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炮響炸塌戰國水墓,出土萬件文物,第二個寶貝至今無法複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978年2月,料峭春寒,地處武漢的解放軍空軍後勤部在湖北隨州開山炸石擴建工廠,隨著一聲炮響,正在施工的工人發現腳下的土壤變的有些不一樣了。

一片面積達到數百平方面的地面露出了紅色的土層,而且土層下方還鋪著整整齊齊的石板,看起來就像是人工建設的街道一樣。

民工們沒當回事,準備接著施工,不過在場的雷達修理所所長鄭國賢看到這一現象後,立刻向上級匯報,並且聯絡了考古專家。

專家們來到現場,只看了一眼,很快就認出這是一座古墓,那些褐色的、跟周圍截然不同的土壤就是古墓中常見的封土層,可誰的墓穴竟然會這麼大的規模呢?隨著更多的專家的介入,這座地處擂鼓墩的漸漸露出了端倪。

因為地處擂鼓墩,這座墓被稱為擂鼓墩1號墓,讓眾多專家們想不到的是,一聲炮響不經意間炸開的竟然是一座水墓。

由於墓室中灌滿了水,盜墓賊們打到水層就放棄了,所以這座墓保留完好,裡邊的文物和埋葬的古人都沒有遭到破壞。

這座古墓就是如今鼎鼎大名的曾侯乙墓,裡面埋葬的是戰國時期曾國的國君姬乙。

曾國是戰國時期最古老的姬姓諸侯國,開國國君叫南宮适。

武王伐紂之後,姬發把南宮适分封到湖北隨州一代,讓他來監視當時南方的楚人,由於肩負重任,所以曾國國力雄厚,兵強馬壯。

出土的文物中有四千多件兵器,還有五千多個箭頭,以及兩輛戰車,這些戰爭機器也能說明當時曾國的強盛程度。

而且在兵器之外,曾侯乙墓中的幾件稀世珍寶才真正讓人驚嘆,尤其是其中的第二件,即便以現代的科技能力也無法完全復原。

這件稀世珍寶就是曾侯乙尊盤,尊盤是一種容器,用來擺放物品。

但這件曾侯乙尊盤巧奪天工,上面裝飾了56條蟠龍和48條蟠螭,龍體和盤身中間處處鏤空,卻又活靈活現渾然一體。

這件文物後來被國家定位嚴禁出國展覽的文物,可見其珍貴程度。

而且曾侯乙尊盤採用的是早就失傳的失蠟法工藝鑄造,即便是依賴當今的高科技手段,也無法完全復原。

其實在宋朝時期,隨州一代就出土過一些類似的文物,只不過根據史書記載,此處應該是隨國的所在地,可為什麼又冒出了一個曾國呢?原來曾國和隨國是一個國家,只不過曾國是周天子給的正式名號。

歷史上曾國無比強大,戰國事吳王伐楚,楚昭王就曾經跑到曾國求助,可惜的是後來曾國漸漸沒落,而楚國卻越來越強大,最終在戰國末期,曾國被楚國給吞併了。

好了,今天的稀釋國寶曾侯乙尊盤的故事就講到這裡,如果喜歡野史哥的文章,請在頭上點一波關注,每天會為你免費推送幾篇有意思的歷史文,有不同意見的讀者也可以在下方留言與網友互相討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