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俑披上彩裝 彩繪兵馬俑首次大規模向公眾展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彩繪俑頭(央廣網記者 雷愷 攝)

央廣網西安9月28日消息(記者雷愷)「真彩秦俑」展今天(28日)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開展,施有彩繪的秦兵馬俑首次大規模向公眾展出,「灰頭土臉」的秦俑披上了「彩色衣裳」。

記者在現場看到,此次展出的秦俑可以說是五彩斑斕,粉色的臉、黑色的髮髻、紅色的鎧甲,服飾上的紋飾以紅、綠、黃、白、黑居多,色彩絢麗,色調明快。

特別是一尊綠面跪射俑,面部彩繪保存十分完整,白色的眼珠、黑色的瞳孔,雙目炯炯有神,淡綠色的面孔更是給秦兵馬俑增添了幾分神奇。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研究員夏寅說,秦俑身上的顏色就有十幾種,其中「中國紫」是國內首次發現,在自然界中還未發現。

「紅色有朱丹、鉛丹、鐵紅,黃色有鉛丹礦,黑色有骨黑、炭黑,綠色是石綠、藍色是石青,紫色是中國紫,可能有十一二中,通過不同的礦物顏料相互配合來顯示不同的色調。

」「

真彩秦俑」共展出文物37件(組),包括彩繪陶俑、俑頭、陶片、遺蹟等。

展覽內容分為色彩的奧秘、裝飾的靈感、喪葬的藝術、智慧的延續四個部分,從不同層面上分別探尋秦俑色彩的物質構成及其文化上的象徵意義,為觀眾還原真實的秦帝國色彩世界。

記者在現場看到,每個秦俑的面部表情都不一樣。

據介紹,秦俑頭像的塑造是先用范模做出初胎,然後進行面部的細微刻畫,即使是同一范模製造出來的頭像,也是經過製造者對其五官、鬍鬚及顏面進行再度創作而成,並施以彩繪,由色彩的濃淡深淺變幻出秦俑的千姿百態,可以稱得上「千人千面兵馬俑」。

秦俑原本都有彩繪,但時隔2200多年,經過火焚、水淹以及自然侵蝕,絕大多數陶俑身上的彩繪都已大部分脫落,僅存殘跡。

從1987年起,秦兵馬俑博物館就開始研究秦俑彩繪的保護,成功有效地保護了一批出土的彩繪陶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人員告訴記者,彩繪保護的關鍵是穩定生漆層,研究的方向是彩繪「回貼」,即將剝落並混在土中的顏色從土壤中分離出來,並貼回到兵馬俑身上。

由於秦俑製作工藝程序特殊,沒有可以參考和借鑑的方法,彩繪「回貼」成為今後秦俑彩繪保護研究努力方向。

今年是秦始皇兵馬俑發掘40周年,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建成開放35周年。

展覽不僅展示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馬俑發現40年來的彩繪研究成果,也能窺見秦俑發掘四十年的歷程與收穫。

彩繪俑(央廣網記者 雷愷 攝)

綠臉兵馬俑全景(央廣網記者 雷愷 攝)

綠臉俑頭(央廣網記者 雷愷 攝)

真彩秦俑展(央廣網記者 雷愷 攝)

彩繪秦俑殘片(央廣網記者 雷愷 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