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之魂》在成都開展 雲南展示13件文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6年12月27日至2017年4月10日,《絲路之魂——敦煌藝術·南北絲綢之路藝術大展》在成都博物館對觀眾開展。

在這場文物饕餮盛宴上,敦煌藝術的恢宏壯麗,以及來自全國六十多家博物館的二百餘件﹙套﹚精美文物,將讓公眾大飽眼福。

蜀錦、玉器、漆器……200餘件(套)來自湖南、雲南、陝西、新疆等地的南、北、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多個博物館館藏文物,以各自的形態、不同的方式,靜靜地訴說著那一段古老的歷史。

此次展覽,來自雲南的文物共有13件,它們分別來自雲南省博物館、昆明市博物館、雲南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和昭通市博物館,它們長什麼樣?有何特別?

雲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參展

首先,給大家介紹一尊菩薩。

鎏金阿嵯耶觀音立像

說是「楊柳腰」可一點不為過,作為「鎮館之寶」之一,「鎏金阿嵯耶觀音立像」目前安家在雲南省博物館。

那麼問題來了,TA是男性還是女性?

先看臉,和西域風如刀刻般深邃的五官不同,TA直鼻,小口薄唇,雙唇微合,呈微笑狀。

TA具有寬厚的肩,平坦的胸,大而有力的足,像是男性。

與此同時,TA又有高高隆起的髮髻、纖細的腰、戴有耳環、手鐲、項圈等女性飾物,又像女性。

【多知道一點】

阿嵯耶觀音,又稱為真身觀世音菩薩,俗稱「細腰觀音」,被美國學者海倫•查平博士稱為「雲南福星」。

阿嵯耶觀音是阿吒力教的典型佛像,在全世界不到20尊,雲南省博物館收藏7尊。

這個「錢包」「牛」得不要不要的!

關於錢包,你怎麼看?

要能裝、要方便、要美觀、要卡位多?

在咱們古滇國,盛裝貨幣——貝殼的貯貝器,不僅要大方美觀實用,還要能反映家裡的財富、反映主人的身份、反映生產生活!

現在,讓咱們來看看收藏於雲南省博物館的國家二級文物——西漢立牛銅貯貝器。

西漢立牛銅貯貝器

看,這件貯貝器器蓋上站立著一頭栩栩如生的牛——牛角向上、四蹄遁地,眼大有神。

看著這頭牛,雲報君就能想像出這件貯貝器主人家中欣欣向榮的景象呢。

其實,貯貝器器蓋上的動物還羊、馬、猴、鳥、虎等多種,但最受歡迎的還是牛多,因為牛象徵著富有。

除了動物類的,貯貝器器蓋上的雕像多種多樣,從各個角度反映出了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狩獵、放牧、紡織、戰爭等等。

【多知道一點】

貯貝器具有較高藝術審美價值。

尤其是貯貝器的器蓋上,採用了分鑄再焊接的技法,裝飾了許多立體雕像。

這些雕像既有人物,也有動物,雕琢細膩,形象生動,有如一部縮影的人文歷史和自然歷史。

原來古代人是這麼求雨的

在中國,鼓這種樂器,很早以前就被人們賦予了吉祥喜慶的文化內涵。

接下來,雲報君要為你介紹的是一件中國西漢時期的青銅鼓——西漢廣南羽人船紋銅鼓。

西漢廣南羽人船紋銅鼓

它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大家看,這件銅鼓的胸部裝飾的船紋記錄了一場規模盛大的祭祀活動,一共有4艘船,船上的眾多人物有巫師、划槳者、掌舵者等等。

大家都各司其職,祭祀的四膄船上以標柱上高懸鼉紋的船為首然後圍繞著銅鼓按照順時針方向行駛。

專家說了:這個場面,整一個求雨的全過程。

西漢廣南羽人船紋銅鼓是1919年由雲南廣南縣農民發現的所以它也被稱為廣南銅鼓。

這件銅鼓是由中國古代雲南的工匠鑄造的,整件銅鼓器身的紋飾帶有濃郁的雲南地域文化特色。

紅了幾千年的「南紅」到底有多紅

現在我們通常所說的「南紅」,是近十幾年收藏界逐漸形成的一個稱呼,是對產自中國西南部的特定的一種顏色艷麗、觀感潤澤渾厚的紅瑪瑙統稱。

接下來這件「南紅」,則更加特別。

它,就是出土於著名「石寨山墓葬遺址」的瑪瑙肉紅蝕花珠串(16枚)。

瑪瑙肉紅蝕花珠串

考古專家們將它們穿綴成現在的樣子,這些珠子有的是棗核狀,有的是圓柱體狀,其中一枚弦紋肉紅蝕花珠為人工製品,而另一枚黑紅相雜的瑪瑙珠也是人工焙燒而成的。

古滇國滅亡了,但「南紅」這種材質卻在我大雲南保留了下來。

石寨山古墓群位於雲南省晉寧縣。

是戰國至漢代滇王及其家族臣僕的墓地,是石寨山文化最早發掘的具有代表性的遺存,是1949年以來雲南考古工作的最大發現。

風華絕代金劍鞘

兩漢時期,金器不僅是身份的象徵,還成為流通的財富。

不過,這回要說的,是一件讓人「看到」金戈鐵馬的古戰場的金制兵器——西漢雲雷紋壓花金劍鞘。

金劍鞘

金劍鞘是古滇國戰士所使用的戰爭用具,金劍鞘附於銅柄鐵劍和鐵劍鞘的外表,內側為漆木胎。

金劍鞘多用模壓的方法在其表面壓出各種花紋。

據考研專家推理,在古滇國發生的戰爭應是在滇人和昆明人之間進行的,而不是與中原作戰。

滇人在東南、南方,昆明人在滇西接近於中甸的位置,以滇池為界線。

配飾細緻到這種程度也是沒誰了

有這樣一個場景——

幾個古代滇人,把牛牽至一個銅柱前,有的負責綁繩子、有的固定牛頭、有的壓住牛背、有的拽住牛腿,共同殺牛祭柱。

殺牛祭柱銅扣飾

你以為接下來要聊古典祭祀的事?

NO!小編只是在向你描述一個青銅扣飾的外觀。

它就是殺牛祭柱銅扣飾。

扣飾是滇文化青銅器中較有特色的一類器物,其餘途主要是作為裝飾品。

器形主要有圓形、長方形和不規則形三種,其中以圓形扣飾數量最多,不規則形扣飾的構圖最生動,製作最精美。

它的背面均有一個扣勾,便於扣在人的衣物上或是其它器件上。

扣飾的圖形題材廣泛,有狩獵、舞蹈、祭祀、擄掠及動物搏鬥等場面,反映了古代滇國生產、生活的不同側面。

青銅扣飾,主要流行於戰國到西漢時期的滇池區域,是滇青銅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滇國青銅器中,唯一專為裝飾而設計製作的數量最多的青銅器。

西漢版「手卻為你撐著傘」

在昆明市博物館裡,有個聞名全國(國家一級文物)的痴情男,他的名字叫「西漢持傘銅跪俑」。

西漢持傘銅跪俑

接下來,介紹自晉寧石寨山71號墓——他面部五官清晰,頭頂束一螺髻,他身著左衽半袖短衣,腰束寬頻,他腿外側還配著一把短劍,他什麼都好,就是有點駝背,不知道是為了誰,他雙膝跪坐於足部,雙臂前曲,撐起一把銅傘,一撐就是幾千年。

俑作為隨葬明器(即冥器)的一種,不僅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風俗習慣和喪葬信仰,也集中體現了古代雕塑藝術的成就。

戰國雙鉞形銅戈

這對雙鉞形銅戈同樣來自昆明市博物館。

戰國雙鉞形銅戈

出土於1974年發現的天子廟古墓群,「援分成二鉤曲,隼嘴狀,末端鑄二鉞形刃。

從它特殊的形狀和繁縟的紋飾來看,就知道這是一個「樣子貨」!

沒錯,它不是一件在戰場上殊死拼殺的兵器,專家推測它可能用於儀仗或出征前的祭祀。

戈為中國士兵的標準裝備,是「戰爭」、「武器』等的代名詞。

由於其象徵作用,造型與裝飾便超越了純粹的實用目的,成為滿足人精神需求的藝術作品。

細心的你一定發現了,此次大展,雲南省博物館和昆明市博物館送展的一些青銅器文物都是來自戰國時期的古滇國文明,下面還有四件文物來自雲南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而另一件則是與眾不同的鐵器文物,跟著雲報君「漲姿勢」吧——

雲南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

雲南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的主要館藏,均來源於江川李家山青銅文化墓地群,1972年春,在李家山進行了第一次發掘,共清理墓葬27座,出土了大量的隨葬器物。

其中青銅器有1000餘件。

馳名中外的牛虎銅案、牛虎銅枕等重要青銅器就出自這次發掘的幾座大墓中。

隨後,1991年、1994年以及1997年還分別進行了數次發掘。

李家山出土的青銅器數量較多、構思新穎、造型奇特、工藝精湛,在雲南乃至世界青銅史上占有極高的地位,閃爍著燦爛的光輝。

不少專家稱之為「南滇文化之花,國家稀有之寶」。

它從農業、畜牧業、紡織業、祭祀、葬俗、青銅鑄造等不同側面展示了戰國末期到東漢初期這一歷史階段古滇國貴族的戰爭、生活、生產等活動,展示了古滇人民的發明和創新。

來自雲南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的文物共有四件:

金腰帶飾、嵌綠松石圓形銅扣飾

金腰帶飾、嵌綠松石圓形銅扣飾

這是一條用黃金鍛打而成的腰帶,其上鏨刻捲雲紋和曲線紋,與嵌綠松石圓形銅扣飾為一套,雲南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藏。

圓形銅扣飾正面內凹如淺盤,中央嵌乳凸形紅瑪瑙,其外鑲嵌綠松石和玉環。

此器反映了滇國貴族裝飾之奢華,墓主人身份之高,同時也準確直觀地表現了銅扣飾的作用。

籍由這件實物,我們得以知曉,二十個世紀前的古滇國貴族們,就擁有這樣一條「高大上」的腰帶,製作這條腰帶的工匠已經湮沒在了時間的長河中,沒有人知道他姓甚名誰,甚至這條腰帶當年的主人是誰我們也無從得知,但那個時期的手藝與審美,承載於這條腰帶與扣飾上,越過兩千年的日月星辰來到我們面前。

馴馬場面銅貯貝器

馴馬場面銅貯貝器

這件青銅器高36厘米、蓋徑26厘米,雲南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藏。

整體作筒狀,器身有對稱的虎形耳,虎作向上攀登狀,平底,下有三足。

圓形蓋,上有立體雕鑄馴馬圖像。

正中一人端坐於一鼓形座上,額前束帶一周,帶角後垂於背;身側佩劍,劍帶懸於右肩;左手撫膝,右手指前伸,作訓斥狀。

其前跪一人,頭側垂,右膝跪地,雙手平伸,服飾如前,正中人背後有一跪坐執傘人,(傘已殘)。

蓋周沿有七個牽馬人,各作牽馬球走動狀,服飾相同。

除馴馬場面銅貯貝器外,李家山等地出土的同樣用於儲存貝幣的青銅貯貝器還有多種立體雕塑形象,這些採用分鑄再焊接的技法製作的雕像,既有人物,也有動物,雕琢細膩,形象生動。

一個擁有十分高超的青銅器製作技藝的文明,卻仍使用原始而古老的貝幣,貯貝器其實就是古滇國貴族的存錢罐,但他們把生產生活的場景雕琢於存錢罐之上,並不僅僅是出於裝飾的目的,更有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今天,我們可以藉助這件銅貯貝器上生動的形象,去想像當年矗立於滇中平原的古滇國,人們如何勞作、如何生活。

蛇頭銎銅叉

蛇頭銎銅叉

蛇頭銎[qióng]銅叉,高約30厘米,雲南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藏。

銎部有浮雕蛇頭。

蛇背有鱗片,張口、鼓頭,作吞食狀。

刃作長方形,前鋒分叉,似魚尾狀。

蛇在很長的時間中都是神秘與力量的象徵,而蛇是首尾不分的動物,給人以很長很延綿不斷的感覺,它的活動與季節的循環相符合,又與農作物的生長規律相一致。

因此在已進入古代原始農業的滇國,人們很自然地對它極為崇拜。

這件蛇頭銎銅叉將蛇頭、蛇信與器形緊密結合,叉頭的兩支分叉由蛇嘴吐出,是蛇信的誇張表現。

昭通市博物館

此次大展,昭通市博物館有一件文物送展,與前幾個博物館的青銅器、佛像、陶俑等文物不同,這是一件看似普通的鐵器。

蜀郡鐵鍤

蜀郡鐵鍤

鐵鍤[chā],是一種戰國至秦漢時期普遍使用的一種農具,除了用來耕種作物,還常常被用於興修水利。

這件鐵鍤現為昭通市博物館館藏,它為「凹」形銎口,底邊扁薄微弧並出翼形刃口,刃口右上方有殘缺口,背面鑄平,正面隆起,左右兩邊鑄篆文「蜀郡」,中鑄篆文「千萬」,兩面中空成槽以裝木柄,為國家三級文物。

西漢武帝時期,從成都經雲南、緬甸到達南亞、西亞有一條商貿通道,這條「蜀—身毒道」學術界稱為「南方絲綢之路」或「西南絲綢之路」。

蜀地礦產尤其是鐵礦資源豐富,戰國時期,中原先進冶鐵技術傳入巴蜀;西漢時期,蜀地制鐵業取得長足發展,至西漢中後期,巴蜀地區的冶鐵業在之前基礎上又有了較大發展。

為鼓勵邊郡發展生產,東漢政府「凡郡縣出鐵多者置鐵官,主鼓鑄。

隨著漢王朝在雲貴地區開土列郡,蜀中平原向西南輸入的鐵器數量激增。

包括雲南劍川鰲鳳山、呈汞天子廟、晉寧石寨山、江川李家山、昌寧、大理、昭通等地都先後出土過實物。

這件鐵鍤,便沿著「西南絲綢之路」,由蜀中平原來到了雲南,它是巴蜀鐵器向雲貴地區傳播的一件實物證據,而隨著鐵農具的使用,也提高了雲南地區的農業生產效率,這一點,從雲南昭通市城關等地發掘出大量描繪水稻播種和栽培等生產活動的漢代畫像磚上得到了印證。

鐵鍤作為一種實用物,從這件鐵鍤上的使用痕跡來看,是毋庸置疑的。

而從使用方法上來說,鐵鍤很類似於我們今天的鐵鏟,一千多年前,我們的先人,手持這把產自蜀郡的鐵鍤,從事耕作。

時過境遷,籍由這柄鐵鍤,可以讓我們不忘昨日的來處,找到明日的去處。

(雲南日報客戶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銅鑄滇魂:雲南滇國青銅文化展

7月20日,冒著高溫,我前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參觀了在這裡舉辦的《銅鑄滇魂——雲南滇國青銅文化展》。2015年春節期間,我曾經去過雲南,正好趕上雲南省博物館閉館,所以沒有看到那裡的珍貴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