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商人的青銅情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出土的最早的青銅器,是甘肅東鄉林家出土的馬家窯文化的青銅小刀,年代約為公元前2700年。

在約4000年前的傳說的夏朝時期,中國開始進入青銅時代。

「青銅器的大量鑄造和使用是二里頭文化的重要特徵之一……二里頭文化……已進入中國青銅時代的發展時期」從傳說上講,傳說叫"蚩尤作兵".相傳蚩尤統率本部人馬進攻黃帝部族,雙方"戰於涿鹿之野",交戰之初蚩尤軍節節勝利,因為他們擁有戈、殳、戟、酋矛、夷矛等五種兵器,估計這些兵器就是用銅製成的。

後來,黃帝製作了指南車用於戰爭,才扭轉了戰局並制服了蚩尤。

春秋時期的《子華子》一書還記載:為慶賀勝利,黃帝派人采銅礦鑄鼎,作為戰爭勝利的紀念。

以我國出土的最古老的青銅器棗馬家窯青銅刀而論,中國青銅器製品最早出現的時間決不會晚於距今四千年以前,即夏朝建立之前就已經出現了鑄銅。

從考古學上講,中國青銅器特指商代和西周、春秋時期的青銅器物,這些器物以銅質為主,加入少量錫和鉛澆鑄而成,器物顏色呈青灰而得名。

青銅器的用途分為:青銅食器,青銅酒器,青銅水器,青銅樂器(曾侯乙編鐘)即禮器,樂器,兵器。

叢形制上講,有:鼎,鬲,簋等。

其代表有:司母戊方鼎、虎食人卣、雙羊尊、大克鼎、毛公鼎、蓮鶴方壺、雙雄寶劍、勾踐劍、長信宮燈、嵌綠松石臥鹿、銅車馬,鑄造精緻,具有撼人心魄的藝術感染力,其形制多樣,紋飾精美,有銘文,在當代具有很高的價值。

商代人採用內加熱的熔煉技術,把金屬塊和燃料一併投入坩堝或豎爐中點火加工。

通過熔煉,除去金屬塊雜質,使金屬塊變成液態,便於澆鑄,並配製出適當的合金成分。

合金成分的選擇及配置在古代青銅技術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商代中晚期,中國發明了銅、錫、鋁三元合金;東周時期則產生了著名"六齊"合金規律。

中國使用最早的青銅器鑄造是石范鑄造,大約出現在夏代。

它使用次數較多,但不易加工,且不耐高溫,故進入商代中期後,很快便被陶范所取代。

陶范的鑄造方法包括渾鑄法和分鑄法兩種,在中國古代青銅鑄造中占有重要地位,一直影響到以後的春秋戰國時期。

除了石范和陶范,在春秋中晚期還出現了失蠟法和全型鑄造等鑄造法。

隨著青銅技術的發展和繁榮,以及青銅器的普遍使用,在歷史上出現了以青銅器藝術為主導的工藝美術,我們稱之為「青銅文化」。

器物銘文可以說是中國青銅器最大的特點。

這一時期的銘文有鮮明的時代特色,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表示人體、動物、植物、器物的字,在字形上有較濃的象形意味。

以人體形象的文字為例,頭部常作粗圓點,腿部呈下跪形狀,這是一種美化手段,是鄭重的表示;絕大多數筆劃渾厚、首尾出鋒,轉折處多有波折。

字形的大小不統一,銘文布局也不齊整,豎畫雖然基本上成列,但橫畫卻不成排。

如司母辛鼎。

商代前期的青銅器物,形制端莊厚重,精細華麗,紋飾多為饕餮紋、夔龍紋、動物紋及幾何形圖案;銘文蒼勁古樸,一般字數較少。

從西周中期到春秋中期,風格趨於簡樸,形制放達隨意,紋飾也多為精線條的幾何圖案,但長篇銘文卻比以前增多,這或許是文字發達的緣故吧。

春秋後期至戰國時代,紋飾除動物紋、幾何紋外,還有用細線雕刻狩獵、戰爭、宴會的圖案。

商代晚期是我國古代青銅器發展史上的一個高峰,種類包括禮器、酒器、食器、水器、兵器、工具、樂器、雜器等。

這時的銅器製作精良,胎壁厚實,給人以凝重、莊嚴的感覺。

紋飾多彩,形制精美,顯示出處於發展鼎盛階段的氣派。

且廣泛使用浮雕裝飾,韻味無窮。

銅牌飾的出現才標誌著中國青銅器中以誇張形式或以幻想中的動物頭部為主體的抽象獸面圖案,這也是迄今發現的青銅器上最早的動物紋。

該紋飾的動物頭部,除兩眼之外的其它部分,均為抽象的,而不是具體表現實樣的。

這可以追溯到龍山文化遺址中石錛上怪異的動物紋飾,身上橫條溝曲形的刻線與青銅獸面紋就極為相似,新寨二里頭一期文化遺存中發現的陶器蓋上也有類似的怪獸紋飾。

夏代獸面銅牌上的獸面紋,圖案設計簡單質樸,特別突出獸目,後來逐漸發展成二里頭玉柄形器上的饕餮圖案,並成為早商及其以後青銅容器上獸面紋和饕餮紋的祖型。

李學勤分析山東日照兩鎮的玉錛饕餮紋、河南偃師二里頭鉛的嵌綠松石青銅牌飾饕餮紋時,也指出了其審美過渡性:「山東龍山文化和二里頭文化的饕餮紋確實可以看成良渚文化和商代這種花紋的中介」[2]。

商代代青銅器的裝飾性紋飾自此一改以往的仿生化形式模擬,更多地向著抽象化方向發展。

如鑲嵌十字紋方鉞上的十字紋,是一種抽象的線條,二里頭五區M4出土的青銅獸面牌飾,有突出的圓目,裝飾性和抽象性特徵較明顯。

商代是一個充滿殘酷戰爭和奴役的時代,這種獸面紋飾「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方面又是保護的神祗。

它對異氏族、部落是威懼恐嚇的符號;對本氏族、部落則又具有保護的神力。

這種雙重性的宗教觀念、情感和想像便凝聚在此怪異獰厲的形象之中」[3],商代代青銅禮器的王權性象徵在其紋飾尤其是在獸面紋中彰顯無疑。

因此,夏代社會生活內容和宗教禮儀的豐富,特別是青銅禮器和兵器的精神性特徵,強化了商代器物創造的寓意象徵性。

商代巫師具有很高的地位,換而言之巫處在古代宗教儀式的核心,。

陳夢家先生說:「由巫而史為王者的行政官吏,王者自己雖為政治領袖,同時仍為群巫之長。

」這也表明了「群及官吏皆出於巫」,同時說明了商代政教不分。

那麼巫師通過什麼工具來「明神降之」呢?答案是通過神器——青銅,舉行儀式,讓神來附體。

巫師通過祭祀藉助青銅器上面的動物,巫師希望藉此以動物來排除通天過程中的障礙。

然後巫師接種就離,藥理進入一種精神恍惚的狀態。

從而得到神祗達到統治的目的,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掌握有溝通天地的手段,也就掌握了古代政權的工具。

青銅器硬度大,是可以製作生產工具的,但是,在中國它卻喲過來製作政治的工具,用以祭祀與打仗。

由於青銅器的象徵意義,在於它的一些重要的職能,如禮器和兵器以及重量級餐飲中的餐具,所謂「國之大事,唯祀與戎」。

{4}青銅器是一種政治權利的象徵,由於在商代時期生產力低下,青銅器亦非一時能鑄就,一般人不能企及,只有當時的王侯將相,達官貴族才能夠擁有。

傳說中的「九鼎」,更是做為天下共主的象徵。

在國家的暴力機關還未能遍歷其統治地區的時候,國家的凝聚是依靠其人民的共同信仰來決定的,人民都相信自己是出於同一個祖先,(例如「天命玄鳥,降而生商」),所以其王帝的權威,不僅來自於青銅的兵器,更是來自青銅的,象徵著國家認同的禮器,且青銅被認為是溝通人界、先祖界和天界的媒介。

王要兼世俗領袖、軍事領導人和祭司與一身。

夏鑄九鼎,三代共之。

如果把九鼎看作國家政權的象徵,那麼有類似的禮器確立了諸侯、大夫、士的身份。

史書中,王分封諸侯的時候,除指定地域和人民之外,還要給予一定量的青銅器。

5情結青銅器在商代是如此的重要,那麼占據礦藏,保護運輸路線,監管鑄造流程,這些是我國文明起源時代的重要社會活動。

商代的遷都,其原因可以用軍事和災害來解釋,可見盤庚遷殷。

而張先生提出,其遷都的原因除了這些之外,追逐青銅礦藏也是重要原因。

商代是都邑制度的特點:都有一個最原始的都城,在祭祀中占據權威地位,好比太陽系中的太陽,而其它都城則因具體原因而流動,並推測這種具體原因是追逐青銅時代主要的政治資本——青銅。

隨著青銅器的技術的不斷提高,商代的青銅文化,到了公元前十三世紀前後,中國的青銅時代已進入了繁榮時期。

逐漸深入商代人的生活當中。

青銅製品包括禮器、實用器、樂器、兵器、工具、車馬器、裝飾品等等,其用途涉及社會生活的大部分領域。

青銅器的大量應用,促使商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藝術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商代青銅即使王權的象徵,又是商代人生活的必需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除了國寶何尊,青銅饕餮盛宴上還有這些重寶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暑假過半,如果你沒有外出看世界的打算,去博物館裡看展覽是個不錯的選擇。8月6日晚,「秦蜀之路 青銅文明展」在成都博物館正式開展,來自成都平原、關中平原、漢中平原三地的250餘件...

商周時期青銅文物鑑賞:工藝真是太贊了!

把尊舉爵念商周商晚至東周戰國是我國青銅器的鼎盛時期,東漢以後逐漸勢微。到宋代仿古之風陡起,但鼎彝之器其型其紋都早已脫型於三代吉金,眾人收藏之心銳減,其市價不及一二,無甚聊意。三代青銅傳世甚少,多...

這是一次青銅文化的饕餮盛宴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曉鈴)「這是一次青銅文化的的饕餮盛宴!」8月6日下午,「秦蜀之路 青銅文明展」總策展人黃曉楓如此介紹。據她透露,此次展覽匯集了成都平原、關中平原和漢中平原三地的青銅器共計2...

青銅器的傳奇歷史

一般中國青銅器發展劃分三大階段,早期、鼎盛時期和晚期。形成期是指龍山時代,距今4500到4000年;鼎盛期即中國青銅器時代,時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戰國早期,也就是中國傳統體系的青銅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