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槐蔭路發現漢墓群 墓主人或為東漢豪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但唐文)11月15日報導 今年10月的一天,在成華區沙河東岸槐蔭路市政道路修建工地現場,工人們發現了一座青磚修建的古墓。

隨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人員對道路施工過程中發現的漢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經過初步勘探發掘,共發現4座東漢早中期的券頂磚室墓,3座保存較差,1座保存較好,4座墓葬墓向朝西,呈一致平行排列。

「其中一座墓的墓道與券頂保存完好,這在成都市區漢墓發掘過程中是難得一見。

」據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工地現場負責人唐彬介紹,在已發掘的幾座墓葬中,保存較好的漢墓編號M3,券頂、甬道、墓門及墓道較為完整,總長14餘米,其中墓室長約6.8米,甬道長約0.7米,墓道長約6.5米;寬約2.6米,頂高2.2米。

墓室四壁大面積使用長方形實心花紋磚,以菱形紋為主,有部分聯壁紋。

券頂使用楔形花紋磚,紋飾亦為菱形紋。

此外,在M3墓室南側擺放有2座陶棺,棺蓋經盜擾已被掀開,人骨不存,棺底散落零星銅錢;墓室西側近門處與北側放置有隨葬品,包括陶罐、陶釜、陶燈座、陶井、陶俑、搖錢樹座及鐵劍、鐵削刀等,陶俑包括人物俑與動物俑,部分陶器與陶俑倒斜甚至破碎。

「非常遺憾的是,這個墓葬墓門處發現有一盜洞,裡面的器物也被擾亂,不少文物應該都被盜了。

」唐彬介紹,從墓室裡面地上到處散落的五銖錢來看,可以說明被盜的時間較早,盜墓賊認為這些東西沒有多少價值。

據唐彬推測,根據墓室內的陶俑、陶馬等器物和整個漢磚墓室的結構來看,這裡的墓葬應該屬於當時地方豪強,「背山面朝河,從墓地建造上也看出當時人們墓葬習俗的一些講究,這能夠與史書上的一些記載相印證。

」唐彬告訴記者,這批磚室墓年代偏早,是成都平原東漢時期流行的家族墓地,為探討四川磚室墓的早中期發展規律提供了一定線索。

其中M3墓道與券頂保存完好,這在成都市區漢墓發掘過程中是難得一見的,是研究東漢磚室墓修造、砌築方式的珍貴材料,也是研究東漢時期成都地區喪葬禮儀習俗的重要參考資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成都東漢家族墓群發現「搖錢樹」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15日公布,該單位於今年10月在成都市成華區發掘了4座東漢早中期墓,其中一座發現隨葬「搖錢樹」。據現場考古發掘領隊唐彬介紹,為配合成華區在沙河東岸槐蔭路修建市政道路,成都文物考...

邵東發現東漢時期磚室墓 墓主為富裕平民

近日,邵東縣火廠坪鎮高山村一村民在整理宅基地時發現了一處古代墓葬,文物部門得到線索後立即趕赴現場對古墓進行搶救性發掘,文物專家初步判定此墓為東漢時期磚室墓,墓主人為比較富裕的平民。

江蘇省徐州市、銅山縣 徐州墓群

在邳州市戴莊鎮中運河山頭大橋的駱馬湖水資源控制中心工地上發現了52座東漢時期的墓葬,共出土各種隨葬品250多件。該墓群面積約5000平方米,疑為一平民家族墓葬群,是江蘇省內已發掘的最大的東漢墓...

湖南邵東縣發現一處東漢時期磚室墓

記者12日從湖南邵東縣文物管理局獲悉,邵東縣火廠坪鎮高山村村民近日在整理宅基地時發現一處古代墓葬。經過對古墓進行搶救性發掘,初步判定此墓為東漢時期磚室墓,屬中型漢墓。據介紹,這一漢墓分為墓道、墓...

湖北襄陽驚現南朝「南陽宗」銘文磚墓

2013年7月26日,襄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專業人員在清理一座南朝時期是磚室墓葬,在墓室內部和券頂上上發現帶有「南陽宗」的陽文銘文磚三塊,帶「蓋」字的銘文磚2塊,帶「王」字銘文磚多塊,在墓葬內出土...

貴港考古發掘保存完整的東漢時期青銅尊

8月26日,記者從貴港市職業學院舊址考古發掘現場了解到,又有一批東漢、明清時期的陶器、銅器等珍貴文物出土,而且大部分文物都保存得比較完好,特別是一件青銅尊完好無缺,是貴港市在考古發掘工作中目前發...

洛舍東衡漢墓將原址保護

不久前,《德清新聞》有關洛舍東衡漢墓考古發掘的新聞吸引了廣大讀者的眼球。現在野外考古發掘已經結束,但是漢墓的保護工作正在繼續。昨天記者了解到,此漢墓將被原址保護。據向縣博物館了解,此次東衡漢墓考...

藍山五里坪古墓群首次出土「南平」銘文磚

近日,藍山縣五里坪古墓群搶救性考古發掘中發現一座保存完好的東漢磚室墓,其中幾塊磚上清晰可見有「南平」、「永元四年」等字樣。考古人員據此推斷,此次發現的「南平」兩字,與馬王堆三號墓中出土的《地形圖...

北斗七星星象圖案首現渝東南最大漢代石室墓

從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獲悉,從今年11月至今,該院與彭水縣文物管理所聯合對「彭水山谷公園墓地」進行了發掘。該墓葬規模巨大,是渝東南地區發現的最大的石室墓,它的發掘對於研究渝東南地區漢墓的分布和特...

兩古墓墓主相隔一米鄰居兩千年

近日,重慶江北區核心商圈四周環繞的高樓中央,發現了一處距今1900多年的東漢時期墓葬。墓葬共有4座墓,分上下兩層,相隔不到1米,年代卻跨越了上百年。兩個人一起睡了兩千年居然都不認識這也是個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