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鑑別其實沒有那麼複雜,掌握方法很重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圖一

青銅器(Bronze Ware)是由青銅合金(紅銅與錫的合金)製成的器具,誕生於人類文明時期的青銅時代。

青銅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現,是一種世界性文明的象徵。

最早的青銅器出現於6000年前的古巴比倫兩河流域。

蘇美爾文明時期雕有獅子形象的大型銅刀是早期青銅器的代表。

青銅器在2000多年前逐漸由鐵器所取代。

如何鑑別青銅器

由於國內青銅器收藏市場的整體水平不高,導致圈裡對青銅器的認識不足,其實只要是真心喜歡,潛心研究,鑑別青銅器並不難。

可以從銹色、手感和聲響、花紋和款識、銅質與器式等幾個方面進行鑑定。

圖二

一 銹色

一般說來,流傳至今的大多是出土銅器,常見有綠銹、紅銹、藍銹、紫繡等。

拿到一件銅器,先要用眼看,若銹色與器體合一,深淺一致合度,堅實勻凈,瑩潤、自然,則為自然生成的銹色。

若銹色浮在器物之上,綠而不瑩,表皮銹,而且不潤澤、刺眼,就是偽銹了。

圖三

二 手感和聲響

用手掂量,若過輕或過重就要引起注意了。

另外還可用手敲擊實物,聽其聲響,若聲微細而輕脆則可;若聲渾濁,發出「嗡」音,則需提高警惕了。

圖四

三 花紋和款識

這是鑑別銅器的一個重點。

夏代銅器花紋簡單;商代花紋華麗繁縟,且多遍體生花;西周大致與商同,但後期趨向素樸;春秋戰國的花紋清新活潑;秦漢重實用。

至於款識,主要可從其字體加以辨別。

商代字體規整,筆勢遒勁大方;周朝早期沿襲波磔體;春秋時書體有肥體和瘦體;戰國金文字體大金不考究;秦朝統一了文字,通用小篆。

四 銅質與器式

銅質的鑑別較簡便,翻看銅器的底,若出黃銅質地,則是偽品;足底若已偽制了銅色,用熱鹼水刷洗,就能看到其本來面目。

除要記清楚銅器的器式、名稱外,還要了解什麼年代鑄什麼銅器、什麼樣式的銅器是什麼年代鑄的。

例如鍅,鍅是方形,盛器,是戰國末期出現的;若其按三代作工、銹色制,為偽品。

1.鑄造辨偽

從鑄造技術進行辨偽的前提是十分了解青銅器各時代的冶鑄工藝。

商周時期,極大部分青銅器是用陶范法鑄成。

也就是說商周時期的青銅器都有數塊陶范拼合澆鑄後留下的范痕,即范線。

隨著時代進步,合范的方法有所變化,范痕會隨著變化,但要想在合范地方不露痕跡,這即使是最熟練的工匠也難免做到。

有的鑄器表層紋飾不多,合鑄面較大,合范痕跡容易忽飾,但在隱蔽處,如鼎的耳內和腹下部,還會遺留痕跡的。

後代偽者不知道古人鑄造的原理和方法,只講究器物的外形,仍用蠟模(失蠟)的方法鑄造。

表面較精細,無需多作加工,但是用這種方法,卻往往與原器物的時代特徵相去甚遠。

新鑄之器一般的重於原器。

這是通常偽器或仿製品埋藏在地下的時間很短,非真器久埋深藏經2000多年礦化鏽蝕而成,使表面略有膨脹,比重下降,而偽器沒有這一過程,自然較重。

用蠟模翻制的偽器也會略重於原器,仿偽者會連同銹跡、砂眼一同澆鑄表現出來,加上前面一點偽器特徵更加明顯。

占代塊范鑄造的青銅器,表面光潔度好,紋飾甚至纖毫可辨,表面很少有氣孔,也沒有銅液灌注不到而產:生縮孔的情況。

而失蠟和翻砂鑄造的偽器,經常在表面出現一些砂眼,有的甚至產生縮孔等鑄造缺陷。

如不了解這一點,很可能錯誤地以為砂眼和縮孔是舊鑄的特點。

另外,陶范所鑄銅器為控制器壁的厚度,往往會在內外范之間墊一墊片,因材質跟銅液有異,銹跡也就不同,而失臘法鑄器卻無需墊片,銹跡自然一致。

2.器形辨偽

通過器物的型制進行辨偽,是對青銅器在各時代的型制特徵熟悉程度的考驗。

每一種青銅器,隨著時代的發展,其形制、大小、高矮都會產生變化而形成規律。

如青銅器中的大類鼎,自商代二里岡期到漢代,流行的時間最長,但每個時代鼎的形狀都有不同的特點。

全面掌時代各類器的形制特點,是青銅器鑑別知識的基礎。

通常偽器可以分為直接鑄造和拼湊改造兩類。

直接鑄造的又可分為兩種情形。

第一種情形是依照真器或者依照相關資料鑄造偽器,其器形、銘文、紋飾等都有來歷和參照,有的是器型或銘文只有部分做r參照,部分有意改樣。

如參照鑄造了器型,但卻鑄刻了杜撰的銘文,或將參照的錦義鑄刻住毫不相十的銅器上。

此類偽器儘管模仿得並不精準,但也有一一定水平。

第二種則是毫無根據的拼湊,意在作奇,達到以稀為貴的目的。

此類偽器對青銅器形制特徵不甚熟悉的人很有挑戰性,如果不仔細觀察,就有上當的可能。

3.銘文辨偽

通過銘文辨偽,是檢測對古代歷史知識廣袤、書法研究深淺和鑄工藝水準高低與否的標尺。

青銅器的銘文是對歷史的記錄,是金石書法發展演變的例證,是鑄工工藝高超的體現,宋、清兩代是青銅器銘文作偽的主要時期。

宋代以來,金石義字成為金石家的研究重點,作為有記載歷史文獻銘文的青銅器,往往受到廣泛的重視,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故而收藏家們對青銅器的搜集,則側重在銘文方面。

首先,銘文從單字族徽發展而來,形狀奇特古老,難以辨識;發展到後來的成為簡潔精鍊的長篇銘文,更足提供斷代依據的歷史資料。

如「利簋」銘文。

第二,銘文從筆畫簡單的刻劃到規範的書寫鍥刻,無論筆畫、結構還是字形都有明顯的時代變化。

商周時代青銅器銘文的鑄造,是另做一塊銘文范,嵌入主體內范中。

有的銘文嵌得很平整,周圍沒有明顯的痕跡。

也有嵌得較低粗糙,突出器的表面,如秦公簋的銘文即是。

商周時代在鑄造長篇銘文時,有的還要劃好線條或打好格子,所以銘文都橫平豎直,比較規整,刻銘文技工的技術高超,書寫也很流利。

第三,隨著時代的崇尚和鍥刻新工具的出現,鑄工鍥刻水平在青銅器的銘文上得到了體現。

由於范土的銘文是陽線條,因此銘文范上陽文在刻完後,乘濕嵌入豐體範中,字口厚度要避免與外范接觸而需修正,可能要微作接捺,與主體範修正,這樣陽文寧的上口就火,而鑄成的銘文往往有字口小底部人的感覺。

這必須精細的觀察才能發現。

同時在字口內具有磨砂玻璃那樣均勻的無光感,字體筆畫的轉折處,呈非常自然的圓勢。

當然,這只是在一部分商和西周早期的青銅器上是如此。

而後刻的銘文,有的是有參照,字體比較拘謹、呆板,字口內有或隱或顯的刀鑿痕。

而用翻砂法鑄造的青銅器,泥料糶頁粒比較粗,銘文筆畫的表面與細膩的范土鑄造不同。

青銅器銘文的作偽多有如下幾種:添銘法。

即在無銘文的真器卜鏨刻偽銘,後鏨的銘文大多字體呆板、鬆散、不自然,字口面寬底窄,同時有鏨痕,偽工用銅絲刷刷去鏨痕,卻又留下刷痕,也影響了字的筆鋒。

銘文字體、內容雖能仿刻,但其韻味卻是難神似。

另外,真器偽銘者皆傷皮色,器表有銹而字口無銹,即使字口處作上假地子、假銹,也異於器表。

增銘法。

就是原有簡單銘文的真器上增刻偽銘;或真器上本應對銘,因器缺失使銘文也缺,在進行修配時將銘文也一起補刻。

增刻偽銘後,其字口、銹色、地子與真銘不同,再者,一器之上銘文非一人所出,其筆體、韻味自然不符,特別是鑄銘與刻銘就截然不同。

腐蝕法。

將青銅器需要刻銘的部位塗上蠟,並在蠟上刻好字,再用三氯化鐵在刻好字的蠟上進行腐蝕器身,將蠟去掉後,凹陷的銘文自然顯現。

這樣腐蝕的銘文字不成體,字口深淺不一,筆畫邊緣十分粗糙。

4.紋飾辨偽

紋飾是器型華麗的外衣,合體、適時的外衣是紋飾辨偽的重要依據。

不同年齡的人著裝自然不同,青銅器亦是如此。

拿到器物,首先看看器型和紋飾的時代風格是否一致,紋飾的作偽大致有如下幾種:加花法。

即在真器原有的簡單紋飾上或光素無紋的部位刻上相宜的花紋。

一般來說加刻的花紋與原器花紋是一致,但應注意走刀和崩茬的痕跡。

掏花法。

即在原本無花紋或有破損穿孔的器物鏤刻、改刻花紋,使原器變成一件鏤空之器。

這種偽掏花的作法,如此做法刀痕非常明顯,且不符合原器的特徵。

5.材質辨偽

辨別不同時期青銅的材質是對青銅器身份的考證。

戰國以前的銅器,皆為銅錫鉛合金的青銅器。

錫的成份越大,銅質的灰色色澤越淺淡。

商至戰國的銅器銅質純凈,極少有沙粒。

宋仿銅器,合金成分為銅、錫、鉛和少量的鋅,銅色為黃中泛紅。

明清偽器含錫成分很少,而鉛鋅成分增多,銅色皆發黃,但明代偽器色為黃中泛白,清代偽器色卻是黃中透黃。

因此,鑑定銅質的真偽,還要看、足、日沿、底部露銅的質色。

6.聲味辨偽

聲音和氣味是青銅器辨偽的必要輔助手段。

青銅器由於在土中埋了幾千年,有一股土氣味,新出土的銅器土氣味更濃烈。

而經過地下腐蝕較深的青銅器,銅質已屬礦化,所以發音以渾濁者居多。

當然埋藏在極其乾燥而又純粹的土層中的青銅器,敲擊音也有甚佳的。

而宋以後的偽器多為黃銅,未曾氧化或氧化時間較短,以手敲擊,聲音細長、清脆,也無土香,卻有汗腥味,這是由於作偽者多用化學藥品,如酸鹽硇砂等作假地子或假銹,雖經多年埋藏,仍有一股酸氣味。

有的用石膏製作或修補的偽器,質地輕,顏色白,用手敲擊,其聲嘶啞。

這些只是一般規律,因銅器的合金成分、埋藏時間長短、地區、土質等不同,輕重聲音有所區別。

青銅器分類

銅器主要分為鼎、酒器、食器、水器、樂器、兵器、量器、銅鏡及雜器等九類。

圖五

鼎是青銅器的最重要器種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貯肉類的器具。

三代及秦漢延續兩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見和最神秘的禮器。

一般來說鼎有三足的圓鼎和四足的方鼎兩類,又可分有蓋的和無蓋的兩種。

鼎有很小的,也有極大的,小的不足四寸,而鼎中之王應為1939年殷墟武官村吳家柏樹墳園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長110厘米,重875公斤,形制非常雄偉,不但在中國,在世界考古上也是最大的青銅器。

有一種成組的鼎,形制由大到小,成為一列,稱為列鼎,列鼎的數目在周朝時是代表著不同的身份等級的。

列鼎通常為單數。

據文獻及考古發現九鼎應為諸侯之制,七、五鼎為卿大夫,三、一鼎為士級。

但天子之制為十二鼎,是雙數,但至今未見周天子之陵墓,故這個記載是否正確還有待證實。

當然列鼎中的九鼎並非代表中央政權的九鼎。

圖六

酒器

在中國古代有「無酒不成禮」之說,故酒是祭神享祖、禮儀交往、宴賓會客等活動的必備之物,盛酒的青銅器具也就自然成為禮器了。

商代酒器最簡單的組合是一爵一觚,用以斟飲。

爵這種酒器的命名,是由於它的造型像一隻雀鳥,前面有流,好象雀啄,後面有尾,腹下還有細長的足,而古代「爵」與「雀」同音通用,故而名之。

爵、角、斝均為飲器,但形制有區別。

角無柱,尾和流均呈三角形的尖端。

斝的容量一般較大,有兩柱而沒有流和尾。

商末周初,出現觶,與爵組合一起,觥也是一種飲器,其形制有蓋、有流、有鋬,下有方座或四足。

至於作為飲器的杯、樽出現在戰國中期,至漢而盛行。

儲酒器主要有尊、卣、方彝、瓿、罍、壺等。

尊、卣相配套使用。

方彝出現稍晚,也與尊相配合。

一組尊,卣或尊,方彝,在古代是尊貴的酒器,有人認為尊貴之「尊」是因此而來的。

戰國以後,大腹的圓壺自名為鍾,也是一種酒器。

漢代,方壺自名鍅,扁壺在戰國自名「鉀」。

有些儲酒器內附有挹酒用的勺,勺為長柄,前端作杯狀。

禁也可稱之為酒器,它是托在酒器下面的長方台座。

圖七

食器

青銅食具也是禮器,因為用什麼樣的青銅器皿盛煮食物可以代表不同的等級。

真正意義的食器有簋、簠、敦、豆等,簋是食器中最常見的一種,是盛黍稷等食物用的容器。

其形制分為有蓋、無蓋、有耳、無耳之別。

商代晚期,西周、春秋時期較為流行。

周代的簋,圈足以下多附有方座,這是由於古代人席地而坐,食器附座,便於取食。

簋有器形很大的,如周曆王簋,高59厘米,重60公斤。

簋與鼎相配,為偶數,如八簋、六簋、四簋,二簋可代表不同的貴族等級。

春秋中期後,出現了敦這種食器,漸次流行。

春秋時代的敦圓體加蓋,到戰國時代,敦演變成蓋器同形,全體呈卵圓形,俗稱「西瓜鼎」。

盨簋,敦同簋一樣,呈偶數組合。

食器的另一類是豆。

青銅豆有深腹的,有平盤的。

戰國時代有一種方體的豆,應叫「琦」。

平盤的豆,自名為「鋪」,可能即古文獻中的籩,用以盛放乾果肉脯之類。

圖八

水器

水器之中,最常見的是盤,匜。

在西周中葉以前,盤不是與匜相配而是同有管狀流的盉相配合,西周晚期才被匜所取代。

鑒也是重要的水器之一,或者無耳,或有兩耳、四耳。

它是一種大盆,通常有三種用處:

其一,是盛水用以洗浴;

其二,貯水籍以照面;

其三,用來裝冰,即《周禮》所說的冰鑒。

鑒這個字解作鏡子、光照、審查,即源於此。

圖九

樂器

青銅製樂器的種類較多,最早的莫過於距今四千年前後的銅鈴。

其他如鐃、鍾、鎛、鼓、錞,於商代後期才流行起來。

饒,流行於商代晚期,它的口朝下,上面有長甬,甬端置立於木製的器座上,演奏時,用木錘敲擊器口的中間部位。

饒可分兩種,一種是獨立的,器形較大,有的重達150餘公斤;另一種有五、三件大小不一,代表不同音階的饒構成編饒。

饒被倒置過來,懸掛起來演奏,以得到更為清澈的音響,這就是鍾。

編鐘的件數逐漸增多,能奏出複雜的樂曲。

甬鍾在懸掛起來時,是前後傾斜的。

而鎛是一種平口的鐘形樂器,是用環形的鈕懸掛的,掛起來時,位置垂直,和甬鐘不同。

銅鼓在中原一帶罕見,西南地區的大量銅鼓,是秦漢以後的,但地域色彩極濃。

圖十

兵器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因此,最先進的技術最先用於製作兵器,青銅鑄造技術也不例外。

古代的青銅兵器和我們後來常見的十八般兵器有所不同,青銅兵器種類較多,如鉞、刀、劍、戈、矛、鈹、鏃、殳、弩機、甲冑等等,功能和形狀也較為原始。

最常見的青銅兵器是鉞。

它是用於斬殺的刑具,因而又演化成為權力的象徵。

古代王者出師,手中常持鉞。

中國青銅劍製作,其時代可上溯到商。

西周早期出現柳葉形的劍。

東周時期,戰爭頻繁,劍得到充分發展,長度可達1米以上。

短劍應稱之為匕首。

這一時期出現了不少稀世珍寶,許多名劍和制劍大師的名字也從此流傳百世。

鈹其型似短劍,但能裝長柄,多數呈柳葉形,莖部有一穿孔,其流行年代在戰國末年以後。

戈是中國青銅兵器最常見的一種,也最具特色。

戈是從收割作物用的刀發展而來的,其使用方法與刀相仿,是用戈援或啄或鉤,因而稱為「勾兵」。

最早的戈是直援的,隨後在援下延伸出胡,加長了起殺傷作用的利刃,也便於裝柄。

戈內是起與援平衡作用的,後來也作出鋒刃。

矛是刺兵。

把矛裝在戈柲的上端能鉤刺兩用的這種兵器稱之為戟,西周時代出現了矛戈混鑄成一體的十字形戟,戰國流行卜字形戟,戰國時期新發現一種三戈聯裝的戟。

秦漢的戟變成了「片」字型,如三國時呂布「轅門射戟」的戟,在中國應是家喻戶曉的武器。

裝有長柄的砍斫武器刀,在商代就出現了,尤其在西北地區比較流行,把刀和戈結合鑄在一起的兵器,稱之為勾乾、戟,西周時期常見。

圖十一

量器

我們通常所說的量器包括度、量、衡三方面。

用以度量長度的,主要是銅尺。

測量容積用的量器,依其容積自命名,有撮、勺、龠、升、參(三分之一斗)、半(二分之一斗)、斗、斛等名稱。

稱量重量的有衡,即天平。

《墨子》一書中說,戰國時期中國已有了桿秤,有了桿秤就應有「權」,但在考古學上尚未發現實物,故尚待考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青銅器的分類、鑑定方法

青銅器(Bronze Ware)是由青銅合金(紅銅與錫的合金)製成的器具,誕生於人類文明時期的青銅時代。青銅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現,是一種世界性文明的象徵。最早的青銅器出現於6000年前的古巴比倫...

青銅器的時代

對古代青銅器中的傳世品進行研究,從而確定其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的工作。鑑定工作的第一步是辨偽。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研究確定某件真品的價值,給予恰當的評價。為了確定每件青銅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