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發現最早人骨 4500年前古蜀人就有拔牙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成都市大邑縣三岔鎮趙庵村古城埂附近,距今大約4500年前的神秘古城正慢慢被揭開面紗。

位於成都平原西南緣的這處城址被稱為高山古城遺址,是成都平原最早的古城遺址。

其面積約有34.4萬平方米,作為成都平原史前考古的新坐標,自2003年發現以來,就給考古工作帶來了無數驚喜。

3月15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外公布了近年來高山古城遺址的考古成果。

2015年和2016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對高山古城遺址中部低洼地帶文化層進行了發掘,發掘面積共1600平方米。

獲得的遺蹟現象十分豐富。

高山古城發掘現場負責人劉祥宇介紹來自長江中游風格的陶器「豆」

其中,發現的116具人骨資料保存十分完好,是目前成都平原發現的最早的人骨資料,這些骨骸遺存中,還出現了長江上游地區最早的拔牙現象。

與此同時,在以西北風格陶器為主的城址內,出土了不少來自長江中游風格的陶器「豆」。

這些發現為進一步了解古蜀人的來歷提供了依據。

據此,考古專家推測,古蜀先民或由西北甘青地區、長江流域兩地遷徙而來。

A遺物 人骨現長江上游最早「拔牙」

高山古城發掘現場負責人劉祥宇說,此次考古獲得了一批保存十分完好的人骨,是目前成都平原發現的最早的人骨資料,也是了解新石器時代成都平原居民最直接的資料。

發掘範圍內,總共出土了116具人骨,其中最小的是0到1歲的嬰兒,也有45歲及以上的成年人。

「這批人骨之所以能夠保存完整,主要與發掘區的水位有關。

」劉祥宇說,發掘區東西部水位高,保水環境好,人骨長期浸泡在地下水中,幸運的留存至今。

考古工作人員通過對骨骸形態推測,這些人死後應該是被編織物包裹,以繩束縛後埋葬於墓坑中。

「這些人骨有仰身葬,有俯身葬,有屈肢葬,還有非正常死亡的圓形坑。

但他們與正常骨骸的狀態不一樣,比如鎖骨正常一般是45度傾斜,但我們發現的鎖骨是聳立起來的,膝關節有的緊緊靠在一起,有的是交叉在一起。

」劉祥宇說。

令人驚奇的是在這些骨骸中,考古隊發現有十餘個個體拔除了上頜側門齒,這是目前成都平原所見的最早的拔牙現象,也是中國新石器時代出現拔牙現象地理位置最為偏西的。

為什麼拔牙?排除了拔去壞牙的可能後,專家認為,可能是成人禮,也可能與宗教有關。

劉祥宇介紹,新石器時代的拔牙習俗流行於海岱地區,特別在仰韶晚期至龍山早期的大汶口文化中大量流行。

在龍山早中期的長江中游地區,房縣七里河遺址的石家河文化墓葬中也發現了多例拔牙人骨個體。

雖然高山古城拔牙現象出現的時代已晚至龍山晚期,但已是長江上游地區發現的最早的拔牙現象。

他認為,「拔牙」風俗從東部地區流傳至長江中游,再傳播到四川,極有可能暗示了4500年前,長江中游可能有人群遷徙至成都平原。

陶器:古蜀人用上了「濾水器」

高山古城遺址的考古發掘中,通過為期近一年不間斷的拼對工作,考古工作人員在出土遺物中復原了完整陶器數十件,從口部連接至近底部的標本近百件。

其中,還確認了一種早於寶墩文化的遺存,暫稱為「高山一期遺存」。

這類遺存從層位上早於寶墩文化最早階段「寶墩文化一期早段」,器類和器形上也與寶墩文化有差別。

高山古城遺址發現的澄濾器

在近百件標本中,一個高約20厘米、底部有兩個小圓洞的陶器被劉祥宇拿起來。

「它可能是最早的濾水器。

」根據器物,劉祥宇推測,古人可能通過這種工具,借用鵝卵石、泥沙等,通過物理過濾方法凈水,這反映了古蜀人的生活面貌和文明程度。

他認為,擁有一種文化的人群從原始狀態到文明狀態是需要時間過渡的。

比如此前發現的較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器物的器形很少,製作方法也相對原始。

而寶墩文化一經發現,就出土了許多形制各異的陶器,表現出一種成熟狀態。

他推測,這種表現也許說明了在此居住的人群並非原生居民,而是從其他地區遷移而來的。

「寶墩文化陶器比較特殊,和其他文化區別很大,從高山一期發掘來看,風格大都接近西北,但唯獨出土一種長江中游風格的『豆』,是西北地區所沒有的。

」他認為,長江中游的「豆」比高山遺址發掘的「豆」出土更早,是否說明了高山遺址是西北地區和長江流域文化的匯聚地帶?

這個發現使考古工作人員對成都平原史前史的認識進一步得到深化,說明寶墩古城、高山古城、鹽店古城等並非憑空出現,高山一期遺存的居民在此之前已經在成都平原進行了多年的生產生活活動,為城的出現提供了基礎,也體現了文化和人群在不同方向的流動,體現了人群組成的來源複雜。

B推測 古蜀先民來歷組成豐富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歷史煙雲中,古蜀國的傳說一直是一個難解之謎。

對於古蜀人的來歷,學界主要有兩種猜測。

一種通過陶器和長江流域文化的對比,推測古蜀人來源或許和長江中游有關。

另一種說法認為,在岷江流域上游有新石器時代居民存在,古蜀地區與其地理位置接近,推測古蜀先民可能從從西北甘青地區遷徙而來。

而此次高山古城遺址的考古發現,更直接地為進一步了解古蜀人的來歷提供了依據。

出土的折沿圈足罐 (受訪者供圖)

「高山古城遺址的先民來源和組成也許是非常豐富的。

」劉祥宇說,無論是陶器「豆」的出土,還是人骨中拔牙習俗的發現,都從側面佐證了高山古城先民來源的複雜性。

他猜測,如果有拔牙習俗的人群從東部有此風俗的地方而來,並且保留了這種習俗,而從西部來的人群沒有這個風俗,那就能夠解釋發現的116具人骨中僅有10多個例子存在拔牙現象。

而通過對人骨遺存中碳氮同位素和鍶同位素的檢測,能夠得出人群是否從外地遷徙至此,DNA檢測則可能判斷出這些人的祖先是誰、從哪裡來。

另外,築城方式也能佐證高山古城遺址地區的人員組成的多樣性。

目前,高山古城的動物、植物、人骨、陶器、石器的相關檢測工作仍在進行中,未來,骨骸DNA測試結果將向今人展現成都平原史前先民的體質結構特徵,為進一步了解古蜀人的來歷提供依據,古蜀文明蒙上的神秘面紗有望揭開。

【原標題:大邑高山古城考古發現成都平原最早人骨4500年前古蜀人就有拔牙術】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成都平原迄今最早古城 或解開古蜀文化之謎

高山古城遺址是如何被世人發現?古蜀先民們的生活是怎樣的?蹊蹺的隨葬品核桃,蘊藏著怎樣的秘密?對於神秘的古蜀文明,民間有很多傳說:蠶叢縱目、魚鳧成神、杜宇升仙、開明復活……這些傳說是否就是真實的古...

成都平原史前聚落考古的新收穫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供稿從上個世紀90 年代以來,在成都平原先後發現了新津寶墩、大邑高山、鹽店、溫江魚鳧城和郫縣古城等8 處距今4500 年~3700 年左右的寶墩文化階段帶有夯土圍牆的大型聚落址...

成都平原最早古城是如何被發現的?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4000多年前,高山古城擺起了宴席,古蜀人在這裡大口吃肉;4000多年後,這些吃剩的骨頭在灰坑裡被考古專家清理了出來。(H5:高山古城遺址:成都平原最早古城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