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神奇的玉覆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玉質喪葬面具,又叫「玉覆面」,有綴玉面罩和整玉面具兩種,流行於中國西周至漢代和古代瑪雅。

根據《儀禮·士喪禮》的記載,在先秦的喪葬儀式中,要用絲織品製成的「冥目」(也稱為「覆面」)和「掩」(也叫「裹首」)來包裹死者的頭臉部位。

綴玉面罩較常見,大都由碎玉或廢玉加工製成,中國早在西周時就有綴玉面罩,後來東周時又有玉衣。

西周綴玉覆面

古人曾認為玉可以防止靈魂出殼,可以保證屍體不腐爛,正是緣於這種說法,西周時期,一種特殊的喪葬用玉------玉覆面出現了。

它用各種玉料對應人的五官及面部其他特徵製成飾片,綴飾於紡織品上,用於殮葬時覆蓋在死者面部。

當然,這種奢華的喪葬品僅出現於貴族墓葬中。

玉覆面在兩周盛行一時,發展到漢代成為備受世人矚目的金縷玉衣、銀縷玉衣、銅縷玉衣和絲縷玉衣等等,即用玉密密地包裹死者全身,這標誌著喪葬玉發展到巔峰。

金縷玉衣

西周時除保留眾多的傳統玉器品類外,亦出現一些新興的玉器品種,主要的有成組佩玉器和專供死者埋葬用的玉面罩。

玉面罩,是由近似人面部五官形式的若干件玉器按人體面部大小形態縫綴在布料上,形式各不相同,有的是專門而作,有的似用其它玉器改作或合併而成,每套中的各件數量不等,各呈扁平形,邊角有穿孔供縫綴用,使用時凡有飾紋部分皆朝死者面部。

我們的祖先賦予玉石許多美德,認為玉石具有各種奇特的性能,其中最神異的一項是能使屍體保持鮮活狀態,久存不腐。

貴族社會中流行的玉斂葬,便是這一觀念的產物。

玉斂葬和在墓中隨葬玉器(包括禮器、佩飾器和兵器等)是有區別的,其目的是通過玉器同屍體的接觸而起保護屍體的作用,使之不朽。

我國葬喪文化中的這一風習,源頭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

在以後的文明時代,玉斂葬的護屍目的已經很明確,其置玉方式也從口含、手握和無規律的放置,發展為「九竅玉」、「飯含」、「瞑目」、「瑞玉組合」乃至「玉匣」、「玉衣」等多種形式,形成了一整套嚴密的制度。

所謂「瞑目」,實為一種綴玉面罩,即據五官形狀和大小製作玉件,鑽以細孔,按應在位置系連在一片織物上,覆於死者的臉部。

當今學界多名之為「玉覆面」。

玉覆面的功用,據漢唐學者的解釋是為「飯含」服務的。

古人斂屍除用玉外,還用「飯」,即將某種糧食摻和玉屑填在死者口中,表示不忍心讓死者餓著肚子離去之意。

綴玉覆面

玉覆面在西周時已相當流行。

須指出的是,玉覆面玉件的配置格式並非一成不變,常因墓主身份地位或家境情況的不同而有繁有簡。

由於眼睛在人的五官中最為重要,所以不論怎麼簡化,眼玉是不能去掉的,玉覆面的正名稱「瞑目」,道理即在此。

以玉斂屍,大致出於兩種心理:一、期望玉可以防止死者屍體腐敗,不被邪魔侵犯,並引導死者步入仙界以蔭子孫;二、以玉夸財耀富,顯示地位等級。

《周禮·典瑞》曰:「駔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疏 璧琮以斂屍。

」鄭康成注曰:「圭在左,璋在首,琥在右,璜在足,璧在背,琮在腹,蓋取象方明神之也。

疏 璧、琮者通於天地。

劉氏注曰:「王者之孝,莫大於嚴父配天,故其斂也,以禮天地四方之玉器為之。

」除了這些斂玉之外,還有比較重要的斂玉是玉覆面。

玉覆面包括眼罩、鼻罩、耳罩、玉、塞玉,用來遮蔽七竅,以防穢氣侵屍,真魂流散。

稍後發展,又出現了玉甲(下衣)和珠襦。

漢以前喪制,諸侯死後要遍身珠玉,《墨子·節葬下》載:「存乎諸侯死者,虛庫府,然後金玉珠璣比其身。

」玉甲和珠襦發展到漢代,便形成了著名的金縷玉衣。

金縷玉衣是把許多四角穿孔的小玉片用金、銀、銅絲聯綴起來,編成頭、上衣、褲筒、 手套、鞋五部分聯結起來的喪衣,是皇帝、貴族死後必穿的。

《續漢書·禮儀志》載:「皇帝用金縷,諸侯王 和始封的列侯用銀縷,其他用銅縷。

」但從出土墓葬看,西漢盡金縷,東漢始分金、銀、銅三等。

目前出土玉 衣中最好的是1995年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陵出土的金縷玉衣,用玉4000餘片。

另外,在江蘇蘇州滸墅關真山大墓的發掘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玉覆面大於人臉面,與面部五官不成比例。

這種專門為死者製作的葬玉應具有某種象徵意義或特殊含義。

微信號ID:shjrsc ←長按可複製(每天推送最新古玩諮詢免費鑑定評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玉衣:王侯將相的千年永生夢

玉衣是供皇帝和貴族死後穿的葬服,又稱「玉匣」或「玉柙」,是用許多四角穿有小孔的玉片並以金絲,銀絲或銅絲相連而製成的,分別稱為金縷玉衣、銀縷玉衣和銅縷玉衣。

木乃伊金縷玉衣將在南博同台展出

當古埃及的木乃伊邂逅漢代的金縷玉衣,兩大古代文明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8月10日,南京博物院將推出「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漢代文明的故事」特展,來自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的近百件古埃及精品文物,...

古人的奢侈陪葬品

玉在中國文化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凡是古墓,多多少少都會出土些玉器。然而,這些玉器中有一類比較特殊,叫做喪葬玉,是古人專為屍體而製造的玉器,它們是距離屍體最近的寶藏。

趣說玉衣:漢代斂葬風俗管窺之二

之前與大家分享過,在漢代的喪葬習俗中,存在著運用大量精美玉器隨葬的現象,亦被稱為玉斂葬。君子生前佩玉,死後葬玉,是當時的一大特點。在高級墓葬中,具有一整套以玉衣為核心的等級森嚴的葬玉體系。玉衣是...

法老漢王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若 說 牛郎織女一年還有一次鵲橋相會的機會,埃及的法老與大漢的諸侯王卻是跨越了千年的時空第一次相遇,兩大古國之間文明的碰撞才真是勝卻人間無數。南京博物院8月即將開幕的「法老·王」特展促成了這千年...

助魂升天的喪葬玉器

喪葬玉器也稱葬玉,指的是古人專為保存屍體而製造的玉器,而不是泛指一切埋在墓中的隨葬玉器。由於葬玉並不是裝飾品,而是古人的一種巫術性質的器具,所以一般都不太美觀,造型簡單,表面很少有紋飾。葬玉的品...

漢代帝王為何要穿金縷玉衣下葬

1據《西京雜記》記載,漢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鎧甲,用金絲連接。所謂「珠襦玉匣」,就是金縷玉衣。因身份地位的不同,金縷玉衣連綴玉片所用縷絲的材質也有金縷、銀縷、銅縷和絲縷的差別。由於金...

一次爆破引出的絕世寶藏——金縷玉衣

《史記》記載,漢代的皇帝和貴族死後會穿上一種特殊的衣物,古人稱之為玉匣。據說,身穿玉匣可以凝聚精氣,使靈魂附著在不朽的軀體上,來世可得永生。但史書也未曾記載玉衣的形狀,兩千多年來人們並不知道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