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乃伊金縷玉衣將在南博同台展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當古埃及的木乃伊邂逅漢代的金縷玉衣,兩大古代文明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8月10日,南京博物院將推出「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漢代文明的故事」特展,來自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的近百件古埃及精品文物,將與南博院藏漢代諸侯王陵出土文物同室爭輝,再現兩大文明的別樣風采。

金字塔和諸侯王陵、人形彩繪木棺和鑲玉漆棺、護身符和玉九竅塞……埃及和中國的古代喪葬制度,為後世留下了大量文物瑰寶,其中尤以木乃伊和金縷玉衣最為聞名。

不過,這些兩大古代文明的藝術品一直鮮有機會共置一室。

位於加拿大多倫多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建於1912年,是北美洲第五大博物館,藏有600多萬件來自世界各大洲的珍貴文物。

此次來寧展出的古埃及文物有近百件,木乃伊面罩、埃及豔后雕像、貓木乃伊、鱷魚棺等只在紀錄片或電影中出現的異域文物將第一次來到南京,讓市民有了近距離一睹真容的絕佳機會。

說到古埃及,人們印象最深的除了金字塔,無疑就是木乃伊了。

木乃伊即「人工乾屍」。

古埃及在法老王、貴族死後均製成木乃伊,作為對死者永生的企盼和緬懷。

被譽為「東方木乃伊」的金縷玉衣,是漢代皇帝和諸侯王死後所穿的殮服,也是穿戴者身份等級的象徵。

皇帝的玉衣以金線縷結,稱為「金縷玉衣」,其他諸侯王和貴族則使用銀線、銅線編造,稱為「銀縷玉衣」、「銅縷玉衣」。

木乃伊與金縷玉衣,都源自統治者們對永生與不朽的追求。

古埃及人用鹽水、香料、膏油、麻布等將屍體泡製成「木乃伊」,再放置到密不透風的墓中,讓這些深藏墓中經久不腐的屍體,靜靜等待著靈魂重新回來依附於肉體。

在包裹屍體時,古埃及人會給法老王和貴族們戴上金色面罩,再將綠色石頭製成的護身符放置在亞麻繃帶間,尤其放在心臟位置處。

這與漢代皇室的喪葬制度有不少相似之處。

中國古人認為玉能夠保持屍骨不朽,因此除了以玉作衣之外,還會用玉塊塞住九竅,這些玉塞與古埃及護身符有著同樣的用意。

漢代金縷玉衣的來歷可追溯到東周時的「綴玉面飾」——用形如眉、眼、鼻、口的玉石片附在織物上,覆蓋在死者面部。

此次展覽將為觀眾帶來一場穿越時空的文明對話,除了木乃伊和金縷玉衣,漢代諸侯王陵出土的玉面罩、玉塞,也將與古埃及的木乃伊面罩和護身符等隨葬品一同展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古代金縷玉衣,是真的嗎?

希望長生不老、靈魂不滅是古代皇帝一生中的一件大事,尋找長生不老藥、喝甘露、煉丹丸等等,一切的目的都是為了長生,這種求生的慾望寄托在死後的裹屍衣上,這就出現了漢代特有的玉衣。金縷玉衣什麼樣?它是如...

漢代帝王為何要穿金縷玉衣下葬

1據《西京雜記》記載,漢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鎧甲,用金絲連接。所謂「珠襦玉匣」,就是金縷玉衣。因身份地位的不同,金縷玉衣連綴玉片所用縷絲的材質也有金縷、銀縷、銅縷和絲縷的差別。由於金...

揭開神奇的玉覆面

玉質喪葬面具,又叫「玉覆面」,有綴玉面罩和整玉面具兩種,流行於中國西周至漢代和古代瑪雅。根據《儀禮·士喪禮》的記載,在先秦的喪葬儀式中,要用絲織品製成的「冥目」(也稱為「覆面」)和「掩」(也叫「...

古人的奢侈陪葬品

玉在中國文化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凡是古墓,多多少少都會出土些玉器。然而,這些玉器中有一類比較特殊,叫做喪葬玉,是古人專為屍體而製造的玉器,它們是距離屍體最近的寶藏。

法老漢王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若 說 牛郎織女一年還有一次鵲橋相會的機會,埃及的法老與大漢的諸侯王卻是跨越了千年的時空第一次相遇,兩大古國之間文明的碰撞才真是勝卻人間無數。南京博物院8月即將開幕的「法老·王」特展促成了這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