攬巴蜀文明 興現代蜀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基本完成巴蜀古代文獻調查,收集各類文獻目錄1萬餘種,編輯出版系列圖書112種,階段性成果超過1億字,發表古籍整理相關論文100餘篇,培養古籍整理碩士、博士、博士後共40餘人——這是被譽為巴蜀版「四庫全書」的《巴蜀全書》編纂六年來所取得的成績。

作為四川首次對本地區文獻進行的規模最大、跨時最長、體例最新的整理和研究,《巴蜀全書》的編纂不僅為保存巴蜀文化的文明成果、傳承文化歷史起到了重要作用,還成為培養蜀學研究人才的新起點,為提升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貢獻了力量。

川版「四庫全書」從夢想到現實

巴蜀古代文獻多達一萬餘種,現存五千部以上。

對巴蜀文獻進行調查整理研究,一直是歷代四川學人的夢想。

歷史上,編纂有各類巴蜀文獻的總集、全集和叢書等,但這些書籍或局限於個人著述,或局限於家族作品,或局限於單篇文章,遠遠不是對整個巴蜀古文獻進行的系統收集和整理,也沒有編成一部卷帙浩繁、具有集成性質的「巴蜀全書」。

從2007年起,四川部分專家就呼籲,要儘快啟動對巴蜀文獻的研究和整理工作。

2010年1月,這一夢想成真,四川省將《巴蜀全書》的編纂批准為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同年4月又被列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託項目,後又成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在四川文化傳承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為推動《巴蜀全書》的編纂工作,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大學、四川省社科院等單位組建了編纂領導小組,部署了全省範圍內支援和啟動該工程的系列方案,集合了上百位專家,省財政還連續給予資金支持。

按照計劃,《巴蜀全書》將收集和整理先秦至1949年的歷代巴蜀學人撰著的重要典籍,以及其他作者撰著的反映巴蜀歷史文化的作品,編纂匯集成巴蜀文獻的大型叢書。

《巴蜀全書》包含巴蜀文獻聯合目錄、巴蜀文獻精品集萃、巴蜀文獻珍本善本3大類,總共將耗時10年,整理出版書籍上千冊。

《巴蜀全書》總編纂、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舒大剛介紹,編纂者就是要耐得住寂寞,甘願坐冷板凳,打造巴蜀文化的「四庫全書」,為保存和傳播巴蜀歷代的學術文化成果,促進當代「蜀學」振興和奠定堅實的文獻基礎。

還原古籍真貌再現歷史精彩

現存「巴蜀文獻」中僅線裝、刻版形式的漢語載體就超過了2000種,還有大量的巴蜀石刻碑文、少數民族文獻。

而近代對巴蜀文化的研究,其成果多分散在學術機構和個人手中,國家圖書館及四川省圖書館、重慶圖書館、四川大學圖書館等也有部分收藏,《巴蜀全書》編纂者總是有一絲線索,就絕不放棄。

為擴大文獻的來源,還遠赴海外等地尋找資料,與台灣四川同鄉會等籌劃複製台灣所藏巴蜀文獻資料。

舒大剛說:「我們要做的,不僅是將消失的古籍呈現出來,還要進行嚴謹的校注、標點等工作。

《宋會要輯稿》校點本的面世就是這樣的標杆。

《宋會要輯稿》全書366卷,內容豐富、卷帙浩大,但文字錯誤繁多,向來難讀。

研究者劉琳教授等人經歷多年工作,糾正原書年月日錯誤2800餘條,移正錯簡之處59處、總字數達3萬餘字,勘正了錯誤的行款。

通過6年多的努力,《巴蜀全書》通過「重點委託」和「公開招標」方式,確立了子項目150餘項。

出版了諸如《廖平全集》《蘇軾全集校注》《華陽國志》等一大批精品,階段性成果達130種,6000餘萬字。

另有100多種已經完成正在排版和出版中,總計字數約5400萬字。

在這些階段性成果中,《廖平全集》和《宋會要輯稿》分別被中國出版協會古籍出版委員會和第十四屆「上海圖書獎」授予一等獎和特等獎。

共有5種成果分獲國家出版基金資助和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專項經費資助。

課題組成員發表相關學術論文100多篇。

編纂組所在單位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6項、教育部項目8項、四川省社科規劃項目8項、全國高校基本業務費資助項目17項。

培養古籍人才興盛蜀學研究

《巴蜀全書》的編纂,直接推動了四川「歷史文獻學」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同時,也直接推動了當代蜀學的研究。

在日復一日的枯燥工作中,一大批年輕人脫穎而出。

在《巴蜀全書》編纂主要承擔者四川大學古籍所,王小紅、李冬梅等一大批年輕學者迅速成長。

80後教師鄭偉完成了「廖平《穀梁春秋經傳古義疏》校點」「通經與致用:廖平對《春秋》學的會通與近代國家治理體系重構」「廖平文獻著述考」等諸多課題及著作。

四川大學古籍所成為國內培養古籍整理人才的基地,這幾年培養碩士、博士、博士後共40餘人。

舒大剛還邀請了美國、日本等國最為知名的巴蜀研究教授加盟《巴蜀全書》的編纂,與台灣等地學者展開交流,以海內外合作拓寬視野,構建起巴蜀研究的宏大格局,形成巴蜀研究的學術高地。

舒大剛認為,「蜀學」既是學派的概念,也是文化的概念。

西漢蜀守文翁在成都創立石室,推行儒化教育,使當時的巴蜀民風丕變,從此誕生了中國儒學的重要流派——蜀學。

清後期蜀學特盛,尊經書院、國學院的開辦,為四川培養了大批人才,如廖平、宋育仁、吳玉章、郭沫若、蒙文通等,都是引起全國性政治改革和學術轉變的領軍人物。

「蜀學」的一個顯性特徵就是包容開放而又不斷創新。

舒大剛介紹,《巴蜀全書》的編纂還任重而道遠。

為提高公眾對《巴蜀全書》和巴蜀文化的認知度,《巴蜀全書》編纂組還將出版圖文並茂、雅俗共賞的插圖本《巴蜀文化》小冊子,真正讓巴蜀文化走進尋常百姓家,成為影響公眾的通識教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大典大成 根魂永續

《廣州大典》昨日首發揭幕 廣州大典研究中心同時成立揭牌「開拓者」十年磨一劍 再覓舞劍人在昨天的《廣州大典》出版首發座談會後,89歲高齡的原廣東人民出版社社長岑桑手捧大典,心情激動地站在一套《廣州...

四川大學古籍所與省地方志辦開展工作交流

2017年8月8日下午,四川大學古籍所所長、國際儒學研究院院長,《巴蜀全書》總編纂、《儒藏》工程首席專家舒大剛教授帶領博士、碩士一行5人,到省地方志辦交流工作。省地方志辦黨組書記、主任馬小彬出席會議。

歷史文獻《巴蜀全書》已出六千餘萬字

四川日報訊(記者 吳夢琳)記者日前從《巴蜀全書》2016年度編纂出版工作總結會上獲悉,截至目前,《巴蜀全書》已收錄各類文獻目錄1萬餘種,立項子項目150餘項,出版階段性成果130餘種6000餘萬...

《巴蜀全書》引領 四川出版「重」起來

□黃力半個月前,第十四屆「上海圖書獎」在上海頒出最高獎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巴蜀全書》子項目,四川大學古籍研究所點校整理的《宋會要輯稿》榮獲兩個特等獎之一,為四川古籍整理...

《巴蜀全書》又出新成果

立項5年已出版124種著作本報訊(記者 張良娟)被譽為巴蜀文化「四庫全書」的《巴蜀全書》又出新成果了。10月17日,由舒大剛、楊世文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廖平全集》在當天舉行的《巴蜀全書》...

《巴蜀全書》出版已達3000餘萬字

規模最大、體例最新巴蜀文獻取得全面突破 華西都市報訊(記者王茜)10月17日,《巴蜀全書》階段性研究成果研討暨第四屆巴蜀文化與湖湘文化高端論壇在四川大學舉行。包括《巴蜀全書》編纂、評審專家譚繼和...

《巴蜀全書》三大系列取得全面突破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曾江)10月17日,「《巴蜀全書》階段性成果研討暨第四屆巴蜀文化與湖湘文化高端論壇」在成都舉行,本次會議為期兩天,由四川大學、湖南大學、西南民族大學、湘潭大學主辦,《巴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