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瑰寶 晉地商周青銅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趙卿墓出土的鑊鼎

造型雄偉、紋飾古樸、銘文豐富,極具中國古代青銅器獨特的民族風格和鮮明的時代特徵

青銅,指紅銅和其他化學元素的合金,如銅與錫的合金為錫青銅,銅與鉛的合金為鉛青銅,還有鉛錫青銅、鎳青銅、磷青銅等。

中國商周時代的青銅稱為金或吉金,與商周社會的禮制有密切關聯。

在人類發展史中,主要以使用青銅工具的時代稱為青銅時代,這個詞最初是由丹麥考古學家G·J·湯姆森(Thomsen) (1788~1865)提出的。

他在《北方古物指南》一書中稱「青銅時代乃是以紅銅或青銅製成武器和切割器的時代」,當然他指的是西方青銅時代。

而中國青銅時代是以大量使用青銅生產工具、兵器和青銅禮器為特徵的。

中國青銅時代始於公元前兩千年左右,經夏、商、西周、春秋和戰國早期,大約1600年之久。

距今4500年~4000年前,是中國青銅器的萌芽與形成時期。

此時期,石器和陶器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生活勞作工具。

人們在採石過程中,遇到較大的石塊,會架起火來將其燒裂,由此逐漸獲得用火冶煉礦石的技術。

其間,銅和鉛、錫等共生的礦石混在一起經過火燒之後,熔化又冷卻,凝結成了青銅餅塊。

人們發現青銅可以鑄造成比石器工具更硬、更耐用的兵器和工具,而且可以反覆利用,於是中國最早的青銅器得以誕生。

銅合金種類很多,為什麼古人多採用銅、錫、鉛的青銅呢?

銅的熔點較高,加進錫熔點會降低,同時隨著錫的適量增多,青銅硬度也隨之增高,超過純銅的硬度。

但錫過量後,青銅反而變脆易斷裂,加入定量的鉛能克服青銅較脆的弱點。

成書於戰國時代的《周禮·考工記》中,對於鑄造各種青銅器物的合金配比已有比較明確的記載。

可見,春秋戰國時期的古人已總結出青銅合金的配製規律。

青銅器依照功能可分為兵器、飪食器、酒器、樂器、雜器等,如太原晉國趙卿墓出土的青銅器即有多種類型。

趙卿墓是1988年3月至10月,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太原市文管會在太原市南郊金勝村西北發掘,是迄今所見等級最高、規模最大、隨葬品最豐富、資料最完整的晉國高級貴族墓葬。

在墓葬中共發現隨葬品3421件,包括青銅器、玉器、金器、木器、骨角器等,其中數量最多的青銅器共有1402件。

趙卿,名鞅,後人也稱趙簡子,是趙氏孤兒趙武之孫,執掌晉國軍權長達19年。

之所以判斷墓葬主人為趙卿,是因為墓葬中發現有趙孟之御戈。

趙卿墓出土兵器多達700餘件,器類有劍、戈、戟、鉞、矛、匕、斧、鏃等,在墓主套棺內發現了兩把帶銘文的戈,其中一把戈通長20.7厘米,重260克,刻有銘文「趙明之御戈」。

據考證,明與孟相通,趙孟即趙鞅,所以此戈又稱趙孟戈,可謂推斷墓主人的有力證據之一。

戈,古稱勾兵,是用以鉤殺的兵器。

中國古代的兵器不但用以戰爭,有時更是貴族身份的象徵。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足見兵器在古代國家中的顯赫地位。

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青銅飪食器包括鼎、鬲、甗、簋、盨、簠、敦、豆等。

「鐘鳴鼎食」體現了古代貴族飲食場面的奢華。

趙卿墓出土的鼎共有八種27件,其中一套升鼎共7件。

青銅鼎是由新石器時代的陶鼎演變而來,它是最重要的飪食器,也是青銅器中使用時間最長的器皿,一般用於祭祀或宴飲等重要場合烹煮肉食。

升鼎又叫正鼎,用以「明尊卑,別上下」,被用作象徵等級制度和權力的標誌。

據《周禮》記載,西周時天子用九鼎,稱為太牢;諸侯一般用七鼎,稱為大牢;卿大夫用五鼎,稱為少牢;士用三鼎或一鼎。

趙卿為當時晉國的卿大夫,以其身份享用諸侯級別的禮制可視為僭越。

同時出土的鑊鼎,全名附耳牛頭螭紋蹄足鑊鼎,通高93厘米,雙耳間距129厘米,腹深50厘米,口徑102厘米,重約220公斤,是迄今所發現春秋時期最大的青銅鼎。

此件鑊鼎可能是祭祀時用來煮整頭小牛使用的牛鑊,鑊鼎主人趙簡子與太原素有淵源。

太原古稱晉陽,公元前497年,趙簡子命其家臣董安於修築營建了最早的晉陽城,可謂是太原城最早的開創者。

2003年紀念太原建城2500年時,以鑊鼎為原型製作了一件「春秋大鼎」,置放於太原市龍潭公園。

中國是世界上釀酒最早的國家之一,青銅器中多有酒器,包括爵、觚、角、觶、壺、杯、斝、尊、卣、觥、罍、瓿、盉等,按用途分為飲酒器、調酒器、溫酒器、挹酒器等。

趙卿墓出土有一件鳥尊,整體保存良好。

傾斜鳥身倒酒時,鳥的上嘴唇會自動開啟;鳥身復位時,鳥嘴就會閉合,既可防塵,也可防蟲侵入,設計巧妙。

青銅樂器包括鐃、鍾、鎛、鉦、鐸、鈴、鉤鑃、錞於、鼓等。

鎛是大型單個打擊樂器,為春秋晚期新出現的一種樂器,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在貴族宴飲或祭祀時與編鐘、編磬相合使用。

趙卿墓出土一組編鎛共19件,形體高大,形制豪華,鼓部紋飾分夔龍夔鳳紋和散虺紋兩種,鎛上的鈕做成兩隻帶翅膀的老虎,栩栩如生。

經中國藝術研究院專家研究和測試,這組鎛可奏出由高到低38個音,形成六個半八度的整齊音列。

用這組鎛與同時出土的13件石頭質地的編磬演奏《康定情歌》等山西民歌,音質完美、清脆悅耳,由此改變了「鎛只能擊節拍而不能演奏旋律」的定論。

鎛體設置音脊,有效防止了複音鍾、鎛的餘音干擾問題,從而填補了我國古代樂器史上的一項空白。

青銅器雖然具有濃厚的貴族性,卻深刻反映著當時社會的觀念和意識形態,趙卿墓青銅器展示了晉地千百年來人們精神和藝術活動的結晶。

雄偉的造型、古樸的紋飾、豐富的銘文,使其形成了中國古代青銅器獨特的民族風格和鮮明的時代特徵,它們是中國文物寶庫中的瑰寶,更是世界藝術園地中的一朵奇葩。

劉文霞

5月春日正暖,「書香漫晉」新一期活動又開始了,一大波好書靜待微友來臨。

還等什麼?趕快參與吧。

關注「山西新聞網」微信公眾號(sxrb-com),回復「書香漫晉」參與活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青銅器的特點和鑑別方法

夏代青銅器在考古發掘與傳世文物中均有發現,已知器種有爵、戈、刀、錐、鑿、鈴、銅牌飾等.商代青銅器又分為早、中、晚三期,而 中晚期是青銅器發展史上的鼎盛時期,許多青銅重器已經舉世聞名,其高超的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