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有顏還有值!湖南、雲南文物來亮相|全國黨端聯動絲路尋寶繼續進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川報觀察客戶端 新湖南客戶端 雲報客戶端

全國黨端聯動絲路尋寶繼續進行!1月7日星期六,成都博物館裡依舊火爆。

在講解員的解說下,大家邊看邊聽,神情專注,十分認真。

除了敦煌展區,絲綢之路文物展區也同樣受歡迎。

除了文物外貌,每一段文字介紹都被市民仔細地閱讀著。

市民仔細地給文物拍照

今天,新湖南客戶端和雲報客戶端兩家黨端也來到了川報觀察做客,為大家介紹前來參展的湖南文物和雲南文物,它們大多數都是國家一級文物哦!

據云報客戶端介紹,參加此次展覽的文物來自多達4家博物館,它們是:湖南省博物館、昆明市博物館、雲南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和昭通市博物館。

各種金器和首飾,相信女性朋友一定喜歡!

不信?快來看看!

先來一條首飾!

紅了幾千年的「南紅」到底有多紅?

現在我們通常所說的「南紅」,是近十幾年收藏界逐漸形成的一個稱呼,是對產自中國西南部的特定的一種顏色艷麗、觀感潤澤渾厚的紅瑪瑙統稱。

接下來這件「南紅」,則更加特別。

它,就是出土於著名「石寨山墓葬遺址」的瑪瑙肉紅蝕花珠串(16枚)。

不怕你細看,就是這麼紅。

瑪瑙肉紅蝕花珠串 西漢時期 來自雲南省博物館 國家三級文物

考古專家們將它們穿綴成現在的樣子,這些珠子有的是棗核狀,有的是圓柱體狀,其中一枚弦紋肉紅蝕花珠為人工製品,而另一枚黑紅相雜的瑪瑙珠也是人工焙燒而成的。

古滇國滅亡了,但「南紅」這種材質卻在我大雲南保留了下來。

除了首飾,再給大家看一件金光閃閃的寶物!

它的名字叫壓花金劍鞘。

風華絕代金劍鞘,這個裝備牛了!

兩漢時期,金器不僅是身份的象徵,還成為流通的財富。

不過,這回雲報君要跟你談的,是一件讓人「看到」金戈鐵馬的古戰場的金制兵器——西漢雲雷紋壓花金劍鞘。

就是它▼

壓花金劍鞘 西漢中期 來自昆明市博物館 國家一級文物

這件金光閃閃的劍鞘整體寬條形,分體五段,每段均有壓印圖案及紋飾。

上段為長方形,主紋飾為突起曲角牛頭紋,牛頭外圍飾一圈麥穗紋,牛頭下方飾尖角齒紋一道;

中段由三節紋飾相同的長方形條狀物組成,每節皆飾凸起折線紋;

下段收三台,上大下小,壓飾上凸圓圈紋、渦紋、波浪紋,外圍邊沿壓飾麥穗紋一圈。

怎麼樣,是不是特別「豪」?

注意,重點是「豪邁」而不是「土豪」喲~

金劍鞘是古滇國戰士所使用的戰爭用具,金劍鞘附於銅柄鐵劍和鐵劍鞘的外表,內側為漆木胎。

金劍鞘多用模壓的方法在其表面壓出各種花紋。

據考研專家推理,在古滇國發生的戰爭應是在滇人和昆明人之間進行的,而不是與中原作戰。

滇人在東南、南方,昆明人在滇西接近於中甸的位置,以滇池為界線。

除了金光閃閃的劍鞘,還有金光閃閃的腰帶!

金腰帶飾 西漢時期 來自雲南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 國家一級文物

這是一條用黃金鍛打而成的腰帶,其上鏨刻捲雲紋和曲線紋,與嵌綠松石圓形銅扣飾為一套,雲南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藏。

圓形銅扣飾正面內凹如淺盤,中央嵌乳凸形紅瑪瑙,其外鑲嵌綠松石和玉環。

此器反映了滇國貴族裝飾之奢華,墓主人身份之高,同時也準確直觀地表現了銅扣飾的作用。

籍由這件實物,我們得以知曉,二十個世紀前的古滇國貴族們,就擁有這樣一條「高大上」的腰帶,製作這條腰帶的工匠已經湮沒在了時間的長河中,沒有人知道他姓甚名誰,甚至這條腰帶當年的主人是誰我們也無從得知,但那個時期的手藝與審美,承載於這條腰帶與扣飾上,越過兩千年的日月星辰來到我們面前。

被金腰帶飾圍繞的綠色寶物叫做嵌綠松石圓形銅扣飾,像不像一隻眼睛?

嵌綠松石圓形銅扣飾 西漢時期 來自雲南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 國家二級文物

這件嵌綠松石圓形銅扣飾正面內凹如淺盤,中央嵌乳凸形紅瑪瑙飾,其外鑲嵌細密的綠松石和玉環,再外嵌綠松石,部分綠松石已脫落。

出土時腰帶方孔內扣著圓形扣飾背面的矩形齒扣,兩個方孔位置可重合,可調節腰帶之長短。

此器物充分反映了滇國貴族裝飾之奢華,同時也準確直觀地表明了銅扣飾的作用。

除了金劍鞘和金腰帶,雲南省博物館還帶來了一件金觀音:

鎏金阿嵯耶觀音立像 高49厘米 來自雲南省博物館

國家一級文物

說是「楊柳腰」可一點不為過。

作為「鎮館之寶」之一,「鎏金阿嵯耶觀音立像」目前安家在雲南省博物館。

那麼問題來了,你能告訴雲報君,TA是男性還是女性?

先看臉,和西域風如刀刻般深邃的五官不同,TA直鼻,小口薄唇,雙唇微合,呈微笑狀。

TA具有寬厚的肩,平坦的胸,大而有力的足,像是男性。

與此同時,TA又有高高隆起的髮髻、纖細的腰、戴有耳環、手鐲、項圈等女性飾物,又像女性。

阿嵯耶觀音,又稱為真身觀世音菩薩,俗稱「細腰觀音」,被美國學者海倫•查平博士稱為「雲南福星」。

阿嵯耶觀音是阿吒力教的典型佛像,在全世界不到20尊,雲南省博物館收藏7尊。

除了雲南省的文物,新湖南客戶端記者想告訴大家,來自湖南的三件寶物也有顏有值!馬上來看看!

鳳鳥雲紋漆圓盒 西漢初期 國家二級文物

這件鳳鳥雲紋漆圓盒,器內紅漆,器表黑漆,蓋上用紅漆勾勒出線條精細的鳳鳥圖案,三隻鳥反首回盼、婉轉呼應。

這種鳥兒,就是故楚之地人們心目中至真、至善、至美的鳳。

出土時內盛糯米糍粑餅狀食物,小米餅是將小米搗制或碾磨成米粉,加上水團成餅狀,再蒸熟而成的。

今天南方食物中的糍粑、糍飯糰,大約就是由此發展而來的。

出土的小米餅

來自湖南省的第二件文物是虎紋銅鐃:

虎紋銅鐃 商朝 來自湖南省博物館 國家一級文物

這件虎紋銅鐃是一個1959年寧鄉縣老糧倉師古寨出土的商代青銅器,高70厘米,寬47厘米。

商代樂器。

形似鈴而較大,有中空的短柄可安木把。

使用時執把,鐃口朝上,用槌敲擊。

特大的鐃使用時需插在鐃座上。

一般以大、中、小三件為一組。

此鐃形體厚重,擊之聲音宏大,是我國南方商時期鑄制的大銅鐃中的代表性作品。

長沙窯褐斑貼花舞蹈人物瓷壺 唐代 來自湖南省博物館

國家一級文物

這件唐朝瓷器高16.4厘米,口徑5.8厘米,1973年出土于衡陽市司前街水井。

作為唐代生活用水器,壺上有雙系,又有鋬(pàn)流,這說明瓷壺既可作執壺,又可繫繩攜帶。

兩系及流下分別飾以三塊模印貼花,流下為一女子袒胸披紗,扭動身體,站在蒲團上婆娑起舞,左為方形塔建築,右一立獅。

該壺的三個貼花中,中間舞蹈人物處於中心地位。

這種舞蹈圖在中國傳統的「長袖折腰」舞明顯不同。

舞蹈人物豐腴長頸,胳膊袒露,下著緊身短褲,上掛披巾,輕柔透明,紋褶飄逸流動,站在蒲團上,扭動身軀,婆娑起舞。

首先衣著過於開放,圖案人物袒胸露肩,舞蹈表達的方式迥然不同,它是直接通過人體的曲線和肌肉的不斷變化給人以美感。

這種舞被稱為「胡騰舞」或「胡旋舞」。

隋唐時由西域傳入內地,後幾乎遍及中國。

隨著唐朝中西交往的頻繁,薩珊波斯金銀器大量傳入中國,西域金銀器上的錘鍱、壓印和掐絲工藝不僅影響唐代的金銀製作業,同時也影響到陶瓷業,長沙窯瓷上的模印貼花、印花工藝也是從金銀器的錘鍱和壓印移植過來,並成為長沙窯的裝飾特色,紋飾具有濃郁的域外文化因素,被認為是為外銷而燒制的,國外發現的長沙窯瓷壺,多飾模印貼花也證明了這一點。

好啦,今天的全國黨端聯動絲路尋寶就到這裡了,希望你喜歡。

編輯:川觀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透過牛虎銅案 觸摸神秘古滇

20世紀70年代,在中國文博界曾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北有馬踏飛燕,南有牛虎銅案。」牛虎銅案指的是出土於雲南的一件青銅器。近日,包括牛虎銅案在內的7件來自雲南省博物館的國寶級文物在央視9套《如果國...

雲南這些神秘古墓竟隱藏著這麼多秘密!

近年來,中央電視台和文物相遇的節目圈粉無數,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餘熱尚存,《國家寶藏》火爆全國,而在CCTV-9熱播的百集大型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也一夜刷屏,在《如果國寶會說話》中,雲南...

江川人不可不知道:李家山戰國古墓群遺址

近些年來,以小說《盜墓筆記》、《鬼吹燈》等為題材的一系列影視作品,直接霸占了中國影視的大半壁江山,火的不要不要的!曾經多少人為了《盜墓筆記》而在他們在高考志願表里填下考古專業,讓一度冷門的考古學...

古滇國青銅扣飾藝術

扣飾作為一種獨具特色的古滇青銅器物,因其背面有矩形扣而得名。在戰國到西漢時期的滇池區域特別流行,在古滇青銅文化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滇國青銅扣飾造型非常豐富、不拘一格,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