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宣化遼墓壁畫《備茶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明代末年至民國初年,一條從張家口至庫倫(今蒙古烏蘭巴托)、並向北一直延伸到俄羅斯恰克圖及歐亞大陸的商道,形成了以經營茶葉為特徵的國際貿易通道,俗稱「草原茶葉之路」或「張庫商道」。

這條商道形成很早,但由於張家口地處長城腳下,自古就是農耕與遊牧民族的交匯的地帶,古代民族遷徙和政權變更十分頻繁,加上連綿的戰爭造成史料極其匱乏,對這條商道的了解局限於明代之後。

然而,一次考古發現把張庫商道的歷史提前了400多年,並為張庫商道最晚起源於遼代獲得了歷史的佐證,也因此成為學術科研課題(河北省社會基金項目:HB12YS045)。

1993年,宣化下八里遼金張氏墓群,發現了一座磚室墓,其墓主人名叫張匡正。

在幽深的前墓室,考古人員發現一幅繪製在墓牆東壁上保存完好的壁畫《備茶圖》。

壁畫中,一名身著漢服、右膝蓋上還打著塊縫補細緻補丁的女童正專心低頭側坐在茶碾旁嫻熟地碾茶,旁邊的地上擺放著盤子和一塊待碾的圓形茶餅;而另一名小童則身著一身契丹人的裝束、躬腰跪坐,鼓起雙腮用力給正在煮茶的風爐吹氣;男童身後是另一著契丹服裝的成年男侍伸出雙手,似乎正要取走風爐上已經煮好茶的茶壺;在其身後的桌子上擺放著一系列壺、盞、瓶、夾、宗、扎等茶道工具與器皿,桌前兩隻活潑的小花狗上下跳躍,嬉戲打鬧;畫面左側,兩名著漢服而又姿態優美的成年女侍手捧盛好茶的精美茶盞小心移步,一為取到、一為送出狀,看似轉身正給後室的主人送去。

這幅《備茶圖》構圖飽滿,布局經營疏密得當,造型準確,線條流暢,描繪的對象動態逼真,寫實生動,採用墨線勾勒輪廓、內敷重彩的表現技法,色彩呈現艷麗而高雅之感。

重點表現的臉部與肌膚採用暈染的技法,具有高超的繪畫技藝。

這幅壁畫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水準,更重要的是其中的圖像信息填補了研究古代茶文化實證的空白。

整個壁畫場景的人物,從碾茶、煎茶到分工協作,以及放在桌上的一系列茶道工具與器皿,形象完整地展示了當時備茶的全部過程,使人仿佛跨越時空身入其境。

這幅壁畫立刻引起廣大國內外學者關注,因為遼代的飲茶習俗不僅在這幅壁畫中得到了完整保存,而且表現之詳細實屬罕見,它填補了古代茶道文化在形象資料方面的空白。

另外,在下八里遼金墓群中,每座墓中都能或多或少地見到與飲茶內容有關的壁畫,而張匡正墓中的這幅《備茶圖》則最具代表性。

下八里遼墓壁畫中涉及到飲茶習俗這一豐富內容的,無論從完好的保護程度還是眾多的數量方面,在我國已發現的墓葬壁畫中均首屈一指。

宣化下八里遼墓及這批壁畫的挖掘與發現,是唐、宋時期南北各地漸盛之飲茶文化有力的證據,壁畫中表現碾茶、煮漿、點茶等工序以及各種茶事用具都有細緻的描述刻畫,因此成為中華茶文化歷史資料寶庫中令人關注的部分。

任何歷史的遺蹟都不會是偶然的和孤立的,與茶文化有關的壁畫為什麼會集中地出現在遠離茶葉產地的宣化遼代墓群呢?卻很少出現在茶葉產地的南方和中原地區?緣由需要從當時生活在此地域的契丹族(遼)與宋朝的茶葉貿易談起。

根據《資治通鑑》與《遼史》記載,五代十國時期,位於江浙地區的吳越國最早和契丹族有貿易往來。

吳越不僅是茶葉的主要產地還篤信佛教,它和契丹族具有良好的政治與貿易關係,因為契丹族同樣信奉佛教而又需要茶葉,所以茶葉是最主要的交易之物。

從語言演變中也能看出,契丹族在歐亞與中東早期的茶葉貿易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不僅有巨大的交易數量,在文化方面也產生著深遠的影響,俄羅斯人很早以前曾經稱中國為「契丹」(Kitay),阿拉伯-波斯語則稱作(Kitai),這些觀點已經從考古中得到證實。

在內蒙古通遼、錫林格勒的幾座遼代墓葬中曾出土8-10世紀來自中東地區的高足杯、乳丁紋壺、瓶等玻璃器;在宣化下八里遼代墓群中,也繪有多幅古代巴比倫黃道十二宮天文圖與中國二十八星宿圖合璧的古代天文圖。

這些發現,均從考古方面證實了契丹族與歐亞、中東地區密切的文化與貿易往來,契丹人正是傳播茶葉到歐亞和中東的使者。

吳越(公元978年)歸入宋朝後,契丹人大多是通過茶榷這種專賣制度經買賣得到茶,並開設了多處交易場所。

到了宋遼時期,雙方簽訂了「澶淵之盟」後兩族交善,中原和契丹結束了多年的戰爭紛爭局面,開始了正常的貿易往來,其中茶就占有很大比重。

至此,茶貿、茶貢促使茶文化更廣泛地傳播。

宋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又廢茶榷改行通商法,至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天下茶法既通」,至此,茶葉終於可以在各地自由買賣了。

「澶淵之盟」使中原和北方的茶葉貿易得到極大發展。

宣化下八里發現的遼代墓群,年代均在宋景德年間之後,它無疑佐證了「澶淵之盟」後社會穩定與繁榮的貿易史實。

歷經了金、元兩個北方少數民族統治的政權之後,南北的茶葉貿易之路再次被隔阻,繼而磨難重重、烽煙四起。

而在這一歷史時期的主角,長城外是逐水草而居、馳騁草原大漠的蒙古鐵騎;長城內是位居中原腹地的大明王朝。

後經明朝的種種政策:「以茶馭蕃」、「以茶治邊」,在「茶馬互市」中推行「賤馬貴茶」等不平等交換事件等,促使雙方戰事不斷、矛盾不斷升級,擾邊事件時有發生,為此雙方都付出了慘重代價。

明隆慶五年(公元1571年),明朝終於同意在張家口設立茶馬互市,北方茶葉貿易之路歷經戰亂的踐踏終於重新開啟。

追溯這條貿易之路的源頭,宣化下八里的遼金張氏墓群無疑是最好例證。

張氏墓群以《備茶圖》壁畫形式體現出一系列與茶文化有關的歷史信息,無論在著裝服飾,還是在家具、茶具、器皿的造型方面,都用實物例證告訴我們——當時人們的生活現狀和多民族、多習俗交融並存的文化現象,這種文化現象是塞外這片土地上所特有的,它從古至今一直延綿不絕,它不僅造就了張家口堡,也奠定了今天張家口文化的多元與璀璨。

據記載,張家口堡自張庫商道漸起到清末民國,曾有晉商開辦的茶莊、茶店一百多家,加工茶葉的工匠人員近千人,其中,有以八大皇商為首的大戶商鋪,更多的是一般商人。

山西靜升王氏族譜及碑文中,可以看到清道光年間王氏在張家口的商號,當地研究王家大院歷史的學者談其先祖到張家口經商時也肯定地說,王家的發達與張家口密不可分。

而遠在元代,王家僅一次就帶五百山西人走口外經商,其中很多時候走的就是東口(張家口舊稱)——從古至今,在山西民間廣為流傳的「走西口」其中一支就是張家口——這些人有的成就了輝煌的事業,而有的則湮沒在了商海之中……雖然張家口堡先民們以往的傳奇已然變成了口耳相傳的故事,但無法抹去曾經發生在這裡一個個歷史的事實:張家口堡成就了一代代、一批批的晉商、京商,也成就了自己,張家口從守邊的武城演變成商城,靠的是行走在茫茫草原戈壁的老倌車與駝隊,靠的是用雙腳橫穿歐亞大陸的民族精神。

從宋遼時期契丹人和吳越人進行茶葉貿易時算起,到民國之後「草原茶葉之路」漸漸衰落,這條茶葉之路前後延續了近千年。

可以說,這條北方茶葉之路是繼絲綢之路之後又一條重要的連接中外貿易的橋樑,它與外蒙古甚至歐亞和中東互相貿易、互通有無、互相交流,她是傳播中原漢民族與其他民族文化的使者。

(作者為河北北方學院藝術學院教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游宣化 京西第一府

2014年5月31日 星期六 天氣:陰雲宣化無疑是古老的,這個小小的地方,伴隨著人類文明的腳步,宣化府由於北京城西的第一座府城,所以人稱「京西第一府」。

遼寧發現遼代墓葬群 含貴族墓葬

中新社瀋陽2月28日電 (記者 朱明宇)記者28日從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考古人員已完成對康平張家窯遼墓群搶救性發掘,10餘座遼代墓葬出土。遼王朝始建於公元10世紀初,由契丹族在中國北方地區...

王陵大墓系列之三:親探張世卿壁畫墓

我們對於「遼國」的認知大多來自於評書或戲劇《楊家將》,把「宋朝」看做自己的代表正義的一方,而「遼」是野蠻侵略的代名詞。真實的歷史,在那個時期是「宋、遼、西夏」並立。遼國疆域非常大,今天北方很多地...

渡游 | 親探千年遼墓(張世卿壁畫墓)

電影《鬼吹燈之尋龍訣》的故事由遼代奧古公主墓開始……這篇親歷旅行的文章也從一座遼墓開始。我們對於「遼」的認知大多來自於評書或戲劇《楊家將》,把「宋」看做自己的代表正義的一方,而「遼」是野蠻侵略的...

茶文化再現張家口古代貿易繁榮

■記者劉楓 史料提供人 陶宗冶追溯北方茶葉貿易之路眾所周知,契丹是宋遼時期我國北方地區縱橫草原大漠、往來長城南北的遊牧民族,飲食以牛、羊肉和奶等食物為主。這類食物油膩、不易消化,而飲茶則可以在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