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物活起來 讓城市有靈魂--大同市名城復興工程紀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同市文化旅遊融合的實踐與探索」系列報導之二

編者按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文物保護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對提升文物保護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加強保護歷史文物,傳承中華優秀文化,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任務。

「讓文物活起來」,體現了舉國上下振興中華、實現中國夢的堅強信念和決心。

大同是國務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全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曾是兩漢名郡、北魏京華、遼金陪都、隋唐軍都、明清重鎮,同時也是北魏絲綢之路的起點,中國長城之鄉,為中華民族融合和文明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科學長遠的規劃,真金白銀的投入,創造性的保護,合理的利用,讓「活起來」的文物,走近百姓、走向世界,大同「名城復興工程」被賦予時代內涵,古都煥發新的活力。

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也是大同市乃至山西省推動文化旅遊發展的重要奮鬥目標。

大同市文化旅遊發展任重而道遠。

1規劃長遠 久久為功

2013年12月,國家文物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河北省人民政府聯合在正定縣召開正定古城保護現場會,明確提出古城保護要堅持以人為本、整體保護、突出特色,體現城鄉一體化理念,切實保護好古城歷史文化價值。

地下文物看西安,地上文物看大同。

古都大同擁有不可移動文物3222處,世界文物遺產雲岡石窟、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北嶽恆山等27處國家級文保單位。

如何保護好、利用好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資源,推動大同的轉型發展,是大同市面臨的重要課題。

大同市領導和有關部門虛心傾聽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建議,不斷總結和修正古城保護的經驗教訓,高度重視規劃先行,做好頂層設計,組織編制了一系列科學發展規劃:

——大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

經過近幾年的不斷完善,規劃確定了總體目標:維護歷史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保持和延續名城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保護大同的古都和古城文化特色,傳承大同歷史文脈,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通過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展示和合理利用,促進大同名城經濟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

——大同市文化產業發展戰略規劃。

規劃由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編制,提出以探索建設「中華民族大同文化創新發展試驗區」為目標,著力培育工藝美術、文化藝術品、演藝娛樂、出版印刷和節慶會展五大文化產業,推動大同古城文化藝術和影視基地、北魏398工業遺址音樂藝術文化創意園、方特歡樂世界、御東五大文化場館、晉華宮國家礦山公園、廣靈剪紙、特色工藝品(大同玉器、銅火鍋、銀器等)、魏都古玩文博園、魏碑研究院等十大文化產業園區建設,推動大同文化與旅遊的融合、文化與工業的融合、文化與金融業的融合、文化與養老養生產業的融合、文化與現代觀光農業的融合等。

文化部部長助理、文化產業司司長劉玉珠、中央文化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家新等領導和專家蒞臨指導,使大同文化產業的規劃和發展更貼近國家大力發展和扶持文化產業的政策。

——大同市旅遊發展戰略規劃。

規劃提出要發揮大同市「晉北門戶、京師藩屏、北方鎖鑰」戰略區位價值,憑藉四通八達的立體式「鐵公機」(鐵路、公路、飛機)交通網絡,組建大同文化旅遊(投資)集團,整合大同市山水人文旅遊資源,精心打造和叫響古都、煤都、夏都、佛都、藝都「五都」品牌,建設具有國際性文化旅遊目的地城市的目標,並逐步形成以大同古城為龍頭,以歷史文化名城為主體,以世界遺產雲岡石窟、國家風景名勝區北嶽恆山為兩翼,以長城古堡博物館、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桑乾河中華文明博覽園等為補充的文化旅遊發展大格局,推動大同由旅遊資源強市向旅遊經濟強市升級轉變。

在大同旅遊發展研論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新成,北京市旅遊委副主任安金明,中青旅董事長張駿等強調,大同必須緊緊抓住國家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和「一路一帶」發展戰略的重要機遇,加強戰略規劃和頂層設計,整合資源,優化產品,提升服務,積極主動地融入首都經濟圈、旅遊圈、文化圈。

此外,大同還編制了《北嶽恆山旅遊發展規劃》、 《大同火山群旅遊發展規劃》、 《文瀛湖周邊發展規劃》、 《平型關大捷遺址紅色文化體驗園規劃》等一系列規劃文本,一個相輔相成、相互呼應、相互融合、有機結合的文化旅遊發展藍圖已基本成型,進一步確立了規劃的龍頭帶動地位,嚴格按照規劃推進城市建設和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既要滿腔熱情敢於擔當,大力推進城市建設和名城復興,又要量力而行,統盤考慮城市建設、經濟發展、民生保障,有 「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久久為功,善始善終。

2讓文化遺產活起來的名城復興

2013年,歐亞大陸的西邊,由義大利、歐盟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啟動了龐貝古城修復項目,這是一個歷經了兩千多年風雨的古城遺址。

與此遙相呼應的是,東方古老的大同市,舉全市之力實施的名城復興工程正進行的如火如荼。

在大同市的各項文化、旅遊發展規劃的實施中,名城復興工程是龍頭。

2013年,名城復興工程被大同市政府列為當年的十大工程之首,是大同市民和社會媒體關注的焦點之一。

這項龐大而系統的工程在兩任政府前赴後繼努力下取得了令人欣慰的進展:

目前,四牌樓、魁星樓、純陽宮廣場等修復工程已完工,西城牆修復工程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5%,代王府中軸線一期修復工程、雲岡石窟五華洞窟檐保護工程、博物館等六大場館主體工程已完工,方特歡樂世界已於2014年國慶期間試運行,大同博物館和雲岡石窟五華洞窟2014年底已實現對外開放。

明堂公園修復工程,已完成了公園主體工程和東門、北門及450米環形水道工程,西南部民居8個院落修復工程正在全力推進,東南部民居101個院修復工程已進入掃尾階段。

在名城復興的各項工程中,雲岡石窟五華洞窟檐保護工程尤其令人矚目。

雲岡石窟是我國現存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文化藝術寶庫,其中五華洞最為華美。

五華洞是雲岡石窟第9至13窟的俗稱,因清代重施彩繪、異常華麗而得名。

但千百年來,由於受雨水沖蝕、陽光輻射和粉塵污染等影響,「五華洞」列柱剝落,壁畫酥鹼脫落,成為雲岡石窟病害最嚴重和集中的區域,保護迫在眉睫。

2012年6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五華洞窟檐保護工程正式啟動,工程內容包括三項:洞窟危岩體加固,解決石窟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問題;窟檐修建,改善石窟內文物保存環境,免受風雨侵蝕,使窟內溫度濕度更加穩定;彩塑壁畫修復,讓大佛重新煥發光彩。

雲岡石窟研究院院長張焯介紹說,五華洞窟檐保護工程是雲岡石窟歷史上第一次立足於文物本體維護的全方位綜合性保護工程,開創了國內石窟寺維修保護先河,實現了半個多世紀以來國內文保專家共同努力的目標。

經過兩年多的緊張施工,五華洞窟檐保護工程於2014年年底提前竣工。

施工期間,國家文物局領導、專家前來視察,對工程的造型、工藝質量給予了高度評價,省文物局對此給予了大力支持。

2015年元旦開始,五華洞正式對中外遊客開放。

人們驚喜地看到,整個窟檐建築從立柱到屋頂,從斗拱到門窗,從外觀到色調,都完全繼承了北魏時期特有的凝重和古樸。

有了窟檐的保護,五華洞更加顯現出北魏皇家寺院恢弘大氣的風範。

這一刻,名城復興之光吸引著世界的目光。

義大利的龐貝古城修復,是舉了義大利、歐盟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三方的力量。

而大同的名城復興工程主要依靠政府主導、社會各界參與來實施,得到了大同百姓的熱烈擁護和大力支持。

為了大同之夢,為了民族復興之夢,大同在負重前行。

3讓文物活起來的博物館建設

2014年12月31日,新建的大同市博物館正式開館迎客,在元旦放假的三天時間裡,興趣盎然的遊客幾乎擠滿了這座建築面積32821平方米的博物館。

大同市文物局負責人欣喜地說:「市民的熱情超出我們的預想。

一般的博物館一天接待2000人已經是相當可以了,我們的博物館元旦期間每天接待兩萬人以上!」

新建的大同博物館是山西最大的市級博物館,也是國家二級博物館。

建築面積3.3萬平米,館藏文物7萬餘件,從遠古時期的恐龍化石到司馬金龍墓葬的棺床俑陣;從遼金時期的建築遺存到明清年代的兵器車輛,很多堪稱國寶的文物令人嘆為觀止,連在大同住了一輩子的市民也大開眼界,想不到咱大同有這麼多寶貝。

除了大同市博物館外,大同市近年來集政府力量與民間資本,打造「博物館之城」,如中國雕塑博物館、和陽美術館、古城民俗博物館、西京博物館、姓氏博物館、絲綢之路博物館、魏碑研究院等。

大同市一位研究歷史文化的老專家指出,大同實際上是一個中華民族融合的大博物館,同時也是古人類活動遺址博物館(陽高許家窯文化遺址)、恐龍遺址博物館(天鎮)、長城古堡博物館(天鎮、陽高、左雲有330公里的北魏、明長城)、火山博物館(大同火山館)、龍壁博物館、古建築博物館、都城遺址博物館,這些是大同文物旅遊的特色之一。

將豐厚的歷史人文資源展示在世人面前,文物活起來了,歷史活起來了,文化活起來了,市民的精神活起來了。

2014年6月,位於大同城區縣角南街的古城民俗博物館開館迎客,150件民俗文化展品正式與市民見面。

這座古色古香的建築內,滿滿的都是歷史的記憶:有老大同人曾經使用過的舊火爐、燈、錢幣、報紙,有老大同面人、老大同年畫以及舊版書籍等與老大同人生活息息相關的各種老物件,還有清代座鐘、御賜王府宮燈、德國舊火爐、明代的瓷器等人們難得見到的珍品。

這些絕大多數來自民間的藏品在民俗館活起來了,也火起來了,人們從這裡看到了大同的歷史、大同的文化和大同的民俗。

設立在大同市北城牆瓮城內的中國雕塑博物館是我國目前唯一一家專題雕塑博物館,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展覽面積2.6萬平方米。

這裡展出的是中央美院、中國美院、清華美院等國內16所美院和國外雕塑名家作品及一年一度的「大同國際雕塑雙年展」和「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畢業生作品展」的精品作品。

整個博物館以展覽、收藏、研究和公共美術教育為目的,走國際性與地域性、專業性與業餘性、學術性與民間性相結合的路子,吸引國內外高品質的藝術人才和學術團隊聚集大同,吸引更多具有影響力的藝術交流活動落戶大同,促進和帶動大同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設立在大同東城牆瓮城內的和陽美術館在充分保留和利用原城牆磚塊牆面、保持城牆原有構架的基礎上,通過燈光、空間及多媒體展示手段,營造出美術館設計的「無設計」境界。

美術館採用大量國內外最新的科技成果,其「專業燈光與智能控制」運用了國內頂尖的展覽館專業燈光系統,在展品保護和節能環保等方面,均為國內場館建設中的一個亮點。

開館之後美術館相繼舉行了 「大同·國際雕塑雙年展」、「第15屆中國國際攝影藝術展」、「美哉大同·魏百勇大同風光國畫展」、「中國當代篆書名家提名展」、「著名書畫家黎明中先生作品展」、「俄羅斯近現代油畫大師作品展」、「大同市優秀工藝美術作品展覽」、 「徐悲鴻先生真跡暨百名中國書畫名家作品展」、「中國大同國際壁畫雙年展」、 「魅力粉彩大同記憶」等美術展覽活動,國內外一流的美術、攝影藝術在大同活起來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10月舉辦的「天下大同·魏碑故里」全國書法書法作品展。

人所共知大同是歷史文化名城,但大同又是魏碑發源地卻知者甚少。

這次書法大展提升了大同在中國書法界的城市影響力,也提升了大同作為「魏碑故里」的文化厚度。

大同歷史悠久,人文燦爛,流傳著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漢高祖白登受困、王昭君和親出塞、馮太后改革輔政、楊家將浴血疆場、八路軍平型關大捷等膾炙人口的歷史故事。

如何使這些歷史故事和豐富的人文資源「活起來」?2013年1月,大同市政府推動大同大學成立了中國第一個社會教育研究中心,主要任務就是整合專家和社會資源,協助大同市文物局、文化局、旅遊局,深度挖掘和提煉大同悠久燦爛的歷史人文資源,積極發揮文物場所、旅遊景區和各種博物館等的市民社會教育功能。

大同市城市建設不僅要修復美麗的城牆,更要建設市民美好的心靈、人格、素質和氣質,鍛造大同人的精氣神,同時推動社會建設,改善民生,逐步建設美好、幸福、和諧的社會。

4讓特色文化活起來的產業帶

2014年8月,國務院《關於推動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特彆強調,要加快特色文化產業與旅遊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合理規劃、引導實施一批特色文化產業項目,突出民族文化特色,推進文化與生態、旅遊的融合發展,建成國際知名的文化旅遊目的地和有示範效應的特色文化產業帶。

大同處於特殊的地理位置,有著特殊的文化傳統。

隨著名城復興工程的推進,大同的特色文化也正在與各項產業相融合,形成了充滿活力的產業帶。

2014年10月,大同方特歡樂世界基本建設完成並投入試運行,這又是一項備受關注的文化工程。

方特是由深圳華強集團設計研發的中國人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文化產業主題公園,已在國內多地投入運營並取得成功。

隨著大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豐富多元化,方特文化產業主題公園也步入了大同。

大同方特歡樂世界位於御東新區,總占地面積約800畝,是晉冀蒙地區獨一無二的第四代高科技主題公園。

園內以科幻和互動體驗為最大特色,絕大部分項目代表著當今全球主題公園項目的頂級水平,由飛越極限、生命之光、星際航班、魔法城堡、海螺灣、熊出沒歷險記、唐古拉雪山、逃出恐龍島等20多個主題項目區組成,涉及主題項目、遊樂項目、休閒及景觀項目等200多項,被譽為 「東方夢幻樂園」、 「亞洲科幻神奇」。

深圳華強科技有限公司的項目負責人說,大同方特歡樂世界的規模及科技水平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項目建成後,預期年接待量可達100萬人以上。

隨著方特歡樂世界的開園,這裡將逐步成為旅遊勝地,形成以大同為中心、帶動山西各市、輻射華北地區的文化科技產業發展格局,為繁榮大同的文化旅遊業、帶動高端服務產業的發展產生廣泛的效應。

晉華宮國家礦山公園是一座集煤炭歷史、工業遺蹟、現代旅遊、人文景觀、綠色礦山建設於一體的礦山公園,占地面積32萬平方米,由大同煤炭博物館、工業遺址參觀區、井下探秘游、仰佛台、晉陽潭、石頭村和棚戶區遺址七大景區組成。

公園的煤炭博物館展現了大同煤礦的神話傳說、民風民俗、礦工風采,工業遺址區保留了全國第一台支架、百年絞車等典型性、稀有性的礦業遺產。

井下探秘游以實景還原的手法,展示了原始開採、炮采、普采、高檔開採、綜采、綜掘等不同時期採煤工藝,使遊人大開眼界。

通過井下探秘游,人們還可以看到地層深處經過無數次地殼運動形成的大斷層、陷落柱和露頭煤等地質奇觀,以及昆蟲化石、岩石標本等地質寶藏。

大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分豐富,目前擁有8項國家級非遺、28項省級非遺,其中廣靈剪紙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大同地區的民間剪紙歷史十分悠久,遠在明清時期已經盛行於廣靈、靈丘、蔚縣一帶地區。

經過漫長的藝術實踐,技藝逐漸精細,作品內容越來越豐富,氣勢宏偉、結構嚴謹、摟刻精細、風格獨特,堪稱「山西一絕」。

如今逐步發展到大同市區和外省外市,從業人員發展成為民間藝人和專業美術工作者相結合的剪紙隊伍,作品多次獲得國內、省內大獎。

大同的鑄銅、制銅等工藝品在明清時期已相當繁盛,銅鍋、銅壺等銅器造型美觀、工藝精巧、品種繁多、經久耐用,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1973年,周恩來總理陪同法國總統蓬皮杜來同訪問時,大同的銅火鍋作為禮品贈送給蓬皮杜總統。

如今,大同生產的火鍋、酒具、宮廷餐具、銅牌匾、銅鑄像等二百多個品種的工藝產品不僅在國內廣受歡迎,還暢銷於日本、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德國以及港澳地區。

大同摺紙藝術是中國摺紙文化的傑出代表,它蘊含著中華傳統文化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像力,體現著漢族傳統文化頑強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擁有寶貴的歷史、文化、科學、藝術價值。

是大同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09年又獲的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名城復興,大同在行動。

留住歷史根脈,守住民族之魂,大同的文物、文化活起來。

高曉燕 鐵建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永州市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紀實

永州日報記者 吳林秋日陽光下的零陵正大街依舊熱鬧,走不盡的長廊小巷,看不完的古城風情。蘋島依舊鐘靈毓秀,午夜夢回,恍如能見柳宗元月下吟詩……永州的歷史,是活著的。保留下的古風古韻,依舊可觸可感。...

熱點八國專家紫禁城話文保

點擊上方「北京參考」可以訂閱哦 日前,來自國際文物保護與修復研究中心、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等國際組織,以及包含中國、埃及、希臘、印度、伊朗、伊拉克、義大利、墨西哥8個文明古國在內的...

保護文化遺產就是保護城市根基

淄博是齊國故都,齊文化的發祥地。現存90%以上與齊文化相關的文化遺蹟,集中在齊國故城臨淄,因為臨淄有「地下博物館」之稱。齊文化和彰顯齊文化的遺址遺蹟,成為今天的淄博最具代表性的的文化符號,成為這...