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館之寶:戰國中山國王「錯」墓出土錯金銀銅虎噬鹿屏風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錯金銀虎噬鹿屏風座,戰國時期的家具構件。

1977年平山縣三汲村戰國時期中山國王「錯」墓出土,長51厘米。

猛虎身軀渾圓、色彩斑斕,弓身右曲,三足著地,一爪騰起,正將捕捉的小鹿送入張開的巨口之中。

戰國時期的錯金銀銅虎噬鹿屏風座是我最愛。

看過他不知多少次了,但因為每次展出的條件都不太一樣,因此給我長看長新的感受。

這件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的精彩藝術品充分顯示了在那個狩獵時代,工匠們對野生動物形態的認識與熟悉程度,經過他們的藝術加工,再現了虎噬鹿的生動場面,使我們對二千多年前人們崇尚的精神有所了解。

錯金銀銅虎噬鹿屏風座, 為戰國中、 晚期青銅作品。

銅虎通體為流雲紋飾, 圖案舒展,清晰可愛,虎股部豐圓, 臀部項壯, 生動有力, 頭部眼、眉、 昴以及背部軍以金銀縷錯成, 虎口中噬 一鹿, 鹿作掙扎狀, 造型栩栩如生。

這件青銅雕塑作品採用寫實與裝飾相結合的手法, 將圓雕與鑲嵌藝術完美的融合, 折射出戰國青銅鑄造已達到極高水平。

一隻猛虎,一隻幼鹿,力量對比如此懸殊,弱肉強食的悽慘場面,活活地展現在人們面前。

虎的右前爪因為抓鹿而懸空,座身平衡借用鹿腿支撐,構思巧妙而自然。

虎、鹿皮毛的斑紋,均用金銀鑲錯而成,生動逼真。

虎的頸部和臀部各立一長方形銎。

兩側立面飾山羊頭面,羊口即為銎口。

銎內尚保存有木楔子,為使木頭在銎中牢固而在木頭上纏有麻布,麻布還存有碎片。

沿兩銎口直線相交,可以形成84度交角,接近直角,安上屏扇恰成曲尺形。

虎腹下有豎讀的銘文,共12個字。

器通長51厘米,高21.9厘米,重26.6公斤。

這件屏風座之所以有如此之重,正是為了使其裝上屏扇後仍然很穩定,不至於上面重下面輕。

這件珍貴文物現今保存在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首博京津冀展——戰國時期的中山國

公元前414年,一個在北方大山深處逐步壯大起來的古老民族——白狄鮮虞,建立起中山國,因城中有山得國名。經歷了戎狄、鮮虞和中山三個發展階段,在每個階段都被中原諸國視為心腹大患。魏國樂羊、吳起統帥...

神秘的雙翼神獸

長城網8月24日訊(記者 張欣 劉春亮 鄭光昊)近日,由河北省委宣傳部、河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的「美麗河北·最美旅遊景物」推選展示活動最終評定雙翼神獸等10個旅遊特色商品為「最美旅遊特色商品」...

戰國中山國金銀錯工藝賞析

戰國中山國是北方少數民族白狄族鮮虞部在今河北中西部建立的諸侯國,始建於春秋末年,鼎盛於戰國中期,後為趙所滅。中山國是戰國中期僅次於「戰國七雄」的諸侯國,是當時的五個「千乘之國」之一。但由於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