課題或者解決歷史上某些問題而進行的主動發掘在考古界仍然是不多的,一般情況都是因為遭受自然力或包括盜墓在內的人為破壞後,考古人像消防隊員那樣趕到現場進行清理,儘可能地防止古墓遭到進一步的破壞。

主動發掘和搶救性發掘的比例,大概一半對一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考古不是挖寶?那考古就是挖墓吧

對於普通大眾來說,考古學家就像是已經消失的遠古時代的恐龍,雖然以恐龍蛋、恐龍化石的形式還活在今天,但我們對他們這個群體了解的甚少。若不是一些小說、電視和電影中提到這些人,我們也許會在當今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